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事项一件件减少,便民服务中心一个个增加,群众脸上笑容越来越多……贵州省贵阳市自2007年年初将乌当区、开阳县和贵阳市民政局列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工作试点单位”以来,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如今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张由市和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便民政务服务站、行政村组便民代办点组成的“解难题、办实事”服务网络。目前,全市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已建立397个,有效提高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
便民:
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零距离服务全面铺开
整洁明亮的大厅、先进的服务设施、热情的办事人员这是初到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直观感受。这里集中了包括民政、土地、劳动保障、计生服务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51家行政审批单位和9家公共服务企业的130个服务窗口。市民到了这,需要审批办理的事项都能找到相应的窗口办理。
不仅在市一级,在县(区)、乡(镇、街道)甚至村(社区),都成立了便民服务机构。他们的服务方式内容各不同,但宗旨只有一个:为群众提供最大便利。
小河区在探索精简高效的新型社区服务模式中,以“真心、爱心、诚心,凝聚人心;互助、民主,和谐大家庭”为服务宗旨,成立了小河区清浦社区服务中心等4个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注重强化服务群众的功能,努力实现公共服务重心下移和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全覆盖。清浦社区居民冯琪在武汉的居所失火,全家所有证件都被烧毁。为补办一个独生子女证,他姐姐在武汉贵阳两地断断续续往返奔波了近5年时间,还是没有办成。社区服务中心成立后,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咨询,没想到社区立即安排专人负责跟踪服务,第二天就为其办理了独生子女证。
乌当区银锦村的代理员王林每天都会接到村民的电话,他负责为村民们代办各种各样的审批手续和证件。王林说:“代办的事项多得很,除了结婚证和贷款外,其他事情基本上我们都可以为村民跑腿。”就是这样的主动服务方式,变“民求官”为“我为民”,把“群众跑”变成“干部跑”,既方便了群众,又解决了问题,使党群干群的“鱼水情”变得更深更浓。
近日,金阳新区碧海社区的居民议事会正式成立。居民议事会成员由社区党委、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居民小区及驻区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推选产生,负责收集商议涉及本社区全体居民和社会单位的公共事务意见,对社区建设实行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目前,居民议事会解决了不少居民“急、需、盼”的问题,成为联系社区和居民群众的一条金纽带。
效率
“串联”变“并联”,高效优质为民服务
韩洪是新设立的贵阳市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办这个公司,与他想象中的时间冗长、手续繁琐不同,从递交申请材料到取得所有证照,仅仅花了两天的时间,连他自己都连连感慨“不可思议”。
原来,结合“服务基层先锋行”活动,贵阳市政务服务大厅开展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联合审批工作,新设立了企业注册登记联合审批窗口,由以往的“一站式服务”升级为“一窗式服务”。企业经办人员只需在联合审批窗口填写一张申请表,递交一套申报材料即可完成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企业公章等所有证照的办理。审批承诺时限由过去“串联式”审批方式所需的83个工作日缩短为“并联”后的6个工作日。与此同时,贵阳市还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将原来的128项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为93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55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会城市之一。
监督
“制度+检查”,确保权力廉洁规范运行
走进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电子大屏幕上的红牌和黄牌标识格外醒目。这里的工作人员说:“这是我们的亮牌制度,所有服务窗口都实行限时办结制。凡是没在规定期限内办结的事务,电子监察系统就会自动在屏幕上亮出红牌。而对于那些临近办结时限还未完成的事务,就会亮起黄牌,督促承办单位抓紧办理。”
除此之外,为了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的监督管理,贵阳市要求各县(区)、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把行政审批事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公共事业服务项目以及配套服务的便民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心公开办理、阳光操作。按照“一个窗口对外、一次告知明白、一次办结业务”的要求,从项目受理到办结,实行领办、协办、联办、督办和全程办理,通过实行首问(办)负责制、全程代办制、联审联办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贵阳市纪检监察机关重拳出击,加强检查督促明察暗访、媒体曝光、行政处分……有力的措施为软环境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通过对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专项整治,群众对贵阳市行政审批服务的满意度持续提高。(纪兴筑)
责任编辑 曹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