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浙江龙盛集团董事长阮伟祥 不到10年的时间,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增长了10倍以上,股东权益增长了20倍。在金融危机中,传统制造型企业龙盛也实现了逆势增长。 本刊记者 苏旭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伟祥是位不折不扣的知识型老总——在成为“阮总”之前,他是大学校园里的“阮老师”。 1993年,在有着“老龙王”之称的父亲阮水龙的召唤下,阮伟祥辞掉了复旦大学高分子材料系讲师的工作,放弃了赴美留学的机会,回到了家族企业。2003年8月1日,“浙江龙盛”(SH·600352)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07年,阮伟祥正式接班,半年后浙江龙盛股价翻了3倍多,公司业绩获得快速增长。 更令人饶有兴味的是,当年8月,龙盛集团以每股10元的价格收购了山东滨化集团9.55%的股权,合计14325万元。两年后,2009年11月11日,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获证监会发审委审议通过。 学会种不同品种的树 《浙商》:您接班的第一年,主导的一件大事是收购山东滨化集团的股份。现在看来这次收购很划算,您当初是怎么考虑收购的?又是怎样规划的? 阮伟祥:这其实是我们第一个私募股权投资PE项目,它的顺利过会,为龙盛进一步投资PE项目创造了良好条件,积累了丰富经验。 我们当时收购是觉得山东滨化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拥有良好的配套设施,生产成本低于同业平均水平,具有长期的战略投资价值。同时,山东滨化现有的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与龙盛部分精细化工业务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当时我们希望以战略投资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山东滨化的战略合作,深化并延伸公司的精细化工产业链,提升公司在精细化工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浙商》:收购是不是龙盛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阮伟祥:不是。其实我对收购很敏感。好的企业溢价很高,如果企业不好,人家做不好我也未必能做好。这不是说股权结构改变一下,观念调整一下就可以做好的。我们现在是想培育企业卖给人家,而不是说人家培育了卖给我们。 《浙商》:培育企业卖给人家,这方面龙盛是怎么在做? 阮伟祥:我们2009年就有两个多亿的投入,一部分是在原有产业上,更多的还是新产业的培育。我们没有那种期望,就是一下子能找到一个好产业,一下子获得暴利,这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还是要很扎实地去做,所以我们公司旗下投入的一些产业很多目前只有两三个亿的规模,甚至五千万规模,更小的一两千万规模的都有。 我们很难估计明年或者后年的增长点会在什么地方。所以过去我们是种一棵树,例如染料这棵树,我们把它培育好,然后丰收。但现在我们除了原来这棵树以外,还要种新的树,而且要种不同的品种。这也是我们风险控制的一种方式。 《浙商》:您在“种树”的品种上有什么讲究吗?或者说您比较喜欢种什么树? 阮伟祥:一方面,我比较看重相关多元化的产业。这种“相关”可以是产业链上的关联,或者产品上的关联,甚至是人脉、资源上的关联。另一方面我很乐意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去寻找一些新的机会。第三块就是可以进行一些资本运作,让我们能保持充裕的现金流。我们只有拥有好的财务状况,才能去创新,去冒风险。 天不好也要能打粮 《浙商》:金融危机爆发后,浙江一些纺织业链条上的企业出现问题,包括一些业内比较大的企业,这些问题的产生是不是就是企业没有做好财务上的风险防范? 阮伟祥:实际上我认为这些企业的问题是本身就存在的,只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显现出来了。当然,有些受到危机冲击的企业,我们现在不能把它作为一个正常的企业去评价,实际上有些企业老板是在把企业作为一个融资平台,高负债炒股炒房子去了。当然这也涉及到一些政府的职能问题,例如怎么能让贷款炒股呢?这些反映的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企业的问题了,而是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纺织业是属于刚性需求的行业,可能短期是会有些影响,但中长期是没有问题的。2008年纺织业出现的问题并不是说需求的下降,而是供应链的一种无序导致了一个市场的波动和价格的下滑,是供应链的问题造成的,而不是说消费者造成的。从这一点来讲,纺织业跟汽车业和房地产业有很大差异。 《浙商》:您怎样看这次金融危机? 阮伟祥:这是一个共性的环境和一个个性的发展的问题。一个企业谁的经营效率更高,那么谁就会赢。企业要学会承受外部的环境,而不能说天好可以打粮食,天不好你就不行了。 我们更多是把危机作为机遇。在危机中,行业会重新洗牌,价值会重组,竞争力也将得到培育,而内部流程也会更加规范。金融危机之后,我们这些工作将慢慢发挥出效应,对今后几年我们都充满了信心。 《浙商》:龙盛在2009年的总体情况怎样? 阮伟祥:虽然碰到金融危机,但龙盛这两年还是实现了非常健康的增长,是在加速发展。 