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食品安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不安全的食品,含有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物质的食品可导致从腹泻到癌症等200多种疾病,导致每年约200万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儿童。世卫组织提醒说,保持食物清洁,生熟分开,所有食物要做熟。本期信报为您盘点如何存放隔夜菜、如何鉴别奶及奶制品的卫生质量及如何选购冷饮。
有200多种疾病通过食品传播
每年有数百万人因食用不安全食品而患病,还有许多人因此而丧失生命。据估计,每年仅腹泻就夺走180万儿童的生命,而其中大多数疾病因食品或水受到污染所致。食物安全制备制度可防止大多数食源性疾病发生。
世卫组织和会员国在宣传食品安全、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的种种好处。加强食品安全的五大要素是:保持清洁、生熟分开、所有食物要做熟、在安全温度下存放食品、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4月7日,山东省卫计委专门组织专家收集、编写了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供阅览参考,帮助公众提高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就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普遍关注的问题,如隔夜菜的存放、如何选购冷饮、如何鉴别奶制品等进行科普。
隔夜菜的存放
隔夜菜因受到食用时的污染,又存了一段时间,菜中微生物含量较高,确实存在卫生问题,食用不当会影响健康。那么,隔夜菜处理有什么窍门呢?省卫计委专家给出了意见。
隔夜菜的存放期限:
1、隔夜菜在5摄氏度以下的低温环境,可存放1~2天。如存放3天以上,蔬菜中天然存在的硝酸盐会转化为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加热也不能去除。
2、动物性食品在25~30摄氏度时,3~4小时即变质。
3、色拉、海蜇之类的凉拌菜,由于加工时就受到了较多污染,即使冷藏,隔夜后也很有可能已经变质,应该现制现吃。
4、腌制食品盐分多,安全食用期限可延长到3~4天。
鉴别奶及奶制品的卫生质量
奶类及其制品是老弱妇孺和病人比较理想的食品,但是极易腐败变质。鉴别奶及奶制品的卫生质量,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鲜奶:正常感官性状呈白色或稍带黄色的均匀混悬液体,无凝块、无杂质,有微甜和鲜奶独特的芳香气味。如果发现奶的颜色变灰、变黄或红色,有酸味,出现凝块或沉淀时,说明奶已经变坏了,不能饮用。
奶粉:正常感官性状应为淡黄色、粉状,颗粒较小并均匀一致,无结块和异味。选购奶粉时,应检查包装是否严密,因为不严密时,奶粉容易潮解。另外要注意保质期,过期奶粉,其卫生质量没有保证。
酸牛奶:正常的酸牛奶,其颜色与鲜奶一样,凝块流密、结实、均匀,有清香纯正的乳酸气味,无气泡。当奶的色、味发生改变,凝块溶化,有大量乳清析出时,说明奶已经变质,应废弃,不能饮用。
甜炼乳及淡炼乳:正常的甜炼乳和淡炼乳为均匀的淡黄色,味香甜,倒出时,乳液呈线状或带状流下。如果发现有凝块、霉斑、脂肪上浮和异味,说明其卫生质量不良,不能食用。
选购冷饮食品的方法
天气转暖,气温升高,春季过去就到夏季。人们已经开始陆续吃冷饮了,就有关冷饮的选购问题,省卫计委专家也给出了相关意见。
看包装:产品包装严密无损、商标内容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清晰可见。
看色泽: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若其颜色过于鲜艳,失之自然,就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所致,不要购买和食用。
闻香味:产品香味应与品名相符,应香气柔和,无刺鼻,无异臭味。若有异味,则表明已变质。
品滋味:产品滋味应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酒精饮料除外)。
观液汁:产品应清澈透明、无杂质、不混浊,无沉淀。如果发现饮料分层,有絮状沉淀或有大量搅不散的沉淀,是已变质的显著标志,不能饮用。另外若在运动后或空腹时大量食用冷饮食品,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心脏,使之发生突发性的痉挛现象,导致各种酶促化学反应失调,女性月经紊乱等病症发生。
消费者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置方法
省卫计委提醒,消费者若在就餐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应将食品保持原状,并立即与餐馆负责人交涉。如果所点饭菜尚未食用,或尚未造成健康问题,可参照《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定,与餐馆协商妥善解决,同时妥善保存消费单据、发票等证据,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报。
此外,消费者应注意,如出现恶心、呕吐、发烧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并保留病历卡、检验报告、吐泻物、剩余食品等相关证据,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应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投诉举报,避免因错过最佳的调查时机而导致食物中毒无法认定。《食品安全法》规定消费者的民事赔偿可优先得到满足,如果造成人身、财产或其他损害后果的,可依法要求企业承担赔偿责任。城市信报/信网记者王鑫鑫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