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行业6大值得关注的玩家解析

2015年移动医疗行业彻底火了一把,市场规模达到42.7亿,用户规模1.27亿,BAT巨头纷纷入场布局,融资规模越来越大,平安好医生、微医集团、丁香园、春雨医生、好大夫、寻医问药网6家独角兽各怀绝技,独霸一方。各类创业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登场。无奈移动医疗说到底还是线下资源为王,无法获得实际用户的公司含恨倒闭,拥有一定积累的公司靠着上一轮融资还能苦苦坚持,寻求突破或成为收购对象。

移动医疗行业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进入下半场的标志也逐渐凸显出来,初创公司成为平台的机会已经不大,而医疗行业万亿级的市场潜力注定了还会有更多的玩家入场。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下移动医疗的下半场还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玩家?

1.电商巨头——医药电商领域唯一的蓝海

京东——2015年11月域名为“yao.jd.com”的京东医药城悄然重启,挂名上药云健康旗舰店,首页打出醒目的“B2B全新上线”字样,并按地区分类,与医药B2B电商的网站样式类似,并显示京东已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

随着医药C牌照(营运B2C业务的牌照)井喷,B2C已经成红海,而传统占据90%份额的B2B业务却少有电商分羹。成立于2014年5月的B2B医药电商药品终端网在2015年连续完成了3轮,总额上亿的融资,表明了资本对于B2B医药电商的青睐。上药拥有国企背景,在医药B2B企业排名前三,依靠上药的支撑,京东深耕B2B也在情理之中。

由于处方药网售仍未解禁,若无法区分个人或企业买家,则会触碰政策红线,因此用户需接受京东认证,当前业务也仅在上海、江苏和安徽三省试点,药品种类并不丰富,也没有成交量,近期网站显示再次关闭,我们猜想B2B医药电商在业务的推进方面还是有较多的限制和不确定性。

相信未来随着处方药网售政策的逐步宽松和B2B医药电商市场的逐渐成熟。早早便布局B2B业务的京东将会成为医药电商领域最重要的参与者。

2.手机巨头——庞大的C端用户天然流量入口


华为——2015年11月,华为发布Mate8。Mate8的一大亮点是华为强调的手机健康管理平台,除了常规的健身监测外,还提供血压、血糖、体重、睡眠等方面的监测。

除了健康管理方面的布局,华为还在2015年12月与移动医疗顶尖公司芯联达推出了“4G医疗”的行业解决方案,直接从院中切入,融合了移动医生站、移动护士站和移动医患沟通等典型应用。

基础设施架构创新、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是华为的自身优势,与医疗行业的合作可以在基础上帮医院构建医疗信息化的系统和高效的行业解决方案,而华为最近几年高速成长的移动端业务也给其进军移动医疗提供了天然的流量入口,B端与C端的庞大资源保证了华为在今后的移动医疗战场上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小米——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小米手环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智能手环,2015年销量突破1000万,并建立起了中国最大的人类活动数据库。


最新一代的小米手环Amazfit除了每日运动计步、睡眠质量监测、智能震动闹钟、来电震动提示、快捷免密支付等基础功能外,还带有连接智能家居、运动保险、云端训练计划等新功能。

而早在2014年9月,小米便向九安医疗投资2900万美元,借助九安在医疗仪器方面的优势资源布局移动医疗。相信在拥有了硬件入口、医疗产品研发、大数据沉淀、移动支付全产业链闭环的布局之后,小米必将会在移动医疗的下半场有所作为,分得健康管理领域的一杯羹。

乐视——从影视制作到乐视手机,从体育大产业到无人车研发,乐视在每一个热门领域到来之时都讲得一手好故事,并且还都做得有声有色。

医疗行业如此火热,自然少不了乐视的身影。2015年6月30日下午,乐视与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卫宁软件”)在北京共同宣布,双方将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围绕公众健康服务的需求以及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打造互联网+时代下的云医院。

乐视的优势无非是在C端流量和内容,当然还有无与伦比的营销功底。卫宁的B端优势和乐视的C端资源能否一块儿讲出一个“云医院”的好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不难看出,国内手机巨头切入移动医疗行业的逻辑普遍类似,利用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终端布局C端用户,通过大数据的累积和云端服务对接医疗资源。这种模式保证了C端的量,也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用户在线医疗的习惯,推动了移动医疗的发展。但在医疗行业里,除了华为在医疗机构信息化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以外,其他几家均是新手,如何与医疗机构进行有效合作,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是每一个新玩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移动、电信运营商——专业信息化改造,远程医疗优势

