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之下,互联网医疗做好服务才是情怀

要说2014年最火的投资领域,那互联网医疗绝对是榜上有名。据统计,自2014年后,几乎每隔两月,投资机构就向互联网医疗投进大笔资金,羡煞一帮互联网创业者。相应的“移动医疗”“在线医疗”等涉及互联网医疗的看法、观点几乎占据了各大互联网媒体的头条,成为当下最热门的关键词。

最近的一篇文章《2015年互联网医疗大战:将回归医生本质》,直指当下互联网医疗领域一些风头正劲的企业在发展互联网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壁垒和弊端,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从中能够感觉到行业人士对于互联网医疗发展的热切希望与当下面临困境的感叹,这引发了笔者的颇有兴致地思考。医疗是个庞杂的行业,笔者有幸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对整个行业略通皮毛,今天趁热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看法,权当抛砖引玉。

当下移动医疗企业在打通医院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难题,在此就不再赘述。那么真如上述文章所说,在喧嚣的互联网医疗领域,真就没有一家有情怀的企业,在坚守着医疗的本质,打破医院壁垒,努力创造更好的移动医疗服务么?酒香还怕巷子深,还须有心人。

服务医院,预约挂号敲开他们的大门

在笔者为期数月的市场调研中,无意中发现了这么一个城市——深圳,本不应该这么说,深圳这座城市大家都很熟悉,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创新能力,在国内都算得上是首屈一指,但其在医疗行业的地位却无法与北、上、广相提并论,甚至是长沙、武汉、成都这样的城市都比不上。

很有意思的是,深圳的预约挂号却是国内预约挂号做得最好的城市,领先于其他所有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厦门等。这里每天有三万多人是通过一个统一的预约平台挂号去医院就诊的,占了全市门诊量的三分之一。医院在这个平台上管理自己的医生和号源,患者在这个平台上的任一渠道挂号,医生也在这个平台上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因为我的患者都在这个平台上,我可以管理他们,向我咨询的都是我的老患者,我也可以主动管理我的患者,这是很少有其他产品做到的。”医生如是说。

“我们使用他们的系统排班、放号、管理预约病人、医生停改诊,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我们医院的预约率达到了76%,其中85%的预约患者是来自他们平台。”医院管理人员说,“我们医院自从使用这个平台的分时段就诊以来,门诊量提升了将近一倍,我们的分时段就诊达到了30分钟一段的间隔。”平台带给医院的便捷服务,使得患者扎堆就诊的情况得以缓解,这对于医院来说,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十年磨一剑,是另类还是新生代表?

对于这家公司,笔者深入调查了个究竟,发现是一家老牌民营企业在这后面做支撑,他们的平台叫“就医160”,公司成立有十年了,很少听到过他们的消息。原来,他们的两位创始人(罗宁政、王明)都是来自于医院信息科,技术功底深厚,业务也非常娴熟,却不太会做营销。

据了解,他们拥有国内第一品牌的医院感染管理软件——蓝蜻蜓,这十年间蓝蜻蜓与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基地合作,产品已经覆盖了全国4000多家医院,在该领域名声显赫。特别是近几年来,他们与国内近100家HISLISPACS电子病例公司做过系统接口,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接口总线(ESB),这个我就不懂了,据说很厉害。

早在2006年他们就推出了“就医160”第一版,2008年做了第二版,都没有做起来。2009年国家推出预约诊疗的文件时,其CEO罗宁政快速地抓住了这一绝好的机会,顺势推出第三版以预约挂号为核心的就医160网。这一次终于一飞冲天,截至目前,已经拥有了超过1000万的实名注册患者,而且还产生了近3000万次的挂号记录。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从地域上看,他们有60%的用户在深圳,其他40%基本上就分布在广州、长沙、东莞、香港、郑州、上海、海口等几个地方,当然,这个还不足以与行业老大相提并论。

从单一城市来看,深圳的确是他们的典型代表,这里人口总数约为1500万,每天通过就医160平台预约就诊的人次居然超过了3万,放眼国内各省市堪称首屈一指,远超北京、上海以及浙江省平台等国内知名区域挂号平台的数量。

从产品形态上来看,他们拥有独特的医院资源管理系统和统一号源池,该系统基于互联网操作,医院可以使用这套系统来管理全院医生的出诊、放号情况,甚至是检查设备的资源开放情况,那么患者基于WEB、APP、电话、微信等方式预约的号源就直接是医院放出来的真实有效的号源,所有预约订单又可以基于他们为医院提供的ESB总线推送到HIS系统里面去,实现院内院外无缝对接。如果医院有自己的资源管理系统,那么也可以通过这个ESB总线将资源推送到他们的全国统一号源池里去。

这一切,都是围绕医院在做,深得医院喜爱,也因为此,大多数医院逐年加大开放号源的力度,并且不断地在原有服务上进行优化,通过预约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在资本的推动下,他们在2014年新发展的实名会员超过了过去4年的总和,实际预约量也远超过去4年的总和。那么,通过服务好了医院,也获得了大量真实有效的患者,就这样了吗?

