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思科收购不是爱立信想要的未来,但竞争力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场突如其来的收购传闻,让爱立信再次成为行业焦点。

7月20日开始,一则消息开始流传。消息称,思科将收购爱立信,近日会对外公布,并表示促成这一并购的原因,是欧美需要一家科技巨头,应对强势崛起的中国企业华为和中兴,防止它们称霸工业4.0、物联网和云计算。

消息一出,业界顿时沸腾。

要知道,目前思科市值超过1500亿美金,爱立信市值也超过240亿美金,且都在各自的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如果两家公司合并,无疑将是一举颠覆行业格局的大新闻!

不过,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很快,大家发现,所有的消息都来自于一个名叫Osvaldo Coelho的"自媒体",此外没有任何证实。

  那么,这位制造了"大新闻"的OsvaldoCoelho,究竟又是什么人呢?

在Linkin上,他的公开信息是这样的: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从1997年开始,在各家设备厂商兜兜转转换了十多次工作,而且绝大多数工作都只维持了1年左右,最近一年多都呆在南非的中层员工……

以这样的的经历和层级,能提前接触到思科与爱立信合并细节,这种绝密级的信息吗?

我反正是不信的。

#注:在国内,我们也经常见到一些更不靠谱的"信息人士",在类似地哗众取宠,比如某些长期鼓吹"电信联通合并"、"第五次电信重组"的所谓"通信作家"……#

果然,爱立信CEO卫翰思(Hans·Vesterberg)次日就果断向媒体辟谣:外界传闻不靠谱,爱立信被思科公司收购这件事"完全不可能"!

对卫翰思来说,遇上半道杀出来的OsvaldoCoelho,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在此之前,由于公司业绩不佳,营收和利润率持续下降,卫翰思一直面临巨大压力。今年以来,爱立信股价已下跌近25%,仅7月19日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当天,就大跌了5.6%。甚至有瑞典媒体报道称,爱立信主要股东希望更换新的CEO。

对此,卫翰思的回应是:尽管公司目前的业绩并不乐观,但我们有能力应对,正在积极推动转型,并必将重回盈利。

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是,事实上,思科与爱立信的合并传言,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2015年11月9日,爱立信与思科宣布,将将建立广泛的技术与商业关系,从研发至客户服务等领域,全方位展开全球性的业务与技术合作,创建未来网络。

此举不但被外界视为两公司合力对抗华为的信号,更引发了双方有可能合并的猜测与传言。

合作的下一步就是合并--这是一些人脑补得出的结论--或许,也有可能成为遥远的预言,谁知道呢?

当然,爱立信很快就发布了声明辟谣。

卫翰思也公开表示,思科与爱立信的合作伙伴关系达成,经过了双方长达一年的协商,在此期间,完全没有涉及任何有关合并或收购的话题。

对此,有内部人士透露称,思科其实有真心考虑过收购爱立信,去年甚至曾与爱立信的股东认真谈过。只不过,这个心思被瑞典人无情地掐灭了--人家根本就没考虑过出售。#注:该说法未获得官方证实,仅供参考#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最后只好作罢。

所以,从去年以来,关于思科收购爱立信的传闻,一直都没有真正断过。而在2016年,爱立信股价业绩都下跌得厉害,这个猜测就变得更有市场。

此次OsvaldoCoelho的消息引发业界关注,主要就是因为符合大家的心理预期。但它并不见得就会成为现实——至少就当前而言,爱立信被思科收购的可能,依然不大。

  回顾过去这半年多,爱立信与思科的战略合作,要点主要有:

1、在IP核心网、固定有线宽带接入、企业VPN、移动回传、IP转型业务和IP&IT管理业务、和智慧城市这6个战略领域,开发解决方案与合作机会。

2、针对包括5G、云、IP和物联网在内的不同网络架构,推出端到端产品。其中物联网涵盖从设备和传感器到接入和核心网络,再到企业IT云等所有领域。

3、着手制定侧重于SDN/NFV和网络管理与控制的联合计划。

4、通过发布参考架构和开展联合开发工作,以及推出基于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功能,推动网络转型。

5、讨论FRAND政策,针对各自的专利组合达成许可协议,实现自由的联合创新,并消除双方客户的担忧。作为此协议的一部分,爱立信将会收到思科支付的专利授权费。

6、除了双方联合IPR协议,专业服务协议将汇集爱立信的6.6万名和思科的1.1万服务专家,为全球180个国家的IT和网络提供咨询、系统集成、支持及管理业务。

据官方预计,到2018年,思科和爱立信的收入,预计将有机会各自增加10亿美元甚至更多。

事实上,自从爱立信与思科缔结战略伙伴关系后,它们已经与超过200个客户建立了联系,并完成了超过30笔交易,双方业务的协同优势逐渐显现。

理论上来讲,爱立信被思科收购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此外,赵宇认为,如果从面向5G时代的发展考虑,爱立信更应该与高通合并,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不过,对于绅士的瑞典人来说,更习惯的还是从做好自己入手。被收购?这才不是爱立信想要的未来!

