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 《数字音乐对传统唱片业的冲击与革新》,本系列文章发表于《艺术评论》杂志10月刊)
数字音乐的混乱局面
人们以为数字音乐市场会永远这样疯狂发展下去,可惜好景不长,运营商自2004年以来,开始打压SP,成立中央音乐平台,跳过SP直接跟唱片公司合作。原来的无线音乐产业链是内容生产商(CP)》内容销售商(SP)》销售平台(运营商)》用户,现在缩短成为:内容生产商(CP)》销售平台(运营商)》用户。这看似是一个好事情:少了一个销售的中间环节,唱片公司可以获得比以前多一倍的分成比例。但是实际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使音乐市场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因为取消了SP,也取消了营销环节,就没有人做营销了,无线音乐市场就开始停止增长,甚至萎缩的局面。SP和CP更多去争取运营商内部的推广资源,例如用捆绑群发等手段,拉来一些忠诚度和活跃度极低的用户;而不是去想更多办法去做运营商外部的营销,以拉更多的用户进来。赚钱最多的SP的盈利,靠的是刷帮、捆绑、群发、倒账这些唱片公司没有听说过的名词,靠的是运营商关系,跟歌曲的关系其实并不大。无线音乐市场由音乐产业的一个救星,终于变成腐烂的赌场。
运营商成立中央音乐平台是参考日韩运营商的模式,直接和唱片公司合作。但是由于国情不同,所以在实现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原来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首先是由于国内唱片公司太小太分散,难以承担起SP的营销功能。而在日韩,唱片公司都已经形成规模,由几家大唱片公司垄断,所以可以承担起营销的功能。
还有一个矛盾是:有推广能力的大公司,所出品的艺人和歌曲都不是口水歌,因此推广也没有用;而出品彩铃畅销口水歌的都是小公司,没有推广能力。这就造成:一方面,大众喜欢的彩铃口水歌的供应紧缺,更主要的是宣传资源紧缺;而富裕的高雅歌曲虽然有宣传渠道,但是大众却不买账。这就造成彩铃业务的资源配置错误,而导致市场萎靡。
如果仅仅是运营商政策的调整和过渡,这不算什么,因为是改革中必须承担的阵痛。但是真正的灾难却在不恰当的时候到来了,这更令音乐产业意想不到。
运营商政策倾斜给数字音乐市场带来的灾难
这点可以从两届中国移动主办的“无线音乐年度盛典”上可以看出。回想2006年举办的第一届无线音乐颁奖典礼,运营商被四大唱片留得笑柄,因为06年出席颁奖典礼的大多都是草根歌手、毫无美感。很多大牌歌手都不到场,因此此次典礼被质疑成为没有品味、没有权威。这是一件运营商不能容忍的事情。于是运营商开始调整策略。打击草根音乐,给港台歌曲让路,来提升品味,但是这无疑是拔苗助长。运营商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给内地乐坛造成了悲剧。07年的音乐市场就被这个政策扼杀,一切起因就在于此。
一旦资源都给了港台歌手,那么内地原创音乐就得不到足够的支持。运营商政策人为地扭曲了音乐市场的走向,导致唱片公司不知道该如何来运作歌曲,也不知道该运作什么样风格的歌曲。当然对于一天纯利润就2个多亿的运营商来说,哪会去管彩铃增值业务或音乐风格这样的小事情。数字音乐这一点收益对运营商来说多少无足轻重,但是,却给音乐产业带来灾难。
从2007年到2008年,数字音乐市场没有一首像样的好歌出来,市场急剧萎缩,数字音乐是不是走到了尽头?
