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不慢 只是太乱

  我在”红桃九“上看用户吐槽豆瓣放弃了“达罗”给人的感觉很奇怪,因为,很有可能你既没有听过“红桃九”,更没有听过“达罗”。

  很少在运营层面上做强势推广的豆瓣,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地“丢”出自己的产品,等待用户“自生长”。最终的结果是,有像“一刻”这样的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下载量就突破百万的产品,也有像“红桃九”和“达罗”那样的,名字古怪且一直被贴着beta标签的“高冷”产品。

  豆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概念有趣但最终没有火起来的实验性产品,比如阿尔法城。这家难得的并非以“copy-to-China”方式起家的公司,一直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尝试新的领域,而他们检验“此路通不通”的标准往往是——做好一个产品就把它“丢”在那里,他们认为只要是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总是会有人用的。

  于是,你可以看到像“豆瓣笔记”那样的产品,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个“弃儿”,长年累月不更新(历史上只更新过3次,最近一次更新在两年前),就像被豆瓣忘了一样。但根据豆瓣官方的说辞,“读书笔记”一直有比较稳定的用户群体——虽然用户量不再有什么增长,但是喜欢这个产品的人却一直在用。

  因此,这家以“内容沉淀”为长的公司,有着比其他社交媒体更加忠实的用户群体,这使得他们有资本一直能够尝试各种稀奇古怪的点子,尽管近年来,最终上了主站导航栏目的新产品只有“东西”和“事情”。

  豆瓣也正在自己的“花园”之外开辟新天地——“达罗”和“红桃九”都拥有独立的域名,而且你无法直接从豆瓣主站跳转到这两个产品的各自页面。甚至豆瓣也不强制用户使用他们自己的账号体系,用户可以选择新浪微博登录这两个新产品。而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去年豆瓣的月活跃用户数翻了一番,独立访客达到了2亿人次,你已经很难再往豆瓣的身上贴“小众”的标签了。没错,这个很多人眼里的“慢公司”在经历了它创立的九个年头以后,仍然在高速增长中。

  除此以外,我们会发现豆瓣在产品方面的动作愈发频繁:

  2013年11月,“事情”开始测试,3721.html">2014年4月进入二级导航;

  2014年1月,达罗开始邀请用户内测;

  2014年5月,红桃九开始邀请用户测试;

  2014年5月,豆瓣一刻上线App;

  2014年6月,豆瓣东西发布App;

  2014年7月,豆瓣FM 4.0发布4.0版本App,是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改版。

  所以,无论上从用户增长,还是产品发布的节奏来看,豆瓣都已经不再是一个“慢公司”了,但与此同时,高速增长的豆瓣却在移动端遇到了一些麻烦——也许他们一开始,就选错了道路。

  我指的是,它们对豆瓣在移动端形态的判断。在此前接受PingWest采访时,豆瓣明确过自己在移动端的策略——“一个App只做一件事”,这个判断来自他们用户的行为数据——豆瓣每月1亿多次的用户登陆,他们大部分行为都在1~2件事内,只有一些重度用户做的事会多一些。所以,在豆瓣产品团队的设定里,这个基于“兴趣”的社区,只需要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来使用自己的匹配的移动App就好了,这种做法可以让每个App都很简单,轻量。

  可问题在于,豆瓣把这种场景设定的过于分散。

  例如,在移动产品上,“豆瓣小组”成为了一个单独的功能,这似乎更方便用户查看和讨论小组话题。但问题在于,小组虽然是一个UGC内容的集散地,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交平台——查看帖子中用户的个人页面、对其进行关注、或是发送豆油,都是在这个场景下频繁发生的用户行为。可除了在不久前加入的豆油功能外,豆瓣在这些方面做得并不好——虽然豆瓣小组iPhone App在最近的几次更新后终于增加了相册和用户关注功能,但是如果你要查看用户的豆瓣主页,仍然需要在应用内跳转到网页版——这意味着你可能需要在网页内重新登录一次,不得不说,这种体验相当的糟糕。类似的还有豆瓣电影App中使用场景和功能的过于割裂:直到现在,你也仍然无法在豆瓣电影App上搜索影人信息,搜索功能的低容错率导致你时不时会无法找到自己需要的电影条目。

