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刀马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手机游戏的发展也是进入一个新阶段,一段时间沾上手机游戏概念的股票在资本市场被炒作的是风水水起,可谓是鸡犬升天。不过,笔者观察到,37游戏(原37wan)在迅猛发展手游的同时,也依旧看好页游的发展,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37游戏(原37wan)运营游戏数量150款;游戏开服数量14700服;页游平台里营收规模除腾讯以外排名第1。其中,2013海外网页游戏业务表现为:海外总运营页游产品数50余款;海外页游总注册用户数达2000万;海外页游总开服数1800服;海外页游最高同时在线15万。台湾页游市场份额排名第1;台湾累计开服数900服;台湾总注册用户数1000万;韩国市场最高市场份额15%。
很显然,37游戏(原37wan)的海外页游业务进展很快,台湾、韩国市场突破较大。此外,在手游市场37移动游戏也开始布局。在2013年已经实现了月流水2000万的成绩。在页游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也开始布局手游市场,二者相辅相成的发展是37游戏(原37wan)的期待。37游戏(原37wan)总裁李逸飞表示:“走向国际是游戏企业必然的发展趋势。从行业的角度来说,37游戏(原37wan)所在的网页游戏和移动游戏市场都是出口形势非常好的行业。”
除了对手游的期待和布局之外,我们看到37游戏(原37wan)还在继续加大对页游的布局,尤其是进入海外的布局更加精准化。近日,37游戏(原37wan)以210万美元的高价将域名37.com收入囊中,并将带着全新的域名强势进军国际页游市场。这也是迎合国际市场对域名记忆的一种特色,以简单简约的形式夯实用户的口碑。
为了能够带来更好的游戏产品,37游戏(原37wan)还成立了业内首个针对年轻开发者团队的扶持基金,众所周知,年轻团队在创业之初,都会遇到资金、经验甚至是技术上的困扰,开发者扶持基金的成立能够为年轻团队提供一个成功的机会。
众所周知,现在手游的发展非常快速,但是其中的泡沫也不小,而且手游的出现也不见得就是页游的消失之时。事实上,联想到几年前页游对端游的冲击。当初页游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也认为端游将死。但事实上,端游如今依然占据了中国游戏市场63%的市场份额。如今手游兴起,有人说页游的日子将走到尽头。笔者也不认可。虽然资本会逐渐向手游转移,但是已经形成规模的页游市场已经有了自己的造血功能,资本历来是最大限度逐利,当手游兴起的时候,转移战场可以理解。但不是说资本的转移就可以让页游市场直接消亡,这也是不现实的。
我们看到37游戏(原37wan)在页游市场的火爆就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几亿的用户群体,玩家习惯培养等不会因为页游市场被看衰而受到影响。所谓移动游戏代替页游也不过是一厢情愿。即便4G能够解决网速与流量问题,小屏幕与大屏幕的体验差异,移动与固定端对玩家不同时间的占领也决定了二者构不成取代关系,顶多是一定程度的吞食和补充。如果能够精品化布局,更加精准定位,页游的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
当然,页游的发展也会遭遇一定的瓶颈。可以预见的是,页游的发展将呈现小而精的发展,集中度会加强。随着一些资本的撤离,以及游戏开发者对手游市场的转型。页游的产品数量将出现一定的降低。产品数量的下滑将带来行业集中度的加强,用户将更多的集中于少数几款精品页游之上。对于一些经典的游戏将得到加强,因为他们的用户锁定更强,忠诚度也更好一些。
众所周知,中国页游产业的模式是“工作室 平台”方式,工作室制造页游,平台或者说渠道商进行运营与推广。这样就需要更多的精品策略,37游戏(原37wan)对青年创作团队的扶持就是一个布局未来的举措。当页游开始往少而精的方向发展时,竞争开始往产品质量、玩家体验方向发展。这恐怕是37游戏(原37wan)还继续期待页游的发展空间有一定的关联。市场的发展注定了不会一沉不变,在改变中寻求更多的机会,当大家都看好手游的发展时,反起到而行之,或者同步布局,在更大的游戏市场寻找机会才是一个企业,一个平台发展的良策。在这方面37游戏(原37wan)圈定海外市场的发展规划和布局,希望通过两条腿走路,一是手游,二是页游,继续领衔游戏市场的导向作用,这一点也是很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