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数据立法 使大数据资产促进创业创新

3月5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正式出炉,“国家大数据战略”被写进了备受关注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汪宏坤,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优客工场创始人、中国科协全委委员毛大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启动数据立法,使大数据资产促进创业创新”的建议。毛大庆表示,“当前,大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创业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可靠的数据系统的支撑”。

启动数据立法的必要性

基础数据往往来源于不同的部门或机构,但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位,导致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仍未明晰,政府部门职能权责仍未明确,很多数据有意公开但不敢公开,从而产生‘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致使我国很多数据资源往往以“保密”为由被束之高阁。信息缺乏共享、系统缺乏整合、数据缺乏加工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大量重复劳动而浪费社会资源,反过来使数据可信度与准确性下降,也影响了创新性研究甚至决策的精确性。

共享经济时代,大数据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和信息资源,对创业创新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数据共享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作用。

针对大数据立法的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有关大数据的各类法律法规建设,将大数据定义为知识产权的表达形式。共享的前提是保护。大数据立法的要旨,是要在技术利用与价值保护之间取得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一方面,需要保障数据的主权。目前我们已有较为完善的针对国家秘密的国家保密法以及一些针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一些部门的法规,但缺少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专门法律,但尚没有涉及个人隐私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专门的法律,因而总体来说,约束力不足。这些在宏观层面上直接关系到大数据应用以及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因此需要制定专项条款,保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的数据资源。还应弥补关于数据所有、数据采集、存储、使用权责方面法律的空白,一方面为政府开放数据扫清政策障碍,另一方面还可推动商业数据交易走向规范。

第二,在立法的同时,尝试大数据的分阶段、分类别共享。保护的目的是共享。对于公共数据,建立不能公开的负面清单以及开放标准,从数据源头上划出底线,从而形成开放的数据共享文化,并使其制度化,引导各部门制定自身的数据开放计划。并由政府牵头大数据专家建立专项小组,确定数据公开的优先级,评估数据开放工作的指标,建立定期反馈机制,并对民众的数据共享诉求及时回应。

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建立、完善数据开放门户网站与云服务平台。这方面美国政府的”一站式数据下载网站“Data.gov”和“一站式云计算服务门户“Apps.gov”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之前美国联邦政府各机构大多设有各自的网站(总数约2.4万个),使用者为了找到所需信息,首先要了解政府机构的职能,然后再逐个寻找,最终找到所需信息非常困难,而且信息支离破碎,内容不完整。此外,不同机构、网站发布的数据格式各异,使用极其不便。为解决上述难题,美国政府于2009年5月21日宣布实施“开放政府计划“(Open Government Initiative),同时开通了旗舰级项目——”一站式“政府数据下载网站Data.gov以及“一站式云计算服务门户“Apps.gov”。只要不涉及隐私和国家安全的相关数据,均需全部在该网站公开发布。Data.gov的上线意味着美国政府数据仓库的正式建立,通过几年的运营,目前之两个平台已成为运行稳定、更新及时的整体开放网络平台,在公开政府信息、工作程序和决策过程的同时,积极鼓励公众交流和评估。在增进政府信息的可及性、强化政府责任的同时,也增进企业与各级政府间的合作,最终推动政府大数据管理向开放、协同、合作迈进。

综合,我们应针对各类领域的大数据,加大政府支撑力度,完善各方法律体系,加强国内国际交流合作,逐步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完善立法的前提下实现大数据资源共享,最终实现促进我国创新资源共享发展的目的。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10-27 02:17:14

启动数据立法 使大数据资产促进创业创新的相关文章

数据成为甲方 大数据呼来大服务时代

本文讲的是数据成为甲方 大数据呼来大服务时代,近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日前发布<2011年中国数据库软件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测2012年中国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8.71亿元,将比2011年大幅增长20.6%,以人大金仓为首的国产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29亿元,比2011年增长26.5%,呈现爆炸式增长.报告指出预计到2020年,世界上的数据存储总额将达到35 ZB,大数据的应用将成未来数据库的必然趋势.同时报告认为,国产数据库要