  也就是说,豆瓣在按功能,把自己在移动端切割成十多个移动App时,把用户的使用的豆瓣场景也完全割裂了——Apps之间没有联系,功能彼此难以跳转。

  与此同时,豆瓣第一次遇到了对手。

  我说的是“陌陌”。豆瓣从诞生至今,一直依靠着基于兴趣的UGC内容搭建自己的王国,怀抱同类兴趣者彼此相识,组成小型群体,自发生产内容,继续生长……这样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使得几乎没有人能够复制豆瓣的成功。但陌陌不一样,它比豆瓣多了一重“地理位置”的属性——帮你结识同一空间下,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它越过了豆瓣网络上虚拟、遥远的人际界限,更直接的把用户汇集了起来。

  例如,在不久前陌陌也推出了类似“豆瓣同城”的同城活动功能。但与豆瓣最大的不同是,在陌陌上,你不仅可以报名参加活动,还可以查看其他报名者的距离,如果你们离的很近,可以邀请他一同前往。而我们也看到,陌陌正在全面“复制”豆瓣基于兴趣建立起的产品形态——陌陌吧vs豆瓣小组、活动vs豆瓣同城、书籍vs豆瓣读书、电影vs豆瓣电影……

  所以,也许豆瓣是时候暂时停止一些实验,把精力回归到最重要的产品上来,梳理它杂乱无章的移动Apps,让它们在操作体验和跳转连接上更加紧密,让豆瓣在移动端上,也更像一个整体。

时间: 2024-09-20 22:56:33

豆瓣不慢 只是太乱的相关文章

【技术贴】MIUI小米桌面图标太乱如何一键刷新桌面排列图标。

问:MIUI小米桌面图标太乱如何一键刷新桌面排列图标? 答:在编辑模式下,也就是按住某个桌面不松,然后底部会出现一组小工具栏的那个界面,然后用手摇动手机连续三下,即可发现图标排列整齐了.试试吧,找了好久才发现的.

视频产业太热也太乱

互相抄袭等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监管部门众多却缺乏游戏规则 网络视频正成为炙手可热的产业.昨日,央视旗下的中国网络电视台宣布与国内最大播放软件公司暴风影音成立新的播放平台,也被视作国资背景的视频网站进一步深耕民用市场的动作之一. 不过,暴风公司CEO冯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指视频产业乱象丛生:互相抄袭和互相盗版等恶性竞争现象严重,监管部门众多却缺乏游戏规则,国资和民营正展开搏杀. 本报记者薛松 太热:多数巨头都进入 网络视频正成为炙手可热的产业.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都进入了这一领域,冯鑫说,一个小小

Mac桌面太乱怎么办

  在Dock中打开系统偏好设置,如果你把它删除了,可以在应用程序中找到. 然后在个人目录下,找到 Expose与 Spaces,并将其打开. 先设置Spaces ,勾选左侧的"启用Spaces",以便进行下一步设置. 这个程序其实就是把一个桌面划分为多个,避免桌面太杂乱.如果你想让这个功能可以在菜单栏中显示,就勾选下面的选项.就会图片中中出现这样的一个小图标. 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行数和列数,一般2*2就可以了,多了没什么用. 在设置页面的下面还可以进行其他设置,例如快捷键之类的

存储圈太“乱”:刚刚超融合,NVMe over Fabric又来了!

