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大数据“钻石矿” 共享经济成资本追逐热点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引入了共享经济概念,李克强总理亦将共享经济列为深挖大数据“钻石矿”的一大利器。

目前,共享经济模式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Uber和滴滴改变了出行,Airbnb和途家则改变了住宿,而最近兴起的分答则改变了人们的知识分享方式。

专家认为,共享经济代表着未来消费,而这无疑是投资的最佳风口。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在中国估值超过10亿元的分享经济相关企业已超过30家,累计估值金额超过700亿元。

不管是创业者还是投资方,都普遍看好其行业发展前景,将共享经济视为下一个十年的商业模式。

出行和房屋共享领域融资不断

出行和房屋共享在共享经济领域最先发展起来,两个领域的融资规模和速度无不让人侧目。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出行共享领域两家巨头Uber和滴滴更是拉开了“融资大战”序幕。

6月2日,Uber宣布获得来自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的35亿美元投资,这是Uber融资史上的单笔最大投资。自2009年以来,Uber在十六轮融资里一共募集了近130亿美元,共有53个投资人参与了投资。其中不乏谷歌、百度、丰田等巨头。目前,Uber的全球市场估值已经达到600亿美元。

而滴滴方面融资同样惊人,6月16日,滴滴出行宣布已完成新一轮73亿美元的股权融资,新的投资方包括Apple、中国人寿及蚂蚁金服等。腾讯、阿里巴巴、招商银行及软银等现有投资人继续跟投。据悉,这是全球未上市企业单轮最大规模股权融资之一。在新一轮融资后,滴滴出行的可支配资金总额达到105亿美元,估值达到280亿美元。

Uber和滴滴的融资大战,把出行共享领域竞争格局直接带入了“双寡头”时代。不过,就中国市场而言,滴滴占有先机。根据第三方咨询公司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5年滴滴专车占中国市场八成份额。

易观智库互联网出行研究总监张旭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两者的全球扩张策略不同。目前来看,滴滴获得苹果投资想象空间更大,未来大数据与智能汽车的落地更加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房屋共享短租市场同样火热。2011年被视为国内短租企业的元年,在美国短租平台Airbnb影响下,众多短租创业企业相继出现,也吸引了众多资本涌入市场。

房屋共享公司的鼻祖是2008年成立于美国旧金山的Airbnb。其主要采用C2C模式。截至2015年底,房屋分享Airbnb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市场估值255亿美元。

国内的房屋分享分为B2C和C2C模式,以途家网、小猪短租、朋友家为主要代表。

就在6月22日,途家CEO罗军发内部邮件称途家战略并购了蚂蚁短租,蚂蚁短租将成为途家的全资子公司,而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蚂蚁短租原控股股东58集团将会成为途家的新股东。此前,途家已经获得4轮以上融资。2015年,途家完成D及D+轮融资,目前估值超过10亿美元。

据第三方调研机构最新的用户调研显示,途家与蚂蚁短租的品牌认知度均处于40%以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因此,此次战略并购被视为是住宿分享行业的里程碑事件,预示国内短租业务已经临近爆发期。

而以文青、小资者余闲房屋为共享特色的朋友家,现时正进入A轮融资洽谈阶段,预计很快就会有新投资者进入。朋友家联合创始人邓盛耀向记者表示,途家收购蚂蚁更多是一种资本上的考量,而不是一种市场竞争的结果。“房屋共享尚处于初期,现在进入还有机会。”

“分答”推付费问答引领知识共享崛起

5月15日,果壳网出品的行业经验咨询类手机应用“在行”上线了一款微信应用“分答”,在朋友圈刷了屏。

而随着王思聪在付费语音问答网站上的露面,“分答”更火了。王思聪通过在“分答”上回答32个问题赚了超过20万元。而根据“分答”方面提供的数据,3天内产生了100万付费用户,提出了20万个问题。

而“分答”的出现,其实是“在行”的一次被动转型。“在行”是果壳网在2015年3月推出的付费制一对一经验交谈平台,但线下约见的重模式使其运营变得越来越难。

在“分答”应用中,用户可以向任何人提问,也可以回答其他人的问题。用户可以将自己回答问题的价格设置在1~500元之间,并以60秒之内的语音回答提问者的问题;提问者付费才能收听该语音。除此之外,用户还能“偷听”其他人提出问题得到的回答,被“偷听”一次,提问者和回答者都能收入5毛。

6月8日,分答上线仅24天,果壳网创始人兼CEO姬十三便在微信朋友圈宣布:“分答完成A轮融资,估值超过1亿美元。”

