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电视机,3999元、4999元、3899元,价格两天三变
“缺货”、“无货”,这两个成了热词本报记者 金梁
究竟谁家的东西最便宜?记者也进行了一番比对。昨天早上9点多,以同一款LG吸尘器为例在各电商网站查价格,苏宁易购是58元,京东则要798元,然而点开苏宁易购的购物页面发现杭州地区暂不销售。另外一款万家乐60升机械电热水器,京东的价格是898元,国美的价格是798元。
昨晚7点左右,记者又找了几件家电进行对比。其中,一款美的2匹立柜式空调,京东的价格是8799元,苏宁的价格是8995元,国美的价格是7798元,但国美和苏宁网页均显示“缺货”;索尼KDL-55HX750彩电,国美价格是8399元,苏宁是8558元,京东是9299元。
记者看到,通过比价,京东、苏宁和国美三家各有处于最优惠地位的商品,没有出现哪家绝对最便宜的情况。
但消费者碰到的问题却不少,杭州的一位马小姐说,“一大早洗衣机洗着洗着就坏了,偶决定去凑一把热闹,去京东跟苏宁瞅瞅,发现京东的价格最低,却没货。”
除了“先涨后跌”的伎俩外,“缺货”也是昨天消费者们在电商网页上看到的情况。有人认为,那大多是电商们眼瞅着价格到底了,但依然死扛着降价,于是用“缺货”、“售罄”的字样来忽悠消费者。据有关数据显示,昨日各大电商的缺货率分别是京东29.63%,国美12.76%,苏宁11.12%。
在昨日的微访谈中,本报记者向刘强东提问:很多人碰到京东没货,价格再便宜也是忽悠,怎么看?刘强东并没有对此进行答复。
另外,记者发现,很多京东卖得便宜的东西,苏宁和国美就会下架不卖;反之亦然。
昨天家电价格像股价,波动剧烈
杭州消费者苏蔡敏昨天一直关注电商们的一举一动。“前天我就在京东挑好了一台索尼的电视机,但一直没有付钱,就等着今天比谁的价格最便宜。”苏蔡敏昨天早上发现,收藏在购物车内的电视机价格发生了明显变化,前天还是3999元的价格,早上8点多的时候,价格居然变到了4999元。
苏蔡敏感到很诧异:“不是说最低价吗,怎么不跌反涨了?”上午10点多,苏蔡敏发现那台索尼电视机的价格又发生了变化,一下子跌到了3899元。
还有网友发现,8月14日晚上,京东商城一款夏普LCD-32LX330A 32英寸高清液晶电视的价格从2699元上升至4099元,但在15日9点以后,这个商品价格又从4099元降至2399元,后来大概是京东发现苏宁的价格更便宜,马上再次下降至2288元,然后又涨到4099元。
其实,不光是京东商城,其他电商在前一天晚上都有“悄悄涨价”的举动,目的是为了第二天显示有更大的跌价幅度。
也正是如此,消费者们发现电商们价格就像是股票,时而涨,时而跌,究竟何时才是下单的最好机会,谁都摸不清楚,一定程度上要碰运气。
网上较劲很快将延至网下
相比之下,苏宁和国美显得比较沉默。
面对京东的“挑衅”,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在中午近12点才发出声音:“市场竞争绝不是逞口舌之能,把精力投入到持续给消费者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上来才是王道!苏宁易购的双倍补差、服务承诺全部会用实际行动兑现!”
国美电器官方微博除了一直转发第三方比价排行榜外,在昨天下午5点44分表示:本周五起,国美电器全国1700多家门店调整价格,直破网价!全线产品低于京东,欢迎消费者现场比价!
下午,在微博上有传言称苏宁易购在本轮大促之后不再参加价格战。很多人以为苏宁将以失败告终时,李斌出来辟谣:“在此我重申从未有过类似表述,而且本身这就是一个错误逻辑。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永恒的主题,苏宁易购始终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和既定的营销节奏,充分发挥综合优势,以我为主,给消费者持续提供最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9点不到,“挑衅”已开始
前天“约架”的主战场是微博,昨天,各参战方放话较劲的主要场地依然是各自的微博。
“家电部门同事联系苏宁负责人,请苏宁务必在上午8:50就开始,这样京东好在9点给出更低价格!结果苏宁不干,那我们就先带头放出几件意思意思,开个头!郑重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着急下单,因为价格是一轮一轮降的!京东所有大家电会不停降价,永远比苏宁低!如果苏宁30分钟还不降价,大家出手!”
昨天,距离早上9点的开战时间还有16分钟,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已经在微博上熬不住地“开炮”了,并在之后贴出了一张办公室现场的照片,图上挂着“打苏宁指挥部”的横幅,该图之后被无数网友转发。
9点30分,刘强东称接到了近5000万元的订单,并劝解消费者别急着下单,价格还没有打到底。
“还打不打了?苏宁的人,你们的服务器挂了,那就在微博说句话吧,别让大家空等。”刘强东继续直指苏宁,称其降价频率和幅度都远远小于预期,对方服务器总是挂掉。
下午1点56分,刘强东称,全国一半的库存已经被抢光了,总销售额破2亿元。在下午5点左右,他在微博上做起“微访谈”来。昨天,新浪微访谈的一段开篇介绍中说,“"这是京东的最后一场恶战。"京东商城CEO刘强东用"不惜代价"来形容此次的决心,"我们三年前就知道跟苏宁早晚一战。只不过一不小心提前了。"”
【电商】
【消费者】
本报记者 金梁
早报讯 “下周开始,每户人家都有4个冰箱、6个空调、8个电饭煲、10把电吹风,然后把一堆平板电脑叠起来当椅子坐……”昨天,有网友这样留言。
这些话的引子,是昨天上午9点,一场轰轰烈烈的电商“掐架”活动正式上演,主演是京东、苏宁和国美,排名不分先后;群众演员有天猫、易讯、当当、库巴等;道具是电脑1台、鼠标1个……
前一天,京东、苏宁和国美三方在大家电战场上“约架”,都称自己的大家电比对方便宜,坚守着将对手“搞死搞残”的信念,京东说比苏宁、国美便宜10%,国美说比京东低5%,苏宁为此搞了六天的0元购。
昨天,网上混战。
记者看到,多数消费者都看着犯迷糊,电商网页上的价格就像是股票,时而涨,时而跌,究竟什么时候买入,能不能买入,完全要靠运气。也有人觉得,这只是一场戏,他们演得很卖力,我们看得也揪心,只有光看不买的人才开心。
截至昨天傍晚,各方在微博上均以自己的方式庆祝着各自眼中的胜利。
戏剧落幕之时,不禁要问,这场“8·15”电商战役,究竟谁笑到了最后?
昨天的电商混战,消费者得到多大实惠?
一台电视机,3999元、4999元、3899元,价格两天三变
“缺货”、“无货”,这两个成了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