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网、李岷、葛甲与马云不得不说的事儿

葛甲在朋友圈称自己当初只是看不惯阿里巴巴,后来虎嗅网创始人李岷找到了他,帮他出谋划策并且给他资料、给他指导,催促他写稿件反对阿里巴巴。

提起葛甲,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的出名,是因为他一些关于阿里巴巴的分析文章,总会把阿里和马云骂的一无是处。在他嘴里没有马云的半句好话,他觉得马云就是一个大骗子,阿里巴巴也成不了气候。

葛甲老师的这种态度让小编很疑惑,究竟是什么深仇大恨会让他把阿里写的十恶不赦呢?今天,葛甲老师终于解开了小编的疑惑——他黑阿里是受人所托!

27日,微博网友@陳海寕在自己的微博发了一组微信朋友圈截图,并配文字“论虎嗅的节操。。。。”。疑似曝光了葛甲自述为什么会一直骂阿里以及与虎嗅网作者潘乱、虎嗅网创办人李岷的争执。而这场争执让葛甲诉说了自己之所以在反对阿里巴巴上不遗余力是因为虎嗅网的煽风点火。

葛甲在朋友圈称自己当初只是看不惯阿里巴巴,后来李岷找到了他,帮他出谋划策并且给他资料,催促他写稿件反对阿里巴巴。以下是疑似葛甲朋友圈原文:

我为什么要不停反对阿里巴巴?当初我还不知怎么反对阿里的时候虎嗅找到了我,确切说李岷来我公司登门拜访了我。彼时我只是看阿里不顺眼,还弄清楚阿 里这家公司不好的基础个根据。李岷鼓励我多写阿里的负面,甚至还多次在阿里出新闻后打电话找我写,我是个懒散的人,也比较讲义气,别管李岷多晚打来电话,我基本都是有求必应,大晚上11.12点,我在电脑这头写,李岷在那头等着,等着把阿里的负面上第二天的头条,还对我进行了诸多指导。感谢李岷,让我走上了和阿里对抗到底的路。如果说当初我对阿里的质疑只是流于表面,在李岷的指导下我终于认真研究起阿里的业务模式了,可以有效的直指核心问题。在反阿里斗争 中,虎嗅网功不可没,什么?阿里要收虎嗅?别逗了,谁会花几千万去买个软文网站,再说了虎嗅的业务模式是收保护费,高大上的阿里怎么会收呢,而且李岷也打电话时亲口说了,不会被阿里收的,我相信她。

这段文字是由微博网友@陳海寕曝出,他是钛媒体的作者,也是搜狐自媒体人,应该可信度较高。

另外,葛甲27日也在自己微博写了一段话:“有这么一家所谓的媒体网站,成立也就不到一年,人没多少,赚钱没多少,却自认为自己很有影响力,其管理人员处处以互联网公司高管自居,他们的CEO格局上似乎上比小马哥和李彦宏,下达张朝阳和曹国伟了,十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装逼范儿。可惜这么大的派头,还是得到处找人买他们,避免不了被包养的命运。”疑似是在讽刺李岷和她的虎嗅网。

注:李岷,虎嗅网创办人。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企业家》杂志工作,一直到2012年初,从执行总编岗位辞职,创办虎嗅网。

葛甲,互联网分析师,作家,新闻网站、网络舆情分析师。

潘乱,虎嗅网编辑。

(本文来源:IT时代周刊新媒体中心、作者:徐来)

葛甲:虎嗅其实是这样的!

