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建设云计算时存在哪些误区?究竟谷歌模式的云计算是否适合所有企业?什么样的虚拟化才符合云计算的需求等问题,在下面的内容中,您或许能找到答案。
云之体验
现在很多企业一提到云计算成功模式就会联想到谷歌,继而马上认为分布式就是云计算,殊不知谷歌和亚马逊的业务应用和技术实力与自身企业存在着不同,一旦部署了分布式云平台,结果导致两个孤岛式的架构,造成资源上的浪费,虽然很快的部署了云计算,但没有达到最终的效果。建设云计算,要根据企业性质和业务应用的不同做到量身定制,同时应提升到战略层面。
提起云计算,必会谈及虚拟化,为什么说虚拟化如此重要呢?虚拟化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设备的灵活性,获得更多的资源利用率。虽然大多数用户已经意到虚拟化的重要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云计算平台需要企业级的虚拟化,企业级虚拟化才是云计算的基础。
不管是x86架构还是RISC架构,世界上没有一个架构一定是最好的,只要是适合企业的业务架构就应是最好的,任何架构都要与业务相结合。企业中不同的工作负载要根据性质的不同放在不同的架构平台上,对于一般性业务应用运行在x86架构上,而关键业务应部署在Unix平台。最后即使云计算架构不一定是统一的,但要实现统一的管理。在这一方面,IBM Starter Kit for Cloud(SKC)可将您的虚拟化环境从“云就绪”状态过渡到真正的“云”环境,SKC是一个跨平台的快速云服务管理软件,它不仅能对Power平台提供无缝支持,而且对于用户已有的x86甚至z都能提供支持。SKC对于x86上KVM提供与Power的一体化支持,统一部署引擎,统一管理界面。
根据IDC发布的《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建设指南》报告显示,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第三平台已经来临。何为第三平台呢?第一平台是以主机为核心,第二平台以PC为核心、局域网、互联网为核心,第三平台以移动设备和应用为中心,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其中云服务、大数据、商业分析、移动宽带社会化,这四方面作为第三平台的核心。在这里面,最大的基础是云,云在最底层,社会化移动普及率越高,产生的数据量就越大,对IT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就越大。所以说,云计算是实现智慧行业的重要途径,而云基础设施是重要基础。
对于行业企业来说,企业服务化是一个大的趋势,特别是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趋势,目前很多制造企业已经往服务化转型,而不再是我们印象中的传统制造企业只生产产品,而是给用户或间接为有提供服务。所以采用云计算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进行业务变革和转型,需要IT系统做很好的支撑,这些支撑后台一定要有云计算,需要数据整合。
企业建设云计算有六大误区
IDC(中国)行业研究与咨询服务部助理副总裁武连峰,在IBM Power Cloud新一代企业级基础架构云媒体交流会上,谈到了现在企业建设云计算时存在着六大误区:
误区一:重概念,轻本质:用户往往关注于买多少软硬件产品或服务,而忽略了云计算的本质是提高服务器资源利用率,节省成本和如何提供即时服务。
误区二:重实施,轻规划:
误区三:x86架构就是云计算:
误区四:重硬件,轻较件:很多企业一提到云计算,马上买服务器,买存储,如果云计算没有很好的基础架构软件,没有很好的系统管理自动化软件,云计算硬件就不能发挥它的作用。
误区五:重虚拟,轻管理:大部分企业只是实现局部的虚拟化。云计算本质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虚拟化,这些虚拟化必须要用到很好的管理,才能够使它自动化起来,使整个IT架构做更好的提升。
误区六:重创新,轻移植:大部分用户部署云计算是为了部署新应用,而忽略了对原有应用该如何进行移植。
基于以上六个误区,IDC建议云计算基础架构实施应经历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一是规划,二是准备
在规划方面应首要注意两点,一是明确企业实施云计算的目的,二是确保最高管理层的参与。从云计算整个基础架构来看,促进业务比节约成本更重要。云计算对于企业来讲,不仅是IT的变革,实际上还涉及到IT整体架构的改变,而这种变革与业务的变革息息相关,所以一定要有最高领导的参与,在实施过程中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在准备阶段要明确企业IT中有哪些应用,对企业自身的业务进行分析,不同的业务将会采用不同的体系架构实施。对于企业的核心应用,交付成本高,适合企业级的私有云的基础架构;而一些数据分析,包括一些协作,更适合融合性的云计算基础架构;与消费自动化相关的应用,适合开放云计算架构;像电子邮件或网站,更适合公共云的外包。
第二时期:实施和深化
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开始,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建立企业级的虚拟化资源池。通过虚拟化创建资源池,其中安全性是用户认为最重要的技术特性,而灵活笥和可扩展性,硬件性能排在安全性的后面。
全方位的虚拟化,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这三个虚拟化,一是计算能力的虚拟化,二是存储能力的虚拟化,三是传输能力的虚拟化,这样就会把服务器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带宽资源都会充分利用起来,不会有一个瓶颈。但现实情况是,用户购买了很多服务器,但如果做云计算,就需要采购一些虚拟化软件支持整个云计算平台基础设施,结果发现购买虚拟化软件甚至比买一台服务器还贵。最后还是要用单机甚至集群的方式把硬件搭建起来以后,在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一是从性能和资源协调上没有把这些服务器做很好的资源利用。二是从自动化的角度来讲,没有做很好的自动化,包括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很多需要IT人员参与,大大降低了效率。
虚拟化完成之后,一定要通过管理自动化和资源自动化,最后实现资源的整体调度,包括资源池的实时监控,包括生命周期管理,映像管理,快速部署,动态迁移等。在这一方面,国内外用户的差异很大,国内用户在这方面的投资相较于国外要吝啬的多,其实,如果不做好管理自动化和资源自动化,做好资源池的匹配调度的话,实际上整个云计算的基础架构设备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起来,整个IT效率没有提高。
从虚拟化到自动化的云计算深化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虚拟化,据据IDC全球研究结果显示,服务器虚拟化率已经达到64%,第二阶段是将虚拟化和自动化流程结合起来,这部分用户有32%,第三阶段是把虚拟化、自动化流程以及融合的基础架构,包括网络、存储融合起来,从绿色节能以及从总体效率上会更少,这里目前还很低,只有3%。第四阶段是一个理想状况,通过虚拟化、自动化流程到融合架构,最后做到自服务、自适应,这样大大减少IT部门人员的压力,同时使IT能更好地跟业务融合。这部分用户只有2%。
第三时期:应用和管理
现在企业构建云计算貌似更加盲目,已然忘记最初的目的,而只是为了云而云,所以说,上云计算不是目的,在云上跑什么应用才是关键。
工作负载是云计算或者数据中心的核心,究竟是采用公共云或者建设以私有云为基础,部署在私有云基础架构上的应用主要是一些传统的应用。另外,企业更倾向于把核心业务部署在私有云上,这与企业整体安全或者企业当前应用跟未来发展的一个融合角度来看是比较相符。
云计算绝不是仅支持新应用,移植原有的应用也是是非常关键的。同样,对于国内用户,还应提供二次开发的API做云计算的基础架构,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大部分国内用户还需要第三方开发商根据企业需要定制开发应用。
(责任编辑:蒙遗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