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变3还是变2的时候,我们还能看到会变形的联想一体机,还有在电梯里喝着舒化奶的二货,还会觉得单纯的打斗镜头太过紧张,如果是偶尔插播点广告还是蛮新鲜的,而且很有笑料。但是,当我们看完变4,这种感觉已经全部消失了,多到几乎要说是丧心病狂的广告,我们还没数到一半就放弃了,到最后大家果断地把这部电影定性成:充满了中国元素的美国广告大片。
从饮料到太阳镜,从酒到银行卡,从汽车到营养品……变4电影说是变形金刚系列植入广告最多的一次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而且,变4这部经典大片已经堕落成为了一场冗长的品牌秀,甚至,有些品牌商不惜砸下重金,就为了求换得几秒钟的品牌让自家品牌露个脸。而要说品牌植入的方式,绝对是巧妙不足,生硬有余,赤裸裸的广告与电影主题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这种对比下的强烈违和感也是极大地破坏了剧情原来应该有的的美感和刺激。
一个成功的广告植入,要能将品牌转化成最简洁的文字、图片以及实物等形式,巧妙地贯穿融合在镜头切换之间,而不是生硬地插入,这就好比在陌生的场景中识别出熟悉的品牌符号,让观众有一种发现彩蛋的感觉,这才是最佳的植入效果:巧妙而无痕。而在变4中,当我们看到,机器人在ATM机上插入某银行卡,企鹅在轨道上打开微信,类似这样的场景植入,已经远远超出了剧情延伸的范畴,刻意把观众拉回过度宣传炒作的现实生活中。
作为一部备受期待的有影响力的电影,再多的广告植入,都要建立在大多数观众的接受度之上。品牌植入的初衷,应该是借助电影的情节隐性传达品牌的理念的,而不是简单的品牌曝光,强制性地向观众灌输品牌形象或产品。电影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在疯狂的飞车大战过程中,车标不断涌现,这就是雪佛兰的品牌隐性植入。相比之下,很多中国品牌在不对等的情形下生硬地植入广告,显然是低估了观众的智商,所以才会招致反感,也对品牌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的,也为企业形象带来负面效应。
尤其是进入21世纪,这种强制性的电影植入已屡见不鲜。夸张而言,一部电影要是没点点缀性的广告出现,都不好意思称得上是好电影。不过以武隆景区为例,为了拿下2分30秒的背景镜头,不惜投入1000万的天价广告费用,至于它的营销效果,唏嘘之后留下的更多是疑问,这种电影植入营销的价值究竟如何?又是否能为品牌带去名和利呢?
确切的说,变4的植入式广告只是品牌的短暂亮相,并不能有效体现品牌的内涵,或者全面展现产品的功能,这是植入式营销的软肋,因为品牌的形象或产品和电影的场景是分离的,没有真正融合在一起,这种亮相注定是一种昙花一现,达不到营销效果的延续性,对品牌的宣传作用自然是有限的,也就不能有效提升品牌的效应。
有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如果你给我100万元,要我加一个不靠谱的镜头,我肯定不会;如果你给我1000万元,我会动脑子把不靠谱的镜头变得靠谱”。这句话体现出的道理就是,如何把品牌的诉求点和情景的交叉点融合在一起,放到电影植入上来讲,就是融入广告的元素而没有痕迹可寻,使观众表面是在看电影,实际上却在无意识中看了广告,而且看得津津有味,乐得其所。
分明看见了广告的元素,却找不出任何植入的痕迹,能做到这个效果,品牌的植入式营销就真正无敌了。尤其是到了社交媒体时代,品牌植入式营销在效果上更加快捷精准化。相比传统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更适合品牌做植入广告,将品牌信息自然巧妙植入到简洁有趣的图文内容中,将软文转换成好内容,好故事,让网友在疯狂转发的同时,丝毫意识不到广告的存在,恰似“润物细无声”,自然无痕的植入效果自然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