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讯 个人消费电子产业市场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2009年中国有几千家手机厂商,现在只有约一成活了下来,就在这仅剩的厂商中大部分也被苹果、三星等大品牌压得只有“毛利润”。在消费产品几近饱和市场环境下,下一个蓝海在哪里?哪里还可以寻找新的市场机会?笔者认为智慧家庭是中国电子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新机会,将会衍生出的超过消费电子十几倍的产业链,或将成为中国消费电子产业未来的一个出路。
一方面,随着高速互联网连接的普及,户外或办公室工作转移到家庭的趋势明显,欧美很多企业为节省支出成本支持员工在家里办公,成为SOHO一族;另一方面,家庭应用服务与本土文化紧密相关,因此中国厂商更熟悉本土消费群体,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更容易适时推出满足家庭用户需求的产品或方案。
关于家庭智能化的名词见到最多的有数字家庭和智能家居,分别是以娱乐和控制为主要功能服务。而实际上在物联网覆盖家庭的方方面面之后,外延更广的“智慧家庭”概念应运而生,内容包括多屏互动娱乐、家居控制、智能家电、智慧医疗、远程教育、社区管理、智能健身等、智能安防、能源控制等。不仅包括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还有与社区、医院、学校、健身会馆对接的联动系统服务,这里家庭是作为系统里的一个单元出现。
智能化的发展已经摆脱依托硬件的创新模式,真正推动产业的关键在软硬结合的服务,因为硬件开发已经不是问题(或者说是硬件冗余)。高处理能力的芯片尺寸和价格都不再高不可攀,触控人机交互、高清显示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同时4G移动通讯速率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数据交互。此时最活跃的当属互联网,特别是在各领域具备内容和用户群优势的企业将会有更多商机,包括占领消费领域的BTA(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语音识别领域的科大讯飞、占据杀毒软件的奇虎360、地图导航领域的高德等等。
家庭设备种类复杂功能各异,硬件产品定义更应该与主流服务相结合,按照服务的内容可分为能源、生活、学习、娱乐、安全看护、健康医疗。以娱乐为例,可以提供的服务有根据家庭成员观看视频、玩游戏、音乐进行数据统计,从而进行个性化推送服务;观看视频或者和网友交流过程中直接购买所看到的人物穿戴和服饰服务;卡拉OK歌唱、游戏技能训练平台服务等。这些软硬件结合商业模式要么是占主流市场的硬件厂家做主导,要么是具备大量用户数的服务应用开发商主导。
智慧家庭不像消费类产品具备统一的开发操作系统平台,优秀的应用无法一夜之内出现在几十万的终端上。智慧家庭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终端接口并不开放(即使开放也存在对硬件不认可的开发者),一般都是设备厂商自行开发针对本公司产品的应用和服务,这就造成了如果设备销量有限,“英雄(应用)”还是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家庭智能化的发展还需要在统一接口和开放性上打好基础。
智慧家庭产业融合了硬件升级、软件应用与运营服务等多个领域,突破了传统软硬件的界限,厂商需要联合产业链各类企业进行跨界合作。例如在今年11月19日深圳举办的首届“中国智慧家庭高峰论坛”上,我们既可以看到电子设备厂商华为、康佳、三诺、科道的身影,同时互联网企业乐视、小米、小葱网络等企业也积极报名参与,共同探讨智慧家庭产业带来的新机会。
此次论坛在深圳一年一度的高交会同期举办,将有力促进中国家庭智能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企业间合作,并为珠三角地区广大电子制造商制定未来发展策略提供方向。据了解,论坛将邀请行业领先企业的高管紧密围绕智慧家庭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用户体验、市场需求,探讨智慧家庭产业未来需求与市场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