不,不是的,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还推出了专门为医生量身打造的“医生助手”APP,产品推出5个月,就已经有上万名医生(三甲医院为主)开通了咨询、私人医生、加号、随访等患者管理服务。

如此一来,既服务医院,又服务医生,还有患者,关键是还打造出了深圳这样一个通透的样板,虽然不像其他名星产品大红大紫,但却也不失为一匹黑马。在这个浮燥的拥挤的路上,让整个行业看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医疗未来,服务才是最好的情怀

2014年的一切热闹、喧嚣也都随着2015年钟声的敲响而尘埃落定,作为被行业大佬一致看好的互联网医疗领域,2015年也许会是爆发的一年。在这个注重服务,大谈情怀的年代,也只有脚踏实地的服务好医院、医生、患者整条医患链的企业才是最有情怀的企业。

马云十年改变了商业,微博四年改变了传播,微信两年多改变了通信,而作为一个如此庞杂的行业领域,BAT巨头也无法只手遮天。也总有一些精而专的企业怀揣着他们最初的服务情怀,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期待着传统医疗被彻底改变的那一天。

时间: 2024-09-20 14:47:21

喧嚣之下,互联网医疗做好服务才是情怀的相关文章

先别一窝蜂的踏入互联网医疗 了解什么才是打开互联网医院的正确姿势

最近老有朋友来咨询开互联网医院的事,有做移动医疗的,有办民营医院的,有药企的,有买了节后去银川机票的--老实说今年政府下放权力支持创新的力度真是大,两年前微医在乌镇开互联网医院几乎跑断双腿,最后借着乌镇这个互联网特区的名头,卫计委才敢放行. 但上个月银川一口气就批了17家,还公开表示要建立互联网医院基地,并公布了首个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这让迷茫中的移动医疗公司.民营医院和药械企业都欣喜若狂:线下办家医院审批难还投入大,互联网医院多快好省,政府还给对接医保,就跟雄安新区的房子不限购一样开心. 能开

资本对于互联网医疗之争,别忽视了这两大入口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2016 年为了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来规范行业良性发展. 2017年4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是医联体建设要打破区域 二是医疗数据资源要共享 三是家庭医生签约要跟上 四是基层诊疗量占比要纳入绩效考核 从政策

2016互联网医疗开启 “秩序重构”

走过2014年"爆发元年",经过2015年"资本逐鹿",2016年互联网医疗会否迎来颠覆性发展?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互联网医疗又能否就此击破"看病难.看病贵"等传统医疗痛点?闻康集团高级战略副总经理兼品牌总经理吴秀刚给出了这样几个关键词--秩序重构.趋于理性.适者生存. 互联网医疗"秩序重构"任重道远 作为能够提供全面综合服务的一站式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和互联网医疗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闻康集团旗下有一个被大众

互联网医疗在全民健康服务中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推动,"互联网+医疗"应运而生,"移动医疗""掌上医院""云医院"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互联网+医疗"成为目前推动医疗改革发展的"热词". 智慧医疗 所谓互联网医疗,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包括移动通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的总称.互联网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已从最早的提供医学知

互联网医疗路径之争:颠覆还是服务?

文/陆宇近年来,中国出现了大量解体医院.替代医院职能的商业化公司,并受到了资本的青睐,这些新兴公司除了春雨医生外,至少包括张强医生集团.华大基因.迪安诊断.阿里健康,以及大量可穿戴设备公司,将医院中手术.检测.影像.慢病管理.药房等职能逐步分离.事实上,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出现了分解医院功能和加强医院功能的两大趋势,并由此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两种商业模式在近年均获得了巨额资本的支持,但谁将代表医疗的未来,尚无定论.根据对待大型综合医院的态度,互联网医疗发展至今逐步分化成了两大阵营:服务医院或者

冷静下来后 互联网医疗如何才能实现优质平等的医疗服务?

冷静下来后 互联网医疗如何才能实现优质平等的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疗公司从诞生那天起,就打着颠覆传统医疗模式,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优质平等的医疗服务.我只能说,愿景很好,能不能实现是另外一回事. 从今年2月,国家禁止在网络售卖专家号后,依靠卖号盈利的公司,又倒了一批.能活下来的,都是资金实力比较强,或者后续资金实力比较强,政府关系维护较好的企业. 互联网医疗企业现在很少有人出来说颠覆传统医疗了,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盈利,如何活下去,度过资本寒冬. 为什么会有资本寒冬,因为生意不好做,VC们已经不

互联网医疗未达充分市场化状态却已降温 投资机构看好医疗服务创新

近日,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上, 国药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总经理张翼表示,在中国医改逐渐推开的窗口中,未来的最大潜力在于医疗服务.但是到目前为止, 无论是公立医院改革,还是连锁诊所.医生集团的出现,都不是一个真正充分市场化的状态. 尽管投资机构对于互联网医疗的热情在下降,但是, 一些以医生和患者为核心资源的移动医疗平台,正在加速拓展医疗服务体系,且仍然吸引了大笔资金的进入. 一.分流就诊人次 主打医生资源的医联在2015年时分别拿到了红杉的A轮融资,以及腾讯.云锋基金的B轮融资.近日,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将给予更好的服务

生病的时候,就算是三更半夜,难受得受不了了,换谁都还是会去医院的吧.如果要你等三周才能看病,你会不会抓狂?三周以后,我的感冒可能真的已经自我痊愈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将会给予人类最大的福音! 近日,DailyMail的一则报道指出,预计到2020年,英国病人将等待3周才能看到全科医生.据了解,目前英国病人需要等待13天的时间才能与常规预约的全科医生见面.有关专家指出,病人的等待时间将像坐"火箭"一样"蹭蹭向上蹿".如果压力持续,病人的平均等候时间将在五年内达到三周.

政府力推医疗大数据 互联网医疗正“高烧40℃”

在互联网与医疗从业者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之下,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生态已初具规模.而日前,国务院召开会议,确定发展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措施.有人说,医疗投资一直"高烧40℃",其中"互联网+医疗""烧得"最猛,创新产品与模式不断出现,但其中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同样不少. 企业政府齐推"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现在到底是有多热?以BAT为首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医疗领域.阿里巴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