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及再融资下半年或变法 定价或成修改重点

  近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监管层正在酝酿修改首发和再融资办法,相关方案最快推出可能在2011年下半年。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给我们讲解发行制度改革时,强调了年内可能修改已沿用五年的上市发行相关规定,包括首发和再融资办法。”一位参加最新一期保荐代表人年度业务培训班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该业务培训班由证券业协会主办,授课人均来自证监会,参加人则均为已注册的保荐代表人(下称保代)及保荐机构高管。此次培训自4月13日开始连续三天在北京友谊宾馆进行。

  而指向上市发行改革的信号,还出现在此前深圳召开的新股定价估值研讨会上。

  据参会的某机构人士透露,虽是围绕新股定价估值的如何保持合理性展开讨论,但许多嘉宾的发言都认为发行制度进一步市场化改革是解决新股定价估值合理性的关键。

  “私下场合的交流中,多数人都预期监管层汇总市场各方观点的目的将是完善相关机制,使首发上市过程的所有参与者都能归位尽责。”上述机构人士表示。

  定价或成IPO办法修改重点

  而保代培训班透露的信息,则似乎将新股定价估值定调为首发办法修改的重头戏。

  据上述保代介绍,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讲课中除强调尽快修改首发办法和再融资办法外,还指出有关新股定价估值将是考虑调整的重点内容。

  所谓首发办法即指2006年5月18日起实施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前述培训班讲课中,证监会人士指出,该办法已沿用近五年,为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有修改的必要。

  而上述研讨会由证券业协会和沪深证交所共同举办,更是旨在探讨目前国内新股定价估值领域亟待改进、完善的行为和机制。4月8日,除证监会、交易所人士,华夏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高盛高华证券总裁蔡金勇,还有中信证券、广发证券(000776,股吧)、博时基金、华商基金等知名机构业务负责人到场发言。

  显然,新股定价估值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且利益涉及范围广泛。

  “非公开讨论中,观点交锋一度异常激烈,主要是投行和基金人士间的争论。”上述参会机构人士表示,“由于各自站在买卖双方的立场,自然利益关注点分为两极。”

  据其介绍,当时基金业代表抱怨新股长期的高定价,而有来自投行业务一线的人士断然反驳称:“现在除了血压高,什么都不高。”

  IPO及再融资下半年或“变法”

  “新股定价高低不能单纯用PE、PB等绝对数值衡量,外资行通常认为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与发行价比涨跌幅在5%-10%,可算是发行价较为合理。” 合资券商资深投行人士向记者指出。

  他认为并不是发行价定得越低越好,上市首日涨幅在10%以上就证明投行没有帮上市公司卖到合理价格,这种低估有损于公司利益。

  在他看来,新股上市利益牵连广且利益诱惑大的背景下,新股定价既是市场监管重点,也是多方利益调和的体现。“不能简单粗暴的把打压新股发行价当作复杂问题的解药。”

  询价改革需市场化非投机化

  记者从北京、上海多位投行人士处获悉,尚未收到有关首发办法和再融资办法修改的通知或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因此监管层酝酿修改的具体条款尚不得而知。

  有业内人士推测,有关新股定价估值的调整方向可能涉及新股定价报告、投行分析师、保代、询价对象等领域。

  上述保代培训班上,证监会人士表示,未来相关制度改革的基础是完善新股的价格形成机制,核心是优化IPO质量。

  业内人士认为,从IPO质量入手将让保代问责制更细化以及可能增加退市有关机制,其次则会在询价领域下功夫,不过现行的询价流程可能暂难有大变化,对投行分析师、询价对象等参与者进行行为规范也在考虑中。

  目前决定A股IPO发行价的是询价机制,从资金量看,公募基金是询价对象主力军。不过,手握定价权的基金却不满新股定价偏高,矛盾何来呢?

