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教授,为何能在中国如此出名?

或许是我们中规中矩得太久了,一种另类的思维方式总是让人感到兴奋。  文 | 本刊记者 仝亚娜  “Sandel,let me in!(桑德尔,让我进来!)”许多学生拥挤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外,一边拍打已经反锁的门,一边大喊着;当他们的执着终于打动了主办方得以进入时,全场响起了热情的掌声。  这位在中国青年中掀起如此热潮的桑德尔,到底是何方神圣?  1953年3月,迈克尔·桑德尔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1975年毕业于布兰迪斯大学。作为一名对政治很感兴趣的青年人,桑德尔大学时主修了政治、历史和经济。那时,他以为自己会成为一名报道政治问题的记者,或者参选公职。  然而,一个偶然的决定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在牛津大学读研究生时,桑德尔原本打算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学习政治哲学,然后再回到对政治和经济更为经验性的研究上去;但是,他被政治经济学“迷住”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研读康德、卢梭、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著作,并最终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对罗尔斯和康德所发展的那种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进行批判(后来发展为其成名作《自由主义和正义的局限》)。  不过,能让桑德尔受到如此追捧的,并非其在政治哲学上的地位与学术成果;事实上,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哈佛大学教授,为本科生开设一堂名为《公正》(Justice)的通识课程。自1980年以来,已经有超过15000名学生走进桑德尔的课堂,参与哈佛有史以来累计听课人数最多、“最受欢迎的公开课”;而其与波士顿公共电视台合作录制的视频课程,已赢得了超过1000万人次的点击观看。  桑德尔的课程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使其具有如此魔力?  通常的看法是,“公正”作为话题本身的受关注程度以及桑德尔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桑德尔并非搜肠刮肚地试图给出“正确答案”,而是通过不断的提问、回答、反驳、再追问的方式,迫使每个人参与其中,动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  也有一种批评的
意见认为,桑德尔其实不如其它教授那么辛苦,看上去他似乎只是不断提出问题而已。这让我想起初入大学时的一堂课,那位年轻的讲师也试图用提问的方式让大家参与进来,令人尴尬的却是应者寥寥;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这大概是中国的学生不如西方那么活跃,但桑德尔在清华的公开课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事实的关键可能并不在于是否采用了提问的教学方式,而是提问者本身的水准。大多数问题不是过于肤浅就是过于深奥(忽视了听众的接受能力),真正精妙的提问,能激发人灵感与思考的提问,真是少之又少。  【
对话】  迈克尔·桑德尔:我正努力像苏格拉底那样  《中国机电工业》:有人将你的教学方式与苏格拉底进行类比,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迈克尔·桑德尔:苏格拉底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哲学家,西方哲学的奠基人,我很荣幸能够与他相提并论,但我并不会宣称或假装自己是苏格拉底。实际上,苏格拉底并不写作,他没有出过任何一本书;他的主要思想,是由其伟大的学生柏拉图记录下来的。苏格拉底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法,而我正努力像苏格拉底那样,不断发问,通过讨论进行教学,这正是苏格拉底曾经做过的。我不会试图用什么理论去说服学生,而是努力把他们训练成有头脑的公民——虽然公开课的名字叫做“正义”,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它的主题是公民意识。  《中国机电工业》:你启发了很多人的思考,帮助他们得出自己的思想;那么,作为老师,你自己从教学中得到了什么?  迈克尔·桑德尔: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你不知道谁会说些什么,就像昨晚在清华的演讲一样,无法预测人们会产生怎样的讨论。这种不可预测性让学生有参与的乐趣,当然,带给我自己的乐趣更大——我不需要一直盯着讲桌上的教案,独自滔滔不绝。  在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也有一些学校开始仿照我教授《公正》的方式,正在准备一些课程,我会持续观察这种风格在其它国家的影响。另外,视频课程的广泛传播,让我对未来的教育模式产生了新的思考。或许,我们可以创造一间“全球教室”,以“视频实时连线”的方式,让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教室同时上课,分享新的案例、故事,进行真正的全球对话和跨文化交流。  《中国机电工业》:虽然你在课堂上看起来很客观,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并进行辩论,但实际上你还是有自己的主张的,对吗?  迈克尔·桑德尔:是的,我的确有自己的看法,在《公正》这本书的最后,我也分享自己的主张。不过,在此之前,我尽量对其它的哲学观点保持客观,以便学生、读者都能接触到很多其它理论,了解每种哲学的主张,以便他们能够自由选择,决定哪种哲学主张更符合自己的想法。我将自己的看法放在最后跟大家分享,因为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我觉得是不诚实的。

时间: 2024-07-30 18:29:12

一位美国教授,为何能在中国如此出名?的相关文章

一位美国教授与840个公交扒手奇遇记

文章讲的是一位美国教授与840个公交扒手奇遇记,一个美国州立大学的终身教授,与北京公共交通系统上的840个扒手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难道说,这位倒霉的大学教授,在他短短几次光临北京的时候,不幸遭遇了这些扒手的集体"临幸"?又或者,他是这840名扒手背后的"神秘男子"?也许,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很显然,我们今天讨论的既不是倒霉蛋的故事,也不是不着边际的阴谋论,这个故事的主角,是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副系主任,他同时也是该大

