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大规模拓展生鲜市场的“战争”正全面打响。6月初,亚马逊中国推出海鲜频道“鲜码头”,而在7月,京东、中粮我买网等也将上线生鲜频道。而在此前3月份,1号店已宣布旗下1号果园正式进军生鲜领域,加上2011年10月淘宝生鲜频道上线,到如今,国内各大电商角逐线上生鲜市场正逐渐走入关键阶段。生鲜品类勾引电商热情生鲜为电商带来的不仅是利润,更是持续的消费、关注和稳定的人气,这种消费黏性对于商家来说是吸引顾客、提高客单价的金钥匙。2008年,生鲜网购已经开始。然而,第一批试水者几乎都因供应链、物流、管理等种种原因夭折。典型案例就是优菜网。2013年1月,创建于2010年的优菜网陷入“卖身”困境,其创始人丁景涛在总结失败的教训时归于两点,一是败于供应链,二是败于管理。有人说,生鲜并不适合创业者。而从去年开始,大玩家们开始进场。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目前,生鲜领域的参与者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有为了寻找新利益增长点的大型网购平台,如京东、亚马逊、淘宝、1号店;有借助强大仓储、配送背景,而试图转型涉足电商领域的物流公司,如顺丰优选;有专注生鲜食品,从小做大的垂直电商,如沱沱工社、优菜网、摘鲜网;还有为了留住原有的消费者,将生鲜配送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传统零售商,如永辉、沃尔玛、麦德龙。各家有各家不同的营销策略和成长模式,生鲜品类缘何受到众多商家的青睐?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首先是大势所趋:人的消费方式在变。生鲜分为两类,一是走有机路线的高端类,二是百姓菜。百姓菜篮子是民生工程,线上取代线下并不现实。但是在高端领域,有已经形成习惯的网购大军,有足够的利润空间,线上取代线下是很有希望的。随着沃尔玛、家乐福、Tesco等众多实体超市面临租金数倍上涨的巨大压力,撤出城市的黄金地段、缩减门店数已经成为大型商超可以预见的未来,而订单式商业模式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损耗,线上生鲜销售平台所带来的便利和吸引力会逐渐增加,这将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生鲜品类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有着强大的消费黏性,作为重复购买率和活跃度最高的品类,生鲜为电商带来的不仅是利润,更是持续的消费、关注和稳定的人气,这种消费黏性对于商家来说是吸引顾客、提高客单价的金钥匙,是线上与线下超市真正开始势均力敌的制胜法宝。因此,对于线上电商来说,即使亏损也要进入这个品类。而从电商竞争角度看,电商的各种品类已呈逐渐饱和的态势。服装、3C的增速下降,生鲜领域坐拥巨大的需求市场,且相对于普通的平价超市产品拥有更高的利润率,而它在线上的销售模式还处于探索和开发的初级阶段,谁能抢先一步便可站在行业的制高点。竞争“命门”在供应链供应链的关键之一在于货源。传统的生鲜供应链上往往有众多参与者,从菜农、加工商到各级代理商,每一个环节都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品质的损耗。在质量和成本的博弈下,各大电商试图降低这个链条的成本。零售业务的核心是供应链管理,生鲜品类对时效的要求很高,周转快、库存低,缩短产地和顾客之间的距离,确保生鲜食品的质量和新鲜度是生鲜电商的黄金生存法则。事实上,涉足生鲜的电商企业也都把供应链看成是制胜法宝。供应链的关键之一在于货源。传统的生鲜供应链上往往有众多参与者,从菜农、加工商到各级代理商,每一个环节都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品质的损耗。在质量和成本的博弈下,各大电商试图降低这个链条的成本。有些电商选择与生产基地或者上游供应商直接合作,减少中间商的流通环节,缩短供应链,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供应商和顾客的双向对接,实现企业和消费者的双赢。