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女神”诈骗被人肉,一场个人隐私权与网络监督权的博弈

近日,关于“知乎女神诈骗案”的消息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在知乎网友集体举报后,疑似当事人童某又发布帖文,就自己的行为致歉,并称自己正准备和父母一起去公安局自首。并表示,对于诈骗的钱财,会原封不动地退还给大家。

虽然这起事件的结果还需要法律来判定,不过在“知乎”+“女神”的影响力碰撞下,事件确实引发了比较热烈的思考。比如,“高品质社区不改互联网的本质”、 “诈骗事件中平台到底有没有责任”等内容。值得注意是,在快播和百度贴吧引发的技术思考下,在“知乎女神诈骗案”中起到扭转乾坤作用的“人肉搜索”,同样值得深思。

对于“知乎女神诈骗案”,“诈骗者”的信息是通过社会工程学,即所谓的人肉搜索获得的。相对于商业搜索引擎,人肉搜索灵活多变,力量强大,很难有它人肉不到的信息。借着互联网普及的基础,特别是天涯、猫扑等论坛的兴起,人肉搜索开始出现。

如今,由于贴吧、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广泛流行,只要一个人没有从一开始就处心积虑消除网络上的个人信息,那么他很容易被人肉搜索出真实信息。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特别是中立的技术手段,放在不同的使用者手中,产生的效果可能就会南辕北辙。因此,对于人肉搜索这一功能强大的技术,也呈现出双刃剑的特征。

2014年5月5日,成都男司机殴打女司机的事件仍在继续发酵。男司机车上的行车记录仪记录下的事件过程,让许多网友质疑女司机也有过错。网络上有网友曝出女司机4年前的不文明驾驶行为,甚至出现了女司机的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今年1月2日,一段地铁上“女子地铁吃鸡爪乱吐”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随着事态发展,在网民的集体鞭挞甚至“狂欢”下,这名女子也承受到了远远超出法律之外的惩罚。先是其各类个人信息被网友人肉爆料,后是有消息称,其迫于压力丢了工作,甚至影响到所在公司业务。

当然,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而且,包括本次“知乎女神诈骗案”中的人肉搜索行为,几乎都沾染上了“侵犯隐私权的原罪”。那么,哪些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呢?

通常来说,个人的手机号、身份证号、开房记录等信息都属于隐私范畴,网友随意公布已构成侵犯隐私权。从法律意义上定义隐私,是指那些不为公众知晓与公众无关的私人内容,包含“私人信息”和“私人活动”。 因此,以上几个案例中网友人肉搜索出来,并且随意个人信息的行为,在法律上已经构成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人肉搜索的法律规范,但是鉴于人肉搜索侵犯个人隐私权事件的频发。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10月9日通报了《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法规首次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加大了被侵权人的司法保护力度。

比如在个人隐私信息的定义上,该法规明确: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都属于个人隐私。

不过,该法规刚刚出台的时候,却引起了关于“网络监督权是否会限制”的讨论。如同本次的“知乎女神诈骗案”,人肉搜索技术在曝光犯罪人员信息上发挥着近乎“一锤定音”的作用。在女神真面目被揭露后,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立刻就不攻自破了。而且在近几年的反腐形势下,不少贪官的个人信息正是靠热心的网友人肉搜索出来的。例如,曾经“网红一时”的“天价烟局长”、“表”哥“房”叔等贪官。

数据显示,利用人肉搜索曝光官员腐败的现象,逐年递增:2008年2例,2009年3例,2010年7例,2011年8例,2012年19例,2013年之后,呈迅猛递增状态。

因此,因为利用网络手段行使监督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一项权利,而 “人肉搜索”也被众多网友视为自己行使网络监督权的重要形式,所以在致力于保护个人信息的《网络侵权司法解释》第12条出台后,难免会遭致不少网友的质疑。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对加强个人隐私权保护的举措表达了支持。事实上,脱轨的“人肉”已经危及个人信息保护,侵犯公民隐私权,导致了多起现实悲剧。法律对它的约束和规范,迟早都会到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68亿,名列世界第一,社交用户规模为6.59亿。亿万网友形成的“人肉”搜索,显然是把双刃剑,传播力越可观,破坏力越强大。尤其是在“正义”光环的笼罩下,真实和理性常常被忽略,误伤、躺枪的悲剧时有发生。

