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计算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云存储的认识也逐渐的广泛,无论是部分企业还是部分个人,都已经将数据存储到了云端,不过云端的数据存储是否安全发人深思。
就在近日,就出现了一些对云存储安全性不利的消息。8月6日,盛大云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声明,称因为无锡机房的一台物理机本地磁盘损坏,导致个别用户数据丢失。然而,这条公告一经发出,就立刻引起了较大的用户质疑。网友纷纷指责,“盛大云为什么主机都不备份,还需要用户自己备份。”甚至有人认为,这给国内云计算厂商敲响了警钟。无独有偶,8月7日,苹果iCloud云存储被黑,竟轻而易举的让黑客得手,“一秒钟”入侵系统并删除所有资料。更令人瞠目的是这起“黑客攻击iCloud系统”事件的调查结果:该黑客通过苹果公司的技术支持和社交网络的调查答对了所有安全问题,得以修改iCloud密码、删除资料等。由此可见,苹果公司应当对这起事件负很大一部分责任,另外福布斯也建议苹果对此事尽快进行有效处理。最终苹果也在第一时间做了反应:立即告诉技术人员禁止任何人通过手机重设Apple ID密码。
通过以上近期发生的云存储数据丢失的事例告诉我们,云存储有风险,入云需谨慎。云存储不是万能的,做好数据备份是关键。当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云存储,都不会那么风平浪静,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不过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下面再给大家盘点下国内外的云存储大事故。
微软的sidekick严重事故
SIDEKICK这次事故非常的严重,在2009年的那个冬天,微软拥有的SIDEKICK服务中断了一个星期,用户不能访问自己的邮箱,日历还有其他个人数据,更为严重的是这个错误持续了一个星期。微软随后承认这些数据无法恢复,因为技术人员忘记了备份,随着时间的发展,忘记备份这样的低级错误应该不会再发生,但这个教训是严重的,无论你是否使用的是云储存,都需要备份自己的数据。就像AlertSite公司负责监视产品的副总裁KenGodskind说的那样,使用云的机构不能仅仅假设因为它是在云中,业务持续性计划的全部责任已经交给了提供商。
谷歌的Gmail故障
Gmail这次的错误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有十五万用户在登陆自己的GMAIL账号之后,看到的是一个空白页,用户们顿时晕眩了,谷歌修复这个故障的时候用了四天时间,谷歌负责工程的副总裁BenTreynor当时在博客中称,如果有你的数据的多个副本,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很少出现的情况下,软件瑕疵能够影响几份数据。那就是这里发生的事情。
值得庆幸的是谷歌改用物理磁带备份以便恢复数据。最终,谷歌的多层数据保护确实发挥了作用,但是,仍有数千用户在后来的几天时间里无法访问其电子邮件。AlertSite公司的KenGodskind称,当你查看广泛的平均状况时,云的运行成功率远远高于你个人的运行成功率。这只是当你进入到Web规模时,故障的影响以更大的方式放大了。
云提供商Terremark严重事故
最近,Terremark与Verizon之间的10亿美元的交易也许成为了重要新闻。但是,在2010年年初,主要报道的新闻是Terremark的断网事故。
在2010年3月17日Terremark公司的vCloudExpress服务在那一天急转直下,在迈阿密的数据中心断网了大约7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用户不能访问存储在这个数据中心的数据。
没有得到更多的冗余。但是,这带来的冗余的价值,让你的重要数据提供到不同数据中心的多台服务器,或者最好是提供到不同地区的多台服务器。作为一种故障保险,你还可以采取额外的步骤把数据分散到不同的提供者。
亚马逊Web服务中断
乏味的网络维护工作是令人讨厌的,但在操作系统还并不是非常成熟的前提下,贸然使用启动会维护有很高的风险,典型性设置和通用性设置的具体参数,都不为用户所熟知,一旦发生故障,用户立即会变得束手无措,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那操作平台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亚马逊最严重的一次故障,在亚马逊美国北弗吉尼亚数据中心,发生了严重的故障,这个错误是一个错误的路线的有通讯移动,把一连串的亚马逊EBS通讯量发送到了一个新的镜像,这种反常现象造成了美国亚马逊在东部地区的服务大规模中断,更可怕的是这个错误持续了四天未修复。很多企业因此迅速陷入了困境之中,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编辑总结: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跟我相同的想法,那就是到底数据要放在哪里才算安全?简单地说,云存储对数据的安全性是可以保障的,不过有些人会混淆一个定义,就像英语中的Safe和Security,同是安全,但意义不同,云存储可以保证您的数据不丢失,为您提供数据同步和备份。但不完全可以保证您数据的隐私和不泄露。要能完全解决后者,则云存储将是您最放心的选择。给读者的建议,无论存储是否存在云端,数据备份是关键!曾经有许多备份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珍惜,直到有一天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我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想说:“我一定要做好备份”,如果要为这些备份加上一个数量的话,我希望是“N”次。希望大家吸取数据丢失这样惨痛的教训,一定要及时做好备份,否则后悔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