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 C++ 对象池自动回收技术实现

对象池可以显著提高性能,如果一个对象的创建非常耗时或非常昂贵,频繁去创建的话会非常低效。对象池通过对象复用的方式来避免重复创建对象,它会事

先创建一定数量的对象放到池中,当用户需要创建对象的时候,直接从对象池中获取即可,用完对象之后再放回到对象池中,以便复用。这种方式避免了重复创建耗
时或耗资源的大对象,大幅提高了程序性能。本文将探讨对象池的技术特性以及源码实现。

对象池类图

  • ObjectPool:管理对象实例的pool。
  • Client:使用者。

适用性:

  • 类的实例可重用。
  • 类的实例化过程开销较大。
  • 类的实例化的频率较高。

效果:

  • 节省了创建类实例的开销。
  • 节省了创建类实例的时间。
  • 存储空间随着对象的增多而增大。

问题

目前纵观主流语言的实现方式无外乎3个步骤:

  1. 初始创建一定数量的对象池(也允许从外面添加对象)。
  2. 从对象池中取对象来使用。
  3. 用完之后返回对象池。

一般情况下这样是OK的,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在第三步,有两个问题:

  1. 不方便,每次都需要显式回收对象。
  2. 忘记将对象放回对象池,造成资源浪费。

改进动机

解决显式回收的问题,实现自动回收,省心省力。改进之后的对象池无须提供release方法,对象会自动回收,改进之后的类图如下。

技术内幕

借助c++11智能指针,因为智能指针可以自定义删除器,在智能指针释放的时候会调用删除器,在删除器中我们将用完的对象重新放回对象池。思路比较简单,但实现的时候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1. 什么时候定义删除器?
  2. 用shared_ptr还是unique_ptr?

1. 什么时候定义删除器

自定义删除器只做一件事,就是将对象重新放入对象池。如果对象池初始化的时候就自定义删除器的话,删除器中的逻辑是将对象放回对象池,放回的时候无

法再定义一个这样的删除器,所以这种做法行不通。需要注意,回收的对象只能是默认删除器的。除了前述原因之外,另外一个原因是对象池释放的时候需要释放所

有的智能指针,释放的时候如果存在自定义删除器将会导致对象无法删除。只有在get的时候定义删除器才行,但是初始创建或加入的智能指针是默认删除器,所
以我们需要把智能指针的默认删除器改为自定义删除器。

1.2 用shared_ptr还是unique_ptr

因为我们需要把智能指针的默认删除器改为自定义删除器,用shared_ptr会很不方便,因为你无法直接将shared_ptr的删除器修改为自

定义删除器,虽然你可以通过重新创建一个新对象,把原对象拷贝过来的做法来实现,但是这样做效率比较低。而unique_ptr由于是独占语义,提供了一
种简便的方法方法可以实现修改删除器,所以用unique_ptr是最适合的。

1.3 实现源码


  1. #pragma once 
  2. #include <memory> 
  3. #include <vector> 
  4. #include <functional> 
  5.  
  6. template <class T> 
  7. class SimpleObjectPool 
  8. public: 
  9.     using DeleterType = std::function<void(T*)>; 
  10.  
  11.     void add(std::unique_ptr<T> t) 
  12.     { 
  13.         pool_.push_back(std::move(t)); 
  14.     } 
  15.  
  16.     std::unique_ptr<T, DeleterType> get() 
  17.     { 
  18.         if (pool_.empty()) 
  19.         { 
  20.             throw std::logic_error("no more object"); 
  21.         } 
  22.  
  23.         //every time add custom deleter for default unique_ptr 
  24.         std::unique_ptr<T, DeleterType> ptr(pool_.back().release(), [this](T* t) 
  25.         { 
  26.             pool_.push_back(std::unique_ptr<T>(t)); 
  27.         }); 
  28.  
  29.         pool_.pop_back(); 
  30.         return std::move(ptr); 
  31.     } 
  32.  
  33.     bool empty() const 
  34.     { 
  35.         return pool_.empty(); 
  36.     } 
  37.  
  38.     size_t size() const 
  39.     { 
  40.         return pool_.size(); 
  41.     } 
  42.  
  43. private: 
  44.     std::vector<std::unique_ptr<T>> pool_; 
  45. }; 
  46.  
  47. //test code 
  48. void test_object_pool() 
  49.     SimpleObjectPool<A> p; 
  50.     p.add(std::unique_ptr<A>(new A())); 
  51.     p.add(std::unique_ptr<A>(new A())); 
  52.     { 
  53.         auto t = p.get(); 
  54.         p.get(); 
  55.     } 
  56.  
  57.     { 
  58.         p.get(); 
  59.         p.get(); 
  60.     } 
  61.  
  62.     std::cout << p.size() << std::endl; 
  63. } 

如果你坚持用shared_ptr,那么回收的时候你需要这样写:


  1. std::shared_ptr<T> get() 
  2. if (pool_.empty()) 
  3.   throw std::logic_error("no more object"); 
  4.  
  5. std::shared_ptr<T> ptr = pool_.back(); 
  6. auto p = std::shared_ptr<T>(new T(std::move(*ptr.get())), [this](T* t) 
  7.   pool_.push_back(std::shared_ptr<T>(t)); 
  8. }); 
  9.  
  10. //std::unique_ptr<T, DeleterType> ptr(pool_.back().release(), [this](T* t) 
  11. //{ 
  12. // pool_.push_back(std::unique_ptr<T>(t)); 
  13. //}); 
  14.  
  15. pool_.pop_back(); 
  16. return p; 

这种方式需要每次都创建一个新对象,并且拷贝原来的对象,是一种比较低效的做法。代码仅仅是为了展示如何实现自动回收对象,没有考虑线程安全、对象池扩容策略等细节,源码链接:object_pool

