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财付通支付损失,我们可以控制在十万分之一,远低于行业平均值。” 财付通助理总经理、风险管理中心总监张平说。 2月27日,由新华社国家金融信息中心和中国金融台主办的“互联网·新金融网络支付安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张平代表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财付通,与业内权威专家共同探讨了国内网络支付行业的安全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展示了财付通目前在第三方支付上的成果。
“网络支付比想象安全 但安全意识仍需增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 1 月份发布的数字统计显示,去年国内互联网支付业务规模达到 36589 亿,同比增长 66% 。尽管网络支付快速发展,仍有 30.4% 的非网上支付用户表示“因为感觉不安全、担心资金被盗而不使用”,还有 11.8% 的非网上支付用户则担心账户信息泄漏。
如何让用户既能享受网络支付的方便快捷,又可以有效保护用户权益和资金安全,这是第三方支付行业目前共同面对的行业发展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网上支付企业的风险控制不应该牺牲客户体验。目前,从欺诈率来看,中国网上支付的欺诈率为万分级,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一些主流第三方支付机构如财付通、支付宝等控制能力更强。记者获悉,用户规模和交易规模居于国内前列的财付通,其支付损失可控制在十万分之一,为行业第一,这一数据意味着网络支付明显比人们想象的要安全得多。
“ 每笔可能损失的概率很微小,但由于用户众多,基于对用户负责的原则,即使是再小的损失也不可小觑 ”,张平还表示,网络支付安全是需要双重保障的,其一是企业技术层面的,另一方面则是用户自身的安全意识。
而作为支付企业,首先应该主动加强对安全问题的甄别和防范,财付通目前保障用户安全的安保措施包括多重数字证书验证、登录和支付密码验证、 U 盘验证、手机短信验证等,让用户根据不同的支付交易需求,选择匹配的安保产品和措施。同时,财付通拥有严格的商户审核管理机制,和有效的风险识别模型、高效的风险审核与拦截团队,例如突然出现单笔大额异地交易,财付通会暂停交易并进行人工确认,以保障用户支付安全。
在研讨会上,业内专家表示,网络安全不仅是支付机构单方面的努力,建议相关政策也应该进一步完善。用户本身则需提高风险意识,企业也应主动承担对用户风险意识教育,理性分析网络支付安全问题,对媒体放大化报道的个别支付安全案例,应重视但不必过于惊慌。
安全与体验是移动支付发展的关键
随着互联网发展迅速,第三方支付不仅面临移动支付安全所带来的挑战,也面临移动支付所发展的新机遇。据了解,现在已成网购支付主力的 80 后,也是最活跃的互联网网民。他们不仅从互联网上获取各种外界信息,还通过网络渠道进行社交化支付生活,特别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他们仅需一台智能手机便可完成网络支付。据 iResearch 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2 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移动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 1511.4 亿元,同比增长 89.2% 。
而在这次支付领域的学术讨论中,专家也普遍强调了效率与安全的平衡,既要保障支付安全,也要有创新和发展。而这一点也与张平反复强调的风控管理主张不谋而合,保障安全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体验、推陈出新才是支付企业发展的硬道理。记者了解到,财付通近期在移动支付上创新颇丰,从打通腾讯 Q 币及 QQ 彩贝,到布局微信二维码支付,再到去年年底实现手机 QQ 转账,这意味着现在拥有 QQ 帐号的用户,在便利店购物、电影票购买、小额转账、应急借款等场景中都可轻松实现手机转账。
有到会业内专家表示,财付通从平台化到移动化、社交化的发展过程,也是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的一个演化过程和趋势。“社交网络和支付的结合会越来越密切,不断优化用户体验,第三方支付未来也是要走向世界的”张平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