从2006年“虐猫女”事件、2008年出轨男状告网友的“人肉搜索第一案”、到的最近这起 “女高中生自杀事件”,“人肉”搜索”过激失控的危害和弊端,在一桩桩惨痛案例中显露无遗。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海认为,越来越多的“人肉搜索”事件正在向私刑的性质发展,亟待接受法律的规范。

“人人都可以作道德评价,但是不能人人都来当警察。”同时,根据最高法的司法解释,“人肉”发起者、参与者、提供服务的网站,一个都不能免责。于海教授还表示,此举亦是回应网络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迫切需求,与限制网络监督权并无必然的联系。

在笔者看来,随着互联网用户特别是社交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人肉搜索的应用范围和频次仍有加大趋势。而因为技术的中立性,博弈的焦点自然会集中到个人隐私权与网络监督权上。换而言之,一定程度上,加强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与防治网络监督权被限制之间形成了矛与盾的关系。如同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对立关系,如何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成为构建法治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以,问题来了,该如何平衡个人隐私权与网络监督权之间的关系呢?就笔者而言,既然人肉搜索是中立性、不预设价值判断的技术,为了防止技术被滥用或者限制,那么就必须坚持程序正义而不是实体正义。如同过去的快播案一样,价值判断往往因人而异,但是程序正义是客观中立的。好比过马路一样,并不是往左走就是对的或者向右走就是错的,关键的是来往的人流都朝向马路的一边走,只要大家都遵循同样的规则,那就不会有碰撞的风险。

在此基础上,为了规范人肉搜索的使用,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和公开,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具体体现在司法解释中,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任何权利都必须在法治的范围内行使,行使监督权必须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

二是通过互联网监督公职人员,目的是合理的。但是,目的合理性不能自动证成手段的合法性。未经任何法定的正当的程序,把被监督对象的家庭住址等与所监督的问题无关的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公开在网上,手段均不合法;

三是必要性问题。任何一项权利,都应当有边界。除了在网络上公布个人信息外,还应选择其他更加必要、妥当、损害更小的手段来实现监督权;

四是公职人员的权利问题。基于职务廉洁性的要求,对公职人员的要求要高于其他主体。在民法上,对公职人员隐私权、名誉权的保护也弱于其他主体,但这并不意味公职人员就丧失了基本的人格权益。

此外,在以程序正义来为人肉搜索构建一套规范的使用机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网民素质还相对较低的情况,全面推行互联网用户实名制已经势在必行。虽然早在2015年3月1日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发布了《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不过其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并不等于“全网实名制”。

之所以要提倡全面推行互联网用户实名制,在于不少通过人肉搜索侵犯个人隐私权的事件中,没有实名认证的侵害方往往很难追查,这不仅导致隐私权侵害方陷入到维权难的境地,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违法使用人肉搜索者的侥幸心理。换句话说,在制度和法律逐渐完备的基础上,实名制成为悬在“人肉搜索”头上的达摩斯之剑。

不过,为了防止公民网络监督权的受限,对于合理使用人肉搜索手段来举报贪腐等犯罪行为的公民,同样也要从法律和机制上确保其网络监督权的实现,并维护实名举报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最后,回到“知乎女神诈骗案”,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女神的罪”由法律来判定,而“女神”的个人隐私权也应得到法律的保护。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8-03 19:16:32

“知乎女神”诈骗被人肉,一场个人隐私权与网络监督权的博弈的相关文章

人肉搜索时代的隐私保护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愈演愈烈的人肉搜索是近几年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从早几年的"虐猫人事件","铜须门事件"到不久前的"劲舞团脑残辽宁女"."菊花香香儿1986",人肉搜索的每次出击都能在互联网上掀起轩然大波.那么人肉搜索引擎是如何运作的呢? 这里简单举一个理想化的例子,来简要介绍下人肉搜索引擎的运作过程,譬如你在某个论坛,看到了某个id,由于某种目的,想了解这个id在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于是,你通过在那

曾汇集智慧 如今"人肉搜索"变网络暴力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人肉"+"引擎",这种造词组合给人的感觉,像是一种威力无穷的生化武器.从网络虐猫到"铜须"事件,再到"小三"事件,强大的网络将当事人的照片.家庭地址甚至手机号码,都公诸于网上,让人不得不担心"人肉引擎"将演变成为一种"网络暴力&qu

