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网一直是中国互联网界的一朵奇葩。
这是一个难于界定的网站,作为中国SNS网站最成功的范例之一,自创建以来,豆瓣是最能保持原有气味的网站之一,时至今日,豆瓣依然在互联网圈里保留着一种独特的气质,也正是这种气质,使得它能留住一大批优秀的用户。同时,它也是一个把UGC模式效用最大化的网站,在豆瓣,除了必要的官方公告,几乎一切的内容都是用户自主创造。现在如果还用文艺青年、小清新等词汇来界定豆瓣的用户,已经显得非常的不合时宜了。如今的豆瓣用户属性已经是越来越复杂,也就是说,它不只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而是一个基于兴趣的庞大社交网络。一个豆瓣用户这么去形容豆瓣——“对终成眷属的情侣,豆瓣是珍爱网;对寂寞难耐者,豆瓣是专业cao榴;对热衷娱乐和直播的看客,豆瓣是天涯猫扑;对电影迷,豆瓣是时光网;对时事爱好者,豆瓣是凯迪社区;对耽美爱好者,豆瓣是晋江;对动漫迷,豆瓣是ACFUN;对网购中毒患者,豆瓣是淘宝京东;对学术男女青年,豆瓣是所综合性大学……豆瓣是个什么样的网站,取决于你为什么来这里,也取决于你为什么留下来。”
豆瓣的发展也是有名的“慢”,如果你曾经玩过豆瓣,你会发现,豆瓣的每一次改版,都会引来用户的一阵吐槽,大到新产品如阿尔法城的推出、小到一个菜单的折叠,都会引起豆瓣用户大规模的或调侃或腹黑的吐槽。此中的原因也是因为豆瓣的“慢”,因为改得太少,所以每次改版都是对用户长期形成的习惯的一种挑战。
豆瓣的“慢”还体现在,如今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电商流量成本急剧飙升,用户获取成本居高不下,而豆瓣坐拥如此优质的流量和用户,用户间有很明晰的兴趣和偏好区分,这对电商企业来说,简直是肥的流油的高质量流量,而豆瓣在电商的切入上一直都漫不经心、一直没有太明显的动作。
其实,豆瓣一直都在做一些商业化的尝试,比如豆瓣阅读和出版商以及独立作者的合作,豆瓣电影和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等的合作,以及售票功能等,都是一些商业化的尝试。
近日,豆瓣发布了豆瓣商品频道,算是正儿八经地切入电商领域。豆瓣对电子商务的切入是一个漫长的摸索的过程,豆瓣必须找到一个不会破坏到网站原有氛围和用户情绪的方式,以一种和用户契合且对味的方式,融入用户的生活,调动用户的参与。
豆瓣商品究其本质,是一个商品导购网站,类似于美丽说、蘑菇街、果库等。
从其内容生成的模式上,更接近与美丽说、蘑菇街的模式,而果库走的是类似编辑精选的模式,通过编辑的筛选来发布商品,编辑的角色有点类似于买手。而美丽说、蘑菇街等是用户分享生成内容的模式,这也是豆瓣选择的模式,对于豆瓣来说,难度在于如何在成规模后把控产品的质量和调性,以免发布商品和用户特征出现强烈的反差,使得用户对产品反感。就目前来说,豆瓣用户需要申请通过,才可以在相应页面发布商品,拥有权限后可以在“友邻广播”栏上选择或者进入商品页面下发布,目前来说,商品的后端是淘宝,也就是点击商品图片,直接跳转到商品的淘宝详情页,拥有淘宝账户便可直接购买。
豆瓣商品,算是豆瓣对电商的深层切入,豆瓣的电商尝试,一直被看做是高质量内容用户和商业利润之间的摇摆和权衡,但是,这两者也许并非是对立的,或者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来中和两者之间的矛盾。这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只要能在两者之间找到适合的关联的纽带,做好过渡和连接,还是有机会能做出一个好的模式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