1号店副总裁郭冬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号店采取的是直达果园、农场的直采方式,也就是在各大水果的重点产区采购,采摘后的产品直接进入1号店仓库,也会选择与各国驻沪总领事馆农贸处、水果协会合作,引进一些政府推荐进口生鲜食品。顺丰优选的策略与1号店类似,针对生鲜品类专门设立采购部。在产地采购,并借助其物流网络实现快速配送。同时,顺丰优选可以支撑切入冷链物流,以丰富其主营业务。与1号店、顺丰等资金雄厚又拥有物流基础的企业相比,一些规模较小的垂直电商也有自己的策略。据摘鲜网负责人杨林介绍,摘鲜网的进货渠道分为三部分,一是直接进口;二是在国内直接合作参股了一些优质的农产品基地,主要针对那些较耐存储的水果,如陕西的猕猴桃和苹果、江西的赣南脐橙、海南的木瓜等。而一些不耐存储的水果比如蓝莓,就向基地提出采取拼车的购买方式,和别家供应商共用一套冷链,自己消化不了的蓝莓就在北京新发地直接进行对外批发。除了这两部分外,其他的水果都是在新发地进行采购。摘鲜网的物流中心就设在新发地。比基地合作和直接采购更进一步的选择,便是全产业链式经营。在2008年由九城集团旗下北京九城天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打造的沱沱工社,就是全产业链结构,其已经投资了7000余万元自建农场。沱沱工社创始人董敏表示,“我之所以下决心在北京平谷买下1000亩农田作为沱沱有机农场来种植果蔬,就是要从源头保证有机食品的质量。”沱沱工社定位于本地化生鲜平台,利用城市周边的土地进行种植,把绿色农产品挂到网上进行销售,收到订单后进行同城物流配送。不过,由于客户群主要还是定位于城市中的中高端消费群体,其发展规模仍然有很大的限制性,前期投入成本也很高。做出独特价值才有未来如果没有大平台的优势,创业型公司就必须挖掘出自己独特的价值,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对于用户来说,快速和品质是其网购生鲜的共同需求。但对于电商企业说,差异化定位,做出独特的价值才是生存之道。大电商都有可供利用的资源,比如1号店借力沃尔玛,具备进口商品的直接采购资质;顺丰优选全球性自营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的相对完善,从而在各大基地产品的直采基础上保证新鲜度。如果没有大平台的优势,创业型公司就必须挖掘出自己独特的价值,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由于配送成本比较高,传统电商企业一般是努力将客单价做高,鼓励客户一次性买很多东西,比如沱沱工社和顺丰优选都努力地将客单价价维持在300元以上。而摘鲜网的做法则与之不同。杨林表示,摘鲜网先由线上做起,经过数年时间后,根据线上数据,甄选出配送密集度比较高的北京金融街、国贸CBD等区域重点发展,并在附近的小区开设实体店,并针对企事业客户推出小份会议水果和下午茶水果套餐。“摘鲜网不是以传统电商的做法来做生鲜,并不追求高客单价。他们降低了配送金额,努力让客单价实现在30~50元之间,并在金融街实现1~3小时送达,解决客户即时性的需求。”在杨林看来,其市场策略是设立很低的门槛,用快速配送,保证新鲜。杨林认为,每个人1~2天内食用的水果量就在这个区间内,因此会鼓励客户只买当天的水果。这种有别于传统电商的做法,使得摘鲜网稳扎稳打、从点到面地从金融街开始,逐渐覆盖北京的几个高等商圈,以及北京五环以内优质社区。但是杨林也坦言,生鲜完全在线上销售不太现实,生鲜这种东西是需要体验的。以猕猴桃为例,在线下店,打开一箱给用户品尝,一天现场销售的量超过网站上十天,而在网上无论把页面做得再漂亮,把照片拍得再好都敌不过尝一口更有说服力。将门店作为线上物流配送中心的模式在国外已很常见,这也是传统零售相较于纯电商的天然优势,这种模式节省了自建物流中心的成本,麦德龙、TESCO和沃尔玛在国外均是依托现有的门店进行配送,对于国内传统零售商而言,生鲜可能是其对抗电商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对于纯电商来说,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也是一种建立新的价值点的探索。另外,标准化控制成为生鲜电商要考量的重要问题。以新发地的批发杨梅为例,每天早上新到产品,价格是一箱70元,中午时可能变为一箱50元,到下午剩下几十箱的时候价格可能就降到30元甚至更低。