总结凡是需要自动回收的场景下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在获取对象的时候将默认删除器改为自定义删除器,确保它可以回收。注意,回收的智能指针使用的是

默认删除器,可以确保对象池释放时能正常释放对象。同时也将获取对象和释放对象时,对象的控制权完全分离。其他的一些应用场景:多例模式,无需手动释放,
自动回收。

来源:51CTO

时间: 2024-10-30 14:16:26

深度剖析 C++ 对象池自动回收技术实现的相关文章

Java对象池技术的原理及其实现

摘要 本文在分析对象池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对象池技术的两种实现方式.还指出了使用对象池技术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对象池:对象池技术:Java 对象:性能 Java对象的生命周期分析 Java对象的生命周期大致包括三个阶段:对象的创建,对象的使用,对象的清除.因此,对象的生命周期长度可用如下的表达式表示:T = T1 + T2 +T3.其中T1表示对象的创建时间,T2表示对象的使用时间,而T3则表示其清除时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T2是真正有效的时间,而T1.T3则是对象本身的开

大众点评开源分布式监控平台 CAT 深度剖析

一.CAT介绍 CAT系统原型和理念来源于eBay的CAL的系统,CAT系统第一代设计者吴其敏在eBay工作长达十几年,对CAL系统有深刻的理解.CAT不仅增强了CAL系统核心模型,还添加了更丰富的报表.自2014年开源以来,CAT在携程.陆金所.猎聘网.找钢网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生产环境应用. CAT是一个实时和接近全量的监控系统,它侧重于对Java应用的监控,基本接入了美团点评上海侧所有核心应用.目前在中间件(MVC.RPC.数据库.缓存等)框架中得到广泛应用,为美团点评各业务线提供系统的性能指

深度剖析Struts2远程代码执行漏洞

本文讲的是深度剖析Struts2远程代码执行漏洞, 三月初,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世界上最流行的JavaWeb服务器框架之一– Apache Struts2存在远程代码执行的漏洞,Struts2官方已经确认该漏洞(S2-046,CVE编号为:CVE-2017-5638)风险等级为高危漏洞. 漏洞描述 该漏洞是由于上传功能的异常处理函数没有正确处理用户输入的错误信息,导致远程攻击者可通过修改HTTP请求头中的Content-Type值,构造发送恶意的数据包,利用该漏洞进而在受影响服务器上执行任意系统命令

深度剖析ConcurrentHashMap源码

概述 你可能会在一些技术类的书籍上看到下面这样一段关于HahsMap和Hashtable的表述: HashMap是非线程安全的,Hashtable是线程安全的. 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反应,我当时只是记住了,知道面试的时候能回答上来就行了-至于为什么是线程安全的,内部怎么实现的,却不怎么了解. 今天我们将深入剖析一个比Hashtable性能更优的线程安全的Map类,它就是ConcurrentHashMap,本文基于Java 7的源码做剖析. ConcurrentHashMap的目的 多线程环境下,使用

ASP.NET Core管道深度剖析(2):创建一个“迷你版”的管道来模拟真实管道请求处理流程

从<ASP.NET Core管道深度剖析(1):采用管道处理HTTP请求>我们知道ASP.NET Core请求处理管道由一个服务器和一组有序的中间件组成,所以从总体设计来讲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就具体的实现来说,由于其中涉及很多对象的交互,我想很少人能够地把它弄清楚.如果想非常深刻地认识ASP.NET Core的请求处理管道,可以分两个步骤来进行,我们首先可以在忽略细节的前提下搞清楚管道处理HTTP请求的总体流程,然后再此基础上补充之前遗漏的细节.为了让读者朋友们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管道处理HTTP

DOCTYPE 标签的深度剖析以及使用选择

  <!DOCTYPE>的定义: <!DOCTYPE>声明位于文档中的最前面的位置,处于<html>标签之前.此标签可告知浏览器文档使用哪种HTML或XHTML规范. 该标签可声明三种DTD类型,分别表示严格版本.过渡版本以及基于框架的HTML版本.(假如文档中的标记不遵循doctype声明所指定的DTD,这个文档除了不能通过代码校验之外,还有可能无法在浏览器中正确显示.) <!DOCTYPE>的用法: <!DOCTYPE html PUBLIC &q

深度剖析俄罗斯黑客组织APT29的后门

本文讲的是深度剖析俄罗斯黑客组织APT29的后门,POSTSPY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内置于Windows系统中的特性来设置隐蔽的后门,这些特性被称为"living off the land"(意思是入侵者使用系统凭据和合法的软件管理工具访问系统,感染和收集有价值的数据).POSHSPY使用WMI来存储后门代码,使其对不熟悉WMI机制的人不可见.PowerShell只有在合法系统过程能被执行,如果是恶意代码执行,能通过加强日志分析或者内存就可以发现. POSHSPY中的特点,如罕见的后门信标

Node.js 之对象池

大家都知道用Node.js搭建一个简单的http服务器是多么简单的事情,打开记事本贴几句脚本,ctrl+s一下,node  server.js  一个http服务器就这样跑起来了,别看它简单,但性能丝毫不差.   var http = require('http');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 (req, res) { res.writeHead(200, {'Content-Type': 'text/plain'}); res.end('Hello Worldn')

block深度剖析

title: block深度剖析 date: 2016-04-18 23:46:43 tags: block 分两部分内容来剖析block: 怎么用 为什么这么用 block的堆栈 分类: 根据Block在内存中的位置分为三种类型NSGlobalBlock,NSStackBlock, NSMallocBlock. NSGlobalBlock:类似函数,位于text段: NSStackBlock:位于栈内存,函数返回后Block将无效: NSMallocBlock:位于堆内存.需要开发者进行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