2015年11月,中国移动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泰心医院”)在天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中国移动—泰心医院移动医疗应用实验平台”,正式开启电信运营商与医疗机构合作的全新模式。

初期的重点合作领域为“慢病管理”和“居家健康”监护;合作中期,将推动移动查房、医患互动、院前急救、远程医疗与外围远程门诊、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建立一体化服务平台;合作远期,推动国内不少于100家医院加入双方医疗合作平台,推动医保报销政策的落地和开展药品物流服务,实现移动医疗药品配送,完成移动医疗云平台下的智慧医疗全产业链的运营和管理。

在移动医疗的大潮中,移动、电信运营商凭借信息化专业优势和深厚的线下渠道用户资源,可以在医院信息化、慢病远程管理、远程医疗、急救平台搭建等领域与医院进行深入合作,共同开发移动医疗产品,并在未来成为移动医疗领域的巨头。


4.地产巨头——重资源优势,高增长诱惑

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逐渐进入成熟期,地产企业普遍告别暴利时代,投资收益率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地产企业在寻求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和利润增长点。

住房是人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居住环境和人身体健康状况密不可分,同样需要重资产投入,两者具有天然相关性。当前A股142家上市房地主企业,41家在转型中,其中至少13家涉及健康产业,地产+养老、地产+人寿保险、地产+医院等模式成为各个地产巨头转型进军医疗行业的主打概念。

表2:部分转型大健康产业的上市地产公司


2015年2月,恒大地产收购新传媒,之后公司将更名为“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其运营项目类型涵盖整形美容、抗衰老、健康体检、中医养生、产品研发等五大产业体系。

2015年11月,恒大宣布,收购中新大东方人寿之50%股权权益及将中新大东方人寿更名为恒大人寿保险。恒大人寿业务将覆盖寿险、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等。

2016年1月,万达集团与英国国际医院集团(InternationalHospitalsGroupLimited,下称IHG)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协议约定,万达将在上海、成都、青岛建设三座综合性国际医院,总投资金额为150亿元。

如此多大手笔的投资都表明了地产巨头进军医疗行业的决心,而上市公司对利润的追求是第一位的,对于当前中国逐渐市场化的医疗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模式的转变和服务的提升,所以医疗行业并不需要太多短期的逐利资本。地产巨头多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蛮荒时代,在如今经济下滑的时期纷纷转型拥抱大健康行业,到底是扮演着医疗行业变革的新动力还是捞一笔就跑的野蛮人,且行且珍惜。

5.VR——处在风口的医疗黑科技概念

要说2015年还有比移动医疗更火的领域,那就是VR(虚拟现实)了,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只要能扯上VR概念,必定会吸引众多资本的目光。随着VR技术的一步步成熟和资本的推动,VR进入了越来越多的传统领域,大有摧古拉朽之势。实际上,VR技术很早就被尝试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

比如结合了可视化仿真技术和压力反馈技术的VR产品可以让临床医生在练习外科手术时可以享有视觉及触觉上的双重体验。


针对利用VR技术治疗那些创伤后产生应激阻碍和心理疾病患者


利用VR技术模拟不同场景,切入个性化健身市场


总体来说,VR技术的应用在医疗保健领域处于初期阶段,但是前景广阔,研究机构RnRMarketResearch近日发布了一份虚拟现实医疗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4到2019年间,全球VR医疗服务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9.37%。

虽然暂时国内并没有一款涉及医疗的VR产品发布,但相信一定有不少创业者和VR大厂已经瞄准了医疗保健市场这块大蛋糕,2016年让医疗行业变得越来越有趣的参与者非VR莫属。

6.电视公司——构建家庭健康中心


2015年11月,医疗互联网企业趣医网(quyiyuan.com)宣布与电视健康类应用提供商视惠康达成合作,双方将基于智能电视终端共同打造“家庭健康中心”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为用户提供预约挂号等一系列服务,构建面向家庭用户的健康数据和服务中心。目前包括TCL、创维、长虹、康佳、海信等国内知名电视厂商都已经在其产品系列中装载了“家庭健康中心”平台。

家电行业积累的针对终端个人消费者的经验在移动医疗产品推广上还是有优势,尤其是个人或者家庭使用的健康管理类的移动医疗产品,家电企业现有的品牌营销、渠道架构、售后网点等都是可以直接被利用的。移动医疗产品或许可以成为国内家电企业的突破点。

7.公立医院——自我改造升级,掌握核心医生资源

移动医疗的风潮把公立医院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公立医院成了臃肿繁琐、资源封闭、制度落后、亟待改革的代名词,各式各样的创业公司纷纷喊着口号杀入医疗行业,妄图颠覆行业格局,分得一杯羹。公立大医院表示:老虎不发威,你们真当我是一块肥肉了,待到时机成熟,分分钟教你们做人!