因此,生鲜电商应尽可能将自己的产品品质稳定在某一区间内以保障用户体验。冷链物流成“生鲜电商”之痛用户体验是电商企业维系老用户的关键,生鲜电商更是如此。优菜网失去老用户的最根本原因即用户体验下降:配送到用户家里的菜不新鲜了。生鲜产品的的易损性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摆在生鲜电商面前:上不上冷链物流?目前,我国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偏低。欧美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果冷链流通率也在95%以上,而我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极低,且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滞后。生鲜需要严格的全程冷链控制,即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运输、销售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始终需要处于低温环境。而生鲜行业电子商务最大的障碍正在于配送,因为食品的新鲜程度直接取决于配送的时间,如果配送不及时就会导致食品失去新鲜度,然而冷链物流比普通物流的成本要高出数倍,这是生鲜品类对各大电商提出的最高门槛,也是生鲜电商赢得市场份额、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然而,冷链物流与常温物流完全是不同的流程和体系,投入成本非常高。在这样的现实问题下,沱沱工社才决定在北京顺义投资2700万元建立6000平方米的集冷藏、冷冻库和加工车间于一体的仓储配送物流中心,分为标准库和生鲜库,其中生鲜占40%,此外还购买了若干台冷藏冷冻车,通过采用全冷链物流到家的配送运作模式,最终实现新鲜日配的目标,但包括固定资产、人力等成本在内,每配送一个订单的成本可能就高达50元。顺丰根据北京六环以内平均每天的订单数和配送成本,计算得出现在同行平均每一个订单的物流配送成本大概在47元多,整个业内至少都在40元以上,这还不包括整个仓储、IT、
客服系统等成本,所以100元左右的订单对电商而言都是亏损的。这就使得大多数生鲜电商只有不断提高客单价才能取得收支平衡。对于公司的产品质量可控性、规模化发展、稳定提供服务等方面来说,自营冷链当然是最佳选择,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巨大的前期资金投入,物流车、冷库、人力资源等等所形成的成本过高问题可能使得生鲜电商过早夭折。对于像京东、1号店这样的大平台而言,盈利是其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投入庞大的资金自建冷链物流显然是不可能的。据了解,亚马逊、京东和1号店就是由进驻的生鲜厂商自行配送,通过选择开放给第三方企业的运营方式,避免前期的巨大成本投入。像摘鲜网这样的中小电商,会通过借助各方的冷链来降低成本。例如其猕猴桃运输借助的是蒙牛的冷链,也就是在蒙牛往某地配送牛奶后,搭上其回程的“顺风车”。不过,从长远来看,一旦有了规模,搭“顺风车”也不是长远之计。对电商而言,从农产品的采购到配送,链条已经足够长。最好的方式应是把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他市场化的第三方冷链公司如果能提供相对专业的供货、仓储和物流操作,
它们的前期操作困难就会小很多,成为一个纯粹的电商平台, 然而,目前市场上能提供合适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并不多,而服务价格、配送范围、冷链操作能够符合要求的可选择的范围更是狭窄。据了解,目前已有的独立冷链物流网络多为产、供、销一体化模式,或是在特定区域内自给自足,而全国性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型,比如易果网就曾经多次寻找第三方配送商而 不过,从长远来看,一旦有了规模,搭“顺风车”也不是长远之计。对电商而言,从农产品的采购到配送,链条已经足够长。