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货币基金遭遇“另眼相待”,那么余额宝及类似产品的高收益率将从此作古
余额宝“吸血鬼”的论战尚未尘埃落定,传统金融机构已在酝酿新的“盘外招”。
多位银行界人士及金融专家近日表示,应当区别对待互联网理财产品对接的货币基金的银行存款。此举有可能导致余额宝及类似产品的收益率大幅下滑。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 ,业内专家日前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建议,为了维护金融市场公平竞争及国家金融安全,应该将货币基金存放银行的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不作为同业存款,按规定缴纳存款准备金,并遵守大额协议存款利息上浮限制;若提前提取,则按活期存款计算利息。
目前,主流互联网理财产品均对接货币基金,如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微信理财通对接的华夏财富宝, 百度 百赚利滚利版对接的嘉实活期宝等。如果上述建议被监管机构采纳,那么眼下风生水起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将遭遇灭顶之灾,6%以上的收益率很可能成为绝唱。
协议存款
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货币基金的投资风格非常稳健,投资标的包括短期国债、央行票据、协议存款等。其中,与银行对接的协议存款占了很大比例,是货币基金的投资重点。
天弘基金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天弘增利宝在2013年第四季度的资产组合中,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高达92.21%。这部分存款的利息由银行与货币基金协商议定。银行利息与用户收益之间的利息差,就是天弘基金及其背后的阿里巴巴的套利空间。
201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银行业遭遇“钱荒”,迫使各大银行高息招揽资金。流动性趋紧的外部金融环境,是去年6月上线的余额宝大获成功的重要条件。2014年以来,资金面日趋宽松,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相应缓慢下滑,但目前普遍仍维持在6%以上。
另一方面,我国尚未放开存款利率,银行存款利率不得超过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这意味着,活期存款利率几乎没有上调空间,在收益率上根本无法与货币基金相抗衡。
截至今年1月中旬,余额宝总规模超过2500亿元,7日年化收益率达6%以上,约为银行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仅为0.35%,部分银行上浮至0.385%)的17倍。另有市场传言称,截至今年2月,余额宝总规模实际上已突破4000亿元。可供对比的是,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存款骤降9402亿元,大量短期存款一夜间流向他方。
山雨欲来
如果上述专家的建议被监管层采纳,则意味着互联网理财产品对接的货币基金将被拉回到与银行活期存款一样的起跑线上,可谓“一夜回到解放前”。
如果被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货币基金存放在银行里的钱将主要面对以下挑战:首先,大额协议存款的利率最多只能比基准利率高30%,半年期约为3.64%,一年期约为3.9%,此前则不受这一限制,仅由银行与基金协定。其次,如果货币基金提前提取,那么银行将按照活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即0.35%。综合计算,余额宝及类似产品的收益率将有明显下滑,很难继续保持在6%的高位上。
支付宝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余额宝加上增利宝,一年的管理费是0.3%,托管费是0.08%,销售服务费是0.25%,三者相加,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的收益是资金管理规模的0.63%。不算用户收益,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活期存款0.35%的收益率。
也就是说,如果受到“特殊待遇”,原先的协议存款按活期存款获取利息,那么余额宝不光赚不到钱,甚至有可能倒贴巨额资金,整个体系也将随之土崩瓦解。转换存款类别,可谓对互联网理财货币基金的釜底抽薪。
此举将迫使被波及的货币基金寻找其他收益率更高的投资标的,与之伴随的将是更高的风险,进而导致对风险敏感的用户撤资离场。
尽管2013年被视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但这一金融创新在今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赞扬和抨击兼而有之。支持者称互联网金融是伟大创新,并且倒逼金融改革;反对者则称其为”“吸血鬼”、“寄生虫”,甚至扣上了“危害国家金融安全”的大帽子。
2月21日,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首席新闻评论员 钮文新撰文炮轰余额宝是银行身上的“吸血鬼” ,呼吁应“取缔余额宝”,舆论一时哗然。银行业人士和金融专家借道中国银行业协会,鼓吹“存款转型”,是互联网金融山雨欲来的又一黯淡注脚。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和银监会尚未就互联网金融下发具有实质影响的监管文件。而中国银行业协会并非政府机构,仅为一家银行业自律组织,会员包括300多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主管单位是银监会。这家民间机构近期发声,或可被视为监管层的投石问路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