见李岷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时候,我称呼她为李总,她说叫我李岷,我就叫李岷了。但她称我为葛老师,我并没叫她改口,这给了她日后用老师这个词埋汰我的小小口实。今后陌生人来访,30岁以下的请叫舅舅,30岁以上的请叫葛总,开个玩笑。

在媒体业整体低迷的时候,虎嗅出现了,上线没几天就被收录到hao123的什么小清新栏目里,再没几天就整个百度新闻里到处都是虎嗅的链接,再没几天就获什么新锐奖,好不风光。最初我是很喜欢虎嗅的,毕竟形式和风格有些创新嘛,力推犀利风格,而且对我写的质疑阿里的稿子很感兴趣,干嘛不喜欢呢。

我是蛮佩服李岷的,虎嗅上有我一篇稿子,原名叫“阿里巴巴架构调整淡化淘宝”,稿子交到李岷手里后,第二天头条出来的是“淘宝没有了,为何……”。这个标题增加了多少个访问量我不知道,反正我看李岷是满意的,几百个分享,回复无数。我愿意把这篇文章90%的功劳算到李岷头上,我写的不好,标题起的好。

可是时间长了,问题就出现了,虎嗅对阿里稿子的喜爱,随着形势变化而出现调整。一段时间后,虎嗅和阿里打得火热,不再去我博客上收质疑阿里的稿子了,却反而出现很多阿里软文。我倒是心里很坦荡,这是阿里要投虎嗅吧,有个大金主,对虎嗅来说也不错,我就自觉点别凑热闹了。

有些别的网站收了我质疑阿里的稿子后,过一段时间会来打招呼,哥,阿里公关部过来协调了。我说兄弟,去跟他们谈吧,争取给自己要个好价钱。我丝毫不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新闻媒体都要生存,如今环境这么不好,不能苛求人家因为价值观跟你站在同一条战线。质疑阿里是我一个人的战争,我愿意当那个可笑的唐吉坷德,但绝没理由让别人陪你一起向风车进军。

直到我离开后,我还是希望虎嗅能越来越好的,李岷在传统媒体有些名气,希望她能把这个地位平移到互联网。但观察久了,我却发现一些问题。虎嗅的黑稿太多,几乎每个知名企业都会受到其骚扰,最有名的一次是盛大文学的侯小强向虎嗅开炮,再之后是虎嗅与新浪微博发生的战斗,这都是玩炸了的。有一次我看到虎嗅上面一版都是苏宁的负面,苏宁没搭理他们;还有一次是密集黑携程;还有一次假借匿名人发布有关即刻搜索邓亚萍的负面黑稿,这样的事情屡屡出现,我这里的企业投诉和抱怨也积攒了不少。

经过我多方打探,反复核实,才发现虎嗅的商业秘密。虎嗅相当于一个被包装出来的明星,明星本身是很少碰钱的,经纪人去收钱。虎嗅黑了企业之后,没多久其经纪人就会找上门去要钱。有的企业会给,有的企业不不肯给。但是这类事情做多了,不会不留下痕迹,这是业内心知肚明的事情。虎嗅网也不必就这个问题进行狡辩,以免我爆出更多证据,把你们身后的人揪出来。

虎嗅这一年来做的事情,基本上与两件事有关,一是赚公关费和年费,二是找投资。一方面又要钱,一方面又要维护形象,让投资方感觉其大有前景,怎么平衡呢?既当了婊子又立个牌坊。虎嗅手底下忙着收钱,嘴上却一定要唱高调,反软文,反公关什么的,就连记者一点可怜的车马费都被他们盯上了,虎嗅编辑(没证的)潘乱前天在朋友圈发了这么一条微信:科技圈的号的联合,名字最后都是一样的,软文联盟,企业车马费的新通道。对此我不予置评了,各位看官自己判断吧。潘乱,我可记得咱们经常在会上相遇啊,车马费都没收到?虎嗅网的广告价值,那几个广告位,用脚趾头都能算出支撑不了这么大一团队嘛,靠什么活着啊,难道跟舅舅我一样靠工资么?

