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神经环路研究最新进展及对类脑计算的启示 1.复杂科学

刚才讲到深度学习,脑环路和深度学习可能有一些相似性,但有些是不同的地方。我的演讲有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我一直强调复杂科学对整个领域的影响;另外和它相关的话题就是大脑的连接结构。

1.复杂科学

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有空间、时间及时空的复杂性。什么叫复杂性?大家可能知道有个叫复杂性科学的领域90年代比较热,后来冷了一些。但是大家觉得这个领域还处于萌芽期,真正大放异彩的时候是在未来。概括起来说,复杂性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在看似复杂的过程中有一些规律,但是规律不是那么清晰,现在更多是统计上的规律。我们能不能把它们提炼出来,像尧老师说的,在发现了很多东西后能不能变成有用的,这是这个领域再往下走可能最重要的事情。大家对复杂性的批判,比如混沌理论是相关理论听了很多,但是哪有根据混沌造的飞机,没有现实能用的例子,不像牛顿力学一发现,人类就能发火箭,虽然相关工程化也经过了很长过程。

为什么我还是觉得这个东西很重要?还是从深度学习说起。有一次作报告他们也问我,这次深度学习为什么能爆发?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因为大数据的作用,有了大数据,有了训练算法和计算能力,就有了深度学习,用很复杂的模型就能显著提高功能。但是,世界是复杂的,其数据量呈长尾分布。什么叫长尾分布?就是尾巴特别长,尾巴长就是不常见的事情如果加起来其实很多。对这些常见的事件,我们有大数据,用深度学习就行。但是生活中存在足够多的不常见的事情,让你没法用深度学习全部搞定,总是有足够多不常见的事情。比如现在自动驾驶领域碰到这个问题,总是出现你以前没有想到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还挺多,不能忽略。

大脑是在这么一个世界里进化出来的,所以它对长尾不常见的事情一定有办法,比如用推理、可以猜等很多种办法,这是我们一定要考虑的问题,而不只是迷恋大数据。大脑的特性本身就有复杂性,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它和这个世界是同构的。

具体来说,大脑中常见的长尾分布有两种,一种叫幂律分布,最经典的就是帕雷多分布,富人总是很少的,但他们总是掌握很多钱。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无尺度性,从哪个尺度看好像都长的差不多,很难说哪个尺度是关键的尺度,分型就是典型例子。这个分布在物理学上和一个叫做混沌边缘的对应起来,这是当年复杂性科学里面一个比较经典的成果。如图所示,当时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叫做单元自动机来演示这个现象。用很简单的规则拼起来涌现看发生什么情况。有一个参数,你可以认为是复杂度,当它小时,就是很简单的行为;当复杂度很大时,已经变成完全不可控就是所谓的混沌状态,完全不能预测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参数区间,在混沌的边缘就会出现比较复杂的,有点像分型的东西就出来了。所以有可能大脑就处在中间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出现了很多长尾分布。

大家问了,中间的状态是很小的一个区域,其实完全更有可能处于比如完全不可控的发癫痫的混沌区域,或者完全睡觉的,有可以预测节律出现的简单区域。但在工作状态中,日常中处理大脑事物上,大脑处在临界状态。这是怎么做到?这就需要有一个调控机制把大脑控制在这个区域上。这个参数区间很大,大部分情况要么发癫痫了,要么就睡觉。

这是北大现在的汤超老师和per Bak在1988年很有名的一个沙堆模型的例子,可以看到大自然中其实大部分状态是处在这个临界的,因为再放沙堆就垮了,垮到临界的状态,有一个自动回归的机制。它解释了为什么大自然中虽然这个参数区域很小,但是大自然中这样的系统是很常见的,有一套方法把它调回去。这是可以借鉴的方法。

在神经学上也有类似的现象发现就是神经雪崩现象,具体来说把神经元的发放看似沙堆垮下来的感觉,它的发放大部分是很小的,偶尔有一个大的发放,如果去统计发放的大小有幂律的分布。

大家想为什么我们大脑会经常处于临界状态?一个可能性是大脑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平衡,这个好像是现在的人工神经元网络没有太多讨论的。现在人工神经元网络没有把兴奋神经元和抑制神经元分开,它不具有单独的抑制能力。大脑可以通过调控兴奋抑制平衡,尤其是抑制性神经元是可以调控的,比如已知的结果,抑制性神经元功能太强就睡觉。现在有很多研究,大概说在信息传输和记忆学习当网络处于临界态时有一定的好处,我不想仔细说那些内容。我觉得它最大的效果可能是没有完全被搞明白的,这可能跟人思维的方式有关。比如我们创造力的过程,经常是你自己苦思冥想但是你自己不知道在想什么,你的潜意识在不断酝酿可能是小的火花在闪耀,但一旦一个时间它们足够大了以后就会聚成一个大的火花,形成一个创造性的发明。我一直觉得这里好像有些什么重要的规律在里,当然我还没有完全把这个搞明白。

时间: 2024-09-17 03:29:06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神经环路研究最新进展及对类脑计算的启示 1.复杂科学的相关文章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三维视觉研究及应用 1.3 最近几年的工作

