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用户分享的更多信息来自弱关系

你的好友如何影响你在网上看到和读到的信息?Facebook等社交网络技术使得我们可以与数百甚至数千人建立联系,而且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尽管我们的多数时间都在密友交流个人生活,但同样会使用在线社交网络分享突发新闻、讨论政治问题,并了解最新趋势。2010年,我的同事伊塔玛·罗森(Itamar Rosenn)、卡梅伦·马洛(Cameron Marlow)、拉达·阿达梅克(Lada Adamic)和我共同对Facebook展开了一项研究,希望理解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传播特性。

有人认为社交网络只是扮演了“回声室”的角色,人们只是消费并分享了志同道合的密友提供的信息,扼杀了多样化信息的传播。但我们的研究却勾勒出一幅不同的景象。

我们发现,尽管人们更有可能消费并分享经常互动的密友发布的信息(例如讨论前一天晚上聚会的照片),但绝大多数信息都来自他们并不经常接触的人。这些远距离联系人更有可能分享新颖的信息,证明社交网络可以成为一个分享新观点、突出新产品并讨论时事的强大媒介。

这项研究认为,Facebook并非很多人所认为的回声室——在线社交网络反而推动了新颖信息和不同观点的传播。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路径

经济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是首批使用社交网络来理解信息传播模式,并将这一方法推广开来的人之一。他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弱关系的力量》(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中惊喜地发现,相对于密友而言,人们更有可能从联系不频繁的人那里获取求职信息,并找到工作。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格兰诺维特使用社交图谱来说明了社交网络与信息获取之间如何相互关联(图1)。当一个人与两个交往密切的人互动时,这两个人也有可能相互交流。因此,人们趋向于形成联系紧密的“密集群”(dense cluster),群中的所有人都有联系。

图1:我们都与一个强关系构成的核心群联系,并与群中的人频繁交流,同时还存在联系不频繁的弱关系。格兰诺维特有关“弱关系的力量”的假设是:弱关系促成了不同群之间的信息流动。

这些结构与信息获取有何关系?由于这些群中的人都彼此认识,任何一个人所知道的信息都可以迅速传播给群中的其他人。相对于人们的整个社交网络而言,这种联系紧密的社交圈规模较小,而具体到未来的工作机会,则很难提供新线索。

格兰诺维特使用交往频繁的关系和社交结构来解释:为何工作信息反而来自于那些交往不频繁的弱关系。通过消除密集群之间的隔阂,弱关系有助于传递新信息。弱关系的这种力量催生了很多有关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流行观点。

人以类聚

传播更为广泛的信息又是什么情况呢?比如互联网上流传的新闻?要理解信息在社会中更为普遍的传播方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单纯考虑人们之间的联系方式,还要考虑推动信息传播的共性。社交网络最大的发现就是同质性(homophily),即有着相似个性的人相互联系的倾向。人们可以通过工作场所、职业、学校、俱乐部、爱好、政治信仰以及其他因素彼此联系,同质性适用于你能想到的任何一种社交网络:密友、同事、同学,甚至共同乘车的人。

如今,这些共性不仅决定了人们相互联系的频率及其探讨的话题,还决定了他们作为个体在网络中寻找何种信息。同质性表明经常联系的人彼此相似,并有可能消费更多相同的信息。交流较少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存在差异,并消费更多不同的信息。图2可以说明这种观点。

图2:通过在线社交网络传播的信息。我们的研究认为,强关系彼此相似,并更有可能访问相同的网站。而弱关系差异更大,并倾向于访问不同的网站。

兴趣和新意

为了理解在线社交网络如何影响信息传播,我们使用了News Feed中的随机变量来判断:当一个人看到好友发布的内容时,分享该内容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发现,人们分享Facebook强关系发布的内容的可能性高于弱关系。

图3:人们更有可能分享强关系发布在News Feed中的信息(网页链接)。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强度是通过一个人从Facebook好友那里获得的评论数来衡量的。我们还在论文中探讨了消息数量、在照片中同时出现的次数以及在文章中发表的讨论等其他衡量方式。