当然,这几年龙盛也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增长。是规模的增长,还是效益的增长?或者是股东权益的增长、对社会贡献的增长? 不到10年,龙盛的资产差不多增长了10倍以上,股东权益增长了20倍,利润增长了10倍。我们对股东的回报也超过120亿元了,龙盛也诞生了几个资产超过10亿元以上的富豪,诞生了不少资产过亿元的富翁,诞生了几十个千万级财富的股东。 《浙商》:2009年11月,全球最大的染料公司德司达德国业务宣布破产。这一消息对全球的行业格局和市场份额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龙盛集团从中是否会得到一些机会? 阮伟祥:德司达德国业务的破产,将使世界精细化工、纺织化学品产能向中国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速,为中国染料和助剂企业提供良好的契机,也必将给龙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和谐的内部结构 《浙商》:龙盛现在在利润率上能做到多少? 阮伟祥:15%左右。 《浙商》: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这个利润率是比较高的,龙盛是怎么做到的? 阮伟祥:实际上每块业务都是老业务,但每年碰到的条件和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些方面要有准备性地进行业务的规划和盈利能力的培育。盈利能力的培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方面包括服务、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资本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是一个系列的。 我们说培育一个企业,并不是说去培育它的规模,培育的应该是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比规模更重要,我们认为公司的价值也是在盈利能力上,而不是在规模上。所以龙盛这几年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增长,我们的利润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我们规模的扩大和增长速度,我们股东的资本增长速度超过了我们利润的增长速度。 《浙商》:您说的这种状态非常美妙,但我想替所有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老板问一句,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什么?究竟怎样才能实现您说的这种美妙状态?首先应该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阮伟祥:要善于利用公司的资源。公司的所有资源,公司的每个行为,都要实现增值。 《浙商》:我们的访谈中您介绍了很多好的经验,对于龙盛而言,最大的挑战和发展瓶颈在哪里? 阮伟祥:考虑挑战,考虑发展的瓶颈,在我们的观念上应该是种常态,是需要我们天天思考,天天去做的问题。而对企业而言,我们要实现的是一个协调,你的内部要拥有一个和谐的结构,公司规模大了,外部环境变化了,你的和谐的结构是否也在不断更新?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龙盛集团: 创立于1970年, 产业现已涵盖化工、钢铁、房产、金融股权投资等领域, 所属参、控股子公司50余家, 拥有全国染料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浙江龙盛”。 员工6000余人, 资产规模120多亿元, 系全球最大的染料生产和出口基地, 染料中间体间苯二胺产量及销量居国内第一。
培育新产业如种树
时间: 2024-10-13 18:28:18
培育新产业如种树的相关文章
新产业“达沃斯”召开在即 政经界智囊团齐聚北京
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社重磅打造的"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论坛",一直秉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鼓与呼,因而被誉为新产业领域的"达沃斯"峰会.2011年11月,该论坛即将召开第二届盛会,全国各地政要.著名经济学家.知名企业家将再次齐齐亮相京城. 经过组委会的慎重决议,本年度论坛的主题定为"寻找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力".全球经济正进入一个漫长的低增长期,中国经济是继续倚重出口导向.粗放型发展的增长模式,还是注重增长质量,依
姜大明:大力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 加强互联网管理
山东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姜大明作报告 齐鲁网特别策划:布局2013 直通山东两会 齐鲁网讯 1月25日上午,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济南隆重开幕,省长姜大明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姜大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凝聚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凝聚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深入实施"四德&quo
