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为何被人们恐惧

虎嗅注:原文来自 MIT Technology Review,虎嗅编译。

几年前,有次我和一位正在创业的朋友喝咖啡。当时他刚刚过了 40 岁生日,父亲生病了,又经常背痛,他觉得自己被生活压得透不过气。“别笑话我,”他对我说,“我可是盼着奇点来临拯救我呢。”

我的这位朋友在科技行业工作,他目睹了微处理器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崛起。即便是在中年危机来到之前,想要让他相信机器智慧超越人类——也就是被未来学家称之为奇点的那一刻——也不是那么难。一种博爱的超级智慧或许能够迅速以更快的速度分析人类的基因密码,破解人类永葆青春的秘密。即便做不到这一点,或许至少能弄清楚如何解决背痛的问题。

但是如果它没有那么友好会怎样?牛津大学未来人类学院主任 (Future of Humanity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尼克•博斯特姆 (Nick Bostrom) 在他的新书《超级智慧》(Superintelligence) 中描述了下面一种情况,这段内容也引发了一场有关未来人工智能的激烈辩论。试想一台我们可以称之为“纸夹最大器”(paper-clip maximizer) 的机器,它的程序被设置成生产尽可能多的纸夹。现在我们假设,这台机器变得超级智能了。因为其目标已经设置好,它可能会接着自己决定生产新型的、更有效率的纸夹制造机——直到有一天,就像米达斯 (King Midas) 一样,它从本质上将所有东西都变成了纸夹子。

不必担心,你可能会说:我们只要将其程序设置成生产 100 万个纸夹之后立刻停止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这台机器在生产了纸夹之后,又自己决定去检查制造的产品怎么办?检查计数是否准确怎么办?这台机器要变得更智能才可以确认这些问题。这台超级智能机器生产了一些还未被发明的粗糙计算材料 ——称之为“计算质”(computronium) 并将其用于判断每个疑问。但是每一个新的问题又随着接踵而来,如此反复,直到整个地球都转化为“计算质”。当然,除了那 100 万个纸夹之外。

博斯特姆并不认为“纸夹最大器”会发展成和上述情况一模一样,这只是一个思维试验。人们进行这种试验是为了说明,即便是再仔细的系统设计也可能无法控制机器智能的极端情况。但是他坚信超级智能会形成,并认为这种智能能发挥伟大的作用,但是也会自己决定不再需要周围的人类。

如果这种说法听起来让你觉得很荒谬,你不是一个人。机器人专家罗德尼•布鲁克斯 (Rodney Brooks) 就是批评者之一,他表示恐惧人工智能会失控的人误解了我们所说的电脑在思考或者电脑变得更智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博斯特姆描述的所谓超级智能来临的日子还很远,甚至大概不可能实现。

但是却有许多有智慧有思想的学者同意博斯特姆的看法,表现出担忧。这是为什么呢?

自我意志 (volition)

“一台电脑能够思考吗?”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忽略了计算机科学。1950 阿兰•图灵 (Alan Turing) 提出一台机器能够像小孩子般思考;编程语言 LISP 的发明者约翰•麦卡锡 (John McCarthy) 在 1955 年提出用“人工智能”定义该领域。随着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的人工智能研究者开始使用电脑辨析图像、翻译语言并理解代脉之外的自然语言指令,一种认为电脑最终会发展出能够说话以及思考的能力——并且会做坏事——的看法,在主流大众文化中开始出现。电影《 2001 太空漫游》(HAL from 2001: A Space Odyssey) 和 1970 年的《巨人:福宾计划》(Colossus: The Forbin Project) 都出现了一台大型电脑将世界带到核毁灭边缘当中的剧情。同样的剧情在 13 年后也出现在《战争游戏》(WarGames) 当中,1973 年的《西部世界》(Westworld) 当中,机器人失去控制开始杀戮人类。

