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创业公司卖给大公司前应该考虑什么?

近日位于芝加哥的Red Rocket Ventures风投公司的经理合伙人George Deeb发布文章,分析了创业者在卖出自己的新创公时应该考虑的问题,Red Rocket Ventures除了投资之外,还提供面向新创公司的咨询服务,文章如下:我非常幸运曾经参与了两家新创公司的收购交易,这两家公司最终都被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公司所收购:旅游公司iExplore公司被TUI Travel收购;电视媒体公司MediaRecall被Deluxe收购。在这两个收购交易中,投资人都很满意,觉得自己可以收回成本离场;创业者也很激动,期待着加入大公司后,可以得到迅速的增长。尽管收购的时候两边都会抱有很好的期待,但是把一家创业公司整合进一家大公司,还是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挑战的:对于大公司能够提供的东西保持现实的期待很多新创公司被收购之后,都会对大公司所能提供的东西充满很多不现实的期待。这些想法其实也很符合逻辑,因为大公司总会有很多的预算,计划投入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维护客户关系上。但是除非事先把具体事项落实到收购的文件上,更多的时候大公司不会给新创公司带来他们期待中的东西。当然有很多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大公司会关注其他更为主要的业务。所以把你期待的东西,都落实到纸上很重要。确保执行收购交易的人也参与了收购谈判的过程作为上面那条的延续,很多时候如果一家公司对于新创公司的支持越少,那么就越有可能在是由没有参与收购谈判的人,来执行后续的工作。通常来说,参与收购谈判的人并不是日后会执行的人。这就意味着你的新创公司的未来,要寄托于那些从没有见过的人身上。大公司里的人都很忙,而且会有不同的小团体,他们最不愿意的就是为自己新开一个不了解的项目,去帮助一些从来不认识的创业者去获取成功。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尽量确保执行交易的人也参与到了之前的谈判之中。大公司的缓慢步伐创业者都是步伐快速,性格急促的人,乐于做快速的决定;但是在大公司天然就不是这样的,他们喜欢花很长时间去进行决策的过程,会为了讨股东们的欢喜,而谨慎决策。所在在创业公司只需要5分钟的决定,在大公司就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所以还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大公司的流程成为大公司的一部分之后,就要面对严重的官僚主义和繁琐的流程。所以对很多事情要有很清醒的准备,比如财务预算的审批过程,每月一次的财务报告。另外还有新项目的合同,新员工的招聘,都要受到大公司各种流程和规矩的限制。比如我在iExplore时的CFO,他认为公司在被收购之后,他的时间减少了25%,因为他要处理很多大公司内部的流程类工作,月复一月不断重复。所以对这些事情要有很清楚的认识。大公司喜欢Earn Outs所谓EarnOuts是指由于交易双方对价值和风险的判断不一致,将传统的一次性付款方式转变成按照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业绩表现进行支付的交易模式。类似于常说的对赌协议。只是不涉及经营权限, 仅涉及奖励计划。这些EarnOuts与未来的业绩相关,而具体是什么业绩指标,这要看双方的契约了,比如未来的营业收入、税前利润等等。但是很多大公司会有方法对付这种EarnOuts的契约,也就是说很多应该支付的EarnOuts没有被支付,而这些又都超出了新创公司卖方的能力范围。哪怕大公司支付了EarnOuts,但是有时也会低于期望值。所以创业者在进行收购谈判的时候,不要被答应支付的EarnOuts所迷惑,除非看到真的收入,不要对EarnOuts有任何的期望,甚至可以假设没有这回事情。总之,将创业公司和大公司进行整合,就像把油和水进行融合一样,从公司文化来说这种融合是深入公司DNA层面的。所以再你签署收购协议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把自己想象为一个大公司的员工签署劳动合同一样。最关键的就是收购双方对很多关键问题要100%的同步,比如这个收购为什么对双方都有好处?收购之后的时间表,预算情况都要心知肚明。另外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不是说不应该跟大公司谈收购交易,或者收购成了不会有好结果。而是提醒所有的创业者对潜在的陷阱和问题,做好心理准备,这样才能缔造成功的收购交易。

时间: 2024-11-16 18:24:58

把创业公司卖给大公司前应该考虑什么?的相关文章

工兵型创业公司小心被大公司覆盖

最近老纪听说有几家专门做二维码业务的公司关门了,因为二维码已经成为标配成为基础服务已经是互联网大公司的地盘,这又把互联网行业内大公司与小公司的生存关系摆上台面.从二维码这个产品来说,作为入口型的基础应用,在早期一些创业公司积极进入并拓荒,等到市场略成熟后大公司以庞大资源和整合力进入,创业公司没有足够的时间窗口和资源最后的结局只有3种:1.关门大吉:2.卖给大公司:3.撑一段时间还是关门.二维码不是孤立的,在现今很多创业公司乐于扮演工兵的角色,或从硅谷拷贝模式,或发现蓝海期望独自撬动市场,这是一个

创业经:项目该靠上大公司平台这艘大船吗?