1.3 最近几年的工作 我是来自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机器人视觉组,我们研究组专注于三维计算机视觉有20年的历史,在理论方面.在三维视觉的各个方面都有系统性的深入积累,除了发表在视觉领域顶级期刊.顶级会议的论文外,还有在国内外的竞赛中拿第一名的成绩,还有国内外专利的申请与授权.中英文专著的出版.另外,我们也追求技术的应用,我们和国内外的企业有长期合作. 1. 图像匹配 (1)图像描述子的提取 图像匹配里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图像描述子的提取.我们让一张图像参与计算,首先让图像里的一些特征进行代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三维视觉研究及应用 1.2 三维视觉的应用场合

1.2 三维视觉的应用场合 三维计算机视觉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是偏基础的方向,越基础应用越广泛,随着2010年阿凡达在全球热映以来,三维计算机视觉的应用从传统工业领域逐渐走向生活.娱乐.服务等,比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都离不开三维视觉的技术.首先最直接的应用是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一个机器人要在环境中行走,首先要知道这个环境中的三维结构是什么,所以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三维重建,这就是地图的重建:同时要知道它走在什么地方,就需要进行定位.目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机器人定位,也是最灵活.性价比最高的定位方式,相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12.45 k-modes 型算法的类中心表示与收 敛性分析

12.45 k-modes 型算法的类中心表示与收 敛性分析 目前分类型数据的类中心表示方式有单值和多值两种.1998 年,Huang [4] 提出了 k-modes 算法,用 modes 来表示类中心,选择出现频率最高的值代表类,强调主流的属性值代表类,其他值为噪音,是典型的单值表示方式.单值表示方式由于简单易实现且聚类优化模型有很好的数学性质,保证了求解算法的收敛性,但它并不能充分刻画类的特性.San et al [17] 提出了多值表示类的方式,并应用于分类型数据的聚类.在该方法中,类是由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混合智能概念与新进展

脑科学以阐明脑的工作原理为目标,近年来已成为最重要的科学前沿领域之一.脑功能计算.脑智能模仿再度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热议话题[1-4].欧盟.美国.日本相继启动了大型脑研究计划,强有力推动了人们对脑结构.脑功能和脑智能的探索和认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研究风起云涌,最近一个标志性事件是谷歌的AlphaGo以4:1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5],实现了围棋人工智能领域史无前例的突破.2016年9月斯坦福大学发布了<2030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报告[6],全面评估了当前人工智能的进展.挑战.机遇与展望.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无智能,不驾驶——面向未来的智能驾驶时代 ( 下 )

到目前为止似乎比较完美,而实际还 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现在看到很多道 路上面,交通标志牌它的分布非常稀疏, 可能每过一两公里才能够检测出来一个 交通标志牌,因为毕竟这个深度学习算 法是目前最完美的,它有时候还会错过 一个交通标志牌,这时候怎么办呢?我 们会发现在路面上也有非常明显的视觉 特征,我只要把路面的这些视觉特征识 别出来进行匹配,其实是有连续的绝对 的视觉参考的.所以我们做的办法是, 把这个路面粘贴起来.这个粘贴的方法 很简单,跟我们手机拍场景图片一样, 我们慢慢移动的时候可以把这个场景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深度学习与视觉计算 1.3 计算机视觉领域利用深度学习可能带来的未来研究方向

1.3 计算机视觉领域利用深度学习可能带来的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个,深度图像分析.目前基于深度 学习的图像算法在实验数据库上效果还是 不错的,但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大规模 应用需求,需要进一步的提升算法性能从 而能够转化相应的实际应用.比如这个基 于图片的应用,可以估计性别和年龄,但 是其实经常会犯错,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 深度图像分析的性能. 第二个,深度视频分析.视频分析牵扯 到大量的数据和计算量,所以做起来更加 麻烦.当前深度视频分析还处于起步的阶 段,然而视频应用非常广泛,比如人机交互. 智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机器学习里的贝叶斯基本理论、模型和算法

非常感 谢周老师给这个机会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在深度学习或者大数据环境下我们怎么去看待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一类方法--贝叶斯方法.它是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里比较经典的方法. 类似的报告我之前在CCF ADL讲过,包括去年暑假周老师做学术主任在广州有过一次报告,大家如果想看相关的工作,我们写了一篇文章,正好我今天讲的大部分思想在这个文章里面有一个更系统的讲述,大家可以下去找这篇文章读. 这次分享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模型和算法 贝叶斯方法基础 正则化贝叶斯推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深蓝、沃森与AlphaGo

在 2016 年 3 月 份,正当李 世石与AlphaGo 进行人机大战的时候,我曾经写过 一 篇< 人 工 智 能 的 里 程 碑: 从 深 蓝 到AlphaGo>,自从 1997 年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之后,随着计算机硬件水平的提高,计算机象棋(包括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可以战胜人类最高棋手的水平.但是,长期以来,在计算机围棋上进展却十分缓慢,在 2006 年引入了蒙特卡洛树搜索方法之后,也只能达到业余 5 段的水平.所以 AlphaGo 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确实是人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仿脑GPS基于神经科学的器人定位与导航

很高兴在这里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工作.刚才几位老师主要讨论了神经科学方面很多较为深入的研究,我主要是想谈谈如何从神经科学或脑科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人工智能,进而实现机器人的智能,主要包括智能的感知环境.建图.自定位和认知导航. 首先解释一下仿脑GPS.在动物大脑内部存在一个类似于GPS的智能系统,能够实现与GPS类似,但更具智能的定位和导航功能.我们遵从生物神经科学原理,将此智能系统在机器人平台上实现,并将其称为仿脑GPS.我在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类脑计算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