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瑞刚的新传媒王国版图又清晰了一步。
2014年1月2日,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MC)与21世纪福克斯对外宣布,星空传媒管理团队将协同CMC买下福克斯手中所持的星空传媒47%的股份。
星空传媒本是黎瑞刚新传媒王国的起点,2010年,刚刚筹建的CMC从原新闻集团手中买下了星空传媒的控股权,这也是黎瑞刚发起成立CMC后的第一单投资。
原本,星空传媒也是默多克进入中国市场的起点。而今,在美国传媒娱乐业重新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默多克家族的兴趣和耐心却早已消耗殆尽。
在将星空传媒股份悉数出售之后,默多克终于放弃了这块中国市场最初的阵地。
十数年蹉跎不前耗光了默多克家族的耐心。就在数月之前,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最有希望继承默多克衣钵的詹姆斯·默多克对中国市场环境大加批评,并透露去意。
可靠渠道的信息显示,此次股权交易真正的推动力来自于黎瑞刚,黎瑞刚一手策划并强硬推动促成了此番交易的达成,而默多克原本无意出售。
在交易宣布的新闻稿中,黎瑞刚、默多克互致感谢,但并未谈及交易细节。CMC董事长黎瑞刚、星空传媒兼灿星制作首席执行官田明均拒绝对交易发表看法。
在默多克退出中国市场背后,真正值得瞩目的,是星空传媒此后的轨迹。
最近两年,黎瑞刚、田明已经将星空传媒带入新的发展轨道,旗下《中国好声音》更是红透中国,此次交易将会给新的星空带来怎样的影响,全资拥有之后,黎瑞刚、田明会有什么样的新战略?
双方并未披露此次交易的具体价格。但据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相比于2010年,星空传媒的估值略有上涨,但幅度不大。
在公开的新闻稿中,黎瑞刚表示:“此次股权回购是星空传媒业务和结构重组的新起点,我们的追求目标始终不变,将继续全力以赴打造中国最优秀的传媒娱乐产业集团。”
那么,藉由这一交易,黎瑞刚究竟希望将星空传媒带往何处?
1.命途多舛
星空传媒归属的流转背后,是数位传媒巨头的交相更替。
李泽楷曾将星空传媒带到顶点。上世纪90年代初,“小超人”慧眼独具,下注卫星电视业务,在其父资助下成立星空传媒。
一番纵横捭阖之后,星空传媒在获得了数十个国家的业务和数千万用户的同时,也赢得了默多克的关注。1993年、1995年,默多克两次总计出资超过8亿美元,从李泽楷手中买下了星空传媒的全部股份。
买下星空传媒之后,默多克方面派来掌管星空传媒的正是老默着力培养的詹姆斯·默多克,而这也正是小默多克在原新闻集团的起点。
彼时,新闻集团与时代华纳两家正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机缘,星空传媒与华娱卫视分别成为两家美国传媒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实体,两家企业均获得了落地广东的机会。
星空传媒在起初始进入中国市场时,曾经给当时的中国传媒界带来一丝新意,星空传媒市场化运营的做法和机制、模式都让国内电视台眼前一亮,并竞相模仿。
而星空传媒也成为了中国传媒市场事实上的黄埔军校,现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的副总裁张蔚等一批资深传媒人士均出自星空。
星空传媒计划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之时,也正值中国广电改革风气盛起,民营传媒业兴起的时刻,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等民营企业初创,一时风云际会。
此后的故事屡屡被媒体提及,新闻集团在中国市场从踌躇满志再到四处碰壁,终至意兴阑珊,而星空传媒也从开风气之先,而日渐式微。
2.星空易主
在黎瑞刚出现之前,星空传媒勉力支撑,一直没有太好的表现,战略不明,业绩持续下滑,甚至严重亏损。
2009年,时任上海电视台台长、SMG总裁的黎瑞刚发起成立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一年之后,华人文化即宣布从新闻集团手中买下星空传媒的控股权,命途多舛的星空传媒再次易主。
本就熟识多年的黎瑞刚与默多克的牵手并不意外。但是,当时的交易谈判并非一帆风顺。
对跨国公司的部门政治、繁琐流程,黎瑞刚不胜其扰。他曾直截了当地告诉默多克:这样香港、伦敦、纽约汇报来汇报去绝对不行,你必须找一个人来与我对接,无论这个人在新闻集团位置多高,我找到这个人,这个人必须直接能找到你,中国的事情必须你来直接过问。
老默也同意,他派来的是詹姆斯·默多克,彼时,他已经被外界认为是最有希望继承老默衣钵的人选。不久,他又派来了澳大利亚人莎拉·哈登,新闻集团亚洲地区的业务主管。
黎瑞刚与詹姆斯·默多克走到谈判桌前,交易框架很快划定,交易涉及4块资产,其中包括星空卫视、星空国际频道、Channel V以及华语片库。
这一交易也真正开启了中国文化传媒跨境并购的风潮。
市场期待,黎瑞刚、默多克两位老朋友的牵手,默多克的资源对接黎瑞刚的中国背景,能够扭转星空传媒的颓势。
此后,黎瑞刚也不出所料地将星空传媒带入到了新的轨道中。
3.初试身手
多数公司对亏损资产的并购重组,都会伴随大规模的裁员减负和团队更替,星空传媒也不能免俗。高群耀等原有星空传媒的人马尽数离职,田明等一大批本土管理层加盟星空。
拯救星空传媒的计划先从降低成本开始,接手之后,黎瑞刚、田明马上下令让星空传媒从北京东方广场昂贵的办公室中搬了出去。另外,原有的亏损业务也被关闭。
星空传媒原本在香港有一个办公室,星空传媒700多部华语片库也安置在香港,在田明接手之后,他立即着手裁减这一团队的规模,将制作业务全部转移至内地,降低运营成本。此外,700多部华语影片拷贝也被转移到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仓库当中。
在人员更替的背后,不只是出于成本这一方面的考虑,而更重要的是,团队对于中国市场的理解。与原新闻集团雇佣的跨国公司高管团队不同,田明、金磊等本土草根团队更熟悉中国传媒市场,也更富开拓冒险精神。
事实证明,黎瑞刚拯救星空传媒这最关键的一步走对了。
降低成本之外,在华人文化接手前,星空传媒原有的业务压力巨大。在可以落地的广东省,收视率、收视覆盖和广告收益均下跌非常严重。
田明着手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比如Channel V榜中榜颁奖活动、V品牌音乐活动以及音乐节等活动推出,逐步稳住了星空卫视的收视率和广告收益。
这些举措只能让星空传媒止住失血的局面,不足以让其重焕生机,真正的转折契机来源于黎瑞刚和田明的一场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