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的大众点评年会,CEO张涛换上了赛车服。这几年他扮过美猴王、跳过广场舞,上个月我还见过他扮圣诞老人。唯有这一次他的扮相带有某些政治目的。 过去的2014年,是大众点评的
2015年的大众点评年会,CEO张涛换上了赛车服。这几年他扮过美猴王、跳过广场舞,上个月我还见过他扮圣诞老人。唯有这一次他的扮相带有某些“政治”目的。
过去的2014年,是大众点评的“激情之年”强调“执行力”,被张形容为“高速换胎”,用赛车服诠释这些再合适不过了。
这个扮相提醒我,是时候想想那些激光灯下的公司2015年要做什么了。尤其大众点评,2014年一路狂奔。这速度来自技战术的成熟还是酒驾,还需2015年观察。
张涛显然比我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没把狂奔当成点评2015年的目标,而是强调“服务”。张涛称, 2015年,点评会变得越来越强悍,但是单靠“执行力”还远远不够,需要让用户、商户、内部用户多方满意、多方共赢,因此,2015年,大众点评上下将强调“用户第一”和“服务精神”。
张涛这么做绝对不只是因为和美团越来越激烈的团购大战。双方对决正酣的时候,出奇制胜的妙招是用第三支奇兵直接颠覆战局。点评也想做这件事,用更上层的商业模式,把O2O的目的实现,顺手把团购颠覆了。这在逻辑上成立,因为颠覆Google的绝对不是另一个Google。
现实环境又让点评不能不打团购大战。张说:“整个行业还有七年十年以上的快速增长机会,但在接下来两到三年,会是整个行业定局的两到三年。”这也是为什么竞争变得如此越来越白热化,越来越多资本疯狂地进入这个行业,每个人都拼的你死我活。O2O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如此,而且期间参与者会获得巨大的人口红利,不玩就被边缘化了,他还得这样去抓用户。
团购的弊端张涛其实早就看到了。在吃喝玩乐行业,团购摊薄了商户、行业的利润,这显然是不健康的。商家没办法长期依靠团购生存下去,最多只是把团购作为一个业务上的补充,类似于唯品会、聚划算和淘宝的关系,团购作为清库存和拉新客的一种手段,但是团购在商户营销费用上的比例不应该占收入超过20%,不然可能都有问题。对于点评,注重的是平台上的生态,注重中长远的合理性,如果任何一个模式对生态内任何一方有伤害,例如团购长期来说对商家是有伤害的,这就不是点评特别愿意去做的。
所以团购对大众点评的意义被拆分成了三块。1、有效的优惠2、交易闭环中数据来源3、部分收入来源。
大众点评找到的更高级的玩法是导流。但这时的导流比PC时代BAT的导流更高级,因为有现实的交易数据形成闭环。点评想做服务业的淘宝,大淘宝目前最主要的收入还是广告,这也不妨碍阿里有了两千多亿美元的市值。轮到点评,因为有交易数据,实现按交易分成也不是不可能的。
之前的“大众点评故布团购疑阵,暗自去团购化”发出后,有人质疑这是它团购玩不转了。但我不这样认为。有些商业模式千百年就是这样的,万变不离其宗,导流就属其中的一种。只不过不同年代玩法会有不同,团购只是其中一种,把它当成O2O的全部的确是太窄了。
但必须得承认,越浅显易懂的商业模式,玩转的难度就越大。点评一直希望商户能按需付费,必须保证平台有很大的流量和精准的匹配手段。据此,点评也推出了O2O效果广告产品。目前,在大众点评大推广业务事业部,核心都是做O2O效果广告业务。
据点评的一份资料测算,2015年吃喝玩乐相关的O2O大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导流生意说起来简单,点评到底要怎样做?
很多年前,张涛就说过,移动互联网是个竞合行业,没有人能一口把蛋糕全吞下。所以合作和流量共享将是他们的主要玩法。
在O2O行业,各方的参与者都有自身的优势。例如在酒店行业,目前点评与OTA进行合作,目前是OTA最大的流量来源;例如电影行业,点评也会倾向通过合作,比如和光线合作,与《匆匆那年》合作就是一个范本。电影片方更多是希望通过一个点评平台,能够触达更多有价值的用户。这就是《匆匆那年》为什么把点评作为一个合作伙伴来对待的原因。未来,点评会继续往这块走,与上下游之间建立更好的合作方式。
所以导流模式也是个更聪明的玩法。它将使得合作大于竞争,毕竟战局这么激烈,抢了别人的饭碗树敌太多也不是好事,兄弟们一起赚钱不是挺好嘛!
黑豆的微信公众账号也叫“黑豆”(heidouyy)邮箱是yuanyin(at)36kr.com
如果有时间,我想多在这个时候想想那些明星公司的2015年,也欢迎你们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