就在人工智能研究距离远大目标还相聚甚远的时候,资金支持开始枯竭,“人工智能的冬天”来了。即便如此,智能机器在 19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科幻作家中仍旧受到欢迎,正是科幻作家维纳•温哲 (Vernor Vinge) 让奇点这个概念大众化并流行。还有机器人研究学者汉斯•莫拉维克 (Hans Moravec),工程师/创业者雷•库兹维尔 (Ray Kurzweil),他们三个人认为:当电脑能够独立思考不同的目标实现方法时,很可能会具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这样它就能够改变软件,让自己变得更智能。不久之后,这种计算机将能够设计它自己的硬件。

正如库兹维尔所描述的,这种情况会开始一个美丽的新世界。这种机器将会具有洞察能力和耐心 (以万亿分之一秒计) 解决纳米科技和空间飞行中的问题;它们能够改进人体条件,让我们把自己的意识上传,变成一种永生的数字形式。智慧将在宇宙中自由传播。

你也可以找到和这种阳关乐观派恰恰相反的论调。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就曾警告,因为人类无法在与高级人工智能的竞争中胜出,奇点“可能是人类末日的同义词”。在阅读了《超级智慧》一书之后,伊隆•马斯克 (Elon Musk) 发 Twitter 消息警诫世人,之后他向未来生命研究所 (Future of Life Institute) 捐赠了 1000 万美元。这家机构的目标就是要“努力排除人类现在面临的危机”(working to mitigate existential risks facing humanity)。

现在还没有人表示类似这种超级智能的东西已经存在了。实际上,我们还没有这种通用的人工智能技术,甚至是一个清晰的技术实现路线方案。人工智能领域最近的进展,从苹果的自动化助手 Siri 到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全都暴露了科学技术的严重缺陷:这两个产品都遇到了从未碰到的局面。人工神经网络能够自己学习判断照片里的猫,但是它们要看过成百上千副照片才行,而且对猫的判断准确率比一个小孩儿更低。

这也是诸如和布鲁克斯一样批评观点的来源,即便人工智能令人印象深刻——和早先的电脑能够做的事情相比——比如能够判断出图片中的一只猫,但机器并没有自主意志 (volition),它不知道和猫类似的东西是什么,照片里描述的是怎样一种情况,也无法做到拥有人类不计可数的洞察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智能机器,但是想要实现博斯特姆想象中的场景,还需要太多太多的工作要做。即便那一天真的出现了,智能也并不一定会带来感知能力。基于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就推测超级智能将会到来,就好像“看到更多高效内燃机引擎出现就立刻判定曲速引擎 (warp drive) 马上会来一样。”布鲁克斯在他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完全不需要担心“邪恶的人工智能”(Malevolent AI) ,他说,至少在未来几百年里是如此。

保护措施

即便超级智能出现的机率和时间要很久,可能不采取措施也是不负责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教授司徒特•拉塞尔 (Stuart J. Russell) 与博斯特姆怀有同样的担心,他与库兹维尔在谷歌的同事彼得•诺维格 (Peter Norvig) 合著了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一书,该书二十年来一直作为人工智能的标准教科书。

“有许多本应该是很聪明的公共知识分子现在完全不知道正在发生什么,”拉赛尔告诉我说。他指出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在过去十年里非常可观,公众对其的理解还限于摩尔定律 (Moore's Law),而实际上现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是基础性的,在计算机上使用诸如深度学习这样的技术能够让它们自己增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考虑到谷歌、Facebook 还有其他公司都在积极主动研发智能的“学习型”机器,他解释说“我认为有一件人类不应该做的事情是,在考虑清楚可能的潜在危险之前,不要尽全力去制造这样一种超级智能机器。这样做有点不明智。”拉塞尔做了一个比较:“这就像合成试验。如果你问一个研究员他在做什么,他们会说在搞容器反应物。如果你想要无限的能源,你最好控制住合成反应。”同样的道理,他说,如果你想要无限的智能技术,你最好搞清楚怎样让计算机和人类需求一致。

博斯特姆的书就是一个研究报告。超级人工智能将会是全能的,它怎么做完全取决于我们 (也就是,工程师们)。和任何一个父母一样,我们必须要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一定的价值观。不能是随便什么价值观,而是那些以人类最佳利益为本的价值观。我们基本上是在告诉一个神要如何对待我们。那么如何进行呢?

