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与乌鸦(CIO管理札记之三十五)

  依照中国传统习俗而论,喜鹊是报喜鸟,乌鸦则是凶讯鸟。提及喜鹊与乌鸦,是我在构建企业多层级信息门户、琢磨如何用IT手段支持完善内部信息与沟通体系而引发的联想。

  不少专家在分析中外“大企业病”时都指出内部">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充分、不准确是症状之一。在这方面,其实CIO与IT部门有不少可作为的空间。

  如果一家企业经营得不错,拥有知名度和美誉度,总会得到社会认可,在这样的企业工作,员工会比较有荣誉感。然而一个企业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高层管理者将企业一时的成功主要归结于自身能力与水平,因而自我感觉甚好,再加上缺乏自知与自律,会不知不中自大起来,久而久之,内部就会形成一种报喜不报忧的人文环境和工作氛围,难免导致领导者只愿意听、也只会听喜鹊报喜,不喜欢或听不到乌鸦比较刺耳的声音。在这种选择性接受信息的态度之下,如果企业又缺乏运作正常的内控体系、没有必要的监督和制衡的话,恐难规避出现大的风险、甚至危机。

  这次国内“毒奶”事件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不过,我觉得相关乳品企业内部信息与沟通体系不健全、运作管理低下是重要原因之一。危机当头,这些曾多次荣登各类排行榜的“著名”企业员工想必是别有滋味在心头,他们其实最终也是这种逾越社会公众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底线、导致全行业出现信任危机的受害者。

  按照国内现行企业内部控制的标准和规范,企业内控体系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5大要素。我认为,其中内部环境和信息与沟通是其他要素的基础和条件。企业如果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内外部信息收集、分析、处理、传递和反馈体系,确实很难保证信息及时准确沟通,进而也无法促进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防范并控制经营风险。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认为,企业正视自身的合法合规经营问题、自觉接受必要的监管并建立决策制衡机制,同样也有利于降低非理性的人为因素所带来的经营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成熟的表现。

  最近,张瑞敏在回答“如果海尔没有张瑞敏是否还能继续辉煌”时,他一再强调一方面自己要不断提升决策能力、理解和分析水平;另一方面,他指出包括海尔在内的所有中国企业都需要加紧企业的流程化、信息化、制度化建设,尽早改变过于依赖“人治”的不安全局面。

  企业内控体系所涉及的“信息与沟通”,除了内部信息,还有外部信息。在互联网四处渗透的今天,如何快速应对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危机,日渐成为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互联网商业环境与传统商业环境差异甚大,它奉行的是双向透明的信息规则,好名声想传播开来不易,却能在极短时间内以近乎零的成本将负面消息放大无数倍传播出去,甚至会快速摧毁企业苦心经营多年树立的品牌形象。而这些外部“乌鸦”可能是喜欢凑热闹、爱起哄的普通公众,或者是心怀叵测的谣言惑众者,也有可能就是竞争对手雇佣的专业网络写手。对此,企业要尽快提高认知和重视度,建立其长期、常规的应对机制。CIO和IT部门可以协助企业公关部门采取诸如关键字订阅等情报监测手段,及时在企业外部门户上发布正面信息,并与专业网络公关或营销公司合作在互联网做出及时、快速应对,引导视听、消除或降低负面信息对企业品牌形象的伤害。

  我曾看到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多数优秀西方企业的领导层特别需要“内部局外人”,他们来自公司内部,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超然于公司传统、思维模式和惯常做法,能保持局外人的客观性。这样的“内部局外人”往往长着“乌鸦嘴”:其意见和观点有些像乌鸦叫,听起来不太顺耳。我觉得,这种管理理念颇值得借鉴,企业想构建有效的信息与沟通体系,一定要从企业文化这个根本着手。由于人的自我保护本性会让任何一名员工即使在明显有利于企业的事上也保持沉默以求平安,而只有企业文化让员工真正意识到畅所欲言所付出的代价远远低于自己的实际收益时,企业内部信息与沟通体系才有真正的基础。当然,这还需要企业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和奖惩等配套制度。

  众所周知,安逸的生活容易使人缺乏斗志,“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即使企业的经营状况还不错,高层管理者依然要经常听听“乌鸦”还在吗、“乌鸦”叫时是否能及时听见、是否存在允许“乌鸦嘴”的制度体系和文化。

时间: 2024-07-30 09:14:23

喜鹊与乌鸦(CIO管理札记之三十五)的相关文章

聪明与智慧(CIO管理札记之三十九)