互联网人肉搜索乐此不疲的文化

人肉搜索是一种让朦胧变清晰,让清晰变透明的显影技术,它的特点是对参与者的学历.性别.能力均无特别要求,男女老少皆可参与.互联网发展了这么多年,最大的功劳也就是拓宽了中国人民的浅薄视野.因此,针对人肉搜索,更多的争论和不同的意见,在互联网上,人肉搜索似乎成为了一种网络跨越的象征.无可否认人肉搜索能够维护社会公义,但同时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私隐和人格,这些私隐更给了不法之徒作案的机会.人肉搜索到底是破坏社会公义,还是变得越来越离谱,给人一种人人自危的感觉.是否需要通过立法禁止人肉搜索!也是

人肉搜索限法引争议

从昨日开始,<侵权责任法>正式开始实施了.其中,新法第一次对人肉搜索的侵权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被侵权者有权要求删帖处理.这个新规定,迅速在网民中引发了热议,部分网友认为新法的颁布能更好的保护公民的隐私了,减少"海运女"等类似事件的发生;但另一部分网友则提出,这部法律的实施,是否会限制草根阶层对贪腐的网络监督作用,类似"天价烟"."局长香艳日记"等通过人肉搜索进行网络监督的情况还能够进行,一时间成为了众多网友争论的焦点. 界定侵权搜索

人肉搜索 游走于正义与暴力之间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人肉搜索"的惊人威力,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再次爆发出来. 一个沈阳的女孩,由于全国哀悼日期间无法玩网游,竟然在网上发了一段视频,污言秽语破口大骂四川灾区人民.人肉搜索立即发动,把这个女孩无情地给"揪"了出来,包括她本人以及父母.亲友的详细身份资料.电话.地址等被悉数曝光.结果可想而知,铺天盖地的批评.无穷无尽的网络"追杀"几乎要将这个女孩逼到崩溃. 这几天接近崩溃的还有绵竹团市委书记范晓华.由于一则

谁在人肉搜索?——网络人肉搜索主体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本文发表于<广告大观(理论版)>2010年02期,主要使用SPSS软件对一份包含5758个样本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网络人肉搜索参与主体的人口统计特征.基本网络使用情况以及具体的网络参与行为对其参与人肉搜索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23-27岁的男性低收入群体.经常参与网络口水战的人.在网络上爱说谎的人.网络发言是为了发泄情绪的人.网络发言为了引起别人注意的人.更愿意讨论陌生人的私人话题的人.在网络和现实中表现不一的人更容易参与人肉搜索.而且是否参与人肉搜索与网龄和每天上网时间相关

浅析“王老吉事件营销”与“人肉搜索”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昨夜,在中央新闻频道看到一则关于"人肉搜索"王菲事件的报道,另有两位专家对此事件作了专业点评.在此,不讨论"王菲事件",看完新闻.我不禁联想到前不久的"王老吉事件营销". 与其说,"王老吉捐款一亿"是事件营销,倒不如说,"王老吉事件营销"是"人肉搜索"有史以来,最具正面意义上成功搜索体验案例. "王老吉事件营销"被众多I

人肉搜索利与弊:正反方的争执

中介交易 SEO诊断淘宝客 站长团购 云主机 技术大厅 "人肉搜索"引擎是近年来在互联网兴起的一种资料搜索方式,很多人把它误会成单纯的"寻人"机制,而实际上"人肉"的内涵远不止如此,它更多时候代表着依托的载体而不仅仅是要 寻找的目标.它是一个依托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而不再依赖网络数据库的新型搜索工具,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

知乎女神导演大骗局 论互联网权威下大众的迷失

大众对权威的"迷信",已经到了一个让人"发指"的地步.此前在线下,众多企业家.明星等成功的励志故事--通常都是经历N多失败.挫折之后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类似小说的曲折历程,却成为很多人的"心灵鸡汤".而在互联网普及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一快速.无限制的传播渠道和平台,成为另类的权威,让众多网民死心塌地的跟随. 在掌握话语权和舆论导向之后,很多互联网权威的代表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为自己谋私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