  一方面是某些非市场化的因素造成影响。如王亚伟在上述研讨会提出,某些IPO询价过程中存在“打招呼”现象。

  另一方面,“价高者得”的新股询价申购流程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机情绪,特别是一些基金经理出于打新获利的投机心理,未能坚持理性报价,而是为成功申购成为高价的附庸。

  上述机构人士认为:“监管层设计询价机制时一定是经过充分论证,但结果好坏还需要市场各参与者保持负责任的态度履行职责。例如基金报价时应认真评估IPO公司、得出合理估值,而不是光想着打新短期套利后跑路。”

  尽职行使定价权从而促进新股定价合理化同样得到很多基金人士的认同。

  某前十大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向记者坦言:“不少同行口是心非是问题根源之一。一边私下里抱怨某股票发行价PE高得离谱,一边又出现在申购中签的名单中。”

  在其看来,询价机制经历多轮改革,市场依然有不少抱怨,不能仅靠监管层窗口指导和投行中介机构自律。

  “基金经理完全可以不参与认为价格不合理的打新,这样IPO价格预期过高的公司就发不出去,价格自然回归合理区间,这才是询价机制市场化的意义。”该基金经理认为。

  A股市场上,破发尽管已不新鲜,但总体看,打新能投机获利早就是惯性思维。

  据上述机构人士介绍,2010年1月到2011年4月15日,共有450单A股IPO,其中首日破发的仅60单。“至少证明投资者在行为上认可大部分新股定价。”

  wind统计显示,如按前述投行人士所说的新股首日涨跌幅10%以内才算合理定价的标准,2010年至今,首日破发的60单IPO中,仅7只新股的跌幅超过10%,其中最高下跌16%;同时,有超过七成的新股首日涨幅超过10%,且最高涨幅超过275%。

  据此,似乎不能怪罪于投行新股定价过高,相反,市场热捧下,大部分新股定价或有提升空间。

  对此结论,上述保代颇为委屈地表示:“现在太难了,多数时候IPO定价出来都被认为太高,甚至上报时也会遇到类似责难,但这都是询价结果,实际上投行活动的空间非常小。”

时间: 2024-07-31 07:05:11

IPO及再融资下半年或变法 定价或成修改重点的相关文章

蓝筹IPO和再融资来势凶猛计算机板块神气足

三季度A股融资压力不容小视 昨天大盘继续缩量弱势调整,沪指收2292点,跌0.34%. 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A股将再度面临IPO 以及再融资双重压力,中信重工启动IPO,或使搁浅了一段时间的大盘蓝筹股发行"开闸放水".因此投资者做多意愿有限,预计端午节前将维持震荡整理格局. (记者杨欣) 中信重工近日公布招股意向书,该股将在6月27日网上申购并在上交所上市,将成为今年以来最大IPO. 自去年10月以来,因市场持续调整,信心不足,管理层似乎有意暂缓了大盘蓝筹股的IPO发行,多只已过会大盘

【每日投资事件】IPO冷再融资烿758家企业排队等上市

IPO冷再融资烿68家公司一月内拟定墿297亿元 尽管IPO暂停关上了上市融资的大门,但是市场再融资的步伐并未因此放缓.据同花顿/a>iF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1朿2日,两市已有40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定向增发预案,拟募集资金高达8072.5亿元,其中,臿0朿日实行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以来,沪深两市已朿8家公司公布定向增发预案及进展情况,拟融资金额就达1296.69亿元〿/p> 从募集金额来看,发布定向增发预案的上市公司中,预计募集金额超迿00亿元的有7家,分别是天洿a href=&qu

IPO与再融资办法年内制定

本报讯(记者敖晓波)昨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就中国A股市场的发行监管工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今年将完成IPO与再融资办法的制定,将从三个方面推动发行监管改革,其中将明确在招股说明书内去掉广告痕迹. 完善发行审核制度 针对目前多方关注的发行审核制度等问题,朱从玖表示,中国证监会正在完善主板及创业板等的发行审核,从目前来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就是要求企业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其中,招股说明书提高质量,要求准确的同时在招股书内要去掉广告,提高客观性. 其次,加强信息披