10位美国“神童”的系列演讲震惊国人

近日,网易公开课TED专题下10位美国"神童"的系列演讲震惊国人:8岁便出版故事集.拥有惊人阅读量的华裔女孩邹奇奇,12岁自学APP开发并已拥有自己公司的Suarez,14岁在车库制造出核聚变发生器的Wilson--这些少年带着不可思议的创造力和无限激情讲述着自己的"美国梦",引发人们的深思.      梁启超曾写道: "以天下兴亡,皆在我少年的奋发有为,少年强,则中国强." 欲知一国之未来,且看少年之现状.     是什么造就了神童?中美教育的

美国女孩办网站专向中国贫困户放贷

当不少美国人依然在金融危机中努力摆脱债务的时候,两个25岁的美国女孩魏可欣和孟康妮却创立了自己的小额贷款机构--"我开"(www.wokai.org),号召美国人把自己的闲钱捐献出来,专门为每天生活费不足1.25美元的中国贫困人口提供贷款.从2008年创办至今,"我开"已经为200多名中国农民募集了将近10万美元资金. 创办者 九成捐款人来自美国 记者:在"我开"的600多名捐款人中,国籍分布如何? 魏可欣:大概90%是美国人,其中大部分是和中国

社评:美国议员又想对中国搞“强买强卖”了

据<华尔街日报>23日报道,50多位美国国会议员本周联名致函中国驻美大使,对中国政府管制云计算市场的新建议表示"严重关切",要中国允许美国企业"无限制地进入云计算市场". 美国议员选择这个时机施压中国,显然经过精心算计.而对商业利益的"寸土必争",似乎已成为美国处理对华政策的"既定程序". 据我们了解,美国议员的这封信是有明确指向的.不久前,为确保云计算市场的安全稳定运行,中国主管部门就此提出了一些新政策,目前处于

美国总统奥巴马登上中国山寨手机广告海报

美国总统奥巴马登上中国山寨手机广告海报 (新浪科技配图) 6月24日下午消息,一款由"哈佛通讯(HAFF-COMM)"推出的BlockBerry手机海报日前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令人惊讶地出现在海报中. 这款名为旋风9500的"纯平触摸互联网智能手机"广告海报上,奥巴马面带微笑,下面则有一行小字:"奥巴马的黑莓,我的Blockberry旋风9500".该款机器外观也与正宗BlackBerry Storm类似,不过使用的则是Wind

美国两房渐退中国资产不打水漂

美国财政部上周五公布了一项针对美国住房融资市场以及"两房"("房地美"与"房利美")的改革白皮书,将通过三大改革方案来减少政府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扮演的角色. 此举一出,立即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激起千层浪.作为"两房"债券的主要海外持有者,不少人开始担忧中国所持有的债券是否会受影响.包括房利美前首席信贷官.美国企业家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平托(Edward Pinto)在内的多位专家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不必担忧.也不必

美国女孩办网站 专向中国穷人放贷

"我开"网站截图 当不少美国人依然在金融危机中挣扎.努力摆脱债务的时候,两个25岁的美国女孩却创立了自己的小额贷款机构--"我开"(www.wokai.org),号召美国人把自己的闲钱捐献出来,专门为每天生活费不足1.25美元的中国贫困人口提供贷款.从2008年创办至今,"我开"已经为200多名中国农民募集了将近10万美元资金. 创办者对话 魏可欣:诺奖得主尤努斯是"我开"的榜样 记者:在"我开"的600多

MXNet 0.11发布,加入动态图接口Gluon,还有两位CMU教授的亲笔教程

经过3个月的开发,MXNet 0.11版发布啦!0.11是MXNet正式加入Apache以后的第一个版本,官方网站搬到了Apache的服务器(注意:要在最上方Version处选择master才能看到包含Gluon的最新文档). 这次最大的改进是加入了动态图接口Gluon.Gluon学习了Keras,Chainer,和Pytorch的优点,并加以改进.接口更简单,且支持动态图(Imperative)编程.相比TF,Caffe2等静态图(Symbolic)框架更加灵活易用.同时Gluon还继承了MX

一个美国制造商的自述:中国给我上了一课

[国际财经时报 北京]一个北佐治亚州的纽扣制造商作出了令人费解的举动:关闭了位于中国的工厂. "嗨,美国制造总是最好的",Scovill扣件有限公司流水线负责人Angie Kastner说道,"我并不想让任何人失业.但我确实很高兴美国人又多了几份工作." Scovill退出廉价的 中国市场转而撤回美国,这是一个少见的警世寓言.中国,并非对所有制造业都是天堂. Scovill的总裁是第一个表示在中国大陆失败的人.但确实,中国经济的增长令工资.企业预期和生活水平纷纷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