掌握了核心资源的公立大医院在移动医疗的乱局中强势入场,给那些疯狂融资,烧钱推广的创业企业结结实实上了一课。北京协和医院和儿童医院APP一经推出,便达到数十万的下载量,冲上医疗免费榜前三十,温州大学一附院、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玩起移动医疗来并不输给一线互联网公司,广州、宁波、上海的云医院2016年必然全国遍地开花,估计不久院长就要强制医生在自家APP上问诊随访了。虽然互联网企业引领了移动医疗的风潮,但公立大医院多年的资源和品牌积累仍然是其他参与者无法匹敌的,如果公立医院主动拥抱互联网,从内部进行改革,那从行业发展来看不得不说是一大幸事。

结语:

移动医疗看似已经走到了下半场,但整个医疗行业仍处在一个非常传统的状态。整个中国医疗市场规模高达3万亿,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未来也将保持较高的增长。而2015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仅有170亿,移动医疗更是只有42亿,这一方面说明了移动医疗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政府对医疗行业的严格把控程度,未来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政策的走向。

医生自由执业之于医生集团、处方药网售之于医药电商、远程医疗之于医疗信息化、药品零差率之于医药控费依然是摆在从业者面前的政策红线,未来的开放和实施还需要政府、资本、医疗机构等多方博弈。

国内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微医集团、平安好医生和春雨医生等移动医疗巨头推行的美国凯撒医疗模式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具体到保险控费、分级医疗的实施上仍在一步步摸索中,距离真正实现和盈利还是困难重重。美国凯撒医疗模式到今天已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而国内的现状是医疗服务方和支付方的利益是相反的,医生和医院的利益需求如何满足,支付方如何监管医疗流程实现合理赔付都是凯撒模式中国化遭遇的困境。

BAT等巨头虽已涉足医疗行业,但相比其在O2O、金融和大娱乐领域动辄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投入决定了他们只是在试水。新晋的6家移动医疗独角兽除了在融资方面的辉煌业绩,在商业模式和盈利点上同样还是在探索,整个移动医疗行业距离爆发似乎还有一段距离。

在真正的黎明到来之际,巨大的市场潜力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玩家携着大量资源入局,资本的驱使,技术的推动和政策的变革会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小村投研的观点是在挂号入口和B2C医药电商方面已是红海,并不适合新玩家进入,而纯粹的线上应用无法形成竞争力,所以移动医疗的落脚点会越来越重,把握核心的医疗资源是关键;6家移动医疗独角兽在各自领域均有一定程度的品牌和资源积累,踏了很多坑也形成了基本的商业模式,未来都会做到平台化,在业务上同质化的竞争会日趋激烈。

在政策走向不确定的情况下,新的市场参与者更多的是应该凭借自身的优势,以与业内合作的方式切入医疗行业的某个细分领域,避免与现有巨头的正面竞争,共享庞大的市场红利,在这种情况下未来行业的并购和垂直领域机会也会频繁出现。因此无论对于互联网巨头、上市公司、创业者还是投资人来说,移动医疗依然是一个不容错过的金矿,值得深度挖掘。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9-12 15:36:08

移动医疗行业6大值得关注的玩家解析的相关文章

福布斯:九大值得关注的中国年轻企业家

北京时间3月1日上午消息,美国<福布斯>杂志上周日评选出九大值得关注的中国年轻企业家. 以下为这九名企业家列表: 1.罗宾·陈(Robin Chan)罗宾·陈(Robin Chan) 职位:希佩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年龄:32岁 2.程杭程杭 职位:虎扑中国联合创始人 年龄:30岁 3.廖传扬廖传扬 职位:新茶网创始人 年龄:28岁 4.马云马云 职位:BabySpace创始人 年龄:33岁 5.沈思沈思 职位:北京木瓜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年龄:28岁 6.田晔田晔 职位:电影监制.颖