无耻的事情一件件,虎嗅投入几百万,干了一年把估值弄得高高的,想让阿里接盘,阿里不傻,迟迟不接,但是事情你得先给我干着。最近可能阿里的投资黄了,上周李岷破天荒跑到3W咖啡馆去了,干什么大家都清楚。于是虎嗅上又出现更多捧微信踩阿里的文章,捎带脚再把可怜的新浪微博黑一黑。无耻不是这样的,想认干爹不成也不能踩回去嘛。阿里是我这种理想主义者的猎物,请虎嗅把你那臭手拿开。

虎嗅的上位,无非在于其公关价值而非广告价值,被记者拍到李彦宏在两会上看虎嗅,又编造个马化腾也来看虎嗅,于是公关们趋之若鹜,百度新闻等各项资源大开方便之门,不就是这么上位的么,已经身经百战了又何必装清纯呢。虎嗅网的经纪人到外面见投资人时不就最爱说一句话么:别管虎嗅最后怎么样,保护费还是能收得到的。狂妄吧,互联网发展20年了,科技公司靠什么活着呢?理想和信念。这个大环境总有你躲不过去的敲诈勒索,但现在敲诈勒索已开始走向民间,由传统媒体人操刀了,是反抗还是从了,你们自己看着办。

两年的时间,很多业态会发生变化,媒体人走向互联网,带来了专业深度,也带来了很多传统媒体腐朽没落的那一套。虎嗅网所做的一切,专业深度没看到多少,黑乎乎的东西倒是聚集了很多。传统媒体人在进军新媒体的过程中,缺乏一个净化的过程,也缺乏自我反省。到了互联网上,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自己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千万别一不留神,成为网络黑社会,看似风光无限,实则一触即溃。

最后送虎嗅网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李岷:虎嗅真是那样的?

有一段时间没写文章了。但由于这两天某位作者(我到现在也尊称其为“老师”)在微信朋友圈接连撰写对我个人及虎嗅网的揭批性文字,很多朋友转来向我求证、问我怎么回事,我想我最好还是说一说。

本来,如果只是涉及到对我个人行事与性格的评判,我个人以为不必回应——甚至我认为,当旁人把一些确实发生过的事实(比如,我的确在一年前去登门拜访求结识过该作者;比如,我的确是就他写的文章与他进行过交流)用一种奇怪的、妄断的逻辑拼凑,加诸我头上时,我也不必回应。因为任何一个人,世界本来对他她就会有多种角度的看法与解读。 当某种(我认为的)误解发生,我只会跟我身边的人、在乎的人、我认为还可以交流沟通的人去沟通,没必要去向全世界解释、或者与某种说法PK抗争。

所以当这位作者发出第一篇——更多是针对我个人行状的“揭批”时,我有心一笑而过;就算他在文章里说虎嗅是“软文平台”,我也不打算去回应了——这说法存在有时,我们不可能每冒出一次此类说法,我们就去跟人家解释一遍虎嗅不是?

但是,这位作者在第二篇里继续对我及虎嗅网进行追溯式描述。我看了下,大致逻辑是说:我利用他、鼓动他去写批评、唱衰某家知名公司的文章,然后跟该公司达成交易后不再跟他交道。

这样的描述与定性,如果我再不出面予以回应,会直接影响到很多对虎嗅网不太熟悉的作者、公司对虎嗅的看法——虎嗅真是这样的?

关于虎嗅是哪样的,关于虎嗅如何看待作者、公关、公司,我个人在一年前的《对虎嗅三类相关者说》以及《我们既不是X粉,也不是X黑》中,早有说明。那些原则与态度、价值观,到今天没有变过。

节操这词儿是模糊的,原则却可以标示。在此,我再把那两篇文章里“虎嗅如何对待作者及公司公关”的一些原则与立场提炼出来重示下,并在这一年来的实践、经验教训基础上,予以一些补充:

1、我们评判文章、决定发布与否的标准是:内容是否属实、逻辑与观点是否经得起专业推敲、话题是否确实是业内重要;是否存在替某家公司(人)吹嘘夸张同时刻意嘲讽、恶意攻击该公司(人)对手的倾向(如是则不发);匿名爆料文章,我们作为发布方是否掌握作者信息甚至动机。

2、我们对所有公司的基本态度还是那句话:我们既不是X粉,也不是X黑。没有哪家公司是完美的,媒体自媒体的批评与鞭策是一个商业机构及商业社会不断完善的重要力量;但我们并不欣赏那些脱离商业产业事实与逻辑的非理性评判。

