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范式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短憩之后,引号迫不及待地问:“面向对象的范式应该是一种特殊的命令式吧?”
“面向对象?”冒号咕哝着,“姑且称之为OO或对象式吧,既不标新立异,也不以讹传讹。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请先回答我的:什么是OOP?”
引号应答如流:“OOP是一种计算机编程模式,它以对象作为问题空间的基本元素,利用对象和对象间的相互作用来设计程序。所谓对象,是实际问题中实体的抽象,具有一定的属性和功能。OOP的三个基本特性是: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所谓封装性就是——”
冒号作了个暂停的手势:“OOP的的基本特性相信大家早就耳熟能详了,那么根据你刚才的定义,能否得出OOP一定是命令式的结论?”
引号歪头想了一阵,答道:“从定义上好像并不能得出,难道C++、Java、C#不是命令式的吗?”
冒号回答:“当然是,但这不妨碍Clos成为OO版的Lisp,而Prolog也有不少融入OO特征的扩充,如Visual Prolog、Logtalk等。OOP虽然是在命令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其基本思想可泛化为:以数据为中心组织逻辑,将系统视为相互作用的对象集合,并用继承与多态来增强重用性。这种思想也能应用到函数式和逻辑式中,只不过对象的方法从命令式中的过程分别换成函数式中的函数和逻辑式中的断言罢了。大致说来,命令式、函数式和逻辑式互相平行,而OOP与它们正交。”
问号提问:“OOP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上堂课列举的十二种流行语言中只有C不是OO的,这是否意味着OOP将要一统天下?”
“严格说来,VB(VB.NET除外)和Javascript也不是OO的,只是基于对象的(Object Based)。” 冒号纠正道,“至于OOP是否会一统天下,答案是否定的。首先,纯粹的OOP是不存在的,必须结合其他范式,只有三类最基本的范式能独当一面;其次,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万灵丹方,OOP也不例外。需要指出的是,语言和范式的流行,与大公司支持和商业推动是密切相关的。有人说OO其实是MO(Money-Oriented),虽有过激之嫌,但有经验的股民都知道,有主力运作的股票总是涨得快一些的。当然OOP能流行,自有独到之处,谁能说说它到底好在哪里?”
逗号抢答:“OOP能提高软件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冒号反问:“为什么过程式编程的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就差呢?”
感到来者不善,逗号有点发虚:“因为OOP具有信息隐藏、继承和多态的特征。”
冒号并不买帐:“首先,将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与OOP划等号,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是所有范式和语言的共同目标。其次,以C语言为例,信息隐藏可用关键字static来实现;继承可用合成( composition)来代替;多态虽然困难些,也有变通之法。更何况这些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只要设计合理,C程序同样具有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性能效率还更优越。即使在OOP日益风行的今天,C的占有率始终稳踞前列,许多大型复杂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仍以C为主,这足以证明其仍堪大用。”
见逗号有些理屈词穷,冒号语气放缓:“请不要误解,我并非OOP的反对者,相反今后还要重点讨论它。但我希望大家少一点照本宣科和人云亦云,多一点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稍作停顿,冒号继续发问:“过程式编程与OOP在设计理念上有什么区别?”
“过程式编程理念是重在过程,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引号一出口就自感有些“照本宣科”,见冒号正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这才继续说下去,“OOP则正相反,重在数据,自底向上,逐步实现。”
冒号首肯道:“如果把整个流程看作一颗倒长的大树,过程式编程自树根向下,逐渐分支,直到每片树叶,类似数学证明中的分析法,即执果索因的逆推法;OOP则从每片树叶开始,逐渐合并,直到树根,类似数学证明中的综合法,即执因索果的正推法。”
句号心领神会:“倘若把树根看成主函数,离树根越近,离用户需求也越近。如果用过程式编程,由于是逆推法,树干改变容易导致树枝相应改变,因此一旦用户需求发生变化,可能会从树根波及到树枝甚至树叶,维护起来殊为不易。相反OOP从树叶开始设计,离用户需求较远,抽象程度较高,受波及的程度较小,因此更易维护和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