爱立信当前的主要精力,仍然着眼于尽快推进自身的转型,毕竟,这才是更为紧迫的要务。

事实上,爱立信最新的业务与组织架构调整,刚刚于2016年7月1日正式生效。

未来,爱立信的主要业务单元,将包括网络产品部、网络服务部;IT&Cloud产品部、IT&Cloud服务部、媒体业务部,这五大垂直业务部门,和一个专门面向行业与社会客户的客户业务部。

其中,作为爱立信的核心业务,网络产品部和网络服务部将致力于改善网络业务性能、捕捉4G机会,并将领导力扩展到5G领域;

新成立的IT&Cloud产品部与IT&Cloud服务部,会将重点关注投资周期后的盈利性增长;

而独立的客户业务部,则将推动业务扩张,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

此外,与组织和结构调整并行的,还有高管调整。

从整体来看,爱立信正在不断调整对市场的专注,不仅仅从产品,还包括对服务和业务领域,更快的响应客户需求,交付优质产品和服务。

在2016年年初的MWC报告上,爱立信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爱立信66%的业务来自软件和服务,而几年前却是硬件占业务的大部分。现在,爱立信的主要竞争者是ICT的各个业者,而不是单纯的电信业务。"

更何况,还有强势的华为,追赶的中兴,以及反弹强劲的诺基亚,都是爱立信必须直面的市场压力。

因此,爱立信的转型调整的重心,是创建更加精简、更加以目标驱动的组织,面向5G、物联网(IoT)、云和视频等市场,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需求,更快地捕捉市场机会。

卫翰思认为,这些调整终将提升爱立信的竞争力,推动公司发展,促进收入增长。

最后,补充一位设备商朋友的看法,观点仅代表朋友个人,仅供参考:

爱立信的无线业务,无论是专利积累还是客户基础,还是非常优质的。

但是问题也的确很多,如果不谈产品线单一和转型方向模糊,爱立信目前最大问题是恰恰是其引以为豪的企业文化:转型有如创业,特别需要艰苦奋斗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但爱立信从上到下都沉浸在一种过于舒适和自我的氛围里,每个岗位都没有太大压力,市场敏感度差,战斗力不足。近些年的转型口号虽然非常响亮,但是落地方案十分模糊且缓慢。

目前,爱立信的现金流还是来自于其无线与核心网的传统业务,但是竞争力却一直在下滑。

其实,爱立信一线早已感受到来自华为成长和诺基亚反弹的市场压力。业内对苏里接手诺基亚之后的改革,普遍都比较认可,供应链成本削减,战略和客户聚焦等方面都进行得有声有色。一直以行业领导者姿态“引领”全球市场的爱立信高层,是否正视过华为的崛起和诺基亚的回归,是个很大的疑问。研发、市场,供应链等部门,确实需要静下心,仔细研究一下华为产品的优缺点,更要学习人家的奋斗精神。

综合来看,爱立信还是有很强的基础,现网客户的巨大体量,美澳日韩台的市场壁垒,无线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大量有经验的员工,都是这家公司励精图治,再展宏图的基石。下面怎么走,是做大手术还是真的考虑出售,就要看董事会的态度了。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10-29 20:21:58

被思科收购不是爱立信想要的未来,但竞争力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的相关文章

思科收购爱立信?通信业“三强版图”初现

ICT行业的风云变换,总是让人始料未及.7月18日,日本软银以243亿英镑(约合320亿美元)收购芯片大鳄ARM,正当整个业界还沉浸在"孙正义葫芦里卖什么药"的臆想中时,又有两家行业巨头传出了重磅消息--思科即将收购爱立信,当然,后者(思科收购爱立信)尚未得到官方的确认消息,只让人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无可撼动的通信巨头,如今也会在财务数字上捉襟见肘. 财报显示:爱立信2016年第二季度收入为541亿瑞典克朗(约合63.2亿美元),同比下降11%:净利润为16亿瑞典克朗(约合

爱立信回应思科收购传闻:完全不可能

7月22日下午消息,对于近日媒体关于思科收购爱立信的传闻,爱立信方面告诉网易科技,爱立信CEO卫翰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爱立信与思科的全面合并完全不可能. 近日有媒体称思科将收购爱立信,并且将于近日公布.其实关于收购传闻早在去年年底就有过.当时爱立信与思科宣布展开全球业务与技术的合作.在媒体和金融市场上有了思科收购爱立信的传闻. 当时,爱立信总裁兼CEO.董事会成员卫翰思(Hans Vestberg)回应称:"我们注意到近期市场上有关思科收购爱立信的传闻,这也许是双方公司宣布成立合作伙伴关系所触发