3、尊重作者的独立判断,鼓励作者的独立判断,保护作者的独立判断。只 要作者发表在虎嗅平台上的文章,如果虎嗅受到公关压力,我们的做法是:①如公司提出要求,征求作者同意后,我们会把作者联系方式给公司,让二者直接沟 通;②如果作者不愿意面对公司,我们会如实向作者转达公司对文章的意见,将一些合理性意见建议给作者,经作者同意后,对文章重新修订或者删除。③我们绝不 会鼓动与指导作者去写所谓“黑”任何公司的文章,也绝不会在发表了某篇文章后,不经作者同意、不向作者先行通知,即单方面对文章予以删除;更不会与任何公司达成默契与交易,将任何作者列入“黑名单”。

4、虎嗅目前与公司的利益关系,除了线下活动的合作(比如我们要严重感谢我们本年度F&M创新节的主赞助商:百度!),主要体现在虎嗅网站内右侧的“赞助内容”区。有兴趣的公司机构,欢迎来邮件至marketing@huxiu.com询问具体事宜。我们根本不掩饰对金钱的热爱。

上述原则与立场,请1000多位已在虎嗅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未来更多的作者监督,请读者监督,请业内监督。如有做得不对不符的地方,我与我的团队愿虚心接受批评。

这一年多来,虎嗅得到了外部很多关注关爱支持,来自作者、读者、用户、客户,在感恩节的今天,要向大家特别致谢感恩。同时我承认,虎嗅还有很多很多不足,大家的意见与鞭策对我们非常可贵,欢迎各位随时通过limin@huxiu.com抽打我、提醒我。

时间: 2024-10-31 09:10:06

虎嗅网、李岷、葛甲与马云不得不说的事儿的相关文章

阿里巴巴昨正式起诉自媒体人葛甲侵犯名誉权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本报首席记者 肖菁 本报记者 方力 本报通讯员 滨法 阿里和著名的"阿里黑"终于干起来了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从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获悉,阿里巴巴(滚动资讯)正式起诉葛甲侵犯其名誉权,要求判赔50万元,法院已立案. 41岁的葛甲,现居北京.根据百度百科,称其为互联网分析师.作家.新闻网站.网络舆情分析师.长期在其个人的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载体上撰写IT观察文章.但是,在自媒体人中,他更有名一些的标签是阿里的反对派,但凡阿里有大事,必然会有

李岷:靠微博成名于一夜之间

李岷 1月20日,礼拜天.刚降过雪的北京天色阴沉,到处都是积雪.北京北四环东路115号院三空间是一片商住两用居民楼.一个套着运动外套.牛仔长裤的短发女人从3号楼走出来,在雪地里耸着肩疾步往远处走,直觉告诉我这可能就是李岷. 2012年5月15日,原<中国企业家>杂志执行总编辑李岷创办的虎嗅网上线,名字来自英国诗人Siegfried Sassoon的名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精选.有料.干货.有用.细节.内幕",李岷将虎嗅打造成一个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与交流平台,所关注的是互

阿里诉自媒体人葛甲侵权今日开庭 当庭未宣判

摘要: 阿里诉自媒体人葛甲侵权今日开庭 当庭未宣判 9月23日下午消息, 阿里巴巴 起诉自媒体人葛甲侵犯名誉权一案,今日上午在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在4个多小时的庭审过程中 阿里诉自媒体人葛甲侵权今日开庭 当庭未宣判 9月23日下午消息, 阿里巴巴 起诉自媒体人葛甲侵犯名誉权一案,今日上午在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在4个多小时的庭审过程中,双方就葛甲发布的多篇文章进行辩论,法院并未当庭宣判结果. 阿里巴巴于今年8月正式起诉葛甲,庭审现场阿里代表律师重申理由:自2012年7月起,葛甲

