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最流行的标语,在其30年的巨大光辉的照耀下,“追求效率”于中国大地上几乎就是“追求上进”的代名词,也正是在这样的纲领下,我们常常用2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50年才走完的路,我们的高铁、我们的大楼、我们的航天事业…莫不如此,更可怕的是,高效思维不单浸润着金字塔尖,也慢慢渗透于普通民众的生活,而且同一切的纲领相似,追求高效的高尚情操在传达了几轮之后,就开始畸形,最终演变成,着急、慌乱、速成和没有耐心,自此,“着急中国”诞生:
生活在一个着急的国家里,我们再也没有耐心等待交通红绿灯的转换,中国式过马路迅速飘红;大学生们,每天搜罗培训班,盼望能在10天内搞定英语四级,至于说,家长就更夸张了,他们巴不得买到一种蘑菇,就跟超级玛丽一样,孩子吃了能瞬间长大,而且会发射***…
整个民族都跟上紧了发条一样,或者说让人给按下了快捷键,根本慢不下来:随便去大城市的写字楼里逛逛,就会发现每一个人都像哪吒一样踩着风火轮,嘴里还念念有词:哇呀呀呀呀呀,似乎他们稍微慢点,肚子里就有***要爆炸一样;而富士康的车间里,流水线永不停止转动,员工基本处于读秒的节奏,他们要在12秒内检查一个外壳,或者,于35秒内拧6颗螺丝…中国这股巨大的着急情绪源于不清醒的分配制度,科技和商业模式的发展则是头号帮凶,尤其是即时服务更是在“中国最着急的时候”狠狠地撒了一吨镁粉:24小时送货上门,出租车随时叫,乃至最基本的即时通信,都在很大程度上催肥着中国速度。诚然,这些服务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却不一定会给所有人的生活带来幸福,反倒是常常让人感觉生活、工作就跟紧绷的发条一样,稍不留意就会崩溃。
头文字D,打车软件的生死时速
2014年春天,滴滴和快的打车再次加重了中国速度,他们烧钱快速获取用户,在补贴最凶猛的时候,两个App用户的增长量就好像有人刷博客点击量一样。据滴滴打车披露的数据来看,仅2个月零17天的时间,他们的用户就从2200万增至100,000,000,日均订单数从35万增加到521.83万,总共烧掉14亿元,有网友戏称,把这些钱当做柴禾烧,估计能省一年的液化气了;快的打车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数字,但肯定不会差到哪儿去,毕竟,钱的诱惑不会因App的界面而有任何的折扣。
通过大批量地烧钱,两个软件迅速火了,完全符合中国的创业套路:三五年太久,只争朝夕!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已然不再迷恋执着,而是更信任资本和速度,阿里和腾讯都知道,谁先退出谁就死,这也直接导致另一个奇葩景象:两家巨头基本上同时提高补贴,又不约而同地取消补贴。
据国内媒体报道,日前滴滴和快的同时熄灭了烧钱的最后一丝火种,取消了对司机“每单补贴”的政策,虽然承诺会以其他形式继续奖励,但相比于真金白银、QQ币来说,这些都不够撩人,司机的热情慢慢消散,消费者则感觉打车软件越来越难用,出行高峰期,软件提示需求已发送给上百位司机,但就是没人理。笔者认为,打车软件不好用,倒不是什么坏事,至少,消费者和司机都能更正常地乘车。回首那个补贴满天飞的春天里,司机基本标配:手机*2pcs+对讲机*1pcs,恨不得砸掉收音机…两个手机里源源不断地传出刺耳的噪音:一个女人永不口渴地播报蹩脚的地名,出租司机全程收听噪音,担心错过任何一个叫车申请,他们不但需要收听,还需要判断、比较、抢单等一系列动作,严重分散了注意力,加之,为了抢单不断上演生死时速,就跟头文字D里的感觉差不多。好在,一切都结束了,最起码笔者没有出现乘车的状况,只是惊出过两身冷汗,希望司机和乘客,能更理性地对待打车软件。打车不易,且行且珍惜。
菜鸟,你慢点飞吧!
