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媒体化路线的背后

  最近在关注用户聊天的时候看到短视频这个话题,在许多人的观点了短视频因为现有的主流应用都太高端,所以屌丝们进来只敢围观却不敢发,因为都是明星们的言论。不过笔者认为短视频社交分享,它的核心应该是让好友和好友一起玩起来,这样才能让用户生产内容制作视频的心理门槛才会降下去,基于大部分都是好友的视频,消费内容认知成本和机会成本也会逐渐降下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为何不注重于社交的打法却去追求泛媒体化路线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前,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什么是媒体化路线和它的利弊所在。

  短视频的利在于能够迅速集聚屌丝用户,弊端在于误导了用户对这款产品的认知。

  媒体化路线是指重走新浪微博当年的名人战略,在早期发展时,新浪微博利用名人、草根以及大号的效应迅速带动了一大批普通的身边用户,从而让新浪迅速变成了最具影响力的微博品牌。但成也名人,败也名人,新浪迟迟没有意识到此时的舆论和互动已经呈现两极分化和马太效应的趋势。明星、大V或者草根大号的粉丝和互动越来越多,尤其是明星,随便一句话也引来无数评论和转发,而真实的普通用户发一条微博,往往无人问津,用户很容易疲劳,对新浪微博的认知也停留在了媒体内容的消费,生产的积极性每况愈下,随着微信的崛起和朋友圈的繁荣,用户逃离新浪微博的速度和规模加剧。

  现在回到短视频社交分享领域,道理也是一样的:媒体化战略有利有弊,关键看平台方把握好这个时间点和力度。总结如下:

  有利的一面:第一,名人战略能够短期内迅速拉动新增用户;第二,媒体化的运营有利于提升产品用户活跃度;第三,媒体产品有助于降低用户使用产品的心理成本,留住用户。

  不利的一面:第一,媒体化路线无形中提升用户生产内容的心理门槛,进来都是明星和大号,普通用户能做什么,看就好了。第二,媒体化路线极易错乱用户对产品的品牌认知,本来是一个社交分享产品,就是让普通的用户和用户的朋友一起玩起来,结果因为媒体化的路线导致用户在内心认知这是一个短视频媒体应用。第三,用户对内容质量的期望会提高,不好看我就走,好看我就留下。最为核心的是,用户对产品的认知会偏离最初始创立这个产品的方向,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改变媒体化的打法呢?

  国情决定了短视频必须有“中国特色”

  作为社交起家的腾讯以及新浪微博,怎么会不知道这些道道,更何况有新浪的前车之鉴。私以为,促成用户疑惑的因素包括:

  ① 社会化分享社区注定一半属于媒体,一半属于社交

  在移动端,我认为有两种产品会被打伤“社交”的标签,一类是像微信、WhatsApp这样的私密、点对点的强关系通信应用;一类是像有着Timeline形式的分享类的应用。文字类的典型代表就是微博、图片类的典型代表就是instagram,音频类的典型代表就是唱吧和啪啪,混合的典型代表就是Facebook、QQ空间以及人人网。混合型的这三个不用说,都是强关系,而像微博、instagram以及唱吧啪啪,由于需要用户分享内容,用户为了不断的涨粉,扩大影响力,就会不断分享和生产更多好玩好看的内容,而占据绝大部分比例的用户则成了他们内容的忠实消费者。

  ②中国人特有的性格决定了必须有人带着玩

  说白了,就是中庸内敛,虽然改革开放30年了,国人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对于开放的认识却很少见得有长进。尤其是微博这一类的主张去中心化的平台和产品出现后,国人又似乎由内敛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即低俗的内容制造者和狂欢者。因此,怎么样才能在一个新的社区当中养成一个素质比较高但又很活跃的氛围呢,只有我们现在见到的这种依靠名人明星的示范效应,依靠各种达人主动创造新奇的玩法,依靠官方的强运营手段来带动普通用户的跟随。