不是我不明白,世界变化快!但存储圈的变化也太快了吧!从磁盘介质到闪存介质,从平面到3D NAND:从阵列存储为核心的集中式存储,到软件定义为核心的分布式存储:从云存储到超融合:从Server SAN.对象存储,到No SQL存储:从Ceph,到Cinder.Swift,从SAS/SATA到NVMe--,新技术变化之快,概念之多,稍有闪失就跟不上变化了. 如今更多的焦点在闪存技术的应用,例如3D NAND在$/GB上与HDD会拉近多少距离?SAS/SATA SSD什么时候会被NVMe SSD横扫出

浅谈豆瓣友邻广播中的用户体验问题

在豆瓣友邻广播该广播些什么?的回复里Royal朋友说到了豆瓣的隐私过滤选项,他的回复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用户体验方面的问题.就是被动接受信息时的用户主动权该怎么控制的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用户专业语言描述这句话,但是意思很简单,就是是否该我权利去控制推送给我的信息,我自己设置我愿意接受什么,不愿意接受什么. 在豆瓣设置的广播隐私的设置功能区,"你可以自己选择一些举动放到广播里,你发现的好东西对别人可能会非常有用."这里我可以控制我将什么样的信息投放到我的朋友的广播里. 豆瓣的隐私设置界面

豆瓣如何赶上移动互联网的潮流

互联网界中,素来讲究唯快不破,但是豆瓣显然是一朵互联网中的奇葩,它慢慢的生长,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但是在发展速度比互联网还快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豆瓣似乎已经错过了追赶的良机.豆瓣在2005年成立以后,凭借独特的小清新气质在互联网界中孤单发展,秉持创始人杨勃"不刻意商业化"的理念,豆瓣一直远离金钱世俗,甚至到现在成立九年,都未曾盈利.也许豆瓣一系列漂亮的数字让杨勃充满了底气:截至2013年,注册用户7500万,2亿月独立UV,2.3亿日PV.即使在PC端,用户规模能够和豆瓣比肩的也就十二三家

上门服务收费不一小天鹅洗衣机售后维修有点乱

市民张先生今天反映,最近他家的小天鹅洗衣机开关坏了,拨打保修金卡上的电话要求维修,被告知要收60元上门费,而小天鹅全国统一 客服热线工作人员却称上门费一般只需30元,他认为小天鹅售后维修业务"有点乱".党报热线记者调查了解到,通过小天鹅保修金卡上的电话竟然联系到"山寨"维修点:济南地区小天鹅特约维修点工作人员称一般只收维修费和换件费,并不收取上门费::小天鹅全国统一客服热线工作人员则表示"统一报价30元,可以讲价".张先生介绍说,多年前他在大观园

豆瓣网移动端布局落后3年 资本红杉联创着急

在唯快不破的互联网界,豆瓣以其全球独一无二的存在慢慢生长,但比互联网更快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豆瓣似乎已经错失追赶的良机.成立于2005年的豆瓣,以其独特的小清新气质在躁动的互联网界孤独生长.创始人杨勃不刻意商业化的理念让豆瓣一直离钱都很远,成立9年,仍未盈利.杨勃的底气也许来源于豆瓣一系列的漂亮数字:截至2013年,注册用户7500万,2亿月独立UV,2.3亿日PV.的确,在PC端,用户规模比豆瓣大的也只有十二三家.但移动互联网的快时代让这个慢公司似乎格格不入,不重视移动端的发展,让豆瓣在移动端的

豆瓣电台的宝葫芦

在去年年底豆瓣网就发布了类似于Myspace Music的音乐人服务豆瓣音乐人,上线半年来对于中国普通音乐消费者来说豆瓣音乐人做得的确简洁又不失功能性.然而一直以来,我并不认为豆瓣仅仅是一个能记录看书听歌记录的网站,豆瓣网有太长的尾巴可以去挖掘,只是需要一些气候和环境. 豆瓣电台如期而至(目前还处于小范围邀请公测,我想不日将会开放使用).那豆瓣电台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 豆瓣电台延续了其原有产品一向的设计理念,简洁得不能再简洁了.所以从这一点出发,豆瓣电台的确无太多可挑剔的地方,普通用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