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自由、兴趣广泛,最不喜欢被条条框框束缚。”生于1994年的曾歆勋,就读南方科技大学金融数学专业,他从南科大休学回到惠州创业。现在的他,已是网络餐厅“南风点点”的老板,这家餐厅被惠州学院的学生们称为“第五食堂”,日营业额最高达2.8万元。而曾歆勋的目标,是打造专注于高校市场的互联网连锁餐厅———“餐饮界的京东”。
试水:经营信用商店
曾歆勋的父亲在惠州经营一家饭店,从小受商业氛围的熏陶,曾歆勋对做生意也情有独钟。
读大一时,曾歆勋就有过初步的创业尝试。当时他所在的南科大深圳校区只有200多人,学校又只有一个便利店,每晚10点后便关门不再营业。“当时买东西很不方便。”看准了这个商机,曾歆勋与朋友凑钱在宿舍楼道中摆上货架,开了一家名为“凌晨小站”的信用商店。
“凌晨小站”没有营业员,各种便利商品摆在货架上任顾客随意选购,离店时顾客只需要在账本上记下相关信息即可。“我们每周都会按账本去收一次账,当时每天的营业额有700多元。”曾歆勋说。
创新:办网上餐厅
随着南科大深圳校区人数的增多,曾歆勋认为信用经营模式已不再适用。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他选择了新的创业征程。这一次,他加入了互联网思维,利用网络搭建“电商社区”,并且提供送货到宿舍的服务。
初期,曾歆勋的团队除了卖外卖,还经营一些便利商品。后来,他发现大学生对于熟食的需求格外旺盛,反而便利商品的销量很低。团队讨论决定专注做熟食外卖,并将创业定位为专注于高校市场的互联网连锁餐厅———“餐饮界的京东”。
“一般餐厅以堂食为主,而且受制于地段位置,东西不怎么样,但位置好,照样是门庭若市。”他介绍,这种模式很难复制。而互联网餐厅则不会受此影响,另外,专注于高校市场,也是因为高校人员集中,需求集中,配送成本低。
2013年9月,他和两位舍友凑了6万多元,开始了合伙创业。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三人选择了自己动手进行店面装修,从买材料到刷漆粉饰,一直忙到凌晨4点才结束。“当时回到学校,身上太脏了,还被保安拦下了。”曾歆勋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难生活,笑得格外灿烂。
为实现从制作到送到用户手里,比用户自己下楼买还快,曾歆勋经常亲身体验送货,不断优化。经过摸索,曾歆勋制定了一套严整的送餐流程:把送货员分为A和B两类,A类负责店里到宿舍楼下干道运输,把快餐从店里送到用户宿舍楼下便可返回;B类负责楼下到宿舍的干道运输,并负责收钱。
曾歆勋的互联网餐厅很快在南科大深圳校区占领了市场。为了专心创业,刚升上大二的他向学校递交了休学申请。
休学:转战惠州创业
休学后的曾歆勋有了更多时间去考虑餐厅的经营,这次他把目的地选择为惠州学院。
“跟在南科大试点有类似的原因,一个是母校,一个是家乡,都是熟悉的地方,有利于利用各种资源。”惠州学院在校生达1.6万余人,是南科大的26倍。按照这个比例,曾歆勋预计在惠州学院的日营业额应该达到3万元以上,他对这个市场充满了信心。
今年4月,曾歆勋的互联网餐厅正式在惠州学院上线。但初期运营并未达到曾歆勋想要的结果,前两个月,日营业额未超过2000元,他们遭遇了“水土不服”。面对各种质疑,曾歆勋顶住压力,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过分析数据,他发现顾客二次购买率很高,这表明他们的产品没有问题,只是推广力度不够。随后,他们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宣传,逐渐度过了“阵痛期”。
今年6月,由于家庭以及期末考试的缘故,曾歆勋的两名合伙人先后退出了团队。但是曾歆勋却选择了坚持,今年暑假期间,他又组建了新的团队,并聘请了两位专业厨师,雇佣了40多名员工,继续在创业路上打拼。
目前,他的互联网餐厅在惠州学院的业务逐渐稳定,上周的日均订单量达1000单,日最高营业额达2.8万元。
问及下一步的打算,曾歆勋表示,这种创业模式能够复制,接下来可能会开拓更大的市场,比如广州大学城、珠海大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