每个开放平台都宣称能给创业公司带来最大价值,每个大公司也都是在全心全意为开发者考虑,这话你信吗?2013年对于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是个好年份.各种各样的产品被创造出来,更多的公司获得投资,也有58和去哪儿这种老一些的创业公司上市,大公司开始更多地选择收购和投资创业公司,而不是抄袭创业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不过先别急,这也是有原因的.对于创业者来说,选择某个平台更像是一场考量双方契合点的相亲"活动.腾讯的开放平台包括微博.微信以及社区-Qzone和朋友网,用户数量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无疑是它的长处;百度

个性化时代 大数据不只是"大公司游戏"

新时代的到来往往会产生很多新的英雄.在IT业界,"大数据"无异是新时代的一个标志.在这个时代下,我们看到很多后起之秀,他们有的被大公司收购,有的成功融资,在IT业界引起了一层又一层波澜.但对于IT人来说,大数据就如当初的云计算一样,仿佛离自己很远,只是看得见,但摸不着.数据资产如何掘金?"大数据"是不是大公司"专属游戏"?这些问题都困扰着IT人与创业者们. 而最近网络上一个消息,仿佛在向全世界证明,在这个遍地是黄金的时代,你缺少的,只是一双擅于发

如何在大公司垄断下寻找创业机会

背景: 好战者如周鸿祎(微博),敢于不断向垄断巨头叫板.但对于相对弱小的创业公司来说,大公司的垄断和抄袭始终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问: 创业者如何在大公司垄断和抄袭的夹缝中寻找创业机会?除规避外部风险外,创业者自身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答1孙陶然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创业者创业,考虑三条:市场的需要.你的特长和你的爱好,找到一个结合点.经常有一些创业者问我,你觉得下一步创业最热的热点是什么?我说,你关心这个干嘛,最热的热点我说出来那是你可以做的吗?那跟你

旷视科技孙剑:如何在大公司和创业公司做好计算机视觉的研究(二)

雷锋网AI科技评论按:本文为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孙剑日前在 CCF 与 KDD China 联合主办的ADL上做的题为<如何在大公司和创业公司做好计算机视觉研究>的分享,雷锋网进行了全文整理.以下是第二部分. 传送门:旷视科技孙剑:如何在大公司和创业公司做好计算机视觉的研究(一)              旷视科技孙剑:如何在大公司和创业公司做好计算机视觉的研究(三) 孙剑博士(摄影:刘芳平) 孙剑,博士,旷视科技(Face++)首席科学家.研究负责人.200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

从微软亚洲研究院到旷视科技,我是如何在大公司和创业公司做研究的? | CCF-ADL 火热报名

他被美国权威技术期刊 Technology Review 评选为" 2010 全球 35 岁以下杰出青年创新者": 他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总数超过 100 篇,被 Google Scholar 引用超过两万次,两次获得 CVPR Best Paper Award (2009, 2016): 他带领的团队曾获得图像识别国际大赛五项冠军(ImageNet分类,检测和定位,MS COCO检测和分割): 他曾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 Asia),

大公司和创业公司怎么选?

我是猎头,每天见很多人的简历,有候选人婉拒offer去创业的,也有创业的来找我推荐机会的.还是没有数据支持,因为文科生不知道什么是统计(正在学习). 表明态度:赞同 @Lydia 的观点.同时稍微补充一些其他信息,就是猎头评估候选人的时候依据的一些内容. 第一,问楼主一个问题,楼主原先的公司是大公司或者著名公司吗?如果是,可以花一定的时间去创业企业,如果几个月后失败了,还是不太会影响你的身价,如果成功那就更好了.如果不是,请慎重考虑.联想的平台还是不错的,做跳板或者安身立命都不错的. 第二,楼主

大公司能像创业公司那样创新吗?

当谷歌宣布由合伙创始人拉瑞·佩吉(LarryPage)取代艾瑞克·施密特(EricSchmidt)出任CEO时,给出的官方理由是此举将便于高层"优化决策过程".谷歌高层表面上是三足鼎立,但显然有一个人是主要负责人.所以,谷歌观察家们难免心存疑窦,认为一定有更深层的原因促使谷歌做出如此人事变动,其中有可能是担心谷歌丧失了"新创公司"的优势.佩吉在此项公告宣布后接受了一次访谈,访谈中他说的一段话更加证实了这种猜疑:"我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谷歌成为一个拥有新创企

创业者的创业公司比大公司多什么?

大企业拥有更好的渠道.充沛的资金.人们所信赖的品牌.客户和能干的员工.那么,创业者怎么办呢?新创公司还有成功的机会么? 如果创业者在上述五个领域和大公司直接展开竞争,如果一家新创的小企业象一家大公司那样行事,那你绝对没有成功的机会.虎嘴觅食,必成虎食. 设计一款新的电脑游戏软件,然后试图在零售渠道售卖,这绝对是个疯狂的念头,Electronic Arts and Br?derbund会把你榨干.同样的道理,想和耐克争夺运动鞋市场的份额也是形同自杀的举动. 创业者必须利用他人没有的一些特长,只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