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创业方法论:产品即我,我即产品

  2014年8月中旬IDG资本宣布设立“IDG 90后基金”,规模1亿美元。创业魔法学院成立了“F90魔法加速器”,为25岁以下互联网创业者的创新idea提供资金支持以及辅导服务。除此之外,国际风投机构如红杉资本,本土基金如英诺天使基金等都将目光投向了90后创业群体。一时间,放出话来“专投90后”的VC投资机构越来越多。

  投资人喜欢他们确实有道理,很多90后确实是天生的产品家。

  对,“天生”这两个字是重点,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生一代,他们只要自然舒展,想用户之所想,就能做出符合一部分用户需求的好产品。而大多数70、80后产品经理冥思苦想,通过逻辑推演和用户调查才能做出的东西,却未必能讨用户喜欢。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总结出了90后产品家们的一大特色:产品即我,我即产品。

  我即产品产品即我

  最近因为工作关系,Managershare君和两位光芒万丈的90后创业者(一个是88年的,被归到90这堆里了,算近90后)比较近距离地沟通了一下,一个是做了太原第一个本地SAT考团的李逸凡,一个是做了90后娱乐中心“节操精选”的陈桦。

  就拿我们接触的这两个90后来说,他们是现在资本热爱的90后创业者中的代表,简单地说, 身为90后,她们敏锐地发现了一个以90后为核心用户群的需求,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提供一个满足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一个是相对传统的培训服务行业,另外一个则是APP,恰好代表了这个群体创业典型的两类。

  1994年出生在太原的李逸凡自己从小就是学霸,自己去香港参加SAT(美国高考)时抓住了三线城市孩子对本地化考团的需求办了晋考团,做成了山西最大的SAT考团和培训机构;1988年的陈桦是因为能把90后这群熊孩子的槽点、G点把握的特好,做了一个“节操精选”,每天给90后发送这些能抓住他们需求的好玩内容,用户一下子做到了100多万。

  90后赶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好时候。互联网直接拉低了创业门槛,让90后能够直接面对自己的用户。他们不一定要去大公司做螺丝钉,就可以做出带有活生生个人特色的产品,占有自己能覆盖的阵地。美国的一位科技作者,尼古拉斯·卡尔(他因为在《大西洋月刊》封面发表了“谷歌在把我们变傻吗?”一文而闻名)总结说,互联网时代,产品的生产门槛和成本远低于传统产业,在这个世界里,无须传统渠道,甚至不需要太多宣传,一个创业公司可以立刻通过好的产品直接获得用户的喜欢,然后病毒般传播开去。

  那这些进入大众视线的90后创业者,从做情趣店到炮否的马佳佳,用互联网思维卖安全套的刘克楠、90年出生北大法学硕士毕业卖米粉的张天一、试图撬动KTV产业十余年的未变之局做“一起唱”的尹桑、做脸萌的郭烈、做在线教育产品易题库武星宇、大学创业做超级课程表的余家文、中文技术问答社区SegmentFault的创始人高阳……很明显,他们的产品都打着自己成长、兴趣和经历的深刻烙印——这一代人因为互联网的存在,思维上没有被太多条条框框所限,对世界的理解更直接,更简单,也更无畏,更具有动手能力。

  相比之下,比他们大的前辈和父辈,是在集体主义文化中长大的,可能更为胜任在复杂的组织结构中进行协调管理的工作,或是职业经理人的身份。

  Managershare+观点:商业的问题,从根本上是文化和人的问题,总结下来,李逸凡也好,陈桦也好,都具有回到自身寻找产品逻辑,将自己作为典型用户想象他人使用该产品的能力。90后本身就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先锋,谙熟新生代心理和行为模式,因此成为资本香饽饽就不奇怪了,因为他们代表着未来,而资本和市场的特性从来就是这么喜新厌旧。

  而这种产品即人的模式,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创始人和团队的高度决定着发展的边界,公司能够成长到什么程度,与创始人自我成长到什么程度密切相关。

  90后的企业将走向何方

  说“90后企业的愿景”可能有点让人觉得,“愿景”这个词有点高大上——太书呆子气,也有点招人烦。

  但专门研究新创企业怎么搞、自己做砸过又做成过好多公司写了《精益创业》这本书的埃里克·莱斯把愿景当做新创公司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他写道:“新创企业有一个清晰的方向,一个脑海中的目的地,创造一项成功改变世界的业务。我把它称为新创企业的愿景,企业制定的战略,包括商业模式、产品方案计划、对合作方和竞争对手的看法以及谁是顾客的设想,产品是这个战略的最终结果。”

