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福利最重要(CIO管理札记之三)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话地球人都知道。

   中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忌讳过于关注金钱财富,特别是知识分子、读书人。我曾经商多年,自认为“金钱观”比较开放、客观和豁达——只要是合理合法的收入,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大可理直气壮地拿;也知道薪资福利是IT员工的核心职业诉求之一,很理解年轻人对收入的关注。即使这样,我遇到那些从外企招聘来的年轻IT员工在录取前,一定要弄明白自己应聘的岗位详细薪资福利时,仍然觉得不太舒服,大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吧。

   多年来,中外众多企业的管理实践证明,薪资福利依然是最重要的人才激励因素和手段,仅对薪资福利不太满意虽然不会使员工马上离职,但对工作绩效肯定有影响。如果没有一定竞争力的薪资福利,肯定不太容易招聘到需要的员工。目前,国内IT人才总体上短缺的环境下,CIO得费点儿心思琢磨这个问题。

   确定薪资当然要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基础,还需要考虑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和内外部公平性,通俗地讲就是薪资“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前者好理解,后者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公平永远是相对的,个体认知有差异,极少会有人认为薪资太高。

   据我和公司人力资源部调查,国内IT企业一般对普通员工实行当年当期兑现为主、年薪基本明确的薪资制度——平时有项目奖金、年底有双薪,有些企业还有年终奖金,但不固定。另外,高管还有股权或内部期权等长期激励措施,上市公司高管有期权,但实际收益也差别甚大。在同一地区,IT业从业人员总体平均薪资水平一般也高于传统行业同等资历的员工,且薪资行情波动比较大。

   传统企业薪资制度多是以行政管理级别和资历为基础建立的,与IT行业的薪资“行规”、薪资水平有较大差异,CIO要考虑的是企业现行薪资福利体系如果不利IT员工的招聘和留任,应如何改进、完善?在明确了IT部门的每个具体职位,该如何使员工在专业通道上有清晰发展路径?薪资体系又如何匹配呢?

   这些问题牵涉到人力资源管理的“H型”职业发展通道的理论,其管理理念源于经典的职务升迁定理——彼得原理:“在任何一个职务等级体系中,每个职员都趋于达到自己不能胜任的更高级职位”。H型职业发展通道的设立有助于延长员工的有效职业生命周期,即同时设计好行政管理和专业人士职位两条职业路径,让不同类型人才都有成长空间。政府公务员中的非领导职务的设计理念亦基于此道理,我认为这也较适合传统企业IT部门的IT专业人员。

   如果按照信息系统生命周期来区分IT人员的工作岗位,大致可分成开发、实施、运行维护和专业管理4大类。专业管理岗位,如CIO、IT部门经理等,以管理职能为主,需要“杂家”;其他岗位没有行政管理职能,主要职责是对内提供专业IT服务,要具有IT应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专家型专业人士,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并不一定适合或愿意走上行政管理岗位。

   例如,一位软件开发专业的应届生进入IT部门,如果他的专业职位设计通道是:见习开发工程师-开发工程师-资深开发工程师-系统架构师,那么专业薪资体系就要保障他能随着专业职位提升相应地调薪。

   又比如说,一位计算机应用专业出身,从事某个行业ERP实施工作数年的IT“老鸟”,非常熟悉行业业务,CIO聘他任业务分析师。如果这类职位的设计通道是:业务实施工程师-业务实施助理-高级业务实施助理-业务分析师-行业专家/行业研究员,那么薪资体系也要能够匹配,薪资甚至可以超过一定职位的行政管理人员。另外,还要有其他长效激励措施,因为行业应用人才“越老越值钱”。

   至于具体薪资体系,要保证对外有竞争力。我认为,中低级职位要保持不低于本地人才市场同类或相近岗位行情的中上水平;高级岗位应该更高,只有这样才能首先在薪资上保证招得到、留得住人。员工对企业在薪资福利上的诉求和期望有其合理性,如果员工主要因为薪资而意外离去,CIO得付出招人顶岗、辅导培训和磨合等一系列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部门和企业的损失绝对大于他期望的加薪数,这肯定不划算。当然,如果有些人基于价值观的认同差异,特别在乎眼前的直接经济收益则另当别论,最好当初就别招他来,万一当初“看走眼了”,想走就趁早让他走人吧。

   其实,在企业还可以有其他非薪资方面的福利和“非财务类”待遇,如配备公务车/交通补贴或费用报销,购房补贴、优惠或无息贷款,通信费用补贴,额外的商业保险,带薪休假和旅游休假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否完善的表现,也会影响员工的满意度和稳定性。此外,给予特殊机会、破格参与某些重要会议和重大决策也是一种“非财务类”待遇……

   所以,对CIO而言,文章开头那句话可以改为:“薪资福利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科学合理的薪资福利制度是万万不能的!”