不知道从何时起,中国电商人士提出“客户体验”的概念,而短短两年内,最受人关注的领域就是物流,比起诚信经营、支付系统更能吸引大量资本,从3天之内到货,到24小时送达,再到赶在面条变凉之前,送货上门,中国电商不断挑战物流速度,同理,快递哥再没有以往的恬淡,每天和出租车比速度。
谈中国电商,就不能绕开马云马大帅,在辞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之后,他宣布联合5大快递公司筹建菜鸟物流网,计划于5~8年内打造遍布全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立一张能日均支撑300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骨干网络,让全中国城市的网络包裹24小时内送货必达。这样宣言式的计划,非常拉风,也让马云的形象非常具有审美性,帮助其在与政府谈判的过程中占尽心机,他甚至成为第二受河南政府欢迎的商界大佬,仅次于富士康总裁郭台铭,但时过境迁,沉默了一年之后,菜鸟非但没有革命中国物流业,反倒是遭到了有关部门的批评,至于“24小时送货到家”的承诺,自然也无法变现了。
笔者并不是看衰菜鸟的前途,只是作为消费者的角度思考,我们真得有必要把“菜鸟”逼成“雄鹰”吗?事实上,24小时送货必达的承诺,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体验罢了,况且,要实现承诺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
首先必须承认,送货自然是越快越好,谁都不会讨厌麻利的快递帅哥,而且,有些商品需要即时送达,例如新鲜果蔬、时令蔬菜、美味披萨和兰州拉面,毕竟,这些东西凉了就不好吃了,但现在中国电商的主流产品,有80%没有24小时内送货的苛刻要求,那些可有可无的衣服,那些抹上0.5kg也遮不住皱纹的化妆品,还有,可能会随时扔到角落里的健身器材,和一些大型家电产品等等,真是没有24小时的刚性需求。速度,更多的是一种商家争夺消费者的营销手段,他们甚至没有问问消费者24小时内收获是否方便,更关键的是,要实现这种锦上添花的承诺,快递和电商要付出非常大的成本,传统的快递哥会因争夺道路而变得拥挤,笔者常常听说纽约街头挤满了Google和亚马逊的物流车,亲眼看到太原小店区挤满了京东物流人员的电动车;至于,菜鸟式智能物流,则需要投入天文数字的成本,不仅要拿地建仓库,把GDP先给拉起来,而且要建制信息系统、仓储物流中心、区域调拨、末端配送等组织;马云全资收购高德地图股份,最重要的价值就是把几十万的菜鸟系快递员画到地图上,不仅能可视化包裹动态,而且自己就能预测达到时间,其他方面,诸如大数据、天气预警系统、物流数据雷达系统,也均需要投入成本…
或许,我们没有必要制止中国电商烧钱建物流系统,但更希望他们能把精力分一点去管管假货的问题,况且,对物流巨大的成本投入,势必会引发其他方面的投入吝啬,最直接的省钱妙招就是商品以次充好或者压缩快递哥的工资,逼着他们贩卖消费者信息,这些都是畸形投资导致的恶果。此外,纵然马云再有本事,也没能让菜鸟化作雄鹰,事实上,笔者认为要顺利实现24小时送货承诺,最有效的办法不是重建新的物流体系,而是依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走众包模式,让已有的大型超市、商场、乃至小的杂货铺成为仓储中心,让这些传统店铺的老板和员工成为钟点快递员。只有真正利用传统店铺资源,才有可能达成拉风的承诺,否则,即便是菜鸟安装了发动机,也不可能实现最初的宏图。
一封家书,两只企鹅闹革命
除了打车软件和菜鸟物流之外,更普遍的即时服务则来在于QQ、微信、微博、陌陌等社交工具,而且杀伤力更大。打车软件之于消费者情绪的摧残,就像士兵攻城,占领之后屠城三天也就撤退了;但社交工具对用户的影响,则有如蜘蛛结网、细菌繁殖、病毒传播,经年累月又无从抗拒,试想一下,我们写给女朋友的情书要等10天才能送到她的手里,是一种多么虐心的等待?事实上,由于社交工具的存在,这些娘们儿晚5分钟收到短信就不相信爱情了;同样,越来越多地男人也正失去耐心,他们懒得通过长期情感培养,共患难这些矫情的事儿来搞定爱情,只需要打开陌陌,搜一搜附近的人就能享受全套服务、半套服务,或者不戴套的服务,据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即时“服务”了。
诚然,即时通信工具的出现极大提高了信息流通的效率,但也带乱了消费者的生活节奏,巨大的信息量让我们目不暇接,我们甚至没有时间思考、品味、享受就已经被刷新掉了,更何况,快餐信息势必伴随着质量低下和不经雕琢,5分钟写出来的体育评论,肯定比不了50天才弄出来的深度报道,真不知道,盲目地追求速度,除了带来“我很牛逼”的感觉之外,还有什么好处?
打车软件和菜鸟物流的24小时送货,亦或是即时通信的两只企鹅,他们或多或少衍生出了不良情绪,但也只是巨头资本游戏中的副产品,马云、马化腾肯定也不想加重消费者的焦虑情绪,我们只能将其归于人性中不可控的弱点。总结下来,大概就是资源紧缺引发争夺,分配不平衡带来的倾轧,无论是争抢补贴或者是想24小时收货,消费者的层级基本徘徊于屌丝上下,你能想象王健林用滴滴打车叫出租,或者马化腾去淘宝购买一个假天文望远镜的情景吗?于是,我们大概可以理解,要想不陷入“中国速度”的节奏中,最根本的办法是要强大自己,净化性灵。慢三拍、敬一生,听听岁月的拨节与忧伤,这或许才是人生的大信与大爱吧!(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 ,并注明出处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