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已成为当前业界谈论最为广泛的话题之一。在电信领域,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固然已不再是一个新概念,但自2005年以来,全球各大运营商
纷纷通过双网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由此产生规模效应,提高电信用户的满意度,继而提升ARPU值,使得融合的话题常谈常新,受到更多电信运营商的密切关注。3G与固网融合势在必行融合改变了全球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其中,传统的固话运营商受到的影响最大,它们必须有所改变以应对营收下滑的不利局面。与此同时,随着 VoIP客户端开始用于移动设备,移动运营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不同类型的运营商纷纷进入融合市场,未来将有多种不同的业务模式。因此,运营商在大力发展现有业务的同时,还必须确定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有调查显示,2010年,欧美运营商70%的收入将来
源于电信增值服务,而未来增值服务的收入将主要是来自于在网络融合基础上所推出的新服务。固话运营商将不得不面对移动网络的入侵,拨号语音连接将让位于宽带服务。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业界就曾针对固话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展开了
激烈的讨论,但当时人们普遍
认为这一技术对于终端用户意义不大。现在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无论是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都希望能在任意地点访问自己的服务。也就是说,很多人都希望能在任意场所访问自己的电话簿、信息、图片和文档,不管他们在家吃午饭,在办公室工作,或者是在商务旅行途中。对于终端用户而言,这就意味着个性化和移动性。融合的机遇与挑战3G与固网的融合会涉及到包括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管理支撑平台融合、运营管理方式融合和管制政策融合等方面,不会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但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点已毋庸置疑。从全球运营商市场
来看,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移动网逐渐在取代一些固定网络以前的市场,如语音、数据、音乐等应用,并且在固网和移动网之间的融合趋势也在加剧。然而,目前两网的融合仍然处在发展不稳定阶段:标准未定、产品不
丰富、监管政策不明朗、产业链没有形成,而实现融合不仅是一项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政策环境、监管体制、产业链等多个环节的成熟程度。另外,融合对于当前的运营商也
提出了更多实际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网络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更好地帮助运营商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电信用户的满意度和提升ARPU值,仍然值得整个业界进行探讨。同时,运营商在融合的过程中,还将遇到技术的后向兼容与互操作、业务整合、客户关系管理等问题。三种方式实现融合目前,欧美运营商,如法国Orange、意大利电信、英国电信BT,以及日本的NTTDoCoMo等运营商都在3G与固网的融合上取得了极大发展,综合来看,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市场化的融合来实现。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根据用户的使用和消费习惯,将固网产品和移动网产品捆绑在一起,以捆绑形式、统一价格推向市场,让更多的用户接受,这已被很多运营商在先期阶段所采纳;第二种方式,是以设备为导向的融合。通过提供一体化的设备,使用户接受和采纳既可实现固定网络应用、又可实现移动网络应用的设备,使用户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办公室里,都可随意切换到固网或移动网中来;第三种方式,是基于业务应用的融合。运营商提供基于固网或移动网业务应用的服务融合。在这三种方式中,第一种方式对运营商的整合能力要求最低,而第三种的要求最高,难度也最大。这不但需要运营商投入足够的成本支出来对现有网络基础架构进行改造和升级,而且还需要运营商考虑管理支撑平台融合、运营管理方式融合和管制政策,以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等等问题。事实上,在3G时代,不但需要在话音上融合,还需要在数据、多媒体应用、增值服务等各个方面实现融合,如在固网与移动网中实现短信、视频、音乐、游戏等的融合。对运营商而言,3G与固网融合所带动的互动视频业务,无疑也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利润增长来源和保障。通过提供互动视频业务,可以为明确的目标市场提供独特服务,比如3G
视频社区服务,提供寻找个人关系的视频交友服务等等,从而扩展了所有视频及语音终端(包括3G、基于IP的设备或者任何标准的电话)的连通性,增加业务收入,提高网络利用率,通过新增业务而创造
新的收入。
3G与固网从哪里融合?