关于强关系之间的信息流增加,有很多可能的解释。其中一个原因是:密友之间更有可能彼此相似,并因此发现对方分享的内容更有趣。另外一种解释则是:强关系更有影响力,所以人们更有可能因此而分享来自密友的信息。

我们还对Facebook如何加大信息传播面进行了研究。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好友在Facebook上分享了信息,你因为在News Feed中看到这条信息而分享的概率会增加多少倍?以下的数字揭示出这种乘数效应与好友关系强度之间的相关性。

图4:弱关系传播了人们原本不太可能看到的信息。上述数字揭示出,由于在News Feed中看到了强关系和弱关系发布的信息,而增加的分享概率。

我们发现,由一个人的弱关系分享的信息此后不太可能被局限于小范围内。因此,看到一个弱关系分享的内容,会导致一个人分享该信息的可能性增加近10倍。相比而言,由强关系分享的内容则只会增加6倍。简而言之,弱关系最有可能向好友提供一些他们原本难以获取的信息。

弱关系的共同作用

最后,我们又开始研究这些网络效应如何塑造整体的信息传播。尽管一个人更有可能分享来自密友的单条信息,但弱关系的集合却肩负了多数信息传播职责。

让我们假设一个例子(图5)。比如一个人有100个弱关系好友和10个强关系好友。假设你分享强关系好友发布的信息的概率很高,大概为50%,但弱关系则低得多,仅为15%。因此,由强关系和弱关系传播的信息数量分别为10×0.50=5和100×0.15=15。所以总体而言,人们最终从弱关系好友那里分享了更多的信息。

图5:人们更有可能分享来自强关系的信息,但由于基数更大,Facebook中的多数信息传播仍然来自弱关系。上述数字表明,尽管强关系的个体影响力(橙色)更大,但总体而言,多数的影响力仍然来自弱关系。

因此,这一数学运算的结果与我们假设的例子非常相似:人们的多数联系人都是弱关系好友,如果使用关系强度的经验分布及其相应的概率进行同样的运算,就会发现弱关系贡献了多数信息传播。

结论

我们在Facebook上分享和消费的信息其实比传统观念所认为的更具多样性。与密友相比,我们看到并传播了更多来自远距离联系人的信息。由于这些远距离联系人通常与我们存在差异,因此我们消费并分享的大量信息都是来自不同观点的人。

这或许可以安抚那些担心社交网络仅仅是一个“回声室”的人,他们认为人们只会在这里看到相同观点。我们的研究首次对社交网络的影响力进行了大规模量化,并表明在线社交网络可以作为一个分享新观点、新产品和时事新闻的重要媒介。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3-08-10




时间: 2024-07-30 00:50:18

社交网络用户分享的更多信息来自弱关系的相关文章

SNS中的强关系与弱关系

强关系和弱关系,似乎是目前最清晰的区别各类SNS是否靠谱的最简单标准.强关系弱关系本身是一个社会学理论,理论中的概念是这样:强关系指的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即交往的人群从事的工作,掌握的信息都是趋同的),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弱关系的特点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即交往面很广,交往对象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因此可以获得的信息也是多方面的),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泛泛之交. 中国社会显然是一个强关系社会,而美国社会则显然是一个弱关

新浪:难以为继的弱关系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最近看了一篇题为<新浪微博的未来需要在媒体和社交之间二选一>,咋一看这个题目,似乎觉得很有道理,但是我觉得新浪不只是需要做一个选择这么简单,要想向着社交的方向走,新浪需要连根拔起,革掉自己的媒体基因. 新浪是一个老牌的门户,从一开始就是通过吸引眼球来维持自己的运营的.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媒体,它的广告客户也几乎都是大客户,就像知名电视

