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摩根斯坦利发布报告称,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虽然刚成立七年,却单独估值已经达到390亿美元,和电商、支付共同成为阿里巴巴的三驾马车。由此可见,投资界是多么看好阿里云的未来,毕竟投资投的就是预期和未来。阿里云席卷了全球的公有云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一度占领超过50%的市场份额,并开始盈利。这让腾讯、百度、京东等大佬都有些坐不住了,“京东云”甚至最近内部要求管理干部执行“996”的工作制,抢占公有云市场。腾讯最近不断推出云产品,包括五款数据库新品和黑石,用意非常明显,不甘于在公有云市场落后。在公有云的市场里打得热火朝天,背后没有充足的弹药可不行,买卖吆喝的再好,东西不好也是白费,所以大家也都卯足了劲,建设自己的公有云。躲在这些云背后的实际上是一个个数据中心,只有将数据中心建好和管好,这些云才能真正好,具备竞争力。
几乎所有人都得承认,“云计算”是未来互联网的淘金之地。甚至可以说,在网络游戏之后,“云计算”很可能将引领互联网的下一个黄金十年,所以很多互联网巨头不惜成本地向“云计算”上投入,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向,那就是——公有云。公有云,简单地解释,就是第三方通过自己的基础设施直接向外部用户提供服务。外部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服务,并不拥有“云计算”资源。公有云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能、专业运维,从而解决了一些资源不够丰富的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难题。有人预测2016年,全球的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面对这样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怎能有人不动心呢,所以我们看到微软、阿里、百度、新浪、腾讯、360以及大量新兴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公有云服务,就连电子商务网站如京东、美团都要进来掺乎一下。尽管每个公有云的产品各有侧重,但都离不开数据中心的支持。实际上,公有云是将数据中心的各种资源集中起来,再打包卖给一些中小企业者,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数据中心规模,向外提供服务,从而获得利润。这里有的卖设备,有的卖计算、网络、存储资源,还有的卖服务、卖应用开发平台,实际上就是将数据中心的所有资源都对外售卖。
这些公有云通过技术手段,将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资源集中起来,虚拟出来,变成可以计量的资源,然后再将这些资源进行售卖,这些公有云可由数个大型数据中心组成,拥有数十万台的服务器设备,可以存储海量数据。不过,将这么多设备资源集中起来可不是简单的事儿。首先,需要数据中心具备虚拟化的能力,可以将各种服务器资源集中起来,支持分布式网络计算,计算忽略服务器所在的位置,任意的应用计算可能由来自美国的一个服务器集群和一个来自中国的服务器集群共同完成的,服务器物理位置可以遍布全球,但计算资源是虚拟化到一起的。除了计算资源,网络、存储、安全等都需要虚拟化,这些物理设备位置都可以忽略,通过软件虚拟化完成资源的集中;其次,需要数据中心具备业务隔离功能,数据中心的资源集中到一起,最终是要分给数量庞大的中小用户,每个用户需要的数据中心资源并不多,但数量众多。数据中心要保证这些用户之间的访问是隔离的,数据是安全的,不能相互泄漏,这就需要数据中心部署一些安全策略、隔离配置以及防护列表;第三,需要数据中心具备防攻击的能力,中小用户选择公有云部署自己的业务,就是看中了公有云具有庞大的防护系统,技术实力雄厚,如果中小用户自己做则安全性会大大降低,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第四,需要数据中心具备快速部署业务的能力,以往数据中心都是人为管理,进行业务部署时,往往要对物理设备进行重新设置,配置大量的IP路由或者地址,不仅容易出错,还耗费大量的部署时间。通过对数据中心各种物理资源进行虚拟化,在业务层面和物理层面之间虚拟化出来一个物理逻辑层面,可以通过逻辑调整完成业务部署,大大缩短了部署时间,而且数据中心操作人员也无需知道物理设备是如何工作完成,只要在软件逻辑层面将任务指令正确下发,具体实现物理设备自行完成;第五,需要数据中心具备高性能处理能力,每年的双11或者618电商节日,电商的数据中心都会迎来最严酷的一次考验,面对流量洪峰,数据中心如果不具备抗压能力,就会大面积瘫痪,影响面太广,所以要不断提升数据中心的性能,有力面对流量洪峰的冲击。这里的性能不是单纯增加设备就能提升的,还需要提升整体交付资源的能力,很多系统在部署到数十台服务器时,分布式计算能力还很强,当部署到数百台服务器时,计算能力反而下降了,这说明是计算算法出了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所以,要想让公有云厉害,还是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加强数据中心建设,提升数据中心的运维水平,只有数据中心好,公有云才能好。
公有云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各家数据中心之间的战争。公有云向外提供的服务有多种花样,但万变不离其中,需要得的是数据中心坚强的基础架构。没有数据中心的大发展,公有云就无法发挥出巨大优势,只有加强数据中心的建设,才能快速提升公有云的服务水平,数据中心是公有云发展的基石,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本文转自d1net(转载)