麦肯锡:医疗行业的大数据革命

美国的医疗开支如果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20年后将占到美国GDP的17.6%,这意味着将比正常基准高出6000亿美元.这多出来的让奥巴马政府绝望的6000亿美元,有一种"特效减肥药",那就是医疗大数据.华尔街日报上周在一篇报道中指出,大数据应用将为美国节省数千亿美元的医疗开支,但前提是医疗行业必须进行一些根本性的变革. 华尔街日报引用的数据来自麦肯锡公司的一份报告<医疗行业的大数据革命>,麦肯锡在报告中指出: 大数据将节省12-17%的医疗成本,以目前的2.6万亿美元医疗开支

IT行业9大必关注微信公众号

从设计到产品,从数据到管理,从电商到物流--9大自媒体平台,一键扫码关注,你不用担心错过每天的干货.行业资讯.经典案例分析和技术分享了... 一个人是否成功,是由他的休息时间决定的.每天业余时间读一读,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如果你是互联网从业者,那么以下九个微信公众就不容错过. 1.@互联网的一些事 微信号:imyixieshi 专注于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媒体平台,报道互联网前沿资讯,分享产品设计经验.用户体验心得.为产品策划和产品运营人士提供专业的产品资讯文档,以及产品设计.策划.运营.交互设计.

Cloudera助力医疗行业实现大数据价值兑现

ZD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9月15日 新闻消息:信息化已逐渐深入到医疗卫生的各个领域,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由于医疗是高度专业化的领域,此前大多数信息化包括所谓"互联网+"与医疗的合作,依然是以医疗为核心,互联网只是服务于医疗的工具,比如,在线预约.在线挂号等.当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创新应用互联网,以及挖掘出海量数据的真正应用,而不仅仅是积累数据. 日前,"智慧医疗•互联芯通--2015 英特尔医疗行业峰会"在湖南韶山举行.Cloudera作为大数据技术创新

十大值得关注的云计算管理公司

随着企业IT部门开始考虑如何部署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时,如何管理云便成了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跟踪按需运行实例的成本,监控应用性能,规划容量以及优化基于云的网站等工作都需要IT部门考虑. 为了减少IT经理在管理新环境时遇到的难题,很多公司都开始提供云计算管理工具.451集团高级分析师Dennis Callaghan称:"也许就在转瞬之间,一个新的云管理工具便诞生了.以下是我们整理出的十家最值得关注的云计算管理公司. Alfabet 总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 产品: PlanningIT,一款集

医疗行业十大热门趋势之六:网络安全

从互联网APP到胰岛素泵,医疗设备正越来越多地连接到互联网.到2020年,连接到互联网的医疗产品的经济价值预计约为2850亿美元.32但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并不是没是代价的-它极易受到黑客和犯罪分子的攻击. 由于安全漏洞变得越来越普遍且系统维护成本越来越高,医疗设备的网络安全将在2016年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这便要求设备厂商和医疗机构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以维护消费者对医疗设备的信任,并防止任何可能对医疗行业造成破坏的黑客行为.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2015年政府曾对此做出了第一次警告,认为医疗设备易于受

十大值得关注的传统企业电商

2020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占社会零售总额50%--马云的潜台词是,实体零售业必将节节败退. 现实情况是,传统企业向电商倒戈的迹象正在逐步扩大.从天猫双十一的数据即可看出,传统品牌已然成为电商最想拉拢的阶层.而随着一批批独立B2C和网络自有品牌死去,传统企业正在前者化身的肥料滋养下日益壮大.此外,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自2008年起,靠传统企业支撑起来的中国社会零售业整体增幅进入明显的下行通道,并于2012年达到最低点. 按照如此趋势,传统零售业盘踞电商即使时间上会迟到,但也绝不会缺席.而这一点在国外

医疗行业联手大数据弹奏新乐章

根据 TC的 报道,曾经获得Google 和 Dropbox 风险投资的 Bina Technology又再次成功融资 650 万美元.Bina Technology 将这笔资金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扩张研发部门,另外一部分用于扩张经营部门. Bina Technology 组建于 2011 年,但是这家团队的开业却在2013年.组成创业团队的成员都学识渊博,他们都是来自斯坦福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大数据或生物信息.是的,这个团队的目标就是想融合生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

宝德董卫屏:中国的行业云更值得关注

据思科公司的研究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将有69%的美国人拥有五件以上的联网设备,而联网设备使用量将达150亿台. 随着智能设备的飞速发展,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接入了互联网.在今年的IDF 2012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在开场白时候就表示,今年的关键词包括:协作.创新.PC.个人计算.数据中心.互联.云计算等.并重点突出了互联.个人计算和云计算.由此可见,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互联时代已经到来. 智能设备推动了互联网和数据中心的发展,但爆炸式的增长同样带来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