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赢在中国》的比赛现场,36强选手张荣奎“情绪失控”,屡屡打断熊晓鸽和史玉柱的发言,控诉自己创业多年,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股份却被二哥篡改,自己被迫二次创业的经历。节目播出后,张荣奎的遭遇迅速引起了热议。事实真如张荣奎所说的那样吗?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作为创始人的张荣奎有没有错?
创业:一个温暖的奋斗样本
1990年,张荣奎从湖北省的家乡来到了北京。
张荣奎天资聪颖,但大哥和二哥相继考上大学后,母亲不幸患病,家境日益窘迫,他不得不选择辍学。张荣奎曾做过小生意,开过皮鞋厂,来北京前在一家皮革厂工作,他不安于现状,决定到北京闯荡闯荡。此时,他的二哥张荣耀正在北京轻工业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读书。
来到北京后,张荣奎在一家洗衣店打工,认识了后来成为自己妻子的罗学玲(1992年结婚)。张荣奎会设计制作皮鞋和清洗皮衣,而罗学玲曾在部队的洗衣房工作过,1990年底,经过商议,两人合开了一家洗衣店,取名为“荣昌”。 张荣奎不善言语,但极能吃苦,并且擅长技术。罗学玲则性格开朗,擅长开拓业务和对外接洽。在“荣昌皮货翻新技术”和专利产品“荣昌皮货翻新乳剂”的支持下,荣昌洗衣逐渐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1990年7月,张荣耀完成学业并留在北京轻工业学院河北固安分院当老师,工作虽然清闲,但工资很低。看着张荣奎干得不错,张荣耀也萌生了创业的想法。1992年,张荣耀创办了奥特洗衣,公司挂靠在轻工业学院下面。由于各种原因,奥特洗衣的经营业绩并不好。为了支持哥哥,张荣奎把荣昌的一部分业务分给奥特,并把张荣耀叫到荣昌帮忙。1994年,张荣奎和罗学玲注册成立了皮舒佳荣昌公司,送给张荣耀20%的股份,张荣耀算是正式入主荣昌。
和中国大多数成功的家族企业一样,张荣奎等人齐心协力,让荣昌实现了快速发展—张荣奎负责技术,罗学玲负责开拓分店,张荣耀负责营销策划,四弟张荣科负责财务。1994年,荣昌洗衣采取连锁加盟的方式,并在1996年引进意大利品牌伊尔萨,实行双品牌共同发展。2000年,荣昌和伊尔萨同时被原国内贸易局评为“全国十佳洗衣店”。 2005年,荣昌·伊尔萨被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评为“中国十大特许经营品牌”,旗下连锁加盟店超过了300家,成为国内洗衣业的领军企业。
兄弟反目:这是谁的荣昌?
公司走上正轨后,张荣奎开始逐渐放手,将精力转向证券投资,张荣耀开始主抓公司业务并担任董事长。起初是风平浪静,荣昌洗衣仍是逐年壮大。但在 2006年,张荣奎和张荣耀之间却突然掀起了波澜并一发不可收拾。
在接受《管理学家》采访时,张荣奎表示,张荣耀在1998年趁他和罗学玲出差期间,让会计周洁假冒签名把公司法人代表一职篡改为由自己担任(之前是由罗学玲担任)。等出差回来得知此事后,张荣奎和张荣耀进行了激烈的争吵,在家人的劝告下,张荣奎选择了妥协,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在2006年,张荣奎从朋友口中得知,张荣耀不但用公款买房还转走了罗学玲的股份。张荣奎表示,他曾多次要求查账,但在张荣耀的阻止下,一直未能实现。
之前和睦的两兄弟不复存在,两人为此陷入了无穷无尽的争吵。2006年,张荣耀表示要退出,前提是张荣奎需要付给他1000万元。张荣奎同意了这一请求并筹来1000万元,但张荣耀却表示,这些钱是煤老板的钱,担心会影响荣昌日后的发展(张荣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1000万元来自于华夏基金的投资)。因为这一事件,两兄弟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张荣奎决定用法律手段讨回自己的权利,但父亲却苦苦哀求,让兄弟之间不要闹翻,“钱财乃身外之物”。张荣奎罗学玲夫妇禁不住老父的劝告,便撤诉了,但和张荣耀的积怨却越来越深。张荣奎决定自己退出,对于 “分手费”,张荣奎并没有说出具体数字,只是说有“几百万”,远远低于他股份应有的价值。
张荣奎离开了荣昌,但要求张荣耀签字承认他们夫妇是荣昌·伊尔萨的创始人,荣昌所有技术均来自张荣奎个人。但随后他发现哥哥似乎太绝情了,不但夺走了自己的企业,还夺走了自己的创始人身份。张荣耀在介绍荣昌时不再提到张荣奎和罗学玲。在搜集到的几家商业媒体对张荣耀的专访中,记者也发现,文章中对张荣奎和罗学玲确实只字未提。
对于和张荣奎的纠纷,张荣耀始终表示沉默,《管理学家》记者曾多次和他本人联系,但张荣耀一直拒绝接受采访:“他(张荣奎)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写吧。我不想再说什么了。”
2009年,国内一家媒体曾经采访过张荣耀,并发表了一篇叙述兄弟两人分家过程的文章。这篇文章写道:
一家矛盾的焦点在于谁在操盘荣昌。张荣耀说,张荣奎拿到的钱其实远高于荣昌实际的股权价值。张荣奎当年研究金融市场时,荣昌的整个发展脉络他早已不再清晰,发展的情况他也只是偶尔从报刊上了解到,所以他并不了解荣昌真实的发展情况。张荣耀也很无奈,一个对外号称几个亿的公司,其实每年的实际收入有限,那些宣传不过是为了吸引VC。荣昌是开在大街上的企业,业绩怎么样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他操这个盘压力很大,远没有张荣奎想象的那么轻松。
但不论如何,兄弟之间是再无情分而言了。张荣奎开始通过博客、网上发帖等手段“揭露”张荣耀“霸占”自己企业的事实。张荣奎表示:“我们还是尊重二哥的,但我不能受了委屈再受冤枉。二哥私下都说感谢我们,可公开还原历史就那么难吗?不要把张荣奎罗学玲的开创经历都写成二哥的经历,和谐发展还要从二哥还原历史正面报道开始。”
两兄弟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兄弟斗法:谁对谁错?
