微车以工具型产品切入市场

DoNews 7月28日消息(记者 章修琪)“目前市场上针对车的互联网产品种类繁多,但服务车主群体的却寥寥无几。”这是布丁、微车创始人徐磊看到的市场机会。

在推出优惠券产品布丁之后,徐磊的团队上线了“微车”,以查违章、查路况等功能切入车主市场。徐磊透露,微车团队现阶段在靠布丁的盈利资金运转。

谈产品特色

微车是一款针对车主的软件的软件,其功能更多贴合车主行为习惯。徐磊介绍,微车的主要功能有:第一,违章主动提醒;第二,智能行车轨迹;第三,高发违章预警;第四,行车记录仪;第五,路况预警。

微车有三个功能比较有特色:

首先,智能行车轨迹功能。微车会基于当前处于驾驶状态时,分析车主的驾驶行为,例如加减速、路径、速度(路况)和危险驾驶行为(急转弯)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为车主每次行车提供一份分析报告,并给出驾驶得分。

其次,路况预警。微车在收集日常的车主行车习惯后,能够智能地结合当前的路况,给车主一个提前的预判,提前给出预警,比如上班常走的道路今日已经出现拥堵这类。

再次,高发违章预警。微车支持查看新增检查点以及高发违章点,这一功能让用户清除地知道一些模糊地段的查违章状况。微车功能内的贴条地图,修改功能主要是让用户上传共享自身的贴条地点,微车也以此更加全面、精准地利用用户的分享数据。

在徐磊看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集合互联网、移动地快速发展,手机、汽车和人应该有更加密切的联系,就当前来看,车主缺乏一款微车这样的产品,来高频率关注自己的车辆驾驶、违章等情况。

徐磊认为,基于微车的特色功能,依靠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够为车主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数据是微车后续发展的命脉,而之所以每天能达到数十万条的新增行车记录,一方面是因为新增用户,另一方面徐磊认为是微车比较超前的产品逻辑,让平台更有效的利用了存量用户去提交数据”。

第一,智能行车轨迹识别OnRoad技术,让车主可以清晰地看见行车轨迹记录,帮助车主改善驾车行为习惯。OnRoad技术通过对手机上一系列传感器数据的建模、分析和调度,OnRoad可以准确识别手机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例如静止、行走、跑步和驾驶等,其中驾驶状态的识别更是核心,这就是技术对于车主的帮助

第二,在大数据来临的时代,微车结合大数据做出更加符合市场的产品,如路况预警,这就是对于用户自身行车路线的分析,进行云端数据的整理,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其中最困难的就是用户行为的预判,这需要算法的提高和用户海量数据的收集。

第三,用户产生内容,如高发违章预警,这个功能内的贴条地图,就是一个典型的用户产生的内容的示例,用户可以上传共享自身的贴条地点,给予其他车主以提示和警示作用,而且用户上传的的共享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贴条,也可能是实时路况分享等其他内容。

谈商业探索

对于微车的盈利模式,徐磊表示并不太看好购买汽车之后的市场,“因为在目前汽车行业中汽车的后市场还比较固化,就拿4S店导流量来说,往往就会被4S店的位置和服务半径影响。此外,现在市场上的上门汽车清洗和汽车维修保养逐渐出现,但是目前受国内基本情况约束较大,所以汽车后市场还是等待发展的情况”。

徐磊透露,自己看好的是汽车后市场以外的领域,如旅游行业。所以微车也在积极探索和旅游市场的结合,例如如何在自驾游、出境游中找到车主的联系方式等。“国内车主一般都有一定基础,这个人群对于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很大,汽车的后端市场仍然以传统线下为主,但是旅游市场已经很成熟,也符合这个人群的需求”。

谈车联网趋势

微车的功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车联网的概念,徐磊对此表示,暂时微车不会去碰触车联网,“用户往往不关心车的信息,而且目前绝大多数汽车的基础数据的收集还不完善,行车电脑业只是搜集了汽车本身的一部分数据,并不全面,不足以支持”。

徐磊也表示,车联网的概念几年前就被提出,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并且在车联网的过程中汽车厂商不会将数据全部开放给第三方,车联网需要汽车厂商推动才能看见成效。另外,对于车联网的推动中并没有车主、第三方、汽车厂商并没有明显的受益方,车联网的概念还需要继续酝酿,而特斯拉的出现或许能改变尴尬的现状。(完)

时间: 2024-07-29 16:52:32

微车以工具型产品切入市场的相关文章

工具型产品如何形成品牌认知

工具型产品,由于自身属性限制,用户很难对其形成品牌认知,特别是情感认知.所以,针对这类产品如何俘获用户.甚至留住用户,都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那么,工具型产品凭什么捕获人心?下面我提供给大家三种逻辑的参考:痛点.格调.有爱.一.痛点所谓痛点先行就是死死抓住用户刚需,抓住后集结公司全部资源,全力以赴地往死里打.然后将其功能逐步升级,覆盖更大的范围.在这点上,360 无疑是典范,牢牢抓住安全这个点一路做到上市,令人侧目.但实际上,360 之前早就有杀毒软件在做安全了,但为什么就只有 360 能够做成?

工具型产品怎样俘获人心?