阿里起诉自媒体人葛甲案开庭,质疑其有无发表互联网新闻资质

阿里巴巴诉 葛甲庭审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张遥)阿里巴巴诉葛甲庭审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张遥)阿里巴巴诉葛甲庭审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张遥)9月23日消息,阿里巴巴起诉自媒体人葛甲案今日开庭.原告阿里巴巴要求被告删除相关文章,赔礼道歉,赔偿50万元.庭审中,原告 提出质疑,称被告是否具有国家规定的发表互联网新闻的资质登记?自媒体人葛甲回应 认为,我不是记者,不是媒体,我只是评论.阿里巴巴起诉自媒体人葛甲名誉侵权:自2012年7月起,葛甲经常在网上写文章攻击阿里,达70余篇,并被很多媒体转载

起点风波续集:侯小强炮轰虎嗅网李珉 自媒体发展被担忧

[侯小强炮轰虎嗅网李珉自媒体发展被担忧]在近日了起点高层风波中,侯小强的上镜次数也变得越来越多.作为盛大文学集团CEO,集团内部的大波动必然会要追究其相应的责任,为了安抚起点高层动乱之后的签约作者,侯小强也在3月14日下午6时左右在其微博上发布了一份公开信,信中表示了侯小强希望以后全力以赴的继续往前走的决心和对起点高层风波后留下了的编辑和作者们. 就在起点风波的媒体效应逐渐趋于弱化之时,虎嗅网一篇<致侯小强:一个脱离基础的CEO,如何管理好业务?>的文章引起了各位业界人士的积极响应.文章中表示

阿里葛甲案开庭 阿里:淘宝一定有小部分假货

网易科技讯 9月23日消息,阿里巴巴起诉自媒体人葛甲案今日开庭:原告阿里巴巴要求被告删除相关文章,赔礼道歉,赔偿50万元.原告方出庭的有阿里巴巴法务部员工以及代理律师,被告方出席的是葛甲及其代理律师. 对于阿里的指控,葛甲举例称,针对阿里方指控他诽谤称"淘宝是假货集散地",他认为这是他个人观点,并且这样的表述没有问题,他坚持认为淘宝上假货多是客观事实,并且这是社会共识. 葛甲向原告提问:淘宝网上是否售卖假货?原告律师回答,淘宝上一定有一小部分假货,而阿里巴巴一直在http://www.

李运国畅谈他和游戏的那些事儿

李运国(网名:Y.G.Lee ),目前就职于北京金山上水轩工作室.曾任上海HighDol工作室美术外包负责人.北京动点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概念设计师.狂龙国际冠名艺术家及客座讲师.北京金山烈火工作室场景风格指导. CGS: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优秀游戏制作人评选大赛(CGDA)",我们看到您获得最佳游戏原画美术设计奖,对于此次活动,您个人有什么样的看法? 李运国:我觉得这样的比赛意义很大,尤其是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游戏,我觉得中国游戏发展是巨大的,他的未来市场会更加的庞大,所以这种比

访金山李运国:我和游戏的那些事儿

李运国(网名:Y.G.Lee ),目前就职于北京金山上水轩工作室.曾任上海HighDol工作室美术外包负责人.北京动点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概念设计师.狂龙国际冠名艺术家及客座讲师.北京金山烈火工作室场景风格指导. CGS: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优秀游戏制作人评选大赛(CGDA)",我们看到您获得最佳游戏原画美术设计奖,对于此次活动,您个人有什么样的看法? 李运国:我觉得这样的比赛意义很大,尤其是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游戏,我觉得中国游戏发展是巨大的,他的未来市场会更加的庞大,所以这种比

微信支付与支付宝钱包的关键差异在哪里

本文主角: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钱包. 配角:微博支付.平安壹钱包.百度理财和网易理财. 本文结论:微信支付从流量切入拼支付流程,大而全的支付宝钱包无法舍弃存量拼流量,因此拉出微博支付专精流量作为牵制.支付宝需要确保支付宝钱包的绝对优势才算赢,微信支付只要保持对支付宝的竞争压力就算小胜.除了壹钱包之外,打酱油的产品无法影响这两大巨头的竞争. 在两个月之前(2013年10月29日),我在虎嗅网发表了一篇名为<被严重低估的微信支付>的分析文章,当时虎嗅网李岷要求我增加一些关于微信支付的使用场景设想,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