我不清楚企业界对CIO与IT人员是否有所谓的"刻板印象",估计一般人会认为IT算新兴的高科技,技术含量比较高,搞IT的人大体比较聪明.智商不低.可是真正在企业长期从事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4354.html">信息化管理工作,难免就会发现,一帮不笨的人所做出的事不见得件件都漂亮,有些事回头看看也许还挺蠢的.可见,聪明人与有智慧的人并不是一回事. 一位CIO同行曾介绍过其一段亲身经历:他们企业因组织变革,管理权限

IT治理与内控(CIO管理札记之三十四)

在一次全国性的CIO会议期间,有位CIO同行曾经跟我说他们企业包括总裁在内的董事会成员根本没有意识到企业的日常运营已在高度依赖信息系统,而企业却对IT的投资风险.转移成本.投资收益和商业价值等问题没什么概念.缺乏关注,更无具体要求.此外,董事会并没有像对财务管理定期审计那样有真正意义上的IT监管,这样的高层理念决定了这家公司严重缺乏IT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管理经验.当时,我与在场的一位企业董事长.一位管理咨询公司的高管经过一番争论.辩论和讨论后,认为该企业的董事会在IT治理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职.

“过冬”与练功(CIO管理札记之三十八)

近期,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这与国际国内的寒意阵阵的经济气候颇为相合.近几个月来,国内CIO同行们都在议论同一个话题--如何"过冬"?尽管大家各有应对招数,但共识也有--认清形势.认真反思.练好内功. 相信除了少数行业,绝大多数完全竞争性行业内的企业都会受到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强烈冲击.与环境相契合,CIO与IT部门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除了密切关注企业与行业的整体态势外,CIO和IT部门应该比以前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关心企业的主营业务经营状况,认真理解企业应对环境变化所采取的任何战

平级交往(CIO管理札记之十五)

CIO 在企业内部除了与上沟通外,更多的沟通对象是重要的服务对象.平级同事,如业务部门或职能部门的领导,与他们的沟通和交往难度不亚于与上沟通.在我看来,CIO 在平级沟通碰到的客观难点主要有: ● CIO 的服务职责可能要大于管理职责,或者说责任大于权力,手里的"牌"比较少,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6247.html">议价能力比较弱: ● 如果IT 应用比较深入,CIO 了解或掌握的业务和管理信息较多,人家对你

管己理人(CIO管理札记之三十三)

刚刚从专业岗位走上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7134.html">管理岗位的"菜鸟"经理常常为如何管人发愁,总觉得IT类知识型员工很难管,不得要领.我也是在十几年的管理实践之后才发现,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型员工,本性上讨厌被管.彼得·德鲁克曾说:"管理不是管理人,管理是领导人,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知识."查尔斯·汉迪的"平衡公司权力"理念也有类似含义.CIO要

IT部门公司化(CIO管理札记之三十七)

这几年,我曾先后与几家IT企业或其高管交往过,这些企业都是以某个企业的IT部门为主体独立成为原企业控股或参股的法人实体,是IT部门公司化的实例.它们的母公司一般都是非IT企业,不过规模都相对较大或业务多元化. 据我了解,国内大型企业IT部门公司化的原因与运作方式主要有4种: 一是企业业务拓展涉足IT,或投资IT产业,IT应用成为企业新的业务发展方向之一,因此IT部门转变为新的业务单元和利润中心,企业内部IT需求成为原IT部门的辅助业务. 二是企业的核心业务运营或发展高度依赖于IT应用并成为企业的

商务礼仪与交往(CIO管理札记之十六)

可能是做研发时穿牛仔裤.球鞋的习惯成了自然,很多技术出身的人士都有些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但礼仪专家的研究成果和众多职场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9667.html">成功人士的经验都证明:外表.言谈和行为举止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而人际交往能力则是影响职业人士晋升和职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我所知,许多知名大企业已将商务礼仪标准化.制度化了,甚至列为新员工的常规入职培训课程之一.IT员工.甚至CIO理应重视和关注礼仪问题.

走出技术(CIO管理札记之三十一)

前阵,我发现几位相熟的CIO纷纷换了名头,有的是职务变了.有的是管辖的IT部门名称变了.有的则是任职公司变了.由此,大家聊起了CIO自身的职业发展和IT部门职责的调整与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9764.html">发展方向.一场头脑风暴下来,发现尽管身处不同行业,但在信息系统大规模构建完成.转入深化应用.持续改进与优化阶段后,IT部门的职责定位已经成为不少CIO的挑战:是固守技术,还是向外拓展,又如何拓展. 我有一位CFO朋友曾私下跟

人治与法治(CIO管理札记之四十)

有资料指出,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40年,一般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为11年,美国的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7年,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0年,而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约为8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则不到4年.这些数据说明多数中国企业家打造"百年老店"的梦想仍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另一方面,也说明绝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士的职业生涯是在不止一家企业渡过的.这也就应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何况许多中国企业的"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