博斯特姆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思想家利泽•尤德考斯基 (Elizer Yudkowsky) 的一个想法,即“连贯推断意志”(coherent extrapolated volition)——即从所有人当中持续发展 (consensus-derived) 出的一种“最佳自我”(best self)。我们希望人工智能可以带给我们富饶、幸福、满足的生活:治愈背痛的疾病,帮助我们移居火星。考虑到人类从未完全在任何一件事上达成共识,我们将会需要在某一天为自己做决定——为全体人类做最佳的决定。那么我们如何将这些价值观设置成超级智能里的程序呢?怎样的数学可以定义出它们呢?这些都是问题所在,而博斯特姆认为,研究学者们现在应该开始着手解决了。他认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本质课题”。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现在还没有理由为了恐怖的机器人而担心。我们尚未实现哪怕有一点接近超级智能的技术。不过还要强调的是,世界上许多最大的科技公司都在投入资源,想要让他们的电脑更智能;一种真正的人工智能技术会给这些公司带来难以置信的优势。他们也应该考虑到这项技术潜在的不足,并且想办法避免它们。

在未来生命研究所的网站上,有这样一封公开信。这封信并没有对可能存在的灾难发出警告,而是呼吁有更多研究能够收获人工智能技术的成果“同时避免潜在的问题”。这封信的签名者除了人工智能领域之外的人士比如霍金、马斯克和博斯特姆之外,还有一些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 (包括顶级人工智能学者丹米斯•哈撒比斯)。

毕竟,如果这些学者们设计了一种人工智能却又无法实现最佳的人类价值观,那么说明他们还不够聪明,连自己的作品都无法掌控。

时间: 2024-08-30 13:50:26

人工智能为何被人们恐惧的相关文章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着力突破与创新 实现超越与引领

提 要 2016年3月,围棋人机大战的结果,在舆论界激起了惊涛骇浪:在科技界也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把握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规律,探讨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众多人工智能同行的支持下,由本文作者出面申请了一次高层战略研讨会,这就是以"发展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创新"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与会者同气相求.同心协力,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以纵览全球的视野,通过深入的研讨和论证,凝聚了诸多宝贵的共识,形成了直送中央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国人工智能的专家建议>.本文简要介绍

揭秘”香山会议”:发展人工智能建议直通中央

提要 2016年3月,围棋人机大战的结果,在舆论界激起了惊涛骇浪:在科技界也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把握人工智能的发 展现状和规律,探讨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众多人工智能同行的支持下,由本文作者出面申请了一次高层战略研讨会,这就是以"发展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创新"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与会者同气相求.同心协力,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以纵览全球的视野,通过深入的研讨和论证,凝聚了诸多宝贵的共识,形成了直送中央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国人工智能的专家建议>.本文简要介绍

人工智能恐惧,只是害怕被机器统治

最近对未来科技的讨论热度不减,先是马斯克多次警告机器会杀死人类,而后是先后上映的<超体>与<星际穿越>,虽然现实科技与电影中还相差很远,不少人却已难掩对人工智能的恐惧之情.科技的进步让机器不断智能化,对人类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解放都是一件幸事,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恐惧,不过是害怕被机器统治罢了. 人创造了机器,反而让机器来统治人类,从心理和道德上来说都难以接受.那么人类为何不肯接受由更理智的机器来统治这个世界呢?其实按照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很容易解释.从夏初到清末,华夏文明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崇尚