  ③饱受压力的国人很难真正放松下来

  打开国外的短视频应用Vine,给你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TMD,怎么老外那么多创意,那么会玩。朋友说老外思想开放、个性open,这都没有错。还有一点就是因为老外所在的国家环境宽松。失业了有政府救济,老了有政府养老,病了有医疗保险,为什么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方案迟迟通不过,因为老外们对关系到他们吃穿住行、生老病死的议案特别特别在意。改革慢一点不要紧,要紧的是改革只照顾到少数人利益,而忽略了中产阶级以及小产阶级的利益。你看看在中国,别说看病买房,就连这个正常的呼吸空气都保障不了,还哪里有足够多的闲人天天在手机摄像头面前逗比呢。

  短视频应用社交的增强在于减少媒体化倾向的运营干预

  该重运营的还是得重运营,该调整的地方还是要调整。在社交增强方面,巨头有必要向一些短视频社交创业型的应用学习,准确的说就是减少“媒体化倾向的运营干预”。由于创业型公司并不具备和掌握名人明星资源,因此他们只能依靠挖掘普通用户的兴趣点,构建普通用户的UGC来逐渐养成一个短视频分享社区。诸如早期的优酷和土豆拍客,以及现在正在创业道路上的玩拍、微拍、Gif快手以及趣拍等,就是典型的依靠普通用户生成内容在维持的产品,一旦他们拥有了诸如微信、QQ这样的强关系链数据,也许他们在打造短视频社交方面会更有优势。

  此外,作为国内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微视和玩拍,应该尽早的思考平台化的方向并且迅速对此作出行动。我有接触几家创业的开发者,他们都希望能够尽早实现短视频平台读写消息接口开放的想法,如果一旦开放,那么他们就就可以在垂直短视频社交领域做得更加深入、更加个性化,同时也为短视频社交平台不断贡献用户和UGC内容,从开放平台的角度去增强短视频平台的社交属性和UGC内容。

时间: 2024-10-21 10:18:12

短视频媒体化路线的背后的相关文章

冰桶挑战带动短视频应用,微博你还愣着干嘛?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导读: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短视频介入,营销活动线上线下相融合,或许会成为潮流,面对营销O2O的新趋势,新浪微博,你还愣着干嘛? 今年夏天,全民湿身.这篇文章,不谈公益,只谈商业. 7月份,在美国兴起一场名为"冰桶挑战赛"的慈善活动.规则很简单,参与者将一桶冰水淋在自己头上,然后就可点名3个人接受挑战,被邀请者如果不应战,就需要向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又称渐冻人症)协会至少捐款100美元. 8月18日,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发起中国的冰

解析短视频背后技术 重新开启CDN攻坚之战

如果说2016年直播行业风生水起,2017年则是短视频迎头赶上的大好时机. 根据<2016短视频内容生态白皮书>的统计,2016年短视频内容创业已经发生了超过30笔融资,相关创业项目的融资规模达到了53.7亿元.短视频行业逐渐崛起,一批优质UGC内容制作者顺势而生,尤为显著的一点是短视频在2017年开始成为视频平台和资讯端的流量扶持重点,从腾讯以3.5亿美元投资快手.阿里重点扶持秒拍与UC短视频.今日头条分拆出火山短视频等可看出竞争白热化端倪. 对于短视频平台来说,运营的核心就是如何抢占用户碎

凤凰陈志华:凤凰视频坚持媒体化路线

凤凰新媒体副总裁陈志华 认为,媒体特性是凤凰视频最大的优势[赛迪网独家报道]从最初的UGC(用户上传生成内容),到后来的视频自制剧,再到影视剧版权购买,视频行业在盈利和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并试图找到突破口, 同样,在这一领域中,烟火从未停息过.不久前,优酷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1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仍未能扭转其亏损状态,但其亏损缩减的局面令一直不断烧钱的视频企业看到了"曙光".但另一边厢,土豆网却面临着上市的几经周折和市值 被低估的境遇,更有百度.优酷竞相收购的传言.尽管如此

短视频社交应用Socialcam关闭背后,是又一个圈钱阴谋?