工具型产品,由于自身属性限制,用户很难对其形成品牌认知,特别是情感认知.所以,针对这类产品如何俘获用户.甚至留住用户,都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那么,工具型产品凭什么捕获人心?下面我提供给大家三种逻辑的参考:痛点.格调.有爱.一.痛点所谓痛点先行就是死死抓住用户刚需,抓住后集结公司全部资源,全力以赴地往死里打.然后将其功能逐步升级,覆盖更大的范围.在这点上,360 无疑是典范,牢牢抓住安全这个点一路做到上市,令人侧目.但实际上,360 之前早就有杀毒软件在做安全了,但为什么就只有 360 能够做成?

交互设计方法:工具型产品用户体验的要素

文章描述:设计一个产品就像盖房子一样,要在战略层的基础上一级一级向上垒.对于设计师来说,不管是设计什么类型的产品,不仅要对产品整体有大概的认识,还要特别熟悉下一层级的内容,才能做出符合产品要求的设计.每一个层级的负责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对上一个层级的不合理之处提出 什么是工具型产品?  工作的这段时间以来,我主要参与了一些电子商务类产品的交互设计,我发现这类产品的设计思路和门户.频道等产品有较大的差异,它们更关注于完成任务及操作,而非内容的分类与展示.之前我通常称这类产品为功能型产品.在去年广州举行

“微车”去切盘子更大的汽车市场O2O入口

摘要: 徐磊的布丁移动是创新工场的首个O2O孵化项目.布丁移动的第一个产品布丁优惠券赶上了O2O的第一波浪潮,也让团队在两年前顺利拿到由清科创投领投的千万美元融资.发展到现在,布 徐磊的布丁移动是创新工场的首个O2O孵化项目.布丁移动的第一个产品"布丁优惠券"赶上了O2O的第一波浪潮,也让团队在两年前顺利拿到由清科创投领投的千万美元融资.发展到现在,布丁优惠券的注册用户已超过3000万,日活在60万到70万之间.单以应用分发作为流量变现的方式,布丁优惠在去年已经为团队带来了过百万的净利

走进工具型网站

什么是工具型产品? 工作的这段时间以来,我主要参与了一些电子商务类网站的交互设计,我发现这类产品的设计思路和门户.频道等产品有较大的差异,它们更关注于完成 任务及操作,而非内容的展示与分类.我通常称这类产品为功能型产品.在去年广州举行的交互设计体验日,通过和其他交互设计师交流,发现在业内这类产品似乎 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称谓,腾讯的交互设计师称之为"工具型产品",我觉得倒也贴切. 为什么要单独定义它? 如果看过<用户体验的要素>,大家一定记得其中讲到的有关用户体验的五个层级.根

工具型网站的体验设计:从广告平台出发

题记:从2010年进入公司至今2年半的时间,我一直负责广告平台部门的产品设计.从陌生到熟悉,不知不觉间我竟已对这些产品倾注进了感情-- 工具型网站的特点剖析 工具型网站万变而不离其宗地围绕两个关键词在展开属于它们各自的情节,那便是:功能与数据.所以谈至"体验",其实设计目标也就更加清晰和明确-- 1.在保证功能流程顺利走完的基础上,让用户的感觉更加舒适; 2.在面对大量数据时,让用户轻松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而不被满屏幕的字符折腾地焦躁不安. 工具型产品普遍业务逻辑复杂且迥异,数据量大,往往

工具型网站的体验设计——从广告平台出发

题记:从2010年进入公司至今2年半的时间,我一直负责广告平台部门的产品设计.从陌生到熟悉,不知不觉间我竟已对这些产品倾注进了感情-- 工具型网站的特点剖析 工具型网站万变而不离其宗地围绕两个关键词在展开属于它们各自的情节,那便是:功能与数据.所以谈至"体验",其实设计目标也就更加清晰和明确-- 1.在保证功能流程顺利走完的基础上,让用户的感觉更加舒适: 2.在面对大量数据时,让用户轻松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而不被满屏幕的字符折腾地焦躁不安. 工具型产品普遍业务逻辑复杂且迥异,数据量大,往往

如何让用户依恋工具性产品

工具类的产品,其本身就具有比较高的替代性,如果你想要一个用户长期觉得爽,并且长期满足,以致于让用户对替代产品不屑一顾,那么你就只能极端地满足它.那么让我们下面来看看知乎的用户是怎么回答的. March Liang,PM@Tencent 假如我们问题的重点是『产生情感上的喜爱甚至是依恋 』的话,那么除了产品本身要好用以外,我觉得应该还有两个视角. 1. 给此『工具型产品』一个更高的格调. 比如,一个阅读产品,我们可以把格调定为『获取更多的知识』;如ToDoList产品,格调定成『管理纷乱的生活』;

基于大数据的优质服务 微车将构建汽车互联网新生态

ZD至顶网个人商用频道 04月19日 北京消息(文/孙斌):由去年"互联网+"写入政府报告开始,移动互联网产业在中国飞速发展.各传统行业都在积极的进行"互联网+"的转变.而作为人类重要代步工具的汽车产业,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全新的黑科技,无一不在描绘"互联网+汽车"产业的美好明天. 但这些技术的门槛毕竟过高,而且时间跨度较大,并非是短期可以实现盈利的项目.于是,一家更加务实的汽车行业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应运而生--微车(APP). 微车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