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清算行业对外资开放的脚步正在临近,而创新则是目前国内该行业迫在眉睫的命题,因为目前不管是支付技术还是支付理念,国内的电子支付企业都落后于境外支付企业,甚至有评论人士认为,如果国外电子支付企业进入中国,而国内目前的企业又不被解绑、不创新的话,可能会全军覆没。
世贸组织(WTO)近日发布报告,就美方起诉中方在电子支付行业准入存在垄断事宜做出初裁,认定银联在“部分类别”的人民币支付卡清算交易中存在垄断。如果这个裁定成立,那么则意味着,在WTO框架下,中国有义务将该市场按照贸易规则对外资供应商开放。
开放的口子一旦打开,首先冲击中国市场的将是Visa和万事达卡等支付清算组织,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介入人民币计价的银行卡清算和结算市场,也就是说,既然银联能在境外攻城略地,那么Visa也希望分享中国庞大的市场,包括在电子刷卡设备上也贴上Visa标签,当用户结账时,可以有不同的刷卡通道供选择。
第二,一旦外资机构突入国内,他们的胃口也不会仅局限在支付卡清算交易中。目前,Visa将自己在支付领域未来的战略 定位为近场支付、电子钱包和商户优惠集成。它所谓的电子支付,已经不仅仅是刷卡这么简单。实际上,为了实现这个大战略,Visa已经投资了包括著名的Square在内的一批新兴移动支付公司。
在国外,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冒头的支付企业,其风头甚至都超过老牌的Visa和万事达,比如凭近场刷卡而名声大噪的新兴公司Square,经验老到、拥有大量注册账户和成熟电子钱包功能的第三方支付公司PayPal,互联网公司方面,谷歌和苹果也都推出了“钱包应用”。
面对很可能将到来的境外支付企业大军,创新就成了国内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贴合中国市场的新功能和优秀的产品体验,拿什么跟国外对手抗衡呢?
目前,国内共有196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领到了从业“牌照”,这些企业从事着网购交易支付、预付费卡运营、企业公共业务缴费等业务,在移动支付领域也推出了包括近场刷卡、无线转账等产品,但是还并没有在市场上大规模铺开。 客观来说,传统的线下Pos收单已经不能代表支付业的未来,在线支付、移动支付才是将来真正的战场。中国的在线支付市场由于有淘宝这样的应用场景,勉强在量级上和国外打成平手,但在特别强调创新的移动支付、O2O支付领域,我们至少有2年的差距。
要真正鼓励创新必须要有政策上的解绑。
目前,在支付领域,尤其是在新兴的第三方支付领域,并不是完全是中国企业没有创新能力、风控能力,而是各种限制过多,一个新功能的出现总是要先符合各种标准和政策要求。以移动支付为例,一开始,电信运营商系和银行系的标准就并不相同,企业要想借此创新,也面临大环境的混乱,另外,对于什么样的企业能从事新兴的“近场支付”和各类细分的移动支付,我们在政策上给予了太多不必要的人为限制。国内支付企业要想拿出适应中国国情的新玩意儿,比美国的前辈们要难得多。
在外资支付企业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的同时,除了被动地保护,解绑创新是国内支付清算行业必须突破的瓶颈。
文/记者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