最好的方式应是把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他市场化的第三方冷链公司如果能提供相对专业的供货、仓储和物流操作,它们的前期操作困难就会小很多,成为一个纯粹的电商平台, 然而,目前市场上能提供合适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并不多,而服务价格、配送范围、冷链操作能够符合要求的可选择的范围更是狭窄。据了解,目前已有的独立冷链物流网络多为产、供、销一体化模式,或是在特定区域内自给自足,而全国性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型,比如易果网就曾经多次寻找第三方配送商而未果。对此,中粮我买网的物流总监任盈军也曾表示,“要么就是价格太高,要么就是传统的冷链,需要跟他们进行大量磨合,还要花成本对他们进行改造,需要时间。”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专业第三方冷链配送的建立是真正推进这个市场发展的关键。但事实上,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之所以在国内经营发展不善,其生存压力也不容小视,在日本一直坚持做冷链宅配的雅玛多进入中国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因为宅配背后的真正推手是电商,但电商对价格非常敏感,留给第三方的盈利空间很少。由于分拣基地、车辆、冷藏设备、人员等的成本过高,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目前普遍运营B2B业务,主要在供货商与销售网点之间进行物流配送,宅配业务极少。业内普遍认为,冷链宅配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谁为高成本的冷链宅配买单、如何找到更好的模式来保证生鲜的“最后一公里”,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内,生鲜蔬菜和肉类的流通过程普遍需要经历48小时以上,才能到达市场或商超的货架上,而大于48小时则让我们与新鲜失之交臂。在未来,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和质量要求的提高,建立一套完整的宅配体系,使流通时间大大缩短的生鲜宅配服务将是大势所趋。
电商角逐生鲜版图:竞争“命门”在供应链
时间: 2024-10-03 01:37:19
电商角逐生鲜版图:竞争“命门”在供应链的相关文章
于刚直言电商之间真正的竞争是供应链管理
面对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商企业一轮轮的价格战以提升销售规模.维持市场份额的时候,一个问题摆在了业界面前:持续的价格战真的能使商家和消费者双方受益吗?行业竞争点究竟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1号店董事长于刚.一向低调的于刚直言,电商之间真正的竞争是供应链管理,而电商企业将来必然要为现在的非理性价格战买单. 全品类扩张 不是竞争关键 苏宁易购近日宣布了下半年的发展战略,即通过品类扩张.价格优势和服务升级等方式保证下半年销售冲刺150亿元.京东商城在高调跟进价格战的同时,也不断拓宽品类,如上线
各大电商抢占生鲜网购市场
电商入局生鲜市场 抢补"冷链"硬伤 在攻克了服装.3C.图书.日化等多重壁垒后,各大电商又开始向着难度系数更高的生鲜领域进发.受到该领域市场巨大.毛利率和重复购买率较高.政策利好等因素影响,近来,苏宁易购.天猫.京东.1号店等电商纷纷扎堆布局. 但生鲜产品对冷链物流的高要求却也进一步压缩其毛利空间,目前各家试水的主要为中高端蔬果,商家试图借高价位来填补高成本的空缺.然而从长远发展看,冷链物流还是各家今后规模化发展不得不直面的硬伤. 各大电商抢占生鲜网购市场 近日,苏宁易购宣布将加入生鲜
电商开放平台的竞争战略
电商开放平台已成趋势 2011年9月20日,天猫(原淘宝商城)宣布推出新战略,其平台对所有零售形态开放,该战略旨在构建一个由品牌商.供货商.零售商及包括物流商在内的各类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分工协作新的B2C生态体系.包括一号店.银泰网.库巴网.易讯.乐淘.新蛋.好乐买.红孩子.走秀网.唯品会以及凡客诚品和百丽等在内的38家垂直B2C企业在淘宝商城开设官方旗舰店.2012年10月31日,天猫与当当网联合宣布,即日起当当网正式在天猫开设店铺,其图书.日用百货类目将分别以旗舰店形式入驻,成为迄今为止入驻天
