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冒牌乔布斯”之称的丹尼尔·莱昂斯 导读:最新一期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刊登了有“冒牌乔布斯”之称的丹尼尔·莱昂斯(Daniel Lyons)撰写的文章。文章指出,由于“免费”的教条充斥着整个互联网,极大地束缚了网络公司的创收途径。但真正优秀的媒体绝不会因为向用户收费而衰落,相反,还会发展得更好。 以下为全文: 与传统观点相悖 上一轮经济下滑时,詹森·卡茨(Jason Katz)意识到自己碰上麻烦了。那时他刚刚创办了一家名为Paltalk的网站,网站提供很多聊天室,用户不仅可以发送文本信息,还可以像打电话一样通过语音相互交流。该网站最初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并依靠广告赚钱。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广告业务却突然萎缩。于是,卡茨决定采取一些激进策略:推出带有额外功能的高端软件,并向用户收费。猜猜结果怎样?Paltalk从2004年便开始盈利,而卡茨则通过这件事情意识到一个与传统观点相悖的现象:人们其实是愿意为网络服务付费的。他说:“我觉得有些企业可能是担心,如果收费,用户可能会转而使用竞争对手的服务,但这显然是个错误。” 倘若果真如此,很多科技巨头目前正在犯着同样的错误。这些企业真的能眼睁睁地看着数十亿美元从自己眼前溜走吗?例如,已经拥有2.5亿用户的Facebook正在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站之一。Facebook每年的广告收入约为3亿至5亿美元,但至今仍未实现盈利。另外一家互联网新秀、微型博客Twitter也已经拥有4000万用户,但它甚至还未开展任何创收计划,更不用提盈利。谷歌旗下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虽然已经能够凭借广告获取收入,但仍在亏本运营。 免费服务是教条 这些网站为何不对用户收费呢?如果这些服务真的有用,用户肯定愿意掏钱。然而,硅谷如今盛行的观点却是:网上的一切都应免费。在这一教条的束缚下,科技企业都涌向了这个本来就不大的网络广告市场,以期将流量转化为真金白银。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向那些监测Facebook和Twitter以了解用户对自己品牌评价的企业收费,也可以向那些
预装自己应用的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的制造商收费。而Twitter则完全可以向名人和企业收取账户认证费。 其实,最简单的答案一直都摆在那里:向用户收费!我并非Facebook的铁杆用户,但我的确认为它很有用,所以我愿意每月付出5美元的服务费。实际上,Facebook真正的铁杆用户都是那些十几、二十岁的孩子,他们每天都会在Facebook上花好几个小时,如果没有Facebook,他们会感到怅然若失。你觉得这些孩子不会每月支付5美元的服务费?可是就算有半数Facebook用户不愿付费,这仍然是一桩巨大的买卖。 既然如此,网站为何不收费呢?很明显,收费会限制增长,而且被看作是目光短浅的做法。倘若继续免费,机会就会更大,而且全世界的人都有可能使用你的网站。Facebook营销主管埃利奥特·施拉格(Elliot Schrage) 说:“Facebook是一项免费服务,我们不准备收费。” 而卡茨却有一个折中的提议:他建议Facebook可以将Paltalk视频聊天软件作为可选功能提供给用户,并为此收取包月费。他说:“我觉得,如果将我的技术融入到Facebook社区中,Facebook就可以赚到无数的钱。”当然,卡茨自己也可以获得数额不菲的分成。可惜的是, Facebook至今都没有与卡茨展开谈判。 Paltalk真实案例 其实,卡茨并非从网站创办之初就开始收费。Paltalk最早只是一种高档的即时通信服务,在文本基础上增加语音功能,直到2001年增加视频服务后才开始赚钱。免费用户最多可以利用Paltalk与10个人进行视频聊天。但是如果你想要访问聊天室并看到数百人的视频流,就需要每月支付14.95美元,或者每年支付60美元。除了视频聊天室外,卡茨还为企业用户提供私有的虚拟会议室。当然,该功能的主要用户为小企业。根据用户上限的不同,这些企业需要每月支付90至1000美元的费用。 Paltalk的活跃用户总量为400万,其中仅有5%为付费用户。倘若用同样的比例乘以Facebook庞大的用户群,就可以得到1250万付费用户,然后再以每人每年60美元的花费计算,那么Facebook的年收入就可以达到7.5亿美元。虽然卡茨的公司规模不大,但运营状况却非常不错,他的企业目前的员工总数为38人,年收入却高达“数千万美元”,其中85%都来自于注册费。 卡茨仍然在Paltalk上投放广告,但是广告费率却比2001年更低。有趣的是,如果卡茨当年没有果断对用户收费,他如今恐怕早已破产,而这恰恰是那些网络巨头应当牢记于心的。(鼎宏) 注:2006年,身为《福布斯》杂志编辑的莱昂斯开设了广受欢迎的博客网站“乔布斯的秘密日记”,假冒苹果CEO乔布斯写作近1年,直到被《纽约时报》
曝光真实身份。随后他出版了同名书籍,并被《新闻周刊》聘为专栏作家。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收费不应手软
时间: 2024-09-20 00:03:55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收费不应手软的相关文章
美国新闻聚合网站Digg首席执行官离职