抗癌卫士:上线半个月6000注册用户分享抗癌信息

2010年噩耗传来,姜作忱的妈妈被确诊为癌症.学工科的他开始去研究从未涉足的医学领域:翻阅各种各样的论文,查看文献,和各种各样的病人和家属打交道.那个时候,姜作忱满天下跑.他接受<创业邦>采访时说:这是非常煎熬.非常痛苦的阶段,不希望后来者再去经历."到了2012年,移动互联网火起来了,姜作忱在思考一个问题:能不能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帮助更多的癌症病人和家属,让他们经历更少的痛苦,花费更少的时间精力金钱得到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和帮助?于是,他开始关注移动医疗领域,并为创业进行调研与积累相关经

eMarketer:Twitter九成信息来自22.5%用户

北京时间2月25日上午消息,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每月至少登录一次Twitter的成年美国用户达到1640万,约占美国成年网民的9%. 根据eMarketer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每月至少登录一次Twitter的成年美国用户为1640万,较2009年的1320万增长24%,远低于去年293.1%的增幅,在全美成年社交网络用户中的占比为14.4%,在全美成年网民中的占比为9%,在全美成年人口中的占比为7%. eMarketer预计,截至今年年底

外媒:脸书用户分享个人信息意愿下降 网络安全为主因

据委内瑞拉南方电视台4月10日报道,美国媒体网站The Information报道称,从2014年至2015年,脸书上分享的私人信息和故事量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一,脸书用户如今越来越不愿意在脸书上分享自己的个人信息,脸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报道称,用户的流失是由于网络安全问题使得用户不再轻易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分享个人信息.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一些更小众的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故事和信息,比如Snapchat和Instagram. 南方电视台称,这样的情况给脸书公司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要不

Facebook和你的隐私:谁能看见你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的内容

Facebook和你的隐私:谁能看 见你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的内容 Facebook集中在隐私控制上的行为就像"一个魔术师,用右手挥舞着明亮的彩色手帕,所以左手就像隐形了一样.从消费者的观点来说,Facebook致命的设计错误不是"约翰"能看见"比利"的数据,而是Facebook对于接入用户数据的端口不加控制,无视所谓的隐私设置".即使那些调整了设置的用户,还是会惊讶他们的数据依然能被别人看到.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伊本·莫格伦 <消费者报告&

用户的签到的动力来自哪里?

摘要: 签到已死的呼声一直久久弥漫在2012年,这个在2010年盛极一时的新名词,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告别了如走马灯般上演新事物的科技舞台. 网易八方停止服务 签到已死的呼声一直久久弥漫在 "签到已死"的呼声一直久久弥漫在2012年,这个在2010年盛极一时的新名词,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告别了如走马灯般上演新事物的科技舞台. 网易八方停止服务 "签到已死"的呼声一直久久弥漫在2012年,这个在2010年盛极一时的新名词,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告别了如走马灯般上演新事物的科技舞台.

九大原因让你明白你的品牌为何不被用户分享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让自己的信息在多如牛毛的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受到关注,是每个个人和企业都追求的. 分享的科学 每个月脸书(Facebook)用户会分享大约三百万条信息,其中包括博客文章,链接,新闻以及相册.而HubSpot的 Dan Zarrella已经找到了让用户分享你内容的三个关键. 首先,用户必须有机会看到你的内容 (成为你脸书的粉丝或者在推特上粉你). 其次,用户必须确实看到你的内容; 最后,你的内容必须能引起他们的反应并让他们产生分享意愿.之前有些文章已经重点解释了如何扩大受众数量以及

设计好用户教育,如何告诉用户想了解的信息

文章描述:其实用户教育的设计都是我们在平常设计中习以为常的小部分的添加或者再次利用,而设计好用户教育的关键是做为设计师的你能够明白,用户当前需要了解怎样的信息以及如何告诉用户这些信息.这就是手机产品"一见钟情"的小秘密. 随着手机硬件的更新换代,应用功能逐渐丰富,交互过程也逐渐变的繁杂起来.因此,一款手机应用是否能让用户眼前一亮,除了它本身成功的产品架构设计和市场运营外,简单清晰的用户教育也为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用户教育是什么呢? 它既不是条条款款的使用说明,也不是枯燥无味的用户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