时间: 2024-09-23 17:27:31
3G与固网从哪里融合?的相关文章
中电信3G盘活固网无线上网一天一块钱
本报记者 郭建龙 北京报道 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张恒此前没有想到,3G竟然给他也带来了实惠. 这个仍然在就读的摄影系学生在5月初刚刚接了一单帮助北京电信拍摄3G的宣传片,在片中,两对男女向观众们尽情展示3G和全业务给人们的生活带去的便利. 张恒的"实惠"显然得益于中国电信在3G营销上的猛然 发力.事实上,自从2008年底天翼放号以来,中国电信就启动了大规模的广告攻势.根据易观国际对2008年12月网络广告的统计,中国电信的网络广告投放超过了中国移动."天翼"189更是
王晓初未闻取消固网租费中电信下月推3G手机
5月26日下午消息,据香港媒体报道,中国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晓初于股东会后表示,就市场传出内地拟取消固网电话租机费及漫游费,他表示未有听闻有关事宜,其本人亦只在香港媒体知悉有关传闻,并透露中国电信下月开始将推3G手机. 王晓初表示,假如内地落实取消固网电话租机费,对目前拥有2亿固网用户的中电信影响大,但旗下部分客户已透过月费方式支付,希望未来将固网租机费的影响逐渐减低,并指取消漫游费对其影响较少. 另外,王晓初指,下月开始会推3G手机,目前已有多款EV-DO手机可供选择,料6月至8月期间再推
中电信未闻取消固网租费下月推3G手机
中国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晓初于股东会后表示,就市场传出内地拟取消固网电话租机费及漫游费,他表示未有听闻有关事宜,其本人亦只在香港报章知悉有关传闻. 王晓初表示,假如内地落实取消固网电话租机费,对目前拥有2亿固网用户的中电信影响大,但旗下部分客户已透过月费方式支付,希望未来将固网租机费的影响逐渐减低,并指取消漫游费对其影响较少. 另外,王氏指,下月开始会推3G手机,目前已有多款EV-DO手机可供选择,料6月至8月期间再推10款新3G手机,解决手机选择较少问题,令产业链更为健全. 他称,中电信争
张顺颐:宽带网与移动网融合是关键
本报记者 林琳 截至2011年3月29日10时58分,中国电信天翼移动用户数突破1亿户.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孙康敏表示,中国电信不仅成为了国内最大的3G网络运营商,也已是全球最大的C网运营商.据介绍,经过两年多时间,中国电信就从收购C网之初的2700多万移动用户达到目前的1亿户,增长率达到365%,市场份额由4%提高到11%,令业务刮目.其中,中国电信3G用户数超过1500万户,市场份额为26%,3G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对传统固网运营商来说,在涉足移动业务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实现移动用户数1亿的
江苏通信管理局叫停南京移动固网宽带
C114讯 3月16日早间消息(周桂军)3G牌照发放已有年余,在经过了初始的喧嚣.猜测之后,全业务时代的三家电信运营商都进入了全力发展期.各家在发动"全面战争"的同时,也不约而同的在自己的弱项上,向对方发起了挑战. 在固定宽带接入市场上,后来者中国移动在南方的一些发达地区,向当地主导电信运营商发起了猛攻.在外界看来 "自杀式"的价格营销背后,是出于对个人移动通信市场日渐饱和的新探索,是出于政企客户市场和家庭中小企业客户市场的渴望,也是出于对联通电信捆绑式营销的积极应
移动补短:江苏广东试水固网建设
3G牌照 终于掀开神秘的面纱,但事实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早在去年底开始布局, 悄然进入全业务运营竞争时代.某设备商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中国移动在去年底已经在江苏省部分区域开始铺设固网. "中国移动在宽带接入的最后100米存在很大劣势."一旦中国移动扩大固网建设的试点,这意味着上百亿元订单." 围绕全业务运营和3G的争夺,是电信行业新一轮竞争焦点所在."东方证券分析师也表示,中国移动最大劣势在于缺乏固网资源,在融合业务上相对
固网宽带将与移动宽带共同发展
郭川 今年,我国三大运营商都在快速建设3G网络,3G实现大规模商用后,极具魅力的移动宽带将进入我们的生活,无论是运营商.制造商还是最终用户,对此都非常期待.那么,固网宽带是否会被移动宽带取代呢?中兴通讯固网产品首席架构师.规划总工马润斌,在日前举行的2009年FTTx发展战略咨询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固网宽带和移动宽带各具优势, 它们将在融合中发展,移动宽带不会取代固网宽带. 马润斌表示,无线资源是有限的,有线资源是无限的,在技术发展方面,固网宽带一直比无线宽带快5至8倍.固网宽带不会因
中国移动补短板:江苏广东试水固网建设
3G牌照终于掀开神秘的面纱,但事实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早在去年底开始布局,悄然进入全业务运营竞争时代. 某设备商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中国移动在去年底已经在江苏省部分区域开始铺设固网."中国移动在宽带接入的最后100米存在很大劣势."一旦中国移动扩大固网建设的试点,这意味着上百亿元订单. "围绕全业务运营和3G的争夺,是电信行业新一轮竞争焦点所在."东方证券分析师也表示,中国移动最大劣势在于缺乏固网资源,在融合业务上相对较弱
中国移动或在本周揽得固网牌照
2011年,国家发改委对中国联通.电信提起宽带反垄断,中移动乘势而入以"反垄断"之名正式申请固网牌照,此后中移动将获固网牌照的消息就不时传出.近日业内盛传,中移动将于本周内获固网牌照,甚至指确实时间为本周三(23日),中移动戴了多年的"镣铐"终于要卸下.中国移动官方对此不予置评.但多位消息人士表示,移动获得固网牌照基本是"铁板钉钉",而移动的杀入也将给电信.联通主导的国内宽带市场带来新的格局变化.奚国华:若获固网牌照也不会打价格战2008年电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