4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新闻聚合网站Digg首席执行官杰·阿德尔森(Jay Adelson)4月5日已经"应公司要求"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Digg网站创始人之一.现任网站首席架构师的凯文·罗斯(Kevin Rose)将出任公司代理首席执行官. 阿德尔森在Digg网站的官方博客上声称:"在Digg网站成立五年,拥有4000万用户,并实现惊人的成功之后,我决定辞去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并就任公司咨询师一职.现在新Digg网站即将公开为用户提供服务,Digg网站广告业务运行
美国新闻纠错网站开通
据新华社4月24日电 美国旧金山湾地区新成立一家名为"媒体漏洞"的新网站.这家网站自称以纠正美国媒体新闻报道错误为己任. 网站创立者斯科特·罗森伯格曾是一名新闻编辑.法新社24日援引他的话报道,原本有一些民众给媒体新闻报道纠错,但由于所提建议往往遭忽视,如今越来越少的人因发现报道错误而主动联系新闻机构. 罗森伯格说,电脑软件开放源代码启发他开办新闻纠错网站的想法."软件有漏洞,可以由补丁网站来修补--这一纠错模式也可以运用到新闻报道中."他说,他的这一创意赢得一项网
美国《新闻周刊》找新东家 为何成烫手山芋
美国<新闻周刊>要被卖掉了!在经历了多次改版和数度裁员之后,该杂志亏损依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老东家<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4585.html">华盛顿邮报>公司最终决定对这份"77岁高龄"的老牌新闻杂志"痛下杀手".目前,该公司已经委托投资银行为<新闻周刊>及其网站物色买主. 从亏损到被甩卖只用了3年 <新闻周刊>创办
美国《新闻周刊》将被出售 报纸正在消亡
美国老牌新闻集团华盛顿邮报公司5日宣布,受连年亏损影响,决定出售旗下创刊77年的新闻类杂志<新闻周刊>.公司同时宣布,公司已经委托投行艾伦公司为<新闻周刊>及其网站寻找买家. 近年来,网络新闻对传统纸质媒体构成严重威胁,在一线新闻类日报举步维艰的同时,以深度解读新闻为特点的新闻类杂志更是难以为继.华盛顿邮报公司说,<新闻周刊>近年来几度改版,几度裁员,几度整合缩编,效果不佳,亏损依旧,华盛顿邮报公司对它已"无力回天". 不过,华盛顿邮报公司主席唐纳德
阿里巴巴标识登上美国《新闻周刊》封面
5月6日消息,阿里巴巴的笑脸标识赫然出现在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与封底上.这是第一次有华人企业标识如此醒目地出现在全球有超过400万的发行量的重要周刊封面上. "如何充分利用搜索工作使您的搜索更便捷?"在封面上,疑问下方撕开的纸中露出阿里巴巴的橙色笑脸和网址:既而在封底上,阿里巴巴网址周围出现的一整圈的可搜索到的商品,解释了封面中的谜团. "引领贸易展览会,你准备好了吗?"内封中,成百上千的的人来到香港参加4月的贸易展览会的图片很醒目.很多人有想法把生意
谁杀了《新闻周刊》 放弃深度报道沦为社交网站评论者
放弃深度和国际报道的美国<新闻周刊>最终将自己混同于社交网站评论者 2012年的圣诞节,成千上万的美国家庭打开报箱,都看到一封灰色的"讣告":在一张俯拍自空中的黑白照片上,一幢Art Deco风格的摩天大楼,从纽约曼哈顿的街区耸起,宛如一座墓碑.照片中央一行大字标题:#LAST PRINT ISSUE(最后一期印刷版).这是美国第二大新闻杂志<新闻周刊>(Newsweek)印刷版最后一期的封面. 那墓碑般的大楼,是2010年和杂志本身一同被收购的前新闻周刊大厦.
美国《新闻周刊》连年亏损待售
美国老牌新闻集团华盛顿邮报公司5日宣布,受连年亏损影响,决定出售旗下创刊77年的新闻类杂志<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1933年上市,1961年由华盛顿邮报公司收购.近年来,网络新闻对传统纸质媒体构成严重威胁,在一线新闻类日报举步维艰的同时,以深度解读新闻为特点的新闻类杂志更是难以为继. 华盛顿邮报公司说,<新闻周刊>近年来几度改版,几度裁员,几度整合缩编,效果不佳,亏损依旧,公司对它已"无力回天",眼下委托投行艾伦公司为<新闻周刊>及其
美国《新闻周刊》创刊77年待售
美国老牌新闻集团华盛顿邮报公司5日宣布,受连年亏损影响,决定出售旗下创刊77年的新闻类杂志<新闻周刊>.<新闻周刊>1933年上市,1961年由华盛顿邮报公司收购.美联社报道,<新闻周刊>2009年广告版面相比前一年减少26%,致使华盛顿邮报公司杂志部去年运营亏损额达2930万美元,同比增加82%. 不过,华盛顿邮报公司主席唐纳德·E·格雷厄姆在5日声明中说:"<新闻周刊>依然拥有活力,依然重要,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它应当有个好归属."华盛
美国《新闻周刊》将被出售
[本报综合报道]美国老牌新闻集团华盛顿邮报公司5日宣布,受连年亏损影响,决定出售旗下创刊77年的新闻类杂志<新闻周刊>.公司同时宣布,公司已经委托投行艾伦公司为<新闻周刊>及其网站寻找买家. 近年来,网络新闻对传统纸质媒体构成严重威胁,在一线新闻类日报举步维艰的同时,以深度解读新闻为特点的新闻类杂志更是难以为继.华盛顿邮报公司说,<新闻周刊>近年来几度改版,几度裁员,几度整合缩编,效果不佳,亏损依旧,华盛顿邮报公司对它已"无力回天". 不过,华盛顿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