激发数据价值 IBM大数据深耕华南

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8月15日,IBM大数据与分析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IBM宣布其大数据与分析在华南区域的实践获得广泛成果,为越来越多的华南企业提供可视.可应用.可落地的大数据部署方案,实现产业转型和价值突破. IBM大中华区大数据和分析及新市场总经理,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合伙人.副总裁Jason Kelley表示:"经过过去几年的认知和探索阶段,企业已经逐步明确数据作为二十一世纪新自然资源的巨大价值.大数据与分析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绝对优势,进行转型和创新的巨大动力.作为大数据领域的领

2014中韩大数据论坛发现大数据的价值

ZDNET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6月06日 北京消息:2014年5月30日上午,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主办,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简称"软交所").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韩国大数据学会.韩国经营信息学会联合承办的"2014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中韩大数据论坛"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召开. 2014中韩大数据论坛"发现大数据的价值"主论坛现场嘉宾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渡婴,韩国大数据学会会长吴在仁,软交所副总裁刘东华.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

大数据的前世今生-大数据特征与发展历程

大数据的定义与特征 大数据(big data)是这样的数据集合:数据量增长速度极快,用常规的数据工具无法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计算的数据集合. 作者认为具有以下五大特征(4V+1O)的数据才称之为大数据,即: 数据量大(Volume). 第一个特征是数据量大,包括采集.存储和计算的量都非常大.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1000个T).E(100万个T)或Z(10亿个T). 类型繁多(Variety). 第二个特征是种类和来源多样化.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具体表现为

2014中关村大数据日看大数据变现

大数据从最初概念的提出到成为像土壤.矿藏一样的资产,如何获取数据资产?如何利用数据资产推动行业创新?如何实现数据资产的增值和变现? 12月11日,2014中关村大数据日在中关村软件园云广场酒店如期召开,并通过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同步呈现.大会以"聚合数据资产,推动产业创新"为主题,探讨数据资产管理和变现.大数据深度技术以及行业大数据应用创新和生态系统建设等等关键问题.大会还承载从政府主管部门到各行各业的需求和实践中的疑问,探讨包括政府.金融.运营商等部门是如何通过数据资产管理和运营,实现

数据“沉睡”制约大数据产业发展 壁垒普遍存在于政企、企业之间

小到敲击键盘.迈开步子,大到征信系统.政务记录,数据已成这个时代最活跃的要素和最有价值的"信息矿产".无论"互联网+".物联网还是智能制造,数据的触角几乎无远弗届,影响着几乎所有产业生态未来的走向.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2016)>分析,未来五年,全球数据量将呈指数级增长.但庞大的总量却并不意味着完全有效的开发利用.<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技术瓶颈外,开放和合作的障碍正在让大量数据陷入"沉睡"

2016十大数据观 揭秘大数据产业路向何方

2016年,是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明显增长.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特征凸显.地方政府结合需求推动顶层设计.行业应用成为新热点的一年.接踵而来的2017年,立足于上述发展基础,大数据产业将持续发力.基于对过去一年产业发展中政府数据公开共享.应用落地.大数据与信息化分野等问题的深度思考,九次方大数据创始人王叁寿提出了十个与众不同的数据观,从中不难窥探出未来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走势. 一.政府数据将成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资产 政府手里最值钱是土地和数据,数据是可以反复利用的,政府数据一旦释放,所产生的价值要比

数据科学家和大数据技术人员工具包

数据科学家的常用工具与基本思路,数据分析师和数据科学家使用的工具综合概述,包括开源的技术平台相关工具.挖掘分析处理工具.其它常见工具等几百种,几十个大类,部分网址.为数据科学教育和知识分享,提高数据科学人员素质. 数据科学融合了多门学科并且建立在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之上,包括数学.概率模型.统计学.机器学习.数据仓库.可视化等.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科学包括数据的收集.清洗.分析.可视化以及数据应用整个迭代过程,最终帮助组织制定正确的发展决策数据科学的从业者称为数据科学家.数据科学家有其独特的基本思

上市公司“掘金”大数据 多领域大数据应用受热捧

<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简称"<纲要>")有着"大数据国家战略"之称,其下发点燃了上市公司掘金大数据产业的热情.据上证报记者最新统计,至今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公告涉足该业务,或借力BAT挖掘数据价值与再造,或在定增项目中将大数据作为核心业务. 究竟什么样的数据才是有价值的数据?嫁接BAT.兼并收购是否是大数据变现的有效手段?去伪存真,哪些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有望率先爆发?记者从多方调研专业人士,以寻求上市公司掘金大数据背后的价值所在. 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