IPO不改A股走势市场化定价有望解决首日爆炒

中国证监会近日就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向社会公开征求 意见.此项针对资本市场核心制度的改革能否解决A股市场上市首日爆炒等弊病?新的体制下,发行价格能否真正做到市场化定价?中小投资者能否从中受益?重启IPO对A股影响如何?这些话题引起业界各方的热议. 发行定价严重偏离市场现象长期存在 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A股上市首日的回报率高达118%,而港股则只有21%,上市前7个交易日A股回报率为113%,港股仅为23%.发行定价严重偏离市场,一二级市场价差过大,导致A股市场首日爆炒现象长期存在. 为改变这种

上半年:三大关键词勾勒A股牛途下半年:五大板块将成掘金首选地

展望篇:机构最看好的五大行业 □ 本报记者 张晓峰 沈 明 昨日是6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虽然对3000点关口围而不攻,留下悬念,但两市罕见的月K线六连阳形态,仍锁定了A股市场上半年走势的完美结局.据统计,上半年上证综指大涨62.53%,深证成指涨幅高达78.35%,部分个股的上涨幅度更是惊人,两市股票总市值重上20万亿元. 回顾篇 回顾上半年的行情,政策鼓励.流动性充裕和经济复苏预期三大关键词,成为助推股市一路走好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一:政策鼓励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长

IPO首日股价大涨,企业云集成平台Mulesoft或将通过收购加速发展

  在IPO首日股价大涨后,云软件制造商MuleSoft CEO Greg Schott表示,未来可能会通过收购来加速公司的发展. 美国时间3月17日,位于旧金山的MuleSoft Inc.在交易首日股价上涨46%,达到24.75美元,估值约31亿美元.该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MULE. 根据MuleSoft公开招股书,IPO收益将用于一般公司目的,包括可能的收购.其CEO Greg Schott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一次采访中也表示:"对于技术公司来说总会有一些收购的机会,我们关注的

阿里IPO融资金额有望达到200亿美元,或成美国最大规模IPO

一直在谈阿里巴巴何时上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谈一谈阿里巴巴的承销商以及IPO当日的接棒者似乎已更为合适. 此次阿里巴巴IPO的融资金额有可能达到200亿美元,或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IPO.因此阿里巴巴也选定了六家实力雄厚的承销商--瑞信.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高盛和花旗. 即便承销商实力雄厚,但是面对200亿美元的融资规模以及IPO后股价上升压力,上述承销商都感到不轻松. 据外媒报道,承销商认为,要想在阿里巴巴上市后维持股价上涨,他们需要从大型机构投资者那里获得4倍超额认购,

IPO打新分流资金有限基础设施仍是信托重点

IPO重新开闸了.截至记者发稿,已有15家公司拿到了IPO批文,这对排队等待上市的众多公司来说意味着见到了希望的曙光.然而,这对于近几年红火的信托行业会不会有冲击?毕竟信托类融资在IPO停摆之时备受市场追捧.对此,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IPO重启尽管会分流一部分信托资金,但影响不大.IPO融资企业的所属行业与信托产品主要投向有所区别,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未来信托融资仍旧是其主要渠道.同时,信托代表了利率市场化的方向,整个行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要充分

港媒称农行IPO集资逾1500亿A股六成H股四成

6月4日消息,农行今日将在中国证监会网站刊登预披露文件,消息指出,中证监或在下周审核农行的上市申请.据悉,农行集资规模介乎1500亿至1700亿元人民币,其中H股约700亿元. 据香港媒体报道,有望荣登全球"集资王"宝座的中国农业银行,据悉,今天将在中国证监会网站刊登预披露文件,消息指出,中证监或在下周审核农行的上市申请.此外,农行将在下周四接受港交所聆讯,上市进程正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消息人士透露,农行集资规模介乎1500亿至1700亿元人民币,其中A股占六成,约1000亿元,H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