2007年,在家人的劝说下,张荣奎决定再次创业,重新打造一个洗衣连锁品牌“TOPY拓铺洗衣”。为了能获得风险投资和更多的关注,张荣奎参加了《赢在中国》第三赛季的比赛,并一路杀到36强。之后,张荣奎参加了36强进12的比赛,担任比赛评委的是IDG创业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巨人网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史玉柱和新东方科技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
在评委提问环节,在熊晓鸽的追问下,张荣奎讲述了在出差期间,公司法人代表被换,股份被转走,自己被迫退出的经历,并表示自己的目标就是要做大做强,超过荣昌洗衣并做到中国最大的洗衣品牌。
在评委点评时,熊晓鸽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建议张荣奎反思自己有没有错,张荣奎坚定地回答“我没有错”,并数次打断熊晓鸽的讲话进行反驳。熊晓鸽给出的建议是“不要老想着一定要跟你哥的公司再去竞争,一定要把它夺回来。你把自己的公司做得非常好,就非常好了。成功是最好的报复。”史玉柱也认为,张荣奎或许也有责任,并建议张荣奎要加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识:“比如像我的公司,现金放在哪家银行我都不知道,没有董事会的决议,谁也动不了。所以你的脑子里面应该多增加一点现代企业应该是如何运营的这方面的概念。”俞敏洪则认为做生意一定要具备控制力和防范力:“不管你做人有多么大气,但一定要记住做生意是先小人后君子,甚至包括夫妻之间,也要事先就做好防范,要有永恒的保证。永恒的保证是什么?是契约。契约是你做生意的基础。”
借助《赢在中国》, 张荣奎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支持,这也为他重新开创事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2009年9月,张荣奎的“拓铺洗衣”正式开业,同样是采取连锁加盟的方式,张荣奎要复制荣昌洗衣的成功。和之前不同的是,张荣奎吸取了教训,要推行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他在《赢在中国》中表示:“我和我太太占公司51%的股份,不管有多少风投进来,我们都要保持控股地位。”
对于弟弟的做法,张荣耀似乎采取了“不作为”的态度,并没有借助媒体或法律手段来澄清事实。在2009年底,张荣耀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财富故事会》栏目采访时,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张荣耀表示,荣昌洗衣是由自己创办的,当初的目的是解决家人的就业问题,包括从湖北老家投奔他的张荣奎。从张荣耀的叙述上看,他和张荣奎的说法基本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两个曾并肩奋斗的亲兄弟竟然走到了截然对立的两端。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张荣奎和张荣耀谁对谁错也许难以断定,但两人在产生重大分歧后又以如此极端的方式进行决裂,不能不让人感到惋惜和遗憾。荣昌洗衣和伊尔萨洗衣仍然在快速发展,而拓铺洗衣则以后来者的姿态拼命追赶,并立志要赶超前者。两兄弟的“争斗”仍然在继续并转换了战场。
熊晓鸽、史玉柱、俞敏洪点评“荣昌洗衣创始人分手”事件
在2008年《赢在中国》第三赛季36强晋级12强的比赛中,面对张荣奎的讲述,作为评委的熊晓鸽、史玉柱和俞敏洪对兄弟二人的分手事件进行了点评。虽然时间短暂,三位评委可能并不完全了解事件的详细情况,但给出的建议对中国的创业者而言,仍然有非常宝贵的参考价值。
熊晓鸽:我觉得别人对你最大的担心就是你和你哥哥是怎么闹翻的。公司去靠亲情来联系,我觉得是最不可靠的。我一直相信一点:一个巴掌拍不响。我要给你一个忠告:别那么激动,想清楚这个过程中间,你到底有什么错。成功是最好的报复,不要老想着一定要跟你哥的公司再去竞争,一定要把它夺回来。你把自己的公司做得非常好,就非常好了。
史玉柱:你和你哥哥的问题,我个人感觉,你也有责任,即使百分之百是你哥的责任,你现在走到这个位置了,就应该大度一点,把那些事给他忘掉。最后一个建议,我觉得你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识要加强,比如像我的公司,现金放在哪家银行我都不知道,没有董事会的决议,谁也动不了。所以你的脑子里面应该多增加一点现代企业应该是如何运营的这方面的概念。
俞敏洪:一方面,你这个人很实在,很单纯,是一个好人,但另一方面,你有经营头脑却没有商业头脑。经营头脑和商业头脑是两个概念,经营头脑是你能把事做出来,但商业头脑是不仅把事做出来,还做出一片理想的天地来,做出一个事业来。所以你要增加的是商业头脑,稍微降低一点经营头脑都没问题。你缺乏经商必须具备的控制力和防范力,而这恰恰是做生意最重要的东西,我相信生意上的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缺少控制力和防范力的结果。
不管你做人有多么大气,但一定要记住做生意是先小人后君子,甚至包括夫妻之间,也要事先就做好防范,要有永恒的保证。永恒的保证是什么?是契约。契约是你做生意的基础。
来源:《管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