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租车乱象丛生,监管部门着手规范市场。北京市交通委运管局日前下发了一份标题为《关于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营运提供便利的通知》(下称《通知》)的文件,严禁把私家车辆或其他非租赁企业车辆用于汽车租赁经营。业内人士表示,网络租车长期潜伏的政策风险开始爆发,亟需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规范,这对从业者而言,既是危机也是挑战。但对消费者而言,监管有利于营造一个安全便捷的租车环境,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一纸通知,网络租车遭遇危机
方兴未艾的互联网租车行业突然面临重大转折。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下发《通知》规定,私家车不得从事汽车租赁经营,经营者必须自行配备车辆。《通知》提到,在互联网租车软件经营者或主动与汽车租赁企业洽谈租车事宜,或自行登记注册汽车租赁企业但不按规定备案,并将各类私家车聚于名下。
《通知》最引人注目,同时和普通消费者最息息相关的是其中第二条规定,即是“严禁把私家车辆或其他非租赁车辆用于汽车租赁经营”。业内人士认为,《通知》的发布可以有效保护正规租车企业的利益,同时对违法违规经营的企业进行约束。当然,效果如何,还需要看执行的力度以及惩罚的力度有多大。
尽管易到用车、PP租车、友友租车等网站在接到《通知》后都异口同声地将自己定义为汽车共享平台,并且否认使用未经允许的私家车进行营运,但在此之前,这些网站用于租赁的车源,很多就是来自私家车。租车网站在《通知》发布后,要承担的政策影响,可见一斑。尤其是近段时间,各大租车网站都接受了不同程度的投资,《通知》一旦实行,对这些公司的运作都会产生极大的波动甚至是对市场的一次重新洗牌。
监管盲区,市场混乱亟需治理
与互联网租车的蓬勃发展相伴随而来的,是租车和“黑车”的模糊化,处于监管盲区的互联网租车,无异是给黑车提供了一张大规模繁衍的温床。部分租车网站通过私设考试和推荐的方式,招徕了大批的私家车,从而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但这些车辆通常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在行业管理部门也没有备案在册,这就是非法从事营运的“黑车”。黑车所带来的恶劣影响,近年来也时常诉诸媒体,轻则是计价贵等纠纷,严重的有涉及人身伤害的刑事案件,尤其是近日发生的女大学生错上黑车失联案件,更是引人关注。但黑车因其所谓的“隐蔽性”,游走于监管范围之外,使得这些纠纷、案件在解决上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治理黑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黑车现象的出现和兴起,折射出的是城市中打车难的困境。但互联网租赁对合理的供需关系也具有极大的冲击。租车网站通过吸纳私家车车主来填充车源的方式,对车源几乎全部来自于自购的传统租车行业也是极大的冲击。如神州租车等公司,拥有以万计的自购车辆用于租赁,这些公司在运营成本上要远远高于网络租赁公司。在价格战面前,两方很难达到一个良性、平衡的竞争状态。这就导致消费者在价格优势和安全性两个方面,很难做到两全。
此外,消费者也在疑惑,如果自己正常租车,被当做是黑车营运时要如何自证清白。当年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中,取证难度之大、争议声音至多,至今令人心有余悸。普通消费者需要一颗定心丸,显然租车网站目前的条件是无法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感的。
面临挑战,调整战略决定成败
基于可能产生的后果,相关政府部门应当紧急制定下一步的整改计划,仅仅单靠《通知》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社科院政治学所行政学研究室研究员贠杰认为,堵不如疏,一卡了之对解决眼下的难题没有任何意义,政府要优化租车市场最重要的是放开市场,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国外在出租车租赁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如美国是将车辆纳入到统一的监控体系中,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合法登记管理,就可以允许有意向的私家车参与到市场中。
更重要的是,网络租赁行业自身要适时调整战略规划,另谋良机,以应对政策带来的风险。尽管《通知》的发布对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应当看到《通知》仅仅是地方性法规,而并非是国家法律,在中国的其他大中城市,有出租车需求的消费者依旧面临着打车困难。
一边是从业者在北上广被政策逼近进退维谷的困局,一边是新型大中城市的消费者苦苦寻觅解决方案而无果,租车经营者为何不调转方向,寻求新的市场。长期来看,《通知》的下发是对整个汽车租赁市场的资源整合,对于促进租车市场的良性竞争和租车市场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对我国的绿色交通也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消费者作为间接受影响者,其实是利益的最大受害者。新浪科技最近就该问题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高达60%的受访网友认为应当放开市场。一方面,从业者因政策原因导致的成本上涨,这部分的费用最后还是要落到消费者的身上,对消费者产生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在问卷调查中,近过半的网友有过租车经历,可见出租车需要是大部分消费者的刚性需求。
《通知》的发布,是摧毁黑车租赁的一记重拳,势必会促使互联网租车行业更加规范,让“黑车”现象不再猖獗。虽然对于消费者而言,政策的出台,可能要让他们度过一段租车困难的阵痛期,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从长远来看,有效的监管将使租车行业更加安全,亦能够真正切实符合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