[译]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恐惧

几年以前我和一个刚刚创业的朋友品茶小聚,他刚过不惑之年却饱受背伤之苦,父亲也疾病缠身,一切痛楚让他觉得被生活所拖累,尝尽命运捉弄之苦."不怕你笑话",他提到,我现在真是"四处拜佛,以求得上天保佑有奇迹降临我身". 我的朋友浪迹科技圈,亲眼见证了微处理器频繁迭代更新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但那也不足以让他确信,在他发生中年危机之前--机器的智慧会超越人类,这才是未来学家称之为见证奇迹的时刻.一个善良的超级智能可以快速地分析出人类遗传密码并解开永恒青春的秘密,或者至少它可

人工智能要这样玩才有戏,战略规划篇

一.前言        其实很想写这么一个文章,缘起是涂鸦和度秘事业部的成立,有触动,也有感悟.陆老大够直接,够犀利.也希望一个好的开始,能终成善果,让狼厂在人工智能领域真正雄起. 二.移动之痛     盘点狼厂的历史,PC时代的崛起和移动时代的落寞,其根源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原因:   (1)占领   (2)痛点     PC时代,占领了用户桌面,解决了用户痛点,所以成功:移动时代错失了机遇,错失了占领用户手机的机会,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入口分析,其中浏览器.APP.搜索引擎三分

深度|人工智能会有多强大?谷歌AlphaGo不过是惊鸿一瞥

 谷歌的人工智能系统刚刚在围棋游戏中击败人类大师,围棋是一个有着2500年悠久历史的竞赛游戏,较之国际象棋,其策略和智力复杂程度呈指数级增长. Bostrom是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出生于瑞典,近期畅销书<Superintelligence: Paths, Dangers, Strategies>让这位教授声名鹊起,他在书中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好处,也提出这样的主张,一台真实的智能计算机能加速人类灭亡.倒不是说他低估了谷歌围棋机器的力量.他只是认为,这并不一定是一次巨大飞跃.Bostrom指出,多年来

人工智能+呼叫中心来了 —— �为保证服务质量,您的通话可能被录音”不再是空话

说起拨打客户服务热线或者其它客服中心电话,那通常可不是什么好的体验.一些客户服务热线广受争议,以至于很多人宁愿自己去解决问题也不愿意去找他们帮忙. 但是所有的这些可能会随着商业公司使用先进的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AI)技术而结束.这些技术能够改善客户体验,并且有望为公司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数据即财富 你可能很熟悉拨打客服电话之时听到过录音的提示话语"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您的通话可能被录音".但是越来越多的公司现在开始意识到,这些录音要比想象中更有价值. 这一切有赖于自然语言处理技

网络战:人工智能开启机器黑客新时代

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黑客还真就未必是人类了.人工智能(AI)具有颠覆网络安全前景的技术,也许在某天就成为了易上手的黑客工具. 今年8月,受美国国防机构DARPA赞助的网络挑战赛CGC,就揭开了AI力量的面纱一角.7台超级计算机相互对战,显示出机器能确实查找并修复软件漏洞. 理论上而言,该技术可被用于完善代码,清除可被利用的编程漏洞.但若该力量被用于恶意目的又会怎样呢?网络防御的"希望之星"也有可能为黑客新时代扫清障碍. 潜在的危险 比如说,网络罪犯可能利用这些功能来扫描软件中的未

15个新科技将在2017年大爆发,人工智能只是冰山一角

2016-12-08 来源:特赞Tezign 技术所带来的革命性体验,一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无人机.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好多词汇你已经听到耳朵起茧,但这些技术究竟还有哪些可能性,你也许并不知晓.著名设计咨询公司frog"掐指一算",预测了15个可能在2017年对世界产生持续影响的技术趋势.不紧跟这些技术趋势,或许很难让企业在消费者群体中持续领航.至于准不准,来年就知道啦! 耳朵怀孕了!音频交互技术登场  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人机交互主要是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