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从实业家到投资家的蜕变

  现在的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产业机遇和市场发展空间。很多靠实业发家并且已经逐步稳定的企业家都在进行这样一个思考:怎样从被投资,转型到投资别人呢?他们在尽可能的寻找产业机会,实现了从实业家到投资家的蜕变。

  毫无疑问,丁健是其中成功者的代表。他1993年与田溯宁共同创建美国亚信公司,1995年初回国成立亚信科技(中国)公司,第一次把Internet带回中国。2000年,丁健率领亚信成功着陆纳斯达克。2003年,丁健卸任亚信CEO——成功创业的丁健并非激流勇退——彼时,他的身份已成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如今,投身创投行业已7年有余。从一名创业者到专职VC,丁健是如何成功实现这两种角色转换的?7年的创投经历,使他对资本又产生了哪些新认识?

  为什么转换角色?兴趣使然

  《北大商业评论》:您创办了亚信,并且带领亚信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作为一个实业家,您为什么会转做风险投资?

  丁健:1998年,我第一个小孩出生,我去美国照顾他们,当时有两件事情对我的影响比较大。第一件事是,我对商业和财务有了一些涉及,开始懂得PE是什么,股价跟什么有关系等。第二件事是那年底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了个高级管理课程,虽然只是短短几个月的学习,但是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弥补了我的管理理念和知识的缺失,以前的感性认识都系统化了,我开始能够规范地归纳事情。

  在那之后,我做了一份关于亚信未来发展的战略报告,分析为什么亚信应该离开系统集成领域,进入软件领域成为软件商。当时,亚信还没有上市。我们的一个独立董事,看了这份报告后对我说,你这个报告几乎可以作IPO报告了。当然这是对我的鼓励,但是现在回过头去想,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说明那时我的思维方式已经更像一个投资人了,而不仅仅是CEO。我更多是从战略角度考虑企业要进哪一个新业务?怎么进去?进去之后怎么做?等等,而不是简单地看当时的问题。实际上,做好企业的转型比做一个新的投资更难,因为它会涉及很多“包袱”问题。

  后来真正转向投资,我才觉得投资其实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是自己更擅长的事情。实际上我并不擅长做日常管理,也不喜欢,我更喜欢独立思考一些事情,比如企业的战略、市场方向等。所以,我经常开玩笑说,有90%的签字其实可以由我的秘书代签,只有做了前面90%的事,才能做那10%值得做的。当然,我也需要花大量时间来看申请人的PPT,但是我觉得总比做CEO要好一些。

  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

  《北大商业评论》:您认为从实业家转向投资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亚信的经历对您做投资有哪些帮助?

  丁健:从实业家转做投资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因为它相当于两个不同的专业。做投资是一个很精细的工作,尤其是做早期投资。因为这时的企业既不像天使那样什么都没有,凭脑子去想问题就可以了,也不像后期投资那样,可以根据很多数字来做评估。所以,既要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又要依靠这些经验来将项目的风险和回报量化,这个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不是件容易的事。

  从我的经验来讲,如果没有当年在上市公司做CEO的经验的话,走到现在这一步可能是比较难的。因为一般来说,做CEO的有两类人,一类是做战略或者市场的,另一类是做CFO的。前者可能没有太多定量的概念,但是他能定性地知道战略要往哪个方向走,怎么走;后者往往会通过数字来决策。最优秀的CEO在这两方面都必须特别强——既像CFO一样能用数字来说话,长期的经验积累又使他能够有定性的战略直觉,并且能够将这种直觉定量化。

  做早期投资,必须要量化。一方面,要能够从对市场、技术和对产品的了解,来判断这个项目能不能成功。同时,又要能把这个项目定量出来,比如市场规模是多大?潜在的竞争会给你带来什么?毛利率有多大?成本结构怎么样?等等。

  我们和一些创业者谈的时候会发现,大多数人会说我的产品怎么怎么好,这个东西肯定会有人要,但却说不出定量的概念。那我就会问他,这个产品的成本、价格是多少?在这种价格之下,市场需求还有没有了?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技术人员出身的创业者最容易犯这类错误:有的市场可能只在小范围内存在,范围扩大之后,大部分人可能没有这种需求,或者越往后走市场越小,最后这个市场就有可能消失了,企业也就撑不下去了。

时间: 2024-07-29 23:39:11

如何实现从实业家到投资家的蜕变的相关文章

金沙江丁健:从实业家到投资家的华丽转身

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为企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产业机遇和市场发展空间.很多靠实业发家并且已经逐步稳定的企业家在思考:怎样从被投资,转型到投资别人?他们在努力寻找产业机会,实现了从实业家到投资家的蜕变. 丁健无疑是其中成功者的代表.他1993年与田溯宁共同创建美国亚信公司,1995年初回国成立亚信科技(中国)公司,第一次把Internet带回中国.2000年,丁健率领亚信成功着陆 纳斯达克.2003年,丁健卸任亚信CEO--成功创业的丁健并非激流勇退--彼时,他的身份已成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如今,投身