  他把愿景、战略、产品画了个一个正三角——产品在最上面,可以优化,中间是战略,可以转型,愿景是最下面的基石,愿景一般是不变的,它就像地基,决定你这个企业的格局有多大。

  愿景和你做的行业和起始的规模没太大关系,但对于初创公司确实是最重要的一环——据Managershare观察,大部分国内的90后产品家们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谷歌的愿景是不作恶,Managershare觉得很多了不起的公司的愿景都可以细化为能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因此,所有在大众眼里看来不靠谱的事他们都愿意做。把自己做支付的创业公司卖掉去做火箭发射,后来又去做电动汽车的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有类似的愿景(他研究发射火箭是为了把他的实验室“火星绿洲”发射到火星上去,这个实验室里面有在火星土壤里生长的农作物,也就是人类去火星上生存能吃的粮食,而当时的火箭发射都太贵了)。顺着这个思路,我们还可以想到亚马逊和苹果公司。

  也许你会说,怎么能拿90后的创业公司和这些大家伙比呢?但别忘记,谷歌苹果们当初也都是小家伙,它们后来能走那么远和他们的创始人志存高远,有自己的愿景密切相关。

  也许只是一念间的差别,但它可以决定,你是成为资本测试市场的工具,还是内心坚定可以不断调试战略的创业企业家。

  如何从“做产品”到“做公司”

  埃里克·莱斯说“创业即管理”。进行“持续创新”的企业必须非常了解他们的顾客是“谁”、“在哪里”,他们需要不断去考察顾客想要什么,但新创企业和潜在客户的早期接触,仅仅揭示了那些需要立即测试的错误,这必须也只能是一个反复试错的过程。

  90后创业者面对的难题也是如此,他们自身需要补足的东西还很多,比如产品知识,方法论,管理学等等,又不能丢掉自己的直觉和宝贵的商业洞见——这种基于个人经验的判断恰恰是他们创业逻辑成立的根基。他们还需要面对企业发展需要的持续增长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他们把个人的特质和能力变为可规模化发展的组织行为,对新创公司来说更是如此。

  然而,团队和管理恰恰是大多数90后创业者的短板。

  IDG李丰说,对年轻的90后CEO们最大的考验在于他们能不能招募到和他们自己年龄匹配的最小的管理层、并与他们合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没有管理经验的90后CEO们来说,如何用好像他们一样个性十足、追求自由和自我的90后,如何管理、激励好——比他们多了很多职场经验也挺个性的80后,都不那么容易。

  还有一个难题是来自市场本身的,在互联网这一拨浪潮下,网络内容发行商、工具制造商、服务提供商越来越多,他们都会通过鼓励并满足人们对大量立等可取的信息的渴求来赚钱。在这个世界上,选择越多,欲望越多,每个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脆弱——人们可以狂热地追逐一个产品,之后因为有更酷更炫的选择而冷酷地抛弃它。

  这话可能很残酷,但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和90后的创业者们可能真的天生就没法像传统企业所追求的那样,做成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或者他们也不需要。每一次创业、每一种模式都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年。

时间: 2024-08-31 11:44:34

90后创业方法论:产品即我,我即产品的相关文章

90后创业观之两性与逼格

90后创业观之"性爱不止是说说,而是做" 90后创业观之"不性感不娱乐不能活" 90后创业观之"高逼格的用互联网方式改造传统行业" 现如今90后创业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而真正能够成功的却不多,说到创业对于90后创业者来讲没有一个固定的成功界定,有的90后创业者赚到名气,受到热捧,也有的低调闷声赚钱,而大多数还是默默的在路上,意淫着.追逐着.咆哮着.不妨来听听被清科投资界在创业DEMO上邀请的90后创业者对90后创业的认识. 话说如果你连90后都不

VC欣赏、家人是阻力,极客化、国际化——90后创业生态

90后开始登台. 季逸超,PeakJi,1992年北京生人,曾在北大附中读书时单独一人做出猛犸浏览器.在大学参加的一次活动中,本不想创业的他,没能抵挡住红杉资本合伙人周逵"诱惑",后获得徐小平和红杉资本投资,成立了PeakLabs实验室.有着高知父母的他是典型的"90后技术宅",从小学就开始研习编程,后来推出的猛犸浏览器从设计到美工.开发.测试.运营等工作,全部由他一人独立完成,他曾坦言管理和销售不是他的长项,目前PeakLabs也不要求坐班,所有核心成员基本通过邮

