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能手表、智能眼镜这些产品很有可能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之物。
对于智能产品而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简化生活,给用户带来更多便捷。倘若背弃了这一初衷,那么就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失败的Google智能电视。
在近日举办的腾讯“产品家”沙龙中,几位智能硬件产品的开发者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在开发者讨论的基础上,腾讯科技总结了几条有关智能产品开发的“金科玉律”。
第一,用户讨厌数据的堆砌,直观的表现方式才更容易被接受
对于用户来说,获得再多的数据也不如直接把分析结果直观的摆在他面前。
大麦健康联合创始人兼产品总监向怡宁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拿市场中的计步产品来说,对于着重数据的西方人来说,Fitbit提供了各种详细健康数据,这当然是个不错的硬件产品,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似乎就没有太大优势了。
考虑到这一点,向怡宁谈到,麦步这款计步产品通过“消耗N杯可乐”的方式代替枯燥的数据分析,让用户更加简单、直观地看到消耗了多少卡路里。
第二,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上,智能产品要有所区分
对于智能产品开发者来说,知道“为谁而设计”很重要。
Fitbit可以通过用户一天摄入的食物种类来分析获得的热量,然而在打开输入列表时,向怡宁坦言自己遇到过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况,饮食分类都是按照西方人的习惯来划分,而对于中国菜这种复杂的配料,根本无法选择合适的选项。
可见,智能产品的研发一定要符合目标受众的使用习惯,毕竟谁也不想费劲心思把鱼香肉丝里的配料一一分类输入到热量计算的列表里。
第三,通过社交互动解决用户的使用“惰性”
在向怡宁看来,中国人骨子里天生有种“惰性”。
因此中国用户对于计步产品很可能会出现“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情况——当把计步看作一种任务的时候,用户对于产品的好感度会明显下降。
知道“疯狂猜图”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吗?智能产品不妨从这里取取经。
如果在产品中加入“好友分享”、“好友排名”等社交功能,就能有效地让用户在和朋友的互动中不自觉地养成使用习惯了。
第四,别把用户当“极客”,让操作简单、再简单
对于Google智能电视这个失败案例,泰捷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邓煜坦言,一切把智能电视做成iPad的举动都是耍流氓。
其实,人们使用智能电视的原因很简单:随心所欲地收看电视节目,不再局限于电视中所播放的有限节目,同时摆脱了来自广告的困扰。
但从现状来看,有些智能电视简直就是为“极客”们所设计,繁杂的操作系统非但没能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反而让“看电视”这个休闲属性变了味儿。
邓煜在沙龙中以亲身经历描述了这个“艰难”的过程。
海尔研发的某款智能电视具有“输入”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网址或关键词来搜索内容,然而通常在电脑键盘上轻松敲出的网址或文字,在智能电视的输入界面中却要通过不停按动遥控器来选择相应的字母,原来几秒就可以搞定的问题现在居然要花费几分钟。
显然,这种智能电视非但没带来良好用户体验,反而让用户感到压力加倍。
第五,简化操作界面,让主要功能更突出
用户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开发者有必要让用户在第一时间就发现自己想要看到的内容。
在邓煜看来,相比于手机这种近距离使用的终端,人们对电视这种“远距离”观看设备的注意力要弱得多,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周围事物分散。
这就要求智能电视在设计时要加强主要功能的体现,对于那些不实用的功能和让用户眼花缭乱的界面应该能省则省。
毕竟,用户更关注的是它的内容,而非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