郑立:从实业家到投资家

郑立的梦想是将立元集团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投资银行型企业,希望将来也能成为掌控千亿资本.创造万亿营收的中国"高盛". 文 │ 本刊记者 何晓春 摄 │ 鲁统磊 2011年1月9日,杭州,"2010浙江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立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立从颁奖者手中接过了获奖证书和奖杯.他兴奋地说:"从小我就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正是这个信念指引着我走上了创业之路.10年前,我从零开始,凭着自己的执着闯荡商海,是时代成就了我的梦想.这份奖项更多的是鼓励,也是

立元郑立:从实业家到投资家 转型创投之路

郑立的梦想是将立元集团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投资银行型企业,希望将来也能成为掌控千亿资本.创造万亿营收的中国"高盛". 2011年1月9日,杭州,"2010浙江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立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立从颁奖者手中接过了获奖证书和奖杯.他兴奋地说:"从小我就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正是这个信念指引着我走上了创业之路.10年前,我从零开始,凭着自己的执着闯荡商海,是时代成就了我的梦想.这份奖项更多的是鼓励,也是动力,我会继续努力,最终去赚外国人的钱.&

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分拆上市实现平台式蜕变

2009年4月2日,纽约,今年第一个在海外IPO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畅游在 纳斯达克正式交易.畅游为搜狐旗下负责游戏业务的子公司.第一代中国互联网企业平台式"蜕变" 中国的第一代互联网企业正在实现一次平台式的"蜕变":通过多年多元化发展埋伏下多个"潜在盈利点",同时在某一两个细分领域树立了核心优势. 它们急需通过分拆上市踏上高速成长的"快车道",突出核心业务的价值,并吸纳更多的资金,引爆其他业务的潜在"盈利点"

企业家转投私募:一条不归路 花鼓烂在谁手?

太多人把偶然当作规律,把胆大当作智慧,当企业家群体日渐消亡而转投私募.用短跑的心态跑长跑时,最终结果只能是中途退场 中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渐行渐远.一方面,竞争日趋惨烈,人口红利和廉价土地优势已然越来越小,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退税不断下滑,央行银根偏紧,低端产品和服务已充斥整个市场,几乎每个行业都开始近身肉搏,诸多"利空"效应叠加而来,实业越来越难做.另一方面,通胀压力之下,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却由热转凉,有钱的企业一下子没了方向,大量闲散资本没有出路,积聚成&qu

复星的“巴菲特之梦”:现金血液 保险再造血

2007年,复星国际香港上市后,复星集团副董事长梁信军做了这么一个比喻:"一定要说的话,可以说我们是年轻的和记黄埔,更接近上世纪70年代的通用电气." 三年后,复星不再类比李嘉诚和杰克·韦尔奇."如果说未来复星更像谁发展的话,我们更多会考虑巴菲特这种模式.这也是董事会非常明确的一个方向.我们可能会着重考虑投资加保险.加产业这种模式."郭广昌说. 当杰出的实业家和投资家的界限逐渐模糊,向巴菲特看齐,成为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寻求突破的新思路. 投资哲学 一个是企业家,一

创业家杂志:内创业模式在中国将成为一种趋势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继搜狐宣布分拆畅游独立上市之后,盛大等数家中国公司也在酝酿把自己旗下的一部分业务分拆上市. 相比之下,美国有那么多大公司,我们却从来没有看到微软把互联网业务分拆上市.亚马逊把数字阅读业务分拆上市.沃尔玛把物流和仓储业务分拆上市.迪士尼把主题公园业务分拆上市,甚至连最多元化发展的企业集团通用电气也没有试图把旗下任何一个早就足够分拆上市的业务分拆出去. 与那些喜欢把一张饼越摊越大(于是就有了pizza)的欧美同行相比,亚洲的企业好像更愿意在一个大盘子里堆满一个个黄灿灿的馅饼.

快投手朱啸虎

快投手朱啸虎 一个风投门外汉,如何在四年半时间晋级资本快手? 文 | 本刊记者 潘虹秀 编辑 | 张刚 "就是他了!" 2010年夏,北京香格里拉饭店,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与同事Richard(林仁俊)一起见拉手网创始人吴波.谈了一小时,朱啸虎和同事达成如上默契. 三周内,金沙江450万美元到了创立仅几个月的拉手网账户上:一年后,私募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拉手网启动IPO. "朱啸虎绝对是虎将,动作很快,敢打敢冲."吴波说道.吴波和他的拉手网同样以"快&q

叶檀:产业整合权不能落在外资手中

未来是资本家主导实业家的时代. 原因有三:一是资产泡沫化导致货币越来越多,央行可以紧缩货币给证券市场暂时降温,但大趋势无法逆转:二无论是国企的资产证券化.并购重组,还是民企的产业升级等,都需要握有大资金.具有丰富的金融与实体经验者进行大规模重合:三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负面效应之一是导致外资流入,只要人民币国际化势头不减而中国实体经济还能支撑,这一趋势不会改变. 1月1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的新高6.5885,这只是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每年上升幅度将在5%左右,但人民币国际化的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