与“在行”和“分答”气质非常相似的一个产品,是知乎。早在4月1日,知乎就借“愚人节”的名义进行了一次知识付费分享的“试水”。

而在“分答”上线前一天,知乎CEO周源宣布推出“知乎live”功能,称其为“知乎版的直播”。通过该功能,答主可以创建一个Live,它会出现在关注者的信息流中,用户通过购买“门票”就可以进入群内与答主问答交流,“门票”价格由答主自己设定。

观察人士认为,无论是“分答”还是知乎Live,都预示着知识共享正在崛起。不过,可持续性依然遭到质疑。尤其是“分答”,目前产品娱乐性太强,对隐私价值的变现超过知识内容的变现,未来能否做成产业化都还需要再观察。

不过,果壳网以及“分答”创始人姬十三对于认知盈余前景看好。他向记者表示,Airbnb和Uber为代表的实体共享经济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信任机制,陌生人之间更容易信任。而知识盈余作为共享经济下的虚拟价值,以前很难被定价,但现在却可以明码标价出售。“认知盈余变现何时爆发?我认为现在正处在风口前夜。”

中国有望出现5至10家巨无霸平台企业

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 2016》介绍,分享经济创业企业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热点。数据统计,2010至2013年全球流向分享经济的投资额累计43亿美元,2014年和2015年两年的投资额分别为85亿美元和142.06亿美元(合计227亿美元),两年内流入分享经济的风险资金规模增长了5倍多。

报告显示,预计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在40%左右,到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0%以上。据透露,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其中交易额18100亿元,融资额1460亿元),主要集中在金融、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生产能力、知识技能、房屋短租等六大领域。

该报告还预测,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在40%左右,到2020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未来十年,中国分享经济领域有望出现5至10家巨无霸平台企业,甚至会改变现在的中国互联网格局。

长江证券认为,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建立连接平台,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共享经济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核心基础是“连接+闲置+价值+回报”。相比传统经济而言,共享经济可以为供需双方建立直接连接联系,提供灵活的C2C模式服务。

早在今年3月,腾讯研究院在发布了《中国分享经济风潮全景解读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估值超过10亿元的分享经济相关企业已超过30家,累计估值金额超过700亿元,其中近1/3集中在出行和金融共享行业。这两大行业已占据分享经济总体市场份额90%以上。但这些高速成长行业市场开发较为充分,现已涌现出以滴滴快的、优步中国、陆金所、有利网和信而富为代表的一大波独角兽企业。

对于共享经济未来发展趋势,腾讯研究院认为,教育分享、医疗分享和众包物流等行业是属于比较适合创业者切入的细分领域,它们的市场空间大,竞争格局也尚不清晰。个人服务、短租、自媒体和私厨市场空间相对较小,竞争格局逐渐清晰,导致创业者进入难度增大。如若想进入出行领域,则需要找到现有巨头比较薄弱部分,进一步细分市场。而P2P借贷和股权众筹受国家政策影响,前景尚不清晰。

■观点

晨兴资本投资人程宇:

中国房屋共享 将迎发展拐点

我们在2012年共享经济还未兴起之时就投资了房屋共享领域,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看好共享经济的大势,提前布局具有护城河效应的行业。其次,时机恰当,消费再升级,加上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社交网络等让碎片化的供给更容易实现,衣食住行都会出现机会。

在投资国内短租平台小猪短租前,我们分析了Airbnb,他们从2009年开始经过三年时间发展后进入拐点。同理,我们预测中国房屋共享经济经过三年时间发展也将进入拐点。晨兴资本是做早期投资的,所以决定在大趋势来临时赌一把。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婧:

共享经济代表未来消费

从熟知的出行、餐饮、租赁、家政、教育、医疗领域逐渐扩散至广告创意、创业投资、企业服务等领域都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投资者在选择项目时,考虑的因素包括:市场规模、用户的需求和消费方向及用户粘性程度。很多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看准共享经济,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代表了消费的未来。

如今,资本市场青睐共享经济领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例如交通出行领域的滴滴、Uber相继获得融资;以饿了么为代表的餐饮行业;还有最近热起来的知识共享的代表在行和分答。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12-23 06:35:05

深挖大数据“钻石矿” 共享经济成资本追逐热点的相关文章

陕西深挖大数据“钻石矿”

每隔一段时间,西安美林数据挖掘中心的工程师们就会扮演一次预测师的角色:他们综合某一地区经营企业历史售电量数据,区域历史天气数据.区域历史经济发展指标数据等多种数据,通过多种大数据算法,准确测算出这个区域未来一年每个月份的售电量预测数据.预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误差只有1%.而在此前,售电量预测由专家们根据经验来预测,误差率达到15%. 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大数据正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蕴藏无限潜力.陕西省率先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布局全国首家大数据产业专业园区,从数据采集.存储到管理.分析.挖掘.应