2011年3月7日,一款定位于"与朋友即时分享视频"的短视频社交应用Socialcam上线.Socialcam在发布之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火爆,一度成为App Store排名第一的免费应用,被认为是"视频版的Instagram". 2015年10月28日,Socialcam宣布关闭,距离推出仅4年零6个月. 在Socialcam的官网上,只有两句简单的感谢语:"感谢你们这些年创造并分享了成千上万的视频故事,你们曾经很伟大!" 这款红极一时的应用突然

炫一下韩坤:秒拍背后的短视频分享思考

摘要: 支持10秒视频拍摄分享的秒拍 8月28日早间消息,支持10秒视频拍摄分享的秒拍,近日成为社交网络中的新热点.作为这款应用的出品方,炫一下公司董事长韩坤表示,秒拍解决了视频分  支持10秒视频拍摄分享的秒拍 8月28日早间消息,支持10秒视频拍摄分享的秒拍,近日成为社交网络中的新热点.作为这款应用的出品方,炫一下公司董事长韩坤表示,秒拍解决了视频分享的速度问题,这使得短视频更符合移动社交的分享需求. 10秒短视频 多年以来,韩坤一直坚持在网络视频行业.按照韩坤的回忆,最初供职 搜狐 时,他

CDN还有这么多衍生品?! 云帆加速借技术创新笑傲短视频新蓝海

[51CTO.com原创稿件]2017年已经悄然过半,回首这6个月的互联网,或蚕食或颠覆或变革,与越来越多的行业发生着化学反应.在诸多互联网热搜词中,"短视频"绝对可以牢牢占据前三甲的位置. 2016年9月,今日头条宣布将为其短视频业务注入10亿补贴; 2017年1月,<2016短视频内容生态白皮书>调查显示, 2016年短视频已吸引30余笔融资; 2017年4月,阿里文娱针对短视频内容推出20亿"大鱼计划"-- "短视频"成&quo

中国短视频社交遭遇&quot;特殊国情&quot;:UGC先天不足

在移动互联网为主题的这份答卷上,短视频社交应用一定是最难解的题目之一. 隐约看到一丝希望的是,2013年初始,Twitter推出短视频分享应用Vine.这个以"葡萄藤"命名的绿色应用,在短短数月内就俘获全球4000万用户. 于是,熟悉的一幕随即上演,"葡萄藤热"迅速从纽约蔓延到中国创业圈.一时之间,国内短视频分享创业团队不断涌现,大公司也纷纷跟进. 从表面看起来,短视频社交在中国再次打出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开头.但面对移动社交平台的信息流动模式尚且停留在文字和图片阶段的

短视频该如何定位:是社交产品还是媒体产品?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摘要]2013年以vine和instagram为代表的短视频应用的爆发,预示着短视频这个新兴媒介可能会产生下一代社交媒体巨头,到了2014年,更多的企业或者创业者也纷纷进入短视频领域. 独立短视频应用的代表有:Vine.微视.美拍.秒拍.拍酷.玩拍.微拍.gif快手等 带有短视频拍摄和分享功能的应用代表有:instagram.Yelp.新浪微博.人人等 但一直以来,有两个问题困扰已久: 1)短视频应用,到底是把它当社交产品对待还是媒体产品对待,不

【投稿】微视的春天,不是短视频应用的春天

7月23日早间,科技圈内最火的新闻不仅只有小米发布会的各种盛况,腾讯微博产业运营团队并入腾讯网,日后只能与腾讯的新闻团队一起并肩作战,被众人叹息:"这是新媒体往旧媒体倒退"的消息已经足够醒目,一旁收纳了腾讯微博部分员工的微视,还被腾讯单独设立产品事业部,日后腾讯将动用更多的资源扶持这款短视频应用,让其能够成为腾讯视频手下的强兵.   在此决定之后,微视已经迎来了其在腾讯的春天,能够成为腾讯企鹅大帝怀中非常喜爱的一名妃子, 但是微视在腾讯迎来了春天,是不是能够代表短视频应用的春天也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