爱立信CEO卫翰思否认将被思科收购

据外媒报道,爱立信CEO卫翰思(Hans Vesterberg)周四否认,爱立信将会被思科收购. 近期,卫翰思正处于压力中.今年以来,爱立信股价已下跌近25%,而营收和利润率正在下降.根据瑞典媒体的报道,爱立信的主要股东希望更换新的CEO. 不过卫翰思仍然认为,爱立信将有能力应对当前的逆境,推动营收和利润的增长,保持独立地位. 本周二,爱立信报告了令人失望的第二季度财报,股价应声下跌5.6%.不过卫翰思随后表示,与合作伙伴思科的全面并购"并不在计划中",而爱立信仍在继续转型,以推动业绩

爱立信CEO突遭解职,或与否认思科收购有关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爱立信董事会不久前正式宣布,公司CEO卫翰思(Hans Vesterberg)将卸任公司总裁.CEO和董事会成员的职务,CFO简-弗莱克哈默(Jan Frykhammar)出任公司临时CEO.集团副总裁卡尔-梅兰德(Carl Mellander)出任临时CFO一职,上述任命立即生效. 爱立信董事长雷夫-约翰森(Leif Johansson)表示:"卫翰思带领公司走过了七年的行业和公司转型时期,同全球关键客户打造出了坚实的纽带关系,他的领导能力和能量激励着所有爱立信员工,然而,公

站长热议腾讯收购康盛创想:有人欢喜有人忧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淘宝客 站长团购 云主机 技术大厅 8月23日,部分站长在接受采访时称,腾讯收购康盛创想对站长的利弊难以衡量,他们目前还在等待官方的正式说法. 8月23日一大早,康盛创想的官方论坛就炸开了锅.站长陆续发帖询问有关腾讯收购康盛事宜.不过,康盛方面却迟迟未能给出答复. 多数站长表示,腾讯收购康盛是福是祸目前还很难定论,需要等待官方的具体说法. 对此看好的站长表示,腾讯收购康

Ovum:思科收购视频通讯公司腾博是明智之举

北京时间10月5日上午消息,据国外媒体今日报道,市场研究公司Ovum分析师理查德·马霍尼(Richard Mahony)和大卫·莫洛尼(David Molony)发表报告称,思科以约30亿美元收购挪威视频通讯公司Tandberg是明智之举. 马霍尼和莫洛尼表示,收购Tandberg将填补思科视频产品的"空白",使思科占领65%的全球视频会议系统市场.另外,该交易还会成为改变人们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催化剂. Ovum发表报告称,"我们认为,思科收购Tandberg是一个'明智之举'

Tandberg股东反对思科收购称价格过低

比特网(ChinaByte)10月16日消息 据外电报道,针对本月初思科提出以30亿美元收购视频会议技术公司Tandberg的议案,Tandberg的一个股东集团以出价过低为由拒绝交易. 10月初,思科提出出价每股153.5挪威克朗(约合27.4美元)收购Tandberg,总交易价格为30亿美元.但持有视频会议技术公司Tandberg 24%股票的一个股东集团认为该收购价格过低,不愿出售. 该报道称,这些股东认为独立的Tandberg能够带来更高的应收,并表示他们也会考虑思科或者第三方公司能出更

思科收购三家企业 涵盖数据分析、安全及云

思科计划收购ParStream.Lancope以及1 Mainstream三家公司,这三家公司产品涵盖网络行业的主要趋势,包括数据分析.安全及云,这次收购反映了思科公司在网络方向上的主要愿景与发展方向. 本周,思科的收购行为表明其通过收购来的技术来增加其竞争力.收购来的公司将于1月底纳入到思科中,包括物联网分析公司ParStream.网络安全公司Lancope以及云视频平台供应商1 Mainstream. ParStream与思科建立一个高增长的物联网业务计划不谋而合.该公司开发从联网设备过滤数

金亚科技百倍市盈率解码:思科收购注脚

本报记者 郎朗 广州报道 "投资者的热情超出了我的预料,但这也给了我们更大的动力."11月3日,创业板上市交易第三天,尽管金亚科技(300028.SZ)已连续两天遭遇跌停,但其董事长周旭辉在电话线的另一头仍然对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并在首日涨幅第一,颇为激动. 面对中国有线电视的数字化以及特殊的广电运营格局,一批瞅准时机的数字电视设备企业应运而生.就在11月3日,IT巨头思科亦宣布以不超过445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天地数码(SEHK: 0500)的机顶盒业务,在国内市场布局. 周旭辉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