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审计署驻兰州特派员办事处着眼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新背景,努力培养审计人员的大数据意识,提高分析能力,规范数据管理,切实提高信息化水平,助力审计成果再上新台阶。
转换思维,树立大数据分析意识。为适应大数据时代下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该办要求审计人员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一是转变对审计数据分析功能的认识,深刻认识大数据对审计组织方式、思维方式和取证模式等方面所带来的变革,牢固树立大数据意识,拓展数据分析应用范围,创新数据分析技术方法,强化数据分析深度,切实贯彻刘家义审计长“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二是转变工作思路,增强运用信息化技术判断、核查、评价问题的意识,从单点离散审计向多点联动审计转变,从单一的现场审计向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转变;三是转变审计模式,将问题集中到数据分析室,由业务骨干和计算机技术人才共同组建数据分析团队,集思广益,集中分析,分散核查,为现场审计“导航”和“定位”。
摩厉以须,提高审计人员分析能力。为解决审计数据量和数据种类日益增加、数据结构日趋复杂使得数据分析越来越难的问题,该办充分利用办内资源,学练结合,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一是由计算机处业务骨干授课,从编程、数据库高级技术等方面对数据分析人员进行培训,着力解决数据整理、分析利用中的难点问题。二是以服务审计项目为出发点,对数据分析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总结点评,拓展审计人员的数据分析思路。三是结合审计项目和数据特点,认真研究审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研究财政数据的“五个关联”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数据贯通等,鼓励审计人员勤学苦练,从数据流还原业务流,多思考、勤练习,力争取得新突破。
规范管理,提高数据管理水平。为规范和加强数据管理,确保数据安全、使用规范,该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数据管理新模式。一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按照审计署的要求和规定,该办先后出台数据管理使用、设备管理和安全保密管理等方面制度10余项,规范审计项目数据分析和数据数据的管理工作,从制度层面保证数据管理安全。二是不断创新数据管理方式。该办自主开发数据管理等机关事务于一体的信息化系统,做到了数据采集和保管有专人负责,数据分发有记录,严格实行审计数据管理责任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高管理效率,简化使用流程,形成了便捷、有序、安全的数据审批、使用机制。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