时间: 2024-08-01 03:46:06

薪资福利最重要(CIO管理札记之三)的相关文章

管己理人(CIO管理札记之三十三)

刚刚从专业岗位走上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7134.html">管理岗位的"菜鸟"经理常常为如何管人发愁,总觉得IT类知识型员工很难管,不得要领.我也是在十几年的管理实践之后才发现,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型员工,本性上讨厌被管.彼得·德鲁克曾说:"管理不是管理人,管理是领导人,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知识."查尔斯·汉迪的"平衡公司权力"理念也有类似含义.CIO要

IT治理与内控(CIO管理札记之三十四)

在一次全国性的CIO会议期间,有位CIO同行曾经跟我说他们企业包括总裁在内的董事会成员根本没有意识到企业的日常运营已在高度依赖信息系统,而企业却对IT的投资风险.转移成本.投资收益和商业价值等问题没什么概念.缺乏关注,更无具体要求.此外,董事会并没有像对财务管理定期审计那样有真正意义上的IT监管,这样的高层理念决定了这家公司严重缺乏IT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管理经验.当时,我与在场的一位企业董事长.一位管理咨询公司的高管经过一番争论.辩论和讨论后,认为该企业的董事会在IT治理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职.

IT部门公司化(CIO管理札记之三十七)

这几年,我曾先后与几家IT企业或其高管交往过,这些企业都是以某个企业的IT部门为主体独立成为原企业控股或参股的法人实体,是IT部门公司化的实例.它们的母公司一般都是非IT企业,不过规模都相对较大或业务多元化. 据我了解,国内大型企业IT部门公司化的原因与运作方式主要有4种: 一是企业业务拓展涉足IT,或投资IT产业,IT应用成为企业新的业务发展方向之一,因此IT部门转变为新的业务单元和利润中心,企业内部IT需求成为原IT部门的辅助业务. 二是企业的核心业务运营或发展高度依赖于IT应用并成为企业的

喜鹊与乌鸦(CIO管理札记之三十五)

依照中国传统习俗而论,喜鹊是报喜鸟,乌鸦则是凶讯鸟.提及喜鹊与乌鸦,是我在构建企业多层级信息门户.琢磨如何用IT手段支持完善内部信息与沟通体系而引发的联想. 不少专家在分析中外"大企业病"时都指出内部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8653.html">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充分.不准确是症状之一.在这方面,其实CIO与IT部门有不少可作为的空间. 如果一家企业经营得不错,拥有知名度和美誉度,总会得到社会认可,在这样的企业工

走出技术(CIO管理札记之三十一)

前阵,我发现几位相熟的CIO纷纷换了名头,有的是职务变了.有的是管辖的IT部门名称变了.有的则是任职公司变了.由此,大家聊起了CIO自身的职业发展和IT部门职责的调整与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9764.html">发展方向.一场头脑风暴下来,发现尽管身处不同行业,但在信息系统大规模构建完成.转入深化应用.持续改进与优化阶段后,IT部门的职责定位已经成为不少CIO的挑战:是固守技术,还是向外拓展,又如何拓展. 我有一位CFO朋友曾私下跟

聪明与智慧(CIO管理札记之三十九)

我不清楚企业界对CIO与IT人员是否有所谓的"刻板印象",估计一般人会认为IT算新兴的高科技,技术含量比较高,搞IT的人大体比较聪明.智商不低.可是真正在企业长期从事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4354.html">信息化管理工作,难免就会发现,一帮不笨的人所做出的事不见得件件都漂亮,有些事回头看看也许还挺蠢的.可见,聪明人与有智慧的人并不是一回事. 一位CIO同行曾介绍过其一段亲身经历:他们企业因组织变革,管理权限

“过冬”与练功(CIO管理札记之三十八)

近期,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这与国际国内的寒意阵阵的经济气候颇为相合.近几个月来,国内CIO同行们都在议论同一个话题--如何"过冬"?尽管大家各有应对招数,但共识也有--认清形势.认真反思.练好内功. 相信除了少数行业,绝大多数完全竞争性行业内的企业都会受到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强烈冲击.与环境相契合,CIO与IT部门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除了密切关注企业与行业的整体态势外,CIO和IT部门应该比以前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关心企业的主营业务经营状况,认真理解企业应对环境变化所采取的任何战

《CIO管理札记》系列文章目录

知识员工的诉求(CIO管理札记之一) 弹性部门(CIO管理札记之二) 薪资福利最重要(CIO管理札记之三) "四有"IT 员工(CIO管理札记之四) 招到合适的人(CIO管理札记之五) 阅人经验谈(CIO管理札记之六) 员工入职指导(CIO管理札记之七) 培训之道(CIO管理札记之八) 培训你的主管(CIO管理札记之九) 在职学什么(CIO管理札记之十) 职业心态导引(CIO管理札记之十一) 年中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7333.

“四有”IT 员工(CIO管理札记之四)

企业用人是否"以人为本"的一个通俗解释就是,"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候在合适的岗位上",即人岗匹配.问题是企业要用"合适的人",得先界定什么样的人才是合适的?CIO需要思考的是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什么样的员工好用? 我负责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以来,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大.IT系统越来越复杂,应用也越来越深入,人才需求迫切.于是,我年年招人,既招应届毕业生,也招在职的:既从公司外招,也有内部招聘,年年也都有人离职.我看着留下的员工.想想走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