清投视讯新产业基地入驻宜兴
日前,清投视讯新产业基地正式入驻江苏宜兴经济开发区,双方主要致力于研发生产新型固体光源光机和TNet物联网拼接系统产品. 清投视讯此次与江苏宜兴经济开发区政府合作,将在光电子产业园区内,投资1亿元建成综合性研发.生产.展示中心,覆盖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主要致力于研发生产新型固体光源光机和TNet物联网拼接系统产品. 清投视讯研发总监表示,清投视讯"物联网拼接系统"将传统处理器的中心处理模式,改成基于高带宽网络技术的分布式物联网架构.各种拼接设备通过网络相连,每个节点通过网络智能连
新产业成了啃老族
浙江聚光科技每年从莱丽斯鞋业的利润中拿出两三千万元,来支持在LED上的二次创业,足足养了新产业3年. 天壤之别 浙江聚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吴祖通站在玻璃门前输入密码,门应声而开,跟着他进入准备间,披上如同白大褂般的防静电工作服,套上防尘鞋套,才能进得生产区域.长长的甬道,刷得雪白的墙壁上是一扇扇往远处延伸的大窗,窗玻璃呈现出一种深不见底的暗色.在这样一个密闭空间里,整个人仿佛进入了科幻电影里的太空舱. 吴祖通介绍道:"这些窗玻璃都是双层的,为了防止静电."凑近看才知道里面排着一排大
红段子传承“新文化”带动“新产业”
小小"红段子",如今正在掀起一场引领时代新风的浪潮.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对红遍大江南北的"红段子"现象也给予高度关注和肯定. "红段子"受热议,有时代背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生产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在接受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以及新华社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弘扬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从
物联网:新产业新起点
近日市场热点出现分化态势,前期热门股重心下移,新热点持续涌现,如物联网板块反复活跃,成为昨日市场的亮点,东信和平等涨幅居前. 新产业新起点 物联网是把互联网技术和宽带接入传输.无线通信结合起来形成了宽带移动的互联网,再把物品结合起来形成了物联网,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人类可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生活,实现智能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物联网对提升经济效率有着极大的效应,因此,我国加大了对物联网的扶持力度以及推动力度.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物联网技术其实与发达国家的物联网技术
沈国锋:感性布局新产业
"无时无刻不感觉到传统产业发展的压力."一边是对传统产业的思考,一边却是对新兴产业的好奇. 本刊记者 俞越 10.2亿元,浙江振亚控股集团(下称振亚集团,第401名)2009年的营业收入.对于许多发展中的企业来说,突破10亿元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在过去的半年里,振亚集团成了许多企业竞相学习的对象. 振亚集团总裁沈国锋.这位年轻的管理者,不得不一遍遍地重复这个数字.他说:"10亿元是一个发展的天花板,我们企业用了20年才完成的." 传统产业向上走的路径 振亚脱胎于2
手表上的游戏:另一个等待重构的新产业
摘要: Apple Watch发布后,我们讨论了很多手表作为新平台的潜力.手表能不能成为下一个占据人们日常生活的科技产品,作为业内翘楚的Apple Watch能不能引领另一场新革命,这些目前都还是未知 Apple Watch发布后,我们讨论了很多手表作为新平台的潜力.手表能不能成为下一个占据人们日常生活的科技产品,作为业内翘楚的Apple Watch能不能引领另一场新革命,这些目前都还是未知数. 但总有一群人喜欢在水落石出之前赌上一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最先成功的往往就是这群人.历史的经验还告
新产业倒逼新环境 ——“大数据时代的上海机遇”
从大数据产业掘金,对于上海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最近,不少政府委办.高校,纷纷研讨"大数据产业",希望加快产业推进步伐.但在一片热闹声中,我们是否意识到,大数据产业之"新"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它将深刻影响产业链和社会运行模式,倒逼我们营造适应新产业的新环境. 培养"数据科学家"正当时 据统计,当今世界在24小时之内,就可以产生出相当于16.8亿张DVD容量的数据:产生2940亿封电子邮件,相当于全美国在2年中产生的纸质邮件.人类至今获得的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