电商病变:实体电商的非典型竞争
2015年初,一组"是男人就放过1号店"的海报广泛流传,2014年在家电3C领域斗得难分难解的国美在线与京东,将战场进一步延伸到了百货领域.国美在线2014年厚积薄发,市场排名从第9跃升到第5,被称为实体电商逆袭的典范.在阿里.京东相继上市之后,看似已经稳固的双寡头格局,面临着实体电商的持续冲击. 当人们习惯于聆听马云的"布道"时,很少人意识到,淘宝其实并不是中国最早的电商,真正原生态的电子商务也不是由互联网公司所创造.早在20世纪80年代,Walmart就已经尝试
保险成电商角逐互联网金融利器
知名电商企业1号店近日推出1元保险,消息一出,自然又成为了行业的热门话题.事实上,吸引业内关注的并不是价值1元的保险内容,而是其借创新保险展开的互联网金融布局. 时至今日,保险已成为了互联网企业试水金融领域的利器之一,许多互联网金融产品中都不乏保险的身影.业内认为,"1元保险的象征意义大过于经济意义",在整个电子商务领域利润较低的背景下,打造自身闭环生态,更好地寻求资金变现,或许才是电商进军互联网金融的直接目的所在. 险企.电商携手闯江湖 继阿里巴巴.京东等老前辈在互联网金融的&quo
电商最后一块大蛋糕:生鲜电商与生鲜O2O
2013年1月2日,因为融资困难,立足北京的生鲜电商优菜网寻求转让.创始人丁景涛表示,转让价格预计在150万左右.优菜网经营中的困境却挡不住资本对生鲜电商的热情;无数的资本在这两年杀入这个领域.京东,苏宁都宣布了生鲜频道的上线,淘宝更是众多农户竞相发力的平台.顺丰优选在2012年依托物流优势杀入到生鲜电商;而有着媒体基因的本来生活网团队则靠着炒作"诸橙"而一炮而火.生鲜电商在今天电子商务中的格局究竟如何,又存在如何的问题,未来将如何发展,这是本文抛砖引玉所在. 什么是生鲜电商 生鲜电商
凡客裁员调整后转同城业务 电商谋差异化竞争
电商持续烧钱投入物流以实现差异化竞争 经历了去年裁员撤站等一系列调整动作后,凡客诚品旗下如风达快递开始进一步拓展快递业务.如风达近日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开通同城全境无盲区快递业务,企业个人都能以每公斤8元的价格享受同城配送服务,实现上门取件业务. 而包括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一线电商企业则是持续在物流方面"烧钱"投入,在产品.价格等方面差异化不大的情况下,通过配送售后等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争取更多的订单. 裁员调整后转同城业务 作为电商企业凡客诚品旗下全资自建的配送公司,由于物
电商这个中国互联网业竞争异常激烈的领域
腾讯一直是个"低调"的玩家.今年5月,腾讯完成新一轮组织架构重组,成立腾讯电商控股公司(ECC)专注运营电子商务业务,计划斥资10亿美元重新打造其品牌.技术以及商业模式,并委派腾讯即时通讯QQ第一位产品经理吴宵光掌舵.吴宵光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畅谈其未来发展思路.相较于互动娱乐.即时通讯而言,这位"新兵"被选作腾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探路者",并有望通过"独立上市"的手段寻求下一次增值.新一波浪潮来临第
高端食品电商如何避开低价竞争漩涡
电子商务引入中国,经历了一个低价促销策略阶段.随着电商从蓝海到红海,各种促销手段更是五花八门,电商企业为了稳定自身优势,不得不加入低价大战,以争取更多用户.直至今天,说到电子商务,消费者自然想到--低价,低价已经成了电子商务的代名词.然而,低价是万能的法宝吗?从低端走向高端是电商发展的必然规律,尤其是高品质产品,低价伤及品牌价值.那么,高端食品电商该如何脱掉电商低价的帽子,形成良性的电商生态?或许加一有机参的品牌电商之路值得借鉴. 差异化品牌定位:抢占消费者心智 定位(Positioning)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