90后创业新物种:不逗逼不活

文/金错刀(微信公众号ijincuodao.覆盖300万科技商业人群的每日一干货) 最近,随着一些新产品的火爆,一个被称为90后创业新势力的物种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当然,首先是风投的关注,其次是一些大公司的关注,据说,腾讯将组建"90后企业家俱乐部",想办法向90后靠拢. 今年,IDG校园创业大赛邀请了搜狐CEO张朝阳作为分享嘉宾,结果,在宣讲会上,有位大学生很直接的问张朝阳:你觉得搜狐老了吗? 这句话很伤人,因为它的确让很多企业受伤.腾讯CEO马化腾最大的焦虑,就是担心自己老了,不懂年

90后创业高追捧低成功率的幕后原因

文/ 李依隆Jimmy投资人帮助创业者一起吹牛逼,击鼓传花,花落谁家?现在这帮90后搞什么互联网创业的,天使投资人基本都指望公司过A.B轮之后撤资套一笔钱,小股东等着融资的时候有人能收了他们的股份变现,创始人都指望着公司被收购或者多融几轮钱在手上出去吹牛逼,因此国内互联网创业圈子出现了一个世界奇观:投资人帮助创业者一起吹牛逼指望着能忽悠一个冤大头进场接盘.能拖到上市的几率比北京连续三次打雷击中同一个人概率还低.为什么有人觉得成功率低?一来大部分90后都没什么资本,对于公司运作和市场都没什么认识,

90后创业,老俞别忙拍砖

因为新东方老俞在两会时的发声,年轻人创业问题又摆到了公众面前.纵然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老俞也再度创业,变身为大学生创业导师和天使投资人.此番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俞道出惊人之语:自己接触的大学生创业项目,95%没有创新,大多都在进行模仿拷贝. 近两年的光景,创业问题猛然间成了香饽饽,只要是跟创业挨边的或沾上了个毛边,都能轻易引来各路拥趸,贝塔.3W.车库等都成了声名显赫的创业聚集地.2014年,仅覆盖亚洲地区科技报道的TechinAsia就写了约200篇关于中国创业公司的报道. 随着90后陆续进入社

90后创业活跃,关注下半身

马佳佳同时拥有着"女神"与"女屌"双重气质,在毕业当天她在学校附近就开了一家风格独特的情趣用品店. 身高有1米93的前山西篮球的青年队队员刘克楠,毕业一年后联合同学一同创立了大象品牌安全套. 我想马佳佳的情趣用品.大象的安全套大家应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我之前也写过很多关于他们的文章,并且还是一种鼓励和欣赏的态度,那么今天我就详细说说关于男人卖卫生巾那点事. 90后那个想做中国最贵卫生巾的人--陈章文 他与比尔盖茨同一天生日,并且与百度李彦宏同一个专业(情报学),

90后创业是一种生存状态

赵陈婷 一直贴满各种标签的90后,如今越来越多的以创业者身份开始在商业世界粉墨登场. 从因卖情趣产品而名声大噪的马佳佳,到成功刷屏朋友圈的"脸萌"APP的创始人郭列,在大部分人都还在按部就班地为工作而奔走的时候,这些90后凭借什么迅速拿到投资,以极具"冲击力"的成功形象刺激着诸多80后甚至70后.60后的眼球? 事实上,这些高喊"无需理解"却已经悄然长大的"非主流"一代,也会希望我们能够为之驻足片刻,试着去倾听他们的世界. &

90后创业帮:开始在商业世界粉墨登场

赵陈婷 一直贴满各种标签的90后,如今越来越多的以创业者身份开始在商业世界粉墨登场. 从因卖情趣产品而名声大噪的马佳佳,到成功刷屏朋友圈的"脸萌"APP的创始人郭列,在大部分人都还在按部就班地为工作而奔走的时候,这些90后凭借什么迅速拿到投资,以极具"冲击力"的成功形象刺激着诸多80后甚至70后.60后的眼球? 事实上,这些高喊"无需理解"却已经悄然长大的"非主流"一代,也会希望我们能够为之驻足片刻,试着去倾听他们的世界. &

从余佳文的吹牛谈起:谁是90后创业明星的幕后推手?

从余佳文的吹牛谈起:谁是90后创业明星的幕后推手? 时间:2014-11-30 23:30 来源:瑞莱观点 作者:李东楼 这几天,一个名叫余佳文的90后创业者在央视一个节目上的演讲视频在朋友圈疯传,标题起的也非常危言耸听:"一个90后,把整个互联网圈都激怒了....."让我也忍不住点进去看完了整个视频,而今天又在不同的群里,看到关于这个视频的讨论,让我实在是不吐不快. 吹牛 其实是行业"潜规则" 首先,余佳文在视频中一些关于企业运营数据的描述争议很大,比如用户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