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在贵阳举行的“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一场论坛上,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了一份《智慧城市与社会治理:参与式指标制定指南》。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日益被应用在公共管理层面,“智慧城市”的概念在中国迅速落地;其中,中国的安全治理等方面的经验,还成为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取经的对象。不过,“智慧城市”的概念固然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更高效的工具,但这个概念的另一面─公众参与,却往往成为城市治理中被忽视的关键环节。
5月26日,在贵阳举行的“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一场论坛上,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了一份《智慧城市与社会治理:参与式指标制定指南》。
这份指南指出,智慧城市能利用高科技手段收集并共享信息,从而有助于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及环境可持续性,建成包容宜居的城市。不过,仅凭智慧策略还不够。指南认为,要达到“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及环境可持续性”的目标,还必须通过活跃的公众参与,保障全体居民享有对城市发展、治理方向、政府绩效的发言权。
在城市治理方面,不少该论坛的与会者认为,中国和欧洲存在不同的治理模式。德国国家科学工程院院士Otthein
Herzog向财新记者表示,“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很多欧洲国家的城市市长,他们的权力往往没有中国的市长大。所以他们一般无法指定某个技术,并通过该技术来主导一个项目的发展;相反,他们要等待技术被企业推进后,才能进行引导。”
长此以往,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更多采取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而欧洲城市则更强调公共参与的“自下而上”模式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可持续城市和气候变化政策专家安莎莎(Samantha Anderson)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在向公众推广某一项技术时,往往缺乏足够的事先评估,对技术是否有效也不太清楚。她以目前运用得十分广泛的实时地图为例,她说,实际上,并未有证据表明地图上显示的堵车信息,有利于于交通的改善。
安莎莎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让公众参与进来,“这里所说的公众涉及不同层面的,包括普通公民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等。”
据安莎莎观察,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时,政府部门间的协调能力还有待改善。不过,中国也有不少城市做得不错。安莎莎举例,比如在北京和成都,市民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应用向政府反应乱扔垃圾、破坏公用设施等行为,政府会据此做出反应。
“这些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背后工作人员,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不同部门工作的协调。”
谈及“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角色与政企关系时,北京腾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崔晓波表示,目前中国政府的思路是“太想管了,什么都想管”。“我觉得政府是赋能的角色,应是一个支持者,而不是去管理。”崔晓波认为,真正到要做决定时,政府本身其实缺乏专业性知识,管理起来也有心无力。“最好的选择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让企业的主动性发挥起来。”
出席这场论坛的浙江省义乌市政府副市长方刚坦承,就创新来看,政府其实是落后于创新、追着创新跑的,“政府更多是做好服务,对接好企业,给企业提供更好的运营环境。”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