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线分享服务商Shareaholic刚刚发布了其最新的流量研究报告:在推荐流量上,Pinterest已经超过了Twitter、Bing、Google(特指谷歌推荐所推荐的流量,不包括整个谷歌生态系统)以及StumbleUpon,这一报告显示出Pinterest的高速发展,Pinterest已经获得了乐天市场(Rakuten)创始人三木谷浩史1亿美元的投资,让其目前估值高达15亿美元。
按照国人C2C(Copy to China)的传统,中国版Pinterest正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冒尖,我也接触了一些需要融资的项目:“百团大战”转移战场了。当前中国版Pinterest拿到投资的有美丽说、蘑菇街、花瓣和堆糖等等。美丽说、蘑菇街成名最早,去年及今年上半年就已经炙手可热,美丽说已获得三轮共计数千万美元的投资,来自蓝驰创投和红杉资本等。蘑菇街则从贝塔斯曼、肇信资本和启明创投那里成功融得了两笔资金,共计2000万美元。两者的盈利模式都是电商导购,就是为电商商家,多数是淘宝商家导入流量,从而达成交易实现返佣,当然还少不了广告收入。这种商业模式解决了两点用户需求:一是现在无论是淘宝还是京东,商品太多,其帮助用户选择适合的商品;二是很多时候用户也不知道应该买些什么,就像女孩子一起逛街一样,看到好友买了自己也来买。不同之处是美丽说偏媒体,而蘑菇街偏社区,共有的特征是偏电商多一些,并不完全和Pinterest一致,其实美丽说的创建比Pinterest还要早的多,这种导购模式也相对成熟了。
花瓣则不同,她更像Pinterest,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中,我们主要来看看花瓣和堆糖类的网站。pinterest可以理解成Pin(图钉)+Interest(兴趣),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图钉钉在钉板(PinBoard)上。页面底端自动加载无需翻页功能,让用户不断发现如瀑布一样的新图片。其定位是兴趣图谱和图片视觉社交网站,侧重于以兴趣为导向的陌生人之间的分享与互动。花瓣与其如出一辙,所不同的一点是用户结构。Pinterest的用户多为家庭主妇、妈妈们和准妈妈们、烹饪爱好者等等,看看其热门内容便可略知一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文指出:美食是用户最喜欢互动的内容,57%的用户喜欢与美食相关的内容互动。通过分析食谱网站,发现Pinterest到Allrecipes.com的出站流量高达16%。CPG品类的网站也表现突出,Kraft的食谱网站吸引了Pinterest出站流量的4%(2012年5月份的数据)。而花瓣的用户则是年轻白领与青年学生,关注领域更加广阔。
花瓣已获得KPCB数百万美元投资,虽然目前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创始人刘平阳的看法是"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大致分两类,一个是提供用户增值服务获利,另一个是流量。这样来看,花瓣网选择的是后者,把流量做上去后,盈利应该不难。当流量做大,实现广告收入很好理解,这是通常做法。不过,目前像美丽说、蘑菇街的电商导购模式,也是花瓣网未来会走的路径,现在花瓣网上已有作为电商导购入口的尝试。"
流量依赖于内容,特别是原创内容,如果没有丰富的原创内容,不论什么社区都会走向消亡。谈到这里,我不禁为花瓣捏了一把汗,为什么?因为在当今中国,大量创造原创图片的用户还需要时间去培养。美国Pinterest是什么情况?为什么是家庭妇女喜欢上?因为她们以前就是剪报一族,有分享的传统,很多人在线下就有收集各式东西并与他人分享的传统。中国的情况又是怎样呢?是否有大量成熟的原创图片分享者呢?
新浪微博上聚集了大量的明星、媒体人和意见领袖,天涯和猫扑上面是大量的公知、愤青和小白,美丽说和蘑菇街的大量内容是商家提供的,而花瓣的用户群目前是从设计师、摄影师、旅游爱好者及互联网从业者在内的年轻白领与青年学生,能否持续产生优质内容?能否让用户方便快捷地找到需要的内容?能否让用户通过兴趣图谱建立联系?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花瓣何时花开?迷糊中我把花瓣错看成了05年的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