如果仅仅是数字音乐的影响,那么音乐产业还不至于伤筋动骨,只要等待运营商重新调整政策就可以了,因为是临时的。音乐产业还可以去发展其他收益,例如演出等,但是情况远非那么简单。现在除了数字音乐市场以外,音乐市场各个方面都格外的冷淡。所以我们不能简单从数字音乐看音乐产业,数字音乐的确给音乐产业带来巨大的革命,但是是不彻底的革命。音乐产业最终的革命还需要现代化的运营体制来配合。
音乐市场低迷的根本原因是产业升级,而不是运营商调整、奥运会等影响
那么,音乐市场的低迷,表面上看是地震和奥运的影响,以及运营商调整了政策。理由是大型活动不再报批,原来预定的活动纷纷推迟或停办。运营商打压SP,调整无线音乐市场的政策。但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这两个是造成现状的催化剂,而不是根本原因。音乐产业的产业升级才是真正原因。
我们首先从口水歌说起,自从数字音乐时代来临以后,手机和互联网这个音乐新载体渠道的出现,让音乐的销售渠道从音像店转向了手机彩铃,消费群体也从大中城市的青少年群体转变为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的成年男性为主,于是出现一大批口水歌曲。于是众多公司一窝蜂来针对无线市场来做口水歌,结果市场却急剧发生了变化,遭遇运营商的政策调整,资源向港台和四大倾斜,所以2007年国内就没有口水歌曲走红。并且已经有苗头看出,音乐风格由之前的口水歌开始像《该死的温柔》、《老人与海》、《自由飞翔》这样的歌曲风格提升。
目前,大部分的唱片公司的思维还停留在做“歌”的模式上,但是娱乐产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消费者与明星之间的联系。而歌曲的比重在唱片运营中的分量逐渐缩小。所以音乐产业已经开始由初级阶段做产品(歌曲)升级为高级阶段做品牌(明星)。单靠版权模式盈利为主的公司空间越来越小。
最重要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在升级。消费者已经不是以前我们所认为的消费群体。为音乐产业和艺人的买单者,已经逐渐由成年男性群体转为主变成年轻的女性群体。这在日韩已经很普遍。但这是很多艺人和唱片老总不能想象的,也无法接受的。谁消费,谁有发言权,所以年轻女性的喜好,就会影响未来娱乐产业和艺人风格趋势。
所以,唱片市场从各个环节来说,都面临产业升级。但是,唱片公司却一点也没有准备好。
数字音乐技术的确改变了音乐产业,但是最根本的改变要靠现代化的运营
仅仅技术解决不了音乐产业的问题。数字音乐只是从技术上改变了音乐产业,但是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于数字音乐。因为音乐产业跟一个国家的改革一样,仅仅开放经济,引进先进技术,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根本问题是进行政治改革,经济(技术)和政治(制度)是这个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这两个车轮要相辅相成,有一个拖后腿都不行。
数字音乐是由于新技术带来的渠道革命,改变了音乐产业。但是新技术不能解决一切,音乐产业落后的原因是体制,是运营和营销能力的匮乏。所以,要救音乐产业,一定要从现代化的公司运营着手。
音乐产业正在升级:由歌曲向歌手,再由实力歌手到“实力加偶像”歌手
音乐产业的升级,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从产品升级到品牌。以前,消费者认的是歌曲(产品),现在认的是歌手(品牌)。从80年代李谷一的《乡恋》开始有了通俗歌曲以来,唱片公司其实一直都是以歌曲为核心来运作,这20多年来,歌手走红都靠的是一曲成名。我们能记住很多歌曲,例如《黄土高坡》等,但是记不住是谁唱的。一直延续到2006年,从2007年开始,唱片公司靠歌曲为主的情况好像走不通了。具体的体现,就是去年到今年居然没有一首走红的歌曲。大家能列举一下去年和今年的走红歌曲或走红的新人?有没有?大家答不上来了吧?别的时候答不上来老师要给你们记零分。这个问题你答不上来就对了。因为就是没有。
产品(歌曲)本身并不是娱乐产业盈利最高的环节。一般来说,初级阶段是产品(歌曲)本身,发展到高级阶段一定是品牌(明星)。现在音乐产业已经升级,唱片公司的盈利模式已经由歌曲(产品)变向明星(品牌)。目前主流的唱片公司的收入比例,彩铃等无线收入只占唱片公司收入的20%以内,以前那样靠一首畅销彩铃而日进斗金的公司不多了。目前,超过70%的收入还是来自于演出和广告等由人(明星)带来的业务。
音乐产业的消费者已经变了,消费行为也已经变了。消费者由原来的理性消费,为音乐消费2块钱彩铃和20元的专辑,变成了非理性消费,为艺人消费2000元,包括写真、T恤、演唱会、衍生产品等;而消费群体由原来的成年男性为主、成年女性为辅,变成了未成年少女为主。
娱乐产业的本质是垄断
要想做好一个娱乐公司,首先要抓住音乐产业的大势所趋,其次是要抓住娱乐产业的本质。
因为在中国,渠道(运营商和媒体)是垄断的,所以唯一能跟渠道提高议价权利的就是要垄断内容。以后的音乐公司,必须能够在某个领域进行垄断才能有所发展,垄断不了全部,就要垄断一个细分市场,并且这个细分市场是娱乐产业价值链中最高的一个环节。而任何没有达到垄断或者没有垄断意识的公司,都不会活的很好。另外要有新的模式。在音乐产业正在升级的过程中,按原有模式怎么做都是死局。未来胜出的公司必须是有自己特色的,能在细分市场垄断的大公司。
今天的音乐产业竞争要素已经大大提升,音乐产业操盘手需要懂资本运作,懂音乐,懂营销,懂管理。大浪淘沙,一代新人换旧人,那些积极做好准备,主动升级的公司,以及新模式的公司才是赢家,他们以后为将市场、为消费者创造真正需要的价值。
总之,数字音乐是音乐产业的前锋,但是不是全部。音乐产业要积极利用数字音乐的变革,而不能被数字音乐洪水冲散了方向。数字音乐的功能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例如数字音乐在传播和销售过程中,都有数据可查,可以清晰地调出用户的地域分布,消费习惯等特征,这是传统CD销售不能做到的。从而更精确、更即时地给音乐公司反馈信息,有利于唱片公司更好的对音乐市场、对音乐风格的把控,以帮助音乐公司即时调整营销策略。其他例如彩铃精细化营销、MP3排行榜、彩铃销量榜等数据都对音乐产业有很大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