如何挖掘大数据“钻石矿”? 李克强绘四大路径

有人将大数据比喻为"21世纪的钻石矿".如何在新一轮信息化潮流中抢得先机,掘得富矿?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5日在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以下简称:数博会)上发表致辞时,为此描绘出四大清晰路径. 路径一:大数据+工匠精神 在出席数博会前,李克强参观了贵州大数据成果展."货车帮"负责人介绍说,他们通过搭建覆盖全国的货运信息平台,将170万货车司机和30万家货主实现供需网上对接,运用大数据使货车空驶率在去年降低6%,节约近500亿元人民币费用. &q

深挖大数据这座21世纪“钻石矿”

大数据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个热门词汇,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曾表示,要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这是大数据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也表明大数据作为新兴产业,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 近日,伴随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在贵阳落下帷幕,大数据的火热程度甚至超过了"互联网+". 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

贵州开采大数据“钻石矿”

14个政府开放数据平台,9000多个数据集,1600多个数据接口,涉及旅游住宿.交通服务.医疗健康.文体娱乐等多个领域.3月1日,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挖掘大赛启动.贵州开放部分政府数据,向全球发出项目征集令,携手挖掘大数据"钻石矿". 国内外知名企业集结贵州 经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到2016年,贵州的光缆线路规模增加了2.43倍,固定宽带平均网络下载速率提升了3.94倍,网民人数增加了2.15倍. 基础设施的完善,自然吸引了数据和企业的聚集: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率先建起

《数据科学家修炼之道》一1.1 深挖大数据

1.1 深挖大数据 大数据含有与我们身边的业务难题息息相关的丰富信息.举例来说,如果你是一个电商公司的经理,你就可以在你公司网站上收集到关于你客户和访客的丰富信息,若能对此善加利用,你就能够增加公司的销售额.提升网站设计并改善客户服务,它还能为你提供市场策略和提升公司的整体策略的建议.这些都是由居住在你的服务器中的0和1实现的.你只需要从你的资源中分出一小部分,并从这些数据中间提炼出信息.这当然不是一桩赔本买卖,我们稍后会再回到这个例子.尽管有些网络数据披着大数据的外衣,但并不是每一种数据融合都

互联网大佬抢大数据“钻石矿”

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社会新景象 对于拥有大量数据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大数据在未来能够产生的价值无疑是他们最看重的,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结合,将给整个社会带来新的景象. 一份数据显示,全球数据流量正呈现爆炸式增长,全球90%以上的数据是在过去两年内产生.1992年,全球互联网每天的数据流量仅为100 GB.2002年,这个流量所需时间只有1秒钟.而从现在开始再过3年,到2019年,全球互联网每秒钟的数据流量,预计将超过51000 GB.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数据量将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腾讯CEO马化

深挖大数据这座“金矿”

沈阳市最近获批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打开工业大数据发展突破口,辐射.带动辽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沈阳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令人欣喜的是,作为大数据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沈阳(中兴)大数据研究院刚一揭牌,就吸纳了近20名专业人才,其中不乏从"北上广"回流的专家. 数据经济时代,人多.终端多,意味着可以产生的数据多,可供分析挖掘的价值多,这是一笔庞大的财富.一座有待深挖的"金矿".就传统产业而言,在设备上加载数据的采集.传输能力,利用大数据分析把制造变得智能化,在

酷6网深挖大数据背后价值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被重视.在网络视频行业也不例外,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深挖出用户数据背后潜在的巨大价值,大数据的重要性得到更好的体现. 以近期备受关注的美剧<纸牌屋>为例,制作方Netflix在全世界拥有3300万订阅用户,用户每天在Netflix上产生3000多万个行为,给出400万个评分及300万次搜索请求.该公司对这些用户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用户喜好打造出<纸牌屋>,在美国等40多个国家成为网络点播率最高的剧集. Netflix利用大数据

打车软件停止补贴 专家:需深挖“大数据”

近日,有多家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1646.html">媒体报道,自上周五,快的.滴滴打车两大打车软件停止对乘客端的3元现金补贴后,不少为了补贴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已经提前"离场",用户使用打车软件热情下降. 据了解,此前快的和滴滴打车就曾降低过乘客端补贴,但是继而又调高.彼时曾遭到媒体质疑:补贴一停,用户就减.那这